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期末复习历年卷 (4).doc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776595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期末复习历年卷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期末复习历年卷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期末复习历年卷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期末复习历年卷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3X1545 分) 1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 85 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 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 D85 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 2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 音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 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

2、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 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5下列关于我们考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质量约为 50kg B课桌高度约为 0.8m C桌面面积约为 4m 2 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 1m 3 6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 3 倍,甲运动的时间是乙的,则甲通过的 路程是乙的() A3 倍 B C D 7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 f,

3、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 应该() A大于 2f B等于 f C大于 f,小于 2f D小于 f 8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b 两位置有一处“白 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 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 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 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 处较浓 9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 5时的大 D由 1升高到 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光所走的路径总是最短的路径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物体经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11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教体育的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 A分度值为 1mm 的米尺 B分度值为 1cm。量程为 10m 的卷尺 C分度值为 1cm,量程为 1.5m 的软尺 D分度值为 1dm,量程为 20m 的卷尺 12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 B甲、乙都向北运动 C甲、乙都向南运动 D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太阳光传播到我们眼睛不需要时间

5、C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4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 里0.5 公里0.5km),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则可估算出船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A25km/h B50km/h C100km/h D150km/h 15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 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 0以上 二填空题(16、17、18 题每空 1 分;19、20 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6 打开

6、电冰箱门时, 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 “白气” , 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 “白 气”。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中的水蒸气 液化形成的。 17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坐在船上的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 河岸是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8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像 (选填 “正立” 或 “倒立” ) 如 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 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些(选填“强”或“弱”)。

7、 19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起你的自身经历,你走路时的步幅约为 50,你跑 100m 所需时间约 为 16,教室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20一个铜球的质量是 178g,体积是 0.05dm 3,则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m3(铜的密度是 8.9x10 3kg/m3)。 三作图题 21 题 2 分,22 题 3 分,23 题 4 分,共 9 分) 21甲图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请你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 体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2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 MN 反射 后的反

8、射光线。 23如图所示,A、B 是镜前一个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 标出点光源 S 和像点 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24如图所示,画出线段 AB 经平面镜成的像。 四实验题(24 题 6 分,25 题 5 分,26 题 8 分,共 19 分) 2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 同学应在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 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

9、到看上去跟蜡烛 A 的像。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选填“A”或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6小军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 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平衡螺母往(选填“左”或“右”)调。 第二步: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 31.6g 和空烧杯的质量是 90g。 第三步: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 时水面位置为 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

10、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 第四步: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如图乙所示,用天 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 3。 第五步: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 3。 第六步:若小军在第四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 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27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填序号)。 烧杯和水酒精灯铁杆和温度计(含纸盖)铁圈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0 1 2 3 4 5 6 7 间/min 温 度/ 8 8

11、9 0 9 2 9 4 9 6 9 8 9 8 9 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 3min 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4)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 “调为小火”)。 五计算题(27 题 5 分,28 题 8 分) 28 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 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 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 0.01s 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

12、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 (2)若显示物体的 st 图象如图,物体在 0 至 15s 的运动情况如何。 29一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300g,投入一块小石块溢出部分水后总质量为 315g,取出石块, 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 290g,求: (1)小石块的是体积多少? (2)小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3)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X1545 分) 1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 85 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 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 D85 分贝

13、说明“吼”声响度大 【分析】(1)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分贝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A、“吼”声不属于超声波,因为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B、“吼”声使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说明声音传递了能量,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吼”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85 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

14、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 音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 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 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

15、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 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总之是平面镜成像。 【解答】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 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正 立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 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

16、得到的像变大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分析】根据图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关系判断像的特点,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 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 A、B、由图知:fu2f,v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 A、B 说法错误。 C、当把凸透镜向左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大。此说法正确。 D、当把凸透镜向右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小。此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

17、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5下列关于我们考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质量约为 50kg B课桌高度约为 0.8m C桌面面积约为 4m 2 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 1m 3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 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课桌的质量比中学生质量小得多,一般在 10kg 左右。 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80cm0.8m 左右。故 B 符合实

18、际; C、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在 0.35m 2左右,单人课桌面积略小于此数值,在 0.3m2左右。故 C 不符合实 际; D、课桌抽屉面积不大于 0.3m 2,高度在 0.2m 左右,容积约 VSh0.3m20.2m0.06m3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 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6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 3 倍,甲运动的时间是乙的,则甲通过的 路程是乙的() A3 倍 B C D 【分析】已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和时间关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它们的路程之比。

19、 【解答】解:v甲:v乙3:1,t甲:t乙1:2, 它们的路程之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在解比例关系的习题时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本题还 可以利用赋值法进行求解。 7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 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 应该() A大于 2f B等于 f C大于 f,小于 2f D小于 f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 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幻灯片相等于物体,屏幕相等于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 大的清晰的像,物距应

