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7986591 上传时间:2024-09-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9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材内容分析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作为本册书的开篇之作,发挥着统领全书的重要作用。学好本课,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帮助。本课主要讲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统一性;但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也体现了人类历史文明多元化的特点,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作为必修课的拓展与延伸,初中阶段的学习少有涉及,故高中阶段的学习要建立在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空间的角度,创设情境,用任务引领,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课第一子目阐

2、述了农业产生的过程以及农业出现前后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第二子目介绍世界古代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概况;第三子目重点探讨了农业的出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体现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多元特点,但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进而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要求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依据课标与学情,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农业革命的意义及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难点为农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目的

3、是通过对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素养;通过对史料与图表的分析,体会人类文明的共性与特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最终通过体会早期人类的劳动智慧和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材料二: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崔寔四民月令教师 材料意思是:国家视人民为统治的根基,老百姓则把粮食当成生活所系、生存之本。没有基本的粮食作为保证,百姓生活难以为继,国家就会陷入危难。可见,粮食对人民生活和国家的重要

4、性。那么,你知道人类早期农耕源于何时何地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学生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利用同学们熟知的古文、谚语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对粮食问题重要性的关注,引发学生共鸣,落实核心素养。 精彩课堂主题一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从被动到主动1原始农业的产生(课件展示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子日,思考远古时期人类的食物来源和生活方式。学生人类早期的食物主要源于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人们被动接受自然的馈赠,逐木草而居,过着游徙不定的生活,生产力相对低下,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天然火烧烤食物。教师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哪些弊端呢?(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三:古之

5、人风,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班固白虎通义号材料四: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姚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淮南子修务训学生,材料三反映丁人口增加,食物短缺;材料四说明食用采集和狩猎自然界的食物给人类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伤害。教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人类能不能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呢?学生 当然能,只要人类实现食物自主,变索取食物为生产食物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大家知道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到食物生产者演变的标志和时间吗?学生 时间是大约1万年前,标志为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课件展示农业起源中心示意图)教师 在长期采集与渔猎过程中,人类逐渐

6、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和驯化野生动植物,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据考古发现,约1万年以前,农业在西亚、中美洲和东亚几乎同时独立出现,西亚两河流域的“肥沃新月形地带”被公认是动植物的重要驯化区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思考原始农业产生的具体表现。(课件展示表格)农业类别时间地域培育品种农耕约1万年前西亚小麦、大麦东亚水稻、粟中美洲玉米、甘薯等畜牧约9000年前西亚绵羊、山羊约7000年前东亚猪、狗约6000年前南关洲骆马设计意图 图表的使用直观、生动、结构完整,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及内在联系,有利于形象记忆,也有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利用时

7、间和空间两条线索,纵横结合,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2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原始农业的产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农业产生后才开始了社会生产,从此人类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由消极地适应自然转向积极地改造自然,由自然的奴隶走向自然的主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有了农业,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摘编自尚定周、王有文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革-试论农业起源,世界农业,1983年第11期材料二:有了原始农业,食物来源较前丰富了,生活较前有了保障,这样人们才有条件从事副业生产,如: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由于人们从事

8、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要附着于土地,同时生活又较前有了保障,人们不必总是随着动植物资源的变化而漂泊流徙,所以人们开始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摘编自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讨论、发言。原始农业产生的意义:(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4)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教师 原始农业的产生,使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有了充足的食物来源,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原始音乐、文学、宗教产生,科学技术也逐步发展起来;随着生产力的

9、进一步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知识拓展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1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2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使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形成。3第三次分工: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专门经营商品交换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主题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从统一到多样1文明的统一性教师 农

10、业是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农业中心的形成与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孕育出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它们分别是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请同学们观察下图,分析四大古代农耕文明兴起的共同条件。(课件展示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灵感豪来须珍惜学生(1) 大河沿岸,农业灌溉便利。 (2)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3)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气候湿润,适合农业发展。设计意图 地图的使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识图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教材进行探究,并对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文明的多样性教师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文明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共性;

11、但是这些文明又各不相同,它们基本是独立发展的,因为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带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也彰显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教师 将学生分为四组,对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状况进行学习,分享交流。第一组:两河流城与尼罗河流域(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航行与农耕-选自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著图说世界史:古代卷区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代表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耕作条件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土地所有制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社会生活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汉谟拉比法典规定了租

12、赁的对象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成为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第二组:古代中国(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食物生产南稻北粟;饲养猪、狗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男耕女织”为经营模式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芍陂;(西汉)龙首渠画龙点睛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2)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3)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

