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779238 上传时间:2020-10-06 格式:PPTX 页数:116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考物理 (江苏专用) 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 A组 2020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物态变化 1.(2020南京,5,2分)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答案 C 由题意可知,冰袋降温,是利用冰袋里的冰熔化吸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冰冻的衣服 晾干,是冰升华成水蒸气,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干冰变小,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直接升华成二氧化 碳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冰花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凝华。C项正确,A、B、D项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冰冻的衣服晾干,衣服上是冰,不是水,物态变化不是汽化,而是升华;

2、“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 二氧化碳,干冰变小,不是熔化,而是升华。 2.(2020连云港,2,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答案 C 冬天气温低,水中加酒精可以降低凝固点,避免低温时液体凝固,A错误。酒精蒸发时吸热,带走 体表热量,所以感到凉爽,B错误。豆腐中含有水,凝固时体积变大,熔化后又变成液态水流失了,所以冻后留 下很多小孔,C正确。水滴是液态的,空气中水

3、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易拉罐外壁,凝华指物质从气 态直接变为固态,D错误。 3.(2020扬州,6,2分)夏天可以通过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洒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C.冰块熔化时从周围物体吸收温度 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答案答案 B 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所以A错,B对。冰块熔化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不是温度,C错。冰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所以D错。 4.(2020苏州,8,2分)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 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

4、说明了( )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答案答案 D 浇冷水使水面上方的气体遇冷收缩,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 命题意图命题意图 此题原型为课本上插图,旨在让学生认识高压锅工作相关原理,知道水的沸点和水面上方的气 压有关。 5.(2020盐城,3,2分)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一股“白气”,形成该“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答案答案 A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珠。故选A。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一般肉眼可见的白气为小液滴,一般肉眼可见的白烟为固

5、体小颗粒。 6.(2020泰州,22,2分)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答案 B 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 意;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蒸发了,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不管题目以何种形容词去形容,抓住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再来判断是哪种物态变化。 7.(2020镇江,3,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 答案答案 A 湿手烘干是手表面的水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霜是空气中的水 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

6、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 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冰雪消融是固态冰雪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020淮安,2,2分)如图所示,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常会附着一层冰花,冰花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答案答案 D 冬天早晨窗户玻璃内侧出现的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D正 确,A、B、C错误。选D。 9.(2020苏州,14,2分)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 行牵伸,再经 (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

7、,组合成布。将熔喷布制成口罩时,使其带上静电,利用带 电体具有 的性质,增强口罩的过滤效果。 答案答案 凝固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解析 液态聚丙烯变为固态超细纤维,发生的是凝固;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此性质增强 口罩过滤效果。 10.(2020南京,17,4分)有一款平面镜防雾膜,膜内装有电热丝,将它贴在镜的背面并通电,利用电流的 效应,可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如图所示。防雾膜的规格是2 W/dm2,一块面积 为30 dm2的防雾膜正常工作10 min消耗的电能是 J。小明站在镜前0.6 m处,他在镜中的像和他相 距 m。 答案答案 热 液化 3.6104 1.2

8、 解析解析 膜内装有电热丝,电热丝通电后发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平面镜受热,温度升高,可防止水蒸气遇 到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珠;防雾膜的规格是2 W/dm2,一块面积为30 dm2的防雾膜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P=2 W/dm230 dm2=60 W,防雾膜正常工作10 min消耗的电能W=Pt=60 W600 s=3.6104 J;人到像的距离为2 0.6 m=1.2 m。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要理解特殊物理量的意义,2 W/dm2表示1 dm2面积的功率是2 W。 11.(2020扬州,14,2分)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 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

9、小水珠消失了,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答案 液化 汽化 解析解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墙壁瓷砖上,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上面。小水珠消失了,说明小水 珠又变成了人眼看不见的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这一过程是汽化。 12.(2020无锡,13,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为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 碎冰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答案答案 充分接触 -4 解析解析 温度计使用时应该让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让温度计能准确反映物体的温度;温度计液面在 0 以下,且分度值为1 ,所以读数为-4 。 13.(2020苏州,27,5分)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

