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语文 (江苏专用) 第二部分 阅 读 专题十一 议论文阅读 A组 20162020年江苏中考题组 一、(2020盐城,1316,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干净”是最好的气质 王永清 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 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来。 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做坏事的人,内心是 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心存善念的人内 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
2、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 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 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 天地宽。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身处俗世,却不为俗 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的喧嚣 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干净,说到底是
3、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 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 “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 服。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 清爽。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 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孟德斯鸠说过: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
4、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 干净做事。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选自扬子晚报2020年3月4日,有删改)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气质”?(4分) 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结合语境,写出第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2分) (2)联系前文,说说第段画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 (2分) 3.根据第段内容填空。(3分) 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然后运用 论证和 论证, 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 ”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4.请摘
5、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3分) 原句: 心得: 一、 1.答案答案 (1)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2)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3)干净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 草;(4)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结构的整体梳理把握能力。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段提出中心论点 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或干净是最好的气质)。接下来分别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每段的段首句即论 述的要点(也是本文的分论点)。最后一段引用孟德斯鸠的话进行总结强调。将论述的要点提炼作答即可。 2.答案答案 (1)喧嚣是指炫耀自己成就。 (2)无论命运多
6、么不公,都没有一丝怨怼,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能力。联系前文“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可 知“谦虚低调”与“喧嚣与功利”相对,由此可揣摩出“喧嚣”是指炫耀自己的成就。 (2)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中句子意思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结合段落的中心意思。“人活着的 样子”是事例中人物说的话,意思可以结合“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 公,不见一丝怨怼”和“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进行概 括。 3.答案答案 举例 对比 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
7、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段落结构和论证方法的理解掌握能力。注意题目要求是第段。本段采用 总分总的结构,首句提出论点,接着用曾国藩的话进行道理论证,然后再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 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和“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两个方面举例加以一反一正两 方面的对比论述,最后总结。据此可以得出答案 。 4.答案答案 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 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干净,那么我们国家自然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就像疫情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疫 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我们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解析解析