13、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6)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第三组:古希腊罗马(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赶集的古罗马农民(这幅大理石浮雕,表现的是1世纪的古罗马农村场景。区域古希腊古罗马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谷物与蔬菜轮作,建果园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土地归属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实行土地国有社会生活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图中一位农民

14、赶着牛,提着葡萄,背着猎物去赶集)第四组:古代美洲(课件展示图片和表格)印第安人农耕图区域古代美洲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驯化骆马、羊驼、火鸡等土地归属阿酋特克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教师 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史料翔实,图文并茂,生动地再现了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面貌,也很好地展示了自己良好的史学素养。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清楚地知道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根据所学,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学生 主要原因有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一 设计

15、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分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展开教学,这样做一方面能够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求知欲;另一方面按区域划分,让学生懂得文明因不同地区而多样,也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有效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题三 生产关系的变化-从野蛮到文明教师 根据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它改变了男女在生产中的地位,也带来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导致阶级的出现,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说说恩格

16、斯这段话描述的内容以及它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课件展示材料)材料: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学生 恩格斯描述的是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原始社会组织被破坏的重要原因。这种变化应该发生在人类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

17、过渡时期。教师为了更好地理解早期农业生产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请同学们动手绘制早期农业生产对生产关系变化的影响示意图,鼓励小组合作完成。学生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享成果。(课件展示示意图)方法点拨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的变化。(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磨制石器或弓箭等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食物增多,懂得了种植作物和饲养禽畜,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产生。男子的体力优势逐渐显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往往利用权势将其变成私有财产。(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争夺财富的部落战争中,战俘往往被变成奴隶,氏族首领成为奴隶

18、主贵族,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于是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国家应运而生。核心总结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原始农业的出现,使早期人类从被动接受自然的馈赠到主动生产食物,进而引发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从野蛮状态走向文明社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世界不同地区形成了四大农耕文明中心。这几大文明中心,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和统治者重视的共性外,还体现出多样性:食物生产独具特色,生活状况别具风格。这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善了人类生活

19、,也改变了生态环境,本课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食物物种的交流,认识到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为学习现代农业的生产、食物的储存奠定基础。本课共有三个子目:“美洲物种的外传”“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三个子目之间存在相互联系,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到欧亚等地,在增加欧亚地区粮食产量的同时,也会造成过度垦荒的问题;欧亚作物传到美洲,在改变当地食物结构的同时,也使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课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和影响,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师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总

20、结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并理解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导入新课偶有所得随手记(课件展示图片)电影赵氏孤儿中,郎中吃面的场景馋到观众,但后面柱子上挂的辣椒却被观众反复讨论,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解答。学生 那个时候辣椒还没有传到中国。精彩课堂主题一 美洲物种的外传(课件展示教材引言)地区主要物种欧洲小麦、大麦、鸡、马、驴、猪、牛、羊美洲玉米、甘薯、番茄、辣椒、烟草、马铃薯、火鸡、羊驼、花生、南瓜亚洲小麦、大麦、水稻、粟、茶叶、香料、猪、水牛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6000年

21、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教师 结合教材引言及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前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物种的分布,并完成表格。(课件展示表格)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交通运输落后的情况下,食物物种的交流大多局限在大洲内部,或亚欧大陆之间,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才实现美洲物种的外传。(课件展示材料)材料: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于是,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值得

22、注意的现象是美洲特产伶播到欧亚大陆。美洲许多农产品是欧亚非诸国人民从未见过的。如玉米这一美洲特产、地理大发现后很快传到中国西南部、非洲及东南欧。马铃薯、烟草、可可等美洲特产,也传到亚欧非诸洲。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教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美洲物种外传的因素是什么。学生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美洲作物自身的优势。美洲物种外传有主客观因素,不同地区在引进美洲物种时也有不同的历程,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梳理美洲哪些物种传入欧洲和中国?其发展途径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表格)

23、类型物种传入欧洲传入中国粮食作物玉米庭院种植(供人观赏)南欧广泛种植(成为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传遍欧洲各国(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播途径:明朝时传入(三路并进)丘陵山地种植平原地区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甘薯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经济作物番茄观赏食用栽培农艺家改良培育传回美洲明万历年间引入,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梳理教材掌握美洲物种在欧洲和中国传播的相关情况,了解新物种传入对传入地的影响。相传,16世纪,