10、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丙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 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烛蜡的图像是图 (/);图中 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答案 (1)B 受热均匀 (2)-4 (3) 变大 解析解析 (1)为了保证能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实验装置固定安装顺序是由下至上的;水浴法可以使被加热物 体受热均匀。(2)读温度计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分度值,再根据对应刻度读数。(3)烛蜡是非晶

11、体,没有固定熔 点,所以选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吸热,所以内能一直在增大。 14.(2020淮安,20,6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 后,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 乙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1)2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3)在5 min到8 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腾,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

12、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 时需要 热量。 (4)从图像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答案答案 (1)92 (2)见解析 (3)吸收 (4)98 不变 解析解析 (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示数是92 。 (2)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3)撤去酒精灯后,水无法从酒精灯吸收热量,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要吸收热量。 (4)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为98 时,水温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为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1.(2020南京,6,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地球绕太

13、阳运动,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质子、原子、电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考点二 物质结构 答案答案 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A项正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项错 误;地球绕太阳运动,只能说明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能说明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项错误;按照尺度由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应该是原子、质子、电子,D项错误。 2.(2020苏州,3,2分)十月的苏城桂花飘香,这现象表明了(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答案 D 桂花飘香说明有香味的分子发生扩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3.(2

14、020无锡,5,2分)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答案答案 D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表明分子之间有空隙,A项能说明;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表明分子在 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项能说明;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表明分子之间有引力,C项能说明;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D项不能说明,故选择D。 4.(2020镇江,2,2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花香满园 B.尘土飞扬 C.百花怒放 D.细雨绵绵 答案答案 A 花香满园,说明花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故A符合题意;尘土飞扬、百 花怒放、细雨绵绵,这些都是肉眼可以

15、观察到的,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B、 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0扬州,5,2分)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答案 D 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无论固体还是液体,分子间都存在间隙;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所以A、B均错。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正确。吸盘能“吸”在墙壁上

16、是因 为大气压力作用在吸盘上,使吸盘获得向上的静摩擦力,与吸盘重力平衡,而不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 错。 6.(2020泰州,23,2分)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 答案答案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A错误,符合题意;由于花 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因此人们走进公园就能闻到花香,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因此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故C正确,

17、不符合题意;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7.(2020南京,14,3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吃咸鸭蛋和赛龙舟等。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 一只咸鸭蛋的质量约为60 (填单位);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船向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答案 运动 克 相互 解析解析 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一肛只咸鸭蛋的质量略大于一只鸡蛋质量(约50 g),所以咸鸭 蛋的质量约为60 g;赛龙舟时人用力向后划桨,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8.(2020扬州,15,2分)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

18、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 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具有 的性质。 答案答案 静电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解析 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板带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B组 20162019年江苏中考题组 考点一 物态变化 1.(2019苏州,4,2分)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答案答案 C 露的形成是傍晚和夜间草木的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 升起后温度升高,雾是液态的小水滴,在吸收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散去,故B不符合题意;冰雪消融,冰从固态 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冬天铁丝网的温度非常低,空气

19、中的水蒸气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是凝 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弄清楚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雾是液态小水滴,一般我们能看到的都不是水蒸气。一定要看清是雾的形成还是雾的消 失,这两种物态变化刚好是相反的。 2.(2019扬州,4,2分)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答案答案 C “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

20、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C项正确。“雪”是固体,是空气中水蒸气遇 冷凝华形成的,“霜”与“雪”类似,也是凝华,不是凝固,“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B、D错误。 3.(2019连云港,7,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 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 答案答案 C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樟脑丸变小属 于升华,故C正确;空气流动速度大,蒸发快,故D错误。 4.(2019盐城,2,2分)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

21、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答案答案 A 饮料瓶温度低于室温,房间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瓶子外壁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表面。 故选A。 5.(2019无锡,9,2分)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 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800 )( )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答案 A 升华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放入冰水混合物和常温的空气中,温度低,不能观察到升华现象;放在酒 精灯的

22、外焰上加热有可能先熔化,再汽化产生碘蒸气;浸入开水中,达不到碘的熔点,碘只能升华变成碘蒸 气。 6.(2019南京,5,2分)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 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 和113.5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 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 D.都错误 答案答案 B 试管中的冰和碘锤中的碘都是由水进行加热的。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高于冰的熔 点0 ,低于碘的熔点113.5 ,故冰可以熔化,碘不