20、处于 1 倍、2 倍焦距之间。所以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 f,小于 2f。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幻灯机的制作原理及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正确地对 号入座。 8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a、b 两位置有一处“白 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 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b 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 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b 处较浓 【分析】解答此题需知道: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解答】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

21、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壶嘴处温度较高, 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 也就不会出现 “白气” , 所以 a 处较浓。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掌握物态变化的本质以及液化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 5时的大 D由 1升高到 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分析】(1)根据水的性质来分析即可; (2)一定质量的物质,状态发生改变,体积大小决定于密度的变化; 【解答】解: A、由图知液体在 4时,密度不是最小的,故 A 错误; B、由图知

22、温度升高,其体积增大,其密度减小,故 B 错误; C,由图知 1时液体的体积比 5时的大,故 C 正确; D、由图知由 1升高到 8,液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看清图意,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所走的路径总是最短的路径 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物体经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 D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解答】解: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光所走的路径总是最短的路径,故 A 正确; B、漫反射同

23、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B 错误; C、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C 错误;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若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题目中缺少了“同一 种均匀介质”这一条件。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涉及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多个知识点, 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1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教体育的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 A分度值为 1mm 的米尺 B分度值为 1cm。量程为 10m 的卷尺 C分度值为 1cm,量程为 1.5m 的软尺 D分度值为 1dm,量程为 20m 的卷尺 【分析】(1)首先估计物

24、体的长度和物体对准确程度的要求; (2)刻度尺的选取要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取; (3)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要尽量进行一次测量,即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 学生跳远的成绩在 4m 左右,对测量跳远成绩来说,长度准确到厘米就可以了; 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 10m,分度值是 1cm 的刻度尺,即选项 B 准确。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选取刻度尺时对量程和分度值的要求, 大部分测量仪器都需要按此要求进行。 12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 B甲、乙都向北运动 C甲、乙都向南运动 D甲向

25、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 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为运动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物体为静止的。 【解答】解:路旁的树是静止的,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是向南行走;乙 看到甲静止不动,说明乙相对于地面也向南运动,并且和甲的速度相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和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需要对物体运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然 后再得出答案。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太阳光传播到我们眼

26、睛不需要时间 C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分析】(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水母、萤火虫、电灯等; (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310 8m/s; (3)光在不同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不同。 【解答】解:A、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故 A 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 8m/s,因此它的传播也是需要时间的,故 B 错误;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C 错误;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其传播速度不同,故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故 D 正确。

27、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4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 里0.5 公里0.5km),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则可估算出船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A25km/h B50km/h C100km/h D150km/h 【分析】从诗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找出船行驶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根 据 v求出船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船行驶的路程应该是一千二百里,时间为一白天。 【解答】解:船行驶的路程 s1

28、2000.5km600km,船行驶的时间 t12h; 因此船行驶的速度 v50km/h。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学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得出有用的数据,这是本题的难 点。 15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 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 0以上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解答】解:0的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冰不再熔化,说明不能吸收热量,与环境温度没有温 度差,不会发生热传递现象。 故选:B。 【点评】冰的熔点也是 0,但冰要熔化除了温度要达到熔点

29、外还需要继续吸热,如果没有继续吸 热,冰只能保持在 0而不能熔化。 二填空题(16、17、18 题每空 1 分;19、20 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 16 打开电冰箱门时, 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 “白气” , 打开热水瓶时也会看见这种 “白 气”。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前者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热水瓶 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 水滴。 【解答】解:(1)打开冰箱门时冒“白气”,其原理是冰箱门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的 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形成的; (2)热水

30、瓶口出现“白气”,是热水瓶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空气;热水瓶。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液化现象的了解,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注意“白气”是小 水滴,不是水蒸气。 17在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坐在船上的刻舟人最终未能寻到其落水的剑,是因为船相对于 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 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 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

31、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点评】本题除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的物理知识外,还要对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有所了解,解 答此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 18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 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选填 “正立” 或 “倒 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 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弱些(选填“强”或“弱”)。 【分析】(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厚即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

32、,或眼睛的 前后距离过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解答】解:(1)眼睛好比是一架照相机,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满 足 u2f 使,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2)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 的前面。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就是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弱一些。或者 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倒立;弱。 【点评】近视眼是长期用眼不卫生,包括用眼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看书不注意休息、在强光下或弱 光下看

33、书等,造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办法主要是带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或进行必要的手术。 19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起你的自身经历,你走路时的步幅约为 50cm,你跑 100m 所需时间 约为 16s,教室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kg/m 3(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 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 一块地板砖的边长约为 60cm,中学生的步幅略小于此数值,在 50cm 左右; 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 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一般在 16s 左右; 体积是 1m 3的空气,质量约为 1.29kg,所以教室空气的密度约