24、英国一名叫俄罗达拉里的公爵在南美洲旅行,如获至宝地把番茄带回英国,献给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以表达爱意。从此,番茄以“爱情果”“情人果”之名广为流传。但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并作为象征爱情的礼品赠送给爱人,一代又一代,没人敢吃。到了18世纪,一位法国画家抵挡不住番茄的诱惑,冒着生命危险吃了一个,觉得甜甜酸酸的,然后躺到床上等死。不久,番茄无毒的新闻迅速传播开来。 教师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回答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学生 一是万历年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二是万历十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教师 尽管甘薯传入中国的途径各不相同,但甘薯传入中国后产生的影响是一样的。另外,“哥伦布

25、大交换”是双向的,在美洲物种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物种传入美洲。主题二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教师 从欧亚大陆传入美洲的不仅有农作物还包括禽类。(结合课件展示讲解)传入的农作物:粮食类:大麦、小麦、水稻等。水果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等。蔬菜类:黄瓜、豌豆。经济类:甘蔗等。其中,小麦、水稻传入后成为北美的主要农作物。传入的禽畜:鸡、牛、驴、马、猪、羊等。这些禽畜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课件展示材料)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

26、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摘编自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课件展示图片)教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有哪些特点。学生 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时间具有长期性,结果具有双重性(积极性与消极性并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加强对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特点的认识,用新知巩固旧知。主题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范围、方向、特点等方面有了认识。那么,关于物

27、种交流的结果或影响的双重性是如何体现的?(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土豆使得爱尔兰人口迅速增加,但有一点,土豆并没有让人们变得更富裕。19世纪40年代中期,一位英国观察家评论道:“土豆已经产生了数百万贫民,虽然他们有饭吃,但无衣可穿,结婚但不工作;除了盘中的土豆外,他们不关心其他任何事情。”以人口原理而名垂青史的马尔萨斯,在1808年就注意到爱尔兰人口的快速增长,并预感到灾难为之不远。他说:“对一个社会来说,确实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会比爱尔兰的人口问题同时伴随着有限的维生方式更令人感到震惊呢?”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土豆,以爱尔兰的贫瘠土地和落后的农业技术,根本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谷物,来养活这么多人口。

28、-摘编自杜君立新食货志材料二: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三:糖在当时的欧洲是个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消费品。种植甘蔗榨糖到欧洲出售是个利润极高的产业。在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时,就在气候适宜的西印度群岛开始了甘蔗的种植。在政府鼓励下,甘蔗种植园和榨糖业快速发展,到17世纪后期,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就取代巴西成为关洲的蔗糖中心,古巴的产量到18世纪中叶增长了18

29、倍。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材料四:明朝中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烬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苞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教师阅读材料,

30、结合教材,分析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学生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学习拓展新物种引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只是一方面,物种交流同时潜藏着生物入侵的风险,这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都会造成损害,更甚者,会造成生态灾难。因此,面对生物入侵,国际社会应该成立相关组织,制定国际公约、协议,成立联合管理机构,国家要高度重视外来物种防控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核心总结本课三个子目是以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为主线,包括洲际之间的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美洲的

31、粮食作物通过不同的路径传入欧亚,对世界人口的增加产生重要影响。欧亚的农作物及禽畜也丰富了美洲人的食物种类。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通过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中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意识到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为第一单元第3课,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三个方面说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

32、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包括“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第一子目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农作物育种技术的进步,到畜牧及水产养殖等方面的规模化、集约化,比较系统地概述了食物生产现代化的历程。第二子目先概述古代的粮食储备技术,再介绍20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的历程。传统储备主要靠经验积累,现代储备主要靠科技发展。第三子目从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两方面介绍了食物供应取得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三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围绕食物,从生产、储备及加工方式等方面叙述其现代化的过程,并分析食物生产

33、、储备及加工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课标要求: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依据课标与学情,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难点是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通过研习图片和文字材料,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知道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加深学生对唯物史观的认识。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世界粮食危机和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中国作出的贡献,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34、导入新课(课件展示图片)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教师 观察图片,探究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生产特征。原始农业使用木器、骨器、石器等简单工具,采用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采用刀耕火种、游牧等方式开展农业生产,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维持着低水平的共同生活。传统农业采用人力、畜力作为动力,依靠有机肥或休耕维持地力,使用手工工具,采用手工劳动的方式,依托经验传承来发展农业生产。教师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典型农业经营方式,是一种迁移农业,也称为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砍伐树木,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壤变得松软,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任其自然生长,直至收获。一般播种一年后换个地方再行烧垦种植。传统农业,