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警句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种句子往往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学生可以抓住自 己感触最深的句子来谈,注意要联系生活实际。 二、(2019泰州,1517,10分)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家是温馨的港湾。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 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 求,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爱意延伸,这种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 理念。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
9、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才能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 梦的强大力量。 爱家不能小家子气,更不应局限于小情怀之中。公益短片家国与边关曾在全国上万家影院播出,感 动了无数观众。在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最低气温达零下57摄氏度的伊木河,边防战士与恶劣环境、枯 燥孤寂搏斗,无怨无悔,只因脚下站立的地方是祖国。现实中,执勤交警、电力工人、白衣天使,他们都是普 通人, 。而这,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 “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 展。”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 与热忱,用奋斗托
10、举美好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石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概括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 , 然后: , 最后: 。 3.请在第段画线处写一段话,使之与上下文意思连贯。(3分) 二、 1.答案答案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特征;其次,掌握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 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题目、文章开头和结尾。最后,结合全文内容整理概括出答案。 2.答案答案 直接提出“家是温馨的港湾”的观点 列举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意义的种种情形论证观点 引用名言说明家国情怀是
11、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价值理念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解题的一般步骤是分析先论证了什么,接着论证了什么,然后 论证了什么,最后如何总结。第段开篇提出家是温馨的港湾,这是直接提出了本段的论点,接下来论证了 这一观点,最后引用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两句名言说明家国情怀一直 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即可答题。 3.答案答案 (示例)坚守平凡岗位,守护万家灯火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由前文“他们都是普通人”可以概括上一句为“坚守平凡 岗位”,结合下文“何尝不是对家国情怀的有力诠释”,要突出家国之间的整体关系,可以
12、概括下一句为 “守护万家灯火”。本题为开放题,不要求答案统一。 三、(2019无锡,1315,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天的太阳 被誉为“创业教父”的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曾一度将玩转高尔夫球作为他的理想。随之诞 生的高尔夫球场上“一杆定乾坤”的故事,更是成为商界广为流传的一个传奇。现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 马云把打高尔夫作为他生活和生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坚持。在长期的挥杆中,马云悟出了他独特的 “云式高球哲学”,就是两个“永不”永不抬头、永不后退。 永不抬头,就是要控制自己,摒除杂念,心中只有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不妨重提那一杆挥就10亿美元的辉煌经典。2005年5月的
13、一天,时任UT斯达康(中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 行官的吴鹰,电话邀请不会打高尔夫的马云一起“去练练”。嗅觉敏锐的马云立即料想其中必有深意,于 是欣然前往。果不其然,等在加州卵石滩高尔夫球场的,正是包括雅虎“酋长”杨致远在内的一些硅谷投 资界、互联网界的重量级人物。 打球伊始,有人就提议让同样不会打球的吴鹰和马云一起比赛打定点,看谁打得远,且是一杆定胜负。吴 鹰身高一米八零,身体壮实,一副运动健将架势;而马云身高不足一米七,身体瘦弱,俨然是一个手无缚鸡之 力的文弱书生。但见马云神情淡定地低头站到球前,按照杨致远指导的要领,屏气、转肩、挥杆 “嗖”的一声,白色的小球高高地飞了出去。而吴鹰却在一片加油
14、声中,挥杆打了个空,小球纹丝不动。结 果,吴鹰输,马云赢。就是这一杆,不仅让马云赢了球,还赢来了雅虎中国给阿里巴巴注入的10亿美元。 马云赢在了他的专注,他的气定神闲,赢在了他对寻求合作机遇的全心把握。正如马云语录所言:看见10 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机会太 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 学习高尔夫之初,只在练习场练了三次的马云,就直接下了球场。因为他觉得:高尔夫并不难,老在练习 场也很枯燥。起初,马云打得并不好,但他勇敢地跟着朋友下场了。一年左右的锲而不舍,马云很快就取得 了150多杆到110多
15、杆,再到稳定于95杆左右的骄人成绩。 马云对这一成绩的取得,有他的独到体悟:高尔夫是一项不断追求进取的运动,打高尔夫要永不后退。要 坚持打完18洞。不管是低于标准杆,还是100多杆,你都不能后悔。就像生命,一旦开启,不管好与坏、顺与 逆、快乐与悲哀,都只能向前。正如马云语录所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 人是死在明天晚上,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1.根据文章的论证思路,在文中第段横线处拟写一个分论点。(3分) 2.第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三、 1.答案答案 (示例)永不后退,就是开弓没有回
16、头箭,想好的事情就要做到底,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补充分论点的能力。根据首段末句可知本文中心论点是:永不抬头、永不后退。第一个 分论点出现第段首句“永不抬头,就是要控制自己,摒除杂念,心中只有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 路”,所以第段分论点应和“永不后退”有关。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答案。 2.答案答案 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马云语录中有关抓兔子的故事,有力地论证了“永不抬头,就是要 控制自己,摒除杂念,心中只有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这一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 点。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细读第段画线句可知,这句话列举了马云语录中有关抓兔子的