34、为 1.29kg/m3。 故答案为:cm;s;kg/m 3。 【点评】 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 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 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20一个铜球的质量是 178g,体积是 0.05dm 3,则这个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30cm3(铜的密度是 8.9x10 3kg/m3)。 【分析】根据 V求出 178g 铜的体积,然后用铜球的体积减去铜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由 可得,178g 铜的体积: V铜20cm 3, 铜球的体积: V球0.05dm 350cm3,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球V

35、铜50cm 320cm330cm3。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心物体中空心部分体积的计算,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三作图题 21 题 2 分,22 题 3 分,23 题 4 分,共 9 分) 21甲图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请你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 体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分析】st 图象描述的是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则由图象可知速度的大小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则可由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解答】解: 由图甲可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 v2m/s; 即物体做的是速度大小为 2m/s 的匀速直线运动, 则 vt 图象

36、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速度值 为 2m/s,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速度时间图象、路程时间图象的了解与掌握,考查了学生的识 图能力,应学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22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和这条折射光线再经平面镜 MN 反射 后的反射光线。 【分析】(1)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来作出入射光线;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作;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解答】

37、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 【点评】(1)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 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2)熟记反射定律的内容: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会作图。 23如图所示,A、B 是镜前一个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 标出点光源 S 和像点 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38、。 【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 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 S 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 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 作出 S的对称点 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 S 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两

39、条入射光线,两条 入射光线的交点 S 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 S 的对称点 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提供了两 种解题思路: 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据光的反射作出发 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像点。 24如图所示,画出线段 AB 经平面镜成的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 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

40、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 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四实验题(24 题 6 分,25 题 5 分,26 题 8 分,共 19 分) 2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 同学应在玻璃板前面(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 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

41、去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 合。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 B(选填“A” 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分析】(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不能成在白纸上,只能在玻璃前观察,刻度尺是为了测 出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 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 物像大小关系; (3)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解答】解: (1)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观

42、察到像需要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 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 A 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 A 的像。另外拿一 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并 记录下蜡烛 B 的位置; (3)平面镜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 但能观察到蜡烛 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1)前面;反射;(2)完全重合;(3)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只要

43、熟练掌握平面镜 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26小军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零刻度处, 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将平衡螺母往左(选填“左”或“右”)调。 第二步: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 31.6g 和空烧杯的质量是 90g。 第三步:如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 时水面位置为 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161.6g。 第四步: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

44、,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如图乙所示,用天 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52cm 3。 第五步: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2.68g/cm 3。 第六步:若小军在第四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 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分析】(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若指针左偏,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 (5)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 (6)称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不能移动平衡螺母。 【解答】解: (1)发现指针偏向

45、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左调。 (3)由图知,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m100g+50g+10g+1.8g161.8g; 水的质量为:m水 1161.8g31.6g90g40.2g, 此时水的体积为 V水 140.2cm 3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 总质量为 142g, 此时,杯中水的体积 V水52cm 3; (5)由题意知,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加入水的体积,则 VV水 1V水52cm 340.2cm311.8cm3; 鹅卵石的密度:2.68g/cm 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

46、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所加砝码减少,测量 水的质量偏小,水的体积偏小,根据 知密度测量的偏大。 故答案为:左;161.6;52;2.68;大。 【点评】测固体的密度首先会使用天平,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 m,根据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V, 理解题目中所用的等效替代法。 27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填序号)。 烧杯和水酒精灯铁杆和温度计(含纸盖)铁圈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 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 度/ 8 8 9 0 9 2 9 4 9 6 9 8 9 8 9 8 实验过程中, 她发现在第 3min 时,

47、 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 (选填 “变大” 或 “变小” ) 。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 (4)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的道理(选填“保持 大火”或“调为小火”)。 【分析】(1)实验器材装配要根据酒精灯来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 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由此分析解答; (2)水未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变小;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4)液体沸腾时虽然要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炖汤时,汤烧开后,不论是大火还是小火, 汤的温度都保持不变,所以炖汤

48、时总是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 【解答】解:(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 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 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即顺序为:; (2)水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于上部的温度,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保持 98不变; (4)汤处于沸腾状态,而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和使食物煮熟得 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所以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就改用小火炖,保持锅内的水一直 沸腾就行了。 故答案为:(1);(2)变小;(3)不变;(4)调为小火。 【点评】本题以水沸腾的实验考查了实验装置的装配、实验器材的选择、水沸腾的特点、液体沸点 的影响因素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五计算题(27 题 5 分,28 题 8 分) 28 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考试试卷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八年级上学期 物理期末复习历年卷 (4).doc)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