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迅哥儿”到“鲁迅”认识朝花夕拾里的多面鲁迅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语文年级七年级上册学期秋季课题从“迅哥儿”到“鲁迅”认识朝花夕拾里的多面鲁迅教科书书 名:语文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7月教学目标合作探究,体会童年、少年、青年的鲁迅不同特点,感受鲁迅的成长历程。教学重难点梳理鲁迅“读过的书”、“求过的学”、“遇到的人”,体会好学善思的童年鲁迅,求知寻道的少年鲁迅,矢志前行的青年鲁迅。教学过程一、 绘“成长坐标”,梳理全书顺序(一)介绍鲁迅成长经历鲁迅12
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8岁到南京读书,22获得去日本留学的机会,24岁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认识了藤野先生,29岁回国任教,后于范爱农重逢。(二) 学习活动:绘“成长坐标”前五篇文章回忆了童年往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故事正好处于童年、少年的临界点上,父亲的病和琐记回忆了少年求学生活,最后两篇则记录了留学期间的往事。可见全书按照从幼年到青年的成长顺序编排。二、 鲁迅的成长经历(一)读过的书童年鲁迅乐学善思梳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和二十四孝图中迅哥儿读过的书,我们发现童年的迅哥儿很爱读书,他印象深刻的书有山海经和二十四孝图,这两本书的共性是都有绘图、有注释、且稀奇古怪
3、。更可贵的是迅哥儿对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批判,可见童年的鲁迅就乐学善思。(二)求过的学少年鲁迅求知寻道聪明的迅哥儿进了学堂,一路成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三篇文章中记录了他的求学生涯。他起先是在三味书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后因渴慕新学而赴南京。他先是进入雷电学堂学习英文和汉文,但是这里乌烟瘴气,令人失望。所幸,转入矿路学堂后,终于接触到了新思想,他难掩内心的喜悦。毕业之后,他远赴日本留学,渴望学医救人。在日本的见闻使他认识到:救人心比救身体更重要,毅然弃医从文。 青少年鲁迅的求学之路也是他思考人生的成长之路、探寻理想方向之路、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三)遇到
4、的人青年鲁迅矢志前行青年时期的鲁迅,遇到了两位非常重要的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范爱农一文里,他深情地回忆了和友人的相处。 范爱农关心革命、志向远大,但他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后,他失去了革命的引路人,最终悲剧退场。鲁迅缅怀他,但却不愿意成为他。【写作背景】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编辑于1927年,这两年是鲁迅生命的低谷期。期间发生了很多事:他支持学生运动,遭教育总长免职;为“三一八”惨案遇难学生发声,被诸多名流批判,遭当局通缉而辗转避难;离京南下后,又受人排挤,先后离开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 但他并未止步不前, 完成范爱农后不久,1927 年鲁迅便离开了厦门,转赴
5、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对比二人经历,我们发现:范爱农被迫害后缺乏星光引路,只能沉默寡言,而鲁迅选择提笔战斗,将自己活成星光,照亮更多的“赶路人”三、小结 “朝花夕拾”,45岁的鲁迅在在回忆里拾起了好学善思的童年时光,拾起了求知寻道的少年时光,拾起了矢志前行的青年时光。我们看他由活泼可爱的“迅哥儿”成长为坚定奋进的“鲁迅”,所不变的是他的赤子之心。 补充:【学生学案】(楷体字为学生所填写)读过的书童年鲁迅读过的书印象深刻的书爱读之书的共性童年鲁迅的特点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花镜毛诗品物图考尔雅音图点石斋丛画荡寇志红楼梦山海经二十四孝图都有绘图、有许多注释、都有些稀奇古怪喜爱阅读、执着追求知识、天真、可爱、活泼、爱思考求过的学青少年鲁迅读过的学校就学学习内容选选择原因离离开原因三味书屋读书、习字、对课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渴慕新学,衍太太散布流言雷电学堂英文、汉文雷电学堂无需学费这里乌烟瘴气矿路学堂德文、汉文、格致、地质学、矿物学毕业,对前途迷茫毕业仙台医专医学希望能给救助和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弃医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