17、故事,所以是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结合第段论点可知这一处举例论证在证明分论点的同时,也有力地 证明了中心论点。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常用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举(概括事例:人物+事件)证明了(如有分论点,写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 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让人信服。 (2)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 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将比作,
18、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深奥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 懂。 3.答案答案 画线句引用马云语录,论证了现实和未来都很残酷,但将来也许会很美好,可是大多数人会在安逸 中死去,不会见到将来的美好,只有那些努力进取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能力。作答时,应紧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结合文章主旨来分析理 解。句子中的“今天、明天、后天”是理解这句话的重点,联系全文内容可知,今天与明天指的是刚创业 的时候,这时,往往面对着很多困难,发展环境也很残酷。但只要坚持下来,后天,也就是将来,就一定能有一 个美好的将来。 四、(2019徐州,14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19、题。 少儿编程热,需要冷思考 材料一 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将编程纳入中小学基础课程,我国出台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 在中小学阶段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可见,编程学习低龄化,正成为教育的新趋势。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电子 产品深入影响着这些少儿的日常生活,在分析、设计、优化的编程实践中,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将 得到锻炼。 30多年前,“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布局,为中国赶上信息时代奠定了人才基础。而今,应对人工智 能时代的挑战,我们理应未雨绸缪。不可否认,时下的少儿编程行业有待规范,但这并非编程本身的错,关键 在于如何让它更好地与少儿对接。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的探索,多一些
20、由易到难的课程设置, 必将有更多孩子进入编程的大门。(张铎木) 材料二 键盘上手指翻飞一刻钟,完成精彩小动画,这样的“操作”出自一位8岁的编程小学员。现如今,这样的孩 子不在少数。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市场规模接近40亿元,用户规模约1550万。行业发 展方兴未艾,也有不少机构闻风而动,有人甚至把编程培训当作一片新蓝海。 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在成长,但还不成熟。统一的行业标准、权威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工具不达标、师资 不到位的机构不时被曝光。与此同时,“不懂编程就是数字时代的文盲”“不会写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 力”等夸大其词的噱头,有虚假宣传之嫌。重利益轻教育,注定无法满足学生、
21、家长的期待。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应该有监管。近年来,教育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让教 育环境更加清朗。针对上述新现象,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为编程培训来一次“编程”。(沈林) 材料三 从过去的“奥数热”到时下的“少儿编程热”,家长如何给予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无 论是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还是“望子成龙”的心理,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为少儿编程 “加了一把火”。 有学者认为,从逻辑思维到运动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能类型。具体分析孩子属于何种智能类型, 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在一次次“起跳”中成长。学习编程也是如此,是考虑天赋兴趣,
22、给孩子选择 权,还是大包大揽、“赶鸭子上架”,结果大不相同。 有意义的人生各有各的姿态。编程也好,数学也罢,弹琴也好,写诗也罢教育如同马拉松,家长不必为孩 子喷薄而发的“加速度”自喜,也不必为厚积薄发的“慢变量”着急,陪伴孩子找到兴趣点,人生才会更精 彩。(郭雪营) (自人民日报2019年4月23日,有改动) 1.从上述材料看,少儿编程热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分) 2.针对少儿编程热现象,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3分) 课程 方向 儿童编辑思维与 中文游戏编程 智能机器人编程 少儿APP 开发 课程 内容 学习编程入门知 识,锻炼编程逻辑 思维,可独立完成 简单游戏作品。 学习智能硬件
23、知 识,通过编辑实现 与机器人的软硬 件交互,初步掌握 人工智能技术。 完成16个以上编 程作品,可制作简 单的安卓APP程 序。 3.邻居陈阿姨想给六岁的孩子报一个编程培训班,于是拿一张某培训机构的宣传单(如下图)向你咨询。请 结合上述材料,给她提四条合理化的建议。(4分) 四、 1.答案答案 编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少儿编程培训行业夸大的虚假宣传;家长“望 子成龙”“升学加分”的心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在分析、设计、优化的编程实践中,孩子的逻 辑思维、创新能力将得到锻炼”,材料二中的“不懂编程就是数字时代的文盲不会写代码就丧失 了生存能力