35、也称为传统固定农业,人们以土地为生产中心,以家庭为生活中心,以村庄为交流中心,形成了不依赖市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同时也形成了封闭村庄环境的简单生活模式。正如白居易的朱陈村诗中所言:“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过渡:那么,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它们在生产模式上有什么不同呢?现代农业生产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设计意图复习所学知识,回忆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特点,提高信息提取和归纳总结能力;为对比现代农业的特点作好铺垫。精彩课堂主题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教师 同学们,谈到现代农业,我们先来了解罗锡文院士的研究。(课件展示材料)材料:1979年,罗锡文到华南农学

36、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攻读硕士研究生,立志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实现“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罗锡文发现,类似插秧这样需要大量人力的农业生产活动受到较大影响,许多地方开始用人工撒播代替插秧。这令他思考,能否研制出一种农机代替人工撒播?自1998年起,罗锡文带着团队投入水稻直播机研究,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攻克了从无序撒播到有序播种、从田面撒播到将稻种播入播种沟中等关键技术。自2006年首台直播机正式下田起,这项技术至今已在全国很多省份推广应用。-摘编

37、自广州市科协罗锡文院士:自称“开直播机的老头”,让无人农场成为现实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材料,指出罗锡文院士理想的“现代农业”是什么。学生 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耕牛退休,铁牛下田”指农业机械化,“农民进城”指农业人口非农业化,“专家种田”指现代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教师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科技和资本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以罗锡文院士的故事引入现代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学习科学家们严谨的态度和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加深对科学技术

38、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 (课件展示材料)材料:现代农业主要有三个领域。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等。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1998年原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现代农业主要有三个领域,它包括产前领域、产中领域和产后领域。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可以发现它和我们印象中对农业的理解不同。传统观念认为农业就是种地,是一种传统的种植业,但是现代农业的概念,它不仅包含着农、林、牧、副、渔等广义上的农业,甚至还涵盖了像化肥、农药等工业,以及储藏、运输等服务业

39、,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形成了体系化和产业化的特色。教师在对现代农业有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再来阅读教材,归纳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学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所谓设施农业,就是借助人工设施通过改变湿度、温度以及光照等条件,创造出适合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使动植物全天候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典型设施有温室、大棚、菇房等。教师从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时间上,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下半叶,

40、甚至到现在一直发展,所以时间跨度比较大。在空间上,首先发生在欧美等比较发达的国家,这是现代农业在时空上的特色。正是工业化、科技进步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使得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学习拓展世界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己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涌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法国、荷兰等农业强国,形成了三类比较典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广人稀,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追求农业的规模效益,形成了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发展模式,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这种模式对我国新疆和东北平原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二是资源节约型集约

41、发展模式。日本、韩国、以色列国家等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稀缺,重视资金和技术投入,农业设施化程度高,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形成了资源节约型集约发展模式,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日本、韩国的小型农业机械对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以色列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很高,为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技术支撑。三是专业化、标准化集约模式。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工业化水平较高,实行物力投入与智力投入并举,形成了专业化三种类型、标准化集约发展模式,农业机械以中型为主。例如,法国农业形成了区域专业化、作业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教师 不同于国外现代农业探索运动,中国生

42、态农业运动吸纳了中国传统农业精华,坚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合理规划和组织实施农业生产,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积累。目前,党和国家全力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和精准农业实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兼具生态思维和人工智能的生态智慧农业。设计意图 在学生阅读教材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农业的相关特点。从时间维度上,展示现代农业的历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空间维度上,展示现代农业首先发生在欧美国家,为之后内容中展示世界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不平衡作铺垫;相较于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为主,现代农业在领域范围上更为广泛;在总结发展原因时,突出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总结中对现代农业有初步认识。 教师

43、现代农业包含哪些科技因素呢?阅读材料思考。(课件展示材料)材料: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可以长时间保证食物不变质。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

44、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冷链技术是基于机械制冷的冷冻冷藏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食物储备技术,是指某些食物原料、食品或半成品、特殊的生物制品和药品等特殊商品,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使用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以减少损耗,防止污染和变质,保证产品的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药品安全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由于食物、生鲜以及药品等产品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消费者手中需要消耗较长时间,不利于其保鲜,冷链物流应运而生。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45、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课件展示图片)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1)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2)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3)可减少农产品损失,有利于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4)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食物生产、储备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有其双重性,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延缓了食品的变质,对人类消除饥饿危机和丰富食品种类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一些技术被不法生产者利用,又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主题三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教师 粮食产量的提高是否意味着人类已经解决了粮食不足的问题?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的非洲大饥荒:世界银行统计资料显示,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波及36个国家1.87亿人口,整个地区至少缺粮18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第1-3课).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