23、可能熔化,所以(1)说法错误。冰熔化需要吸热,碘升华也 需要吸热,所以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2)说法正确。故选B。 7.(2019宿迁,2,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答案 D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24、冷凝华 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雾是空气中的水 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8.(2018无锡,15,2分)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在牛奶、奶油等冰激凌原料上涂上液态氮, 它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同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牛奶、奶油 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 答案答案 汽化 吸收 解析解析 液态氮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9.(2019南京,14,3分)如图为一辆正在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它的动能 (选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水雾喷出后

25、一会儿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 答案 减小 汽化 吸 解析 匀速行驶喷射水雾的环保车,速度不变,质量减小,故它的动能减小;水雾消失说明水由液态变为气 态,这个过程叫作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10.(2019连云港,11,2分)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 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答案答案 熔化 保持不变 解析解析 0 的冰变成0 的水是冰熔化过程,冰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11.(2019无锡,13,2分)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

26、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 高空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 答案答案 液化 放 解析解析 云中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要放热。 12.(2019淮安,22,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丙中 (选填“A”或“B”)。 (4)实验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 法 。 答案答案 (1)B (2)99

27、不变 (3)A (4)热传递 减少水量 解析解析 (1)先放置酒精灯,点燃后,固定B,使之可以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最后固定A,使温度计玻璃泡恰好浸没 于液体中又不触碰容器壁。 (2)温度计分度值为1 ,图中读数为99 。 (3)水沸腾特点:温度不变,气泡变大,持续吸热,声音变小,表面出现大量水蒸气。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热传递,实验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缩短加热水至沸腾 时间的办法有减少水量、提高初温等。 13.(2017盐城,13,3分)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像,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 态,此过程中物质 (吸收/

28、不吸收)热量。 答案答案 晶体 液 吸收 解析解析 熔化时温度不变,故为晶体;后来温度升高,说明已经熔化完了,变成液态;液体温度升高需要吸热。 考点二 物质结构 1.(2019苏州,6,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答案答案 C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但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 误;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B错误;水和酒精均匀

29、混合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 间有间隙,故C正确;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D错误。 易错警示易错警示 同学们都记得著名的“日心说”,会误以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原子内部的确包含中子和质子,但 是中子和质子仅构成原子核而不是原子。 2.(2019南京,7,2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答案 C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故A错误;杨絮不是分子,杨

30、絮漫天飞舞是在气 流即风作用下的运动,因此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电子的直径小于10-15 m,原 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一般为10-15 m,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为10-10 m,故C正确;“地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 中心,“日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D错误。故选C。 3.(2019无锡,7,2分)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答案答案 B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故A错误;两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吸引力,故B正确;

31、闻到香味是菜肴中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酒精 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D错误。 4.(2019盐城,9,2分)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 )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答案答案 C 组成物质的一切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是物质间彼此进入对方的过程,故C 正确。 5.(2019泰州,25,2分)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

32、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C.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答案答案 D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宇宙中的恒星也在不停地运动着,故 B错误; 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中的空隙被压缩了而不是分子间的空隙被压缩了,故C错误; 两个表面 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分子间的吸引力起到了主导作用,因此它们可以较为牢固地粘在一起,故D正确。 6.(2016镇江,10,2分)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 的场景

33、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小球A带正电 B.小球B带正电 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 答案答案 D 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C带负电,C吸A,A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 正电;A、B相吸,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C排斥B,B肯定带负电,故A、B、C错 误,D正确。 7.(2016苏州,9,2分)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 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

34、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答案答案 B 打开醋瓶闻到酸味,说明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A项正确;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 间有间隙,B项错误;汤姆生发现的电子是从原子中出来的,推测出原子是有结构的,原子是可再分的,C项正 确;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的红光外侧示数会增大,说明该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可以向温度计传递能量,这 种光叫红外线,D项正确。故选择B。 8.(2019南京,15,3分)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同时梳子还能吸引碎纸屑。 前者是因为头发带 (选填“同”或“异