24、等夸大其词的噱头,有虚假宣传之嫌”,材料三中的“无论是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还 是望子成龙的心理,抑或升学加分的现实,家长们为少儿编程加了一把火”等句子可概括出 答案。 2.答案答案 少儿编程要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少儿编程行业的监管。孩 子的成长要顺其自然,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成就精彩的人生。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的能力。三则材料都是先摆出现象,再对现象进行分析,根据三则材料中的 “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更好地与少儿对接。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的探索,多一些由易到难的课 程设置,必将有更多孩子进入编程的大门”,“针对上述新现象,有关部门应进
25、一步加强监管,为编程培训来 一次编程”,“有意义的人生各有各的姿态陪伴孩子找到兴趣点,人生才会更精彩”等句子可概 括出答案。 3.答案答案 (示例)多方咨询、考察培训机构是否虚假宣传;培训机构中的工具是否达标,教师是否专业; 家中的孩子是否有学习编程的兴趣;选择“儿童编辑思维与中文游戏编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拓展的能力。根据第2题概括出的观点,分别给出建议即可。比如根据“少儿编 程要多一些图形化编程,趣味化教学”,可建议陈阿姨给孩子报“儿童编辑思维与中文游戏编程”,这样有 利于孩子的逻辑与创新能力的锻炼;根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少儿编程行业的监管”,可建议陈阿姨实地 考察一下这个培训
26、机构有没有虚假宣传。 五、(2019镇江,1315,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训练语感(节选) 叶圣陶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和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 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 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有下面的一节说: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 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 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
27、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 在此。 夏先生这篇文章提及的那些例子,如果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 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 赏作品,才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 法。但在语感欠锐敏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有味,他想:“疲倦就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 词呢?难道疲倦还有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分别吗?”另外一个读者却不然了,他自己有过劳动的经验,觉得劳 动后的疲倦确然和一味懒散所
28、感到的疲倦不同;一是发奋的、兴奋的,一是萎缩的、萎靡的,前者虽然疲倦 但有快感,后者却使四肢百骸都像消融了那样的不舒服。现在看见作者写着“健康的疲倦”,不由得拍手 称赏,以为“健康的”这个形容词真有分寸,真不可少,这当儿的疲倦必须称为“健康的疲倦”,才传达出那 个人的实感,才引得起读者经历过的同样的实感。 这另外一个读者自然是语感锐敏的人了。他的语感为什么会锐敏?就在乎他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他知道 同样叫作疲倦的有性质上的差别,他知道劳动后的疲倦怎样适合于“健康的”这个形容词。 看了上面的例子,可见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 去。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
29、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 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改动) 1.在如何训练语感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3.作者对如何训练语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请结合加点的字回答问题。(5分) (1)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榆树怎么会“啸”呢?是怎 么回事?)(2分) 萧红呼兰河传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院子里怎么会有“积水”?又怎么会有“藻、荇
30、”?从 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五、 1.答案答案 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本文议论的话题是“语感”,作者开篇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 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接着举例子,最后一段以对例子 内容的总结,点明了自己的观点,即“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2.答案答案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才真能够 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解析解析 阅读全段内容,根据内容的理解以及段首的“譬如”一词,即可看出是举例论证。举
31、了语感不同的 人对“健康的疲倦”一词的不同理解,其中两种人因为语感不同理解截然不同,所以又是对比论证,以此来 论证第段中提出的观点“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才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 趣了”。 3.答案答案 (1)大风吹在榆树上,发出响声。雨打树叶,腾起雨雾,就像冒烟一样。(意思对即可) (2)照亮庭院的皎洁月光,就像注满池塘的清水。竹柏的影子,看上去就像交错纵横的水草。从中可以看出 作者恬静(闲适)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能力。文中指出,要想训练语感,“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 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所以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展
32、开联想,这里的“啸”指的是大雨来临前,风吹刮 大树发出的声音很大;而树“冒烟”指的是大雨落下,形成一片雨雾的情形。 (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根据“盖竹柏影也”可知此夜有“月”,这样即可知“庭下如积水 空明”是以形象的比喻表现月光的皎洁。“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作者心情的表现,句子写月光如 “水”,可见水“静”,水“净”,作者想到这些,正说明了他内心是“静”与“净”的。 六、(2019宿迁,1215,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谈谦虚 朱光潜 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 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
33、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 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 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 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 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 自我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 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 容
34、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 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 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 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 “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 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 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
35、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 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 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 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尽善 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 (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请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 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3.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谦虚的作用。(3分) 4.结合选文和下面的
36、材料,说说你对“谦虚”的看法。(4分) 【链接材料】 在一次科研实验的关键环节中,导师要求一位同学独立去完成,可是这位同学却说自己不 会做。在导师的坚持下,他无法推脱,结果实验完成得很成功,导师就问:“你为什么说不会做呢?”他说: “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导师听了哈哈大笑:“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为什么要如此谦虚呢?” 六、 1.答案答案 先分析谦虚的内涵,再分析谦虚的内因,然后和不知天高地厚者对比,点出谦虚消极和积极的影 响。为下文进一步论述铺垫。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思路的梳理能力。首先阐释谦虚的内涵和起源,接着运用对比论证,阐 释谦虚的意义。 2.答案答案 运用了比
37、喻论证,把谦虚的处世哲学比作打太极拳,论述了“人的谦虚,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 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的观点,使论述通俗易懂。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能力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本文的论题是“谦虚”,通过关键词 “好比”即可判断出是比喻论证。 3.答案答案 谦虚必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谦虚“知不足然后能自强”;谦虚是对崇高意识的虔诚和向往。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概括能力。第段抓住关键语句:谦虚的积极方面是 使人有“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加以概 括。第段关键语句:“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
38、第段论述人们通过对崇高意识抱有 虔诚与敬畏之心,从而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4.答案答案 谦虚是一种优良品质,它让人面对成就不张扬,面对不足而自强。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有这 种精神品质。但我们也要恰当地发扬它,过分的谦虚就会让人丧失自信和斗志,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的工 作、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作者观点分析材料的能力。答题时要紧扣文本和作者观点,明确作者立场,不能脱离 文本。 七、(2018镇江,1316,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自炫更须自制 桑林峰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某艺术展上,一名留学生为了自拍自炫,不小心撞翻了一个展柱,结果 整排展柱像多
39、米诺骨牌一样倒塌,致使价值近135万元人民币的艺术品被损坏。这是自炫的代价。 喜欢自拍自炫,喜欢自我表演、自我展示,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人们自炫表演提供了极大便利。我们 处在一个沟通时代,人们对外交往、社会活动增多,展示自我、炫耀自我也是一种渴求交往的心理表现。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通过自炫表达心声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们又处在一个游 子的时代,很多人远离家乡在异地工作,通过自我欣赏、自我展示来寻求一种心理慰藉。 自炫和表演彰显个人自信,调节生活味道,追求时代风尚,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些自炫和表演大伤风 雅,让
40、人很难接受。有些人喜欢搞直播,不是充满暴力,就是充满色情。有些人喜欢暴走,声势浩大,不是走 僻静处,而是走大马路,不仅不听劝说,还升级“装备”对峙公共秩序。有些人喜欢旅游,到了景点,不是欣 赏美景,而是爬上爬下,不惜登上“禁止之地”,甚至登上英烈雕像,为的是拍个照片发朋友圈。 诸如此类的“炫”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炫时代如何自制。物质越丰裕,越需要精神的丰盈;社会越开 放,越需要个性的合理表达;生活越自由,越需要良好的秩序来保障。 自制的前提是自尊、自敬。自敬者,人恒敬之;自爱者,人恒爱之。社会生活是有底线的。不讲底线,只 管自炫,必会让人厌恶。 自制在形式上是一种自我控制,内在的是社会主义核心