35、”)种电荷而相互 ;后者是因为带电体有 的性质。 答案答案 同 排斥 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解析 用塑料梳子梳头,梳子和头发摩擦后,梳子带上一种电荷,成为了带电体,带电体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的性质,故梳子能吸引碎纸屑。与此同时,头发带上了另一种电荷,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发现越梳头发 越蓬松。 9.(2018苏州,14,2分)人类通过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认识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 组 成。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程中,毛皮 电子,使橡胶棒带负电。 答案答案 原子核 失去 解析解析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做高速旋转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当用毛皮摩擦橡胶棒 时,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

36、毛皮失去电子带等量正电。 10.(2018扬州,13,3分)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 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 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 ,使人们闻到浓 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毫米/微米)的 颗粒物。 答案答案 振动 无规则运动 微米 解析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闻到浓烈的火药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 m的微粒。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物态变化 1.(2019山东潍坊,4,2分)夏天,刚从冰箱

37、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 是( ) A.汽化 B.升华 C.凝华 D.液化 答案答案 D 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液态,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 选D。 2.(2019广州,7,3分)在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此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 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 情况( ) 答案答案 A 温度计内的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时,温度计内的液体温度会迅 速下降到0 ,在冰完全熔化前,温度保持在0 ,所以液体的体积会先变小,

38、然后不变;冰完全熔化后,水的 温度会逐渐上升,最终水的温度等于环境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内的液体体积会逐渐变大,最后保持在一个稳 定的值。 3.(2019河北,18,2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答案答案 B 蜡属于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A错误;干冰是固体,升华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热 量,可以使食物降温,故B正确;雾凇是固体,由水蒸气凝华形成,故C错误;水滴吸热变成水蒸气,

39、属于汽化现 象,故D错误。 4.(2018泰州,23,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隆冬时节,飘落的白雪 C.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 答案答案 D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白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凝华形成小冰晶,或液化形成小水珠再凝固成小冰晶,从高空降落形成的,凝华、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 意;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冰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符 合题意。 5.(2017宿迁,7,2分)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

40、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 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 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答案答案 B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大量小水珠,“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都要放热,故选B。 6.(2019广东,12,3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 (选填“甲”或 “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答案答案 热胀冷缩 乙 可以 解析解析 甲为实验室用温度计,而乙为体温计。它们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两种温度计在 构造上有明显不同,体温计玻璃泡上部

41、有缩口,因此液体不易流动,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7.(2019内蒙古包头,8,4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 g水,加热并从90 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记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 J/ (kg )。 (4

42、)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 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答案答案 (1)保持不变 (2)液化 (3)6.72103 (4)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解析解析 (1)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2)“白气”是液态的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水吸收的 热量Q吸=c水mt=4.2103 J/(kg )0.2 kg(98-90)=6 720 J;(4)抽出烧瓶中的气体,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8.(2019广州,2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

43、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 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答案答案 酒精汽化(蒸发)吸收热量。 解析解析 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说明扇扇子并不能降低温度;但扇涂有酒精的温度计,温 度计示数减小,说明酒精汽化可以吸热,导致温度计的示数减小。 9.(2019湖北武汉,23,4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 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 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2)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44、,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 到空气中。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 蒸气 ,所以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3)分析图乙中的图线可知,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 。 答案答案 (1)全部浸入 (2)变大 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3)53 解析解析 (1)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为了测量准确,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 部和侧壁。(2)水在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 中。水蒸气液化放热,因此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3)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水

45、吸收的 热量相同,根据图像可知,第一次水升高的温度为6 ,第二次水升高的温度为10 ,根据Q吸=cmt可知,= =。 1 2 m m 2 1 t t 10 6 5 3 10.(2016宿迁,21,3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 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 答案答案 (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晶体 (2)小于 解析解析 (1

46、)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图乙知,该物质在熔 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2)物质在t1t2时间内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11.(2016扬州,24,6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 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2 102 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20 102 的温度 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的盐水凝固点并不

47、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 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 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 盐水浓度 (%)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准确 /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冰/适当浓度盐水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江苏中考物理复习练习课件:08专题八 热现象与物质世界.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