41、价值观在起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 华传统美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内涵式发展、庄重 式表演。 事实上,那些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 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就拿旅游来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旅游是为 了什么,只是把旅游当作一种跟风、一种炫耀。为什么旅游,唐朝的柳宗元早就告诉我们:“游之适,大率 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登其高,有旷达之感;探其奥,有幽奇之得。仅把旅游当作“炫耀”,无疑 丧失了旅游的情趣和意义。 自制而后可以精彩、可以丰盈、可以厚
42、重。学会自制,知道哪些能炫,哪些不能炫,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应 追求的高标准,才能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喝彩。 (选自2017年8月11日光明日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如何才能做到自制?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2分)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3分) 首先, 。 接着, 。 最后, 。 4.仿照下面的句式,在第段末尾,再补充一则事例。(3分) 有些人喜欢 ,不是 ,而是 。 七、 1.答案答案 自炫更须自制 解析解析 概括中心论点是常考题型。一般我们需要关注题目、开头和结尾。这里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答案答案 (1)要自尊、自爱,有底线;(2)自我控制
43、,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解析 第段“自炫时代如何自制”开始引出下文论述如何自制。第段和第段的中心句回答了如何 自制。 3.答案答案 从反面提出“胡乱的炫、疯狂的炫,恰恰是对生活的一种糊涂,对前景的一种迷失” 从正面提 出“学会自制,才会让人清醒,让人思考,进而明白人生的意义、事件的价值、生活的格调” 举旅游的例 子,并引柳宗元名句,对此进行论证 解析解析 论证思路一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在分析论证思路时首先要学会划 分层次,再进行概括。这里首先是提出自炫的弊端,再从正面强调自制的意义,最后通过柳宗元的见解来进 行有力论证,也与之前列举的一些不良的旅游行为形成了对
44、比。 4.答案答案 转发文章 细心地品读 只看标题,跑马观花,甚至谣言也转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迁移拓展的能力。学生需围绕自炫这个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按照既定的格式 来仿写,要注意理顺关联词语之间的关系。 B组 20162020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2020甘肃兰州A卷,1618,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和少年朋友探讨人生的两个话题 周国平 一 亲爱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们探讨关于生命的真理。 人来到世上,首先是一个生命,生命是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这似乎是一个 人人都懂的道理。可是许多时候,人们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 地位、名声在活。这些社会的堆积物遮蔽了生命
45、,人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为之耗费了一生的精力。 那么,请允许我说:生命的真理是单纯。作为自然之子,生命的需要原是 简单的,无非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健康,安全,以及爱情、亲情等自然情感的满足。复 杂,是对生命的真理的背离。人间的各种争斗,人生的诸多烦恼,都因这个背离而起。 引入“生命”话题。 分析现象:在如何活的 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存 在误区。 表明自己的看法:人应 该为生命的真正需要 而活。 生活在这个时代,我希望你们保持清醒,不被时代的风气绑架。你们经常要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真正需 要什么。当然,你们处在生命的早期,渴望卓越和辉煌。你们尽可以去创造不平凡,去争取成功,但是请记住, 倘若成功
46、使你们的内心和生活都变得过于复杂,失去了生命的单纯,这个成功实际上是失败。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在如何活的 问题上,你必须自己做主,盲从舆论和习俗是最大的不负责任。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 中,最根本的责任是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真正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 值来。 二 亲爱的少年朋友,我想和你们探讨关于成长的真理。 处在少年时期,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你们的身心内部 会萌动一百种欲望,它们使你们兴奋又感到无助。你们向外求助,周围的成人世界会 发表一百种主张,它们使你们困惑而无所适从。 那么,请允许我说:生命的真理是自我教育。是的,你们现阶
47、段的主要任务 总结:活出自己的个性 和价值,是人最根本的 责任。 引入“成长”话题。 分析现象:成长中,人 们会因内外因素影响, 困惑而无所适从。 是学习和接受教育,惟因如此,我要让你们现在就记住这个真理:一切学习本质 上都是自学,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教育是心智素支配,是对成长的 真理的背离。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潜在的心智能力,教育是这个能力的生长。人是要 一辈子学习的,学校教育只是为一辈子的学习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一种快乐 而自主地学习的能力,质言之,就是自我教育的能力。 自我教育的目标不只是获取知识,事业有成;也是熏陶心灵,人性丰满。因 此,不管你的志趣偏向文理哪一科,都要养成两个习惯,一是阅读,二是写日记。阅 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日 记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经历转变成内在的财富。人生有两个朋友不 可缺,一个是你自己,一个是活在好书里的那些伟大灵魂,有了这两个朋友,你会发 现你是多么强大而富有。(有删改) 表明自己的看法: 总结: 1.请补写出文章旁批处的空缺部分,以理清文章思路。(6分) 2.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写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