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必背知识点(上)必背知识点 1.公元前(3500 年)前后,尼罗河沿岸形成了几十个最初的小国;约公元前(3100 年) ,古 代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2.古代埃及国王称为(法老) ,自诩为(太阳神之子) ;法老为自己修建宏达的陵墓(金字 塔) 。 (胡夫)的金字塔规模宏大,高近 150 米。 3.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 (象形文字) ;天文学: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 律,埃及人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后来的(罗马历法)和今天通用的(公 历)都源于此。 4.公元前 6 世纪,埃及被(波斯)灭亡。 5.国家的出现和统一:公元前(
2、3500 年) ,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很多小国;公元前 18 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6.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约公元前(2500 年) ,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8.等级制度:根据( “种姓制度” ) ,社会成员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 ;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第三等级是(吠舍)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 。该制度规定不同等 级的人)不得通婚。 9.公元前(6 世纪) ,创始人叫(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人们称为(释迦摩尼) 。 10.约公元前(2070 年) ,
3、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 启继位。从此,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1.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 开始的。 12.公元前(1046 年) ,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 ,史称西周。分封制:目的:为了 (巩固统治) ;受封对象: (周王的兄弟和功臣等)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王命令) ,交纳 (贡品) ,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务) ,保卫(周王室) ;作用: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 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12.公元前(770 年) ,周平王 把都城向东迁至(洛邑) ,史
4、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3.齐桓公称霸:他任用(管仲)为相,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打出( “尊王攘夷” )的旗号; 14.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个国家。它们与原有的(秦、楚、燕、齐) ,并 称为( “战国七雄” ) 。 15.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 年) ,商鞅开始实行变法。 主要内容:经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 以免除(徭役) ;军事:奖励(军功) ;政治:建立(县制) ,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 影响: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 ,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 国家,为以后秦国(
5、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6.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儒家: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仁” ) , 就是( “爱人” ) ,其另一面是( “克己复礼” ) 。孔子弟子整理的( 论语 )一书记载了孔子的 言论。 孟子,战国时期,主张实行( “仁政” ) ,还提出( “民贵” “君轻” )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 (2)道家:老子, (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 立面) ,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老子崇尚“自然“,主张( “无为” ) ,反对统治 2 者侵扰百姓。
6、庄子, (战国)时期,认为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大多根源于人性的扭曲,做 人应该(顺其自然) 。 (3)墨家:墨子,战国前期,不仅反对(战争) ,而且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 ,互助 互爱,即( “兼爱” “非攻” ) 。 (4)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认为社会形势变化了,就应该( “法与时迁” ) 。但他同时强 调法也不能总是在变。 (5)兵家:孙武,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著有( 孙子兵法 ) ,是世界(最早)的兵书。 孙膑, (战国)时,写成( 孙膑兵法 ) 。 17.公元前(6 世纪)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了改革公民权利,确立了民主制度。 在他执政期间,为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
7、( “陶片放逐法” ) 。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 (伯 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城邦民主制度达到(全盛) 。 18.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 (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占少数。 19.公元前(509 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73 年) ,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 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公元前(27 年) , (屋大维)自称“元首” ,但独揽大权, 成为实际上的(皇帝) 。从此, (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20.(2 世纪) ,罗马帝国版图基本确定下来,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
8、帝国, (地 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21.西方文明之源 (1)科学:科学家阿基米德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 (2)文学: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荷马史诗)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古希腊还是欧 洲戏剧的故乡,诞生了“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和“戏剧之父” (阿里斯多芬) 。 (3)美术: 掷铁饼者是公元前 5 世纪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 (4)体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上溯到古代希腊, (马拉松赛跑)也起源于那 (5)法律:罗马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叶颁布了第一部重温法典( 十二铜表法 ) 。罗马法成为 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 (6)文字:罗马在
9、(文字)上的贡献最具世界性。 (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流传最广和最 通用的字母。 22.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签订条约,把帝国一分为三。这三个国家后来分别发 展为、和 (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当时,西欧的另外一个重要封建国家是(英国) 。 23.巴黎)和伦敦)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 ,对 外贸易活跃,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 2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就: (1) 数学方面: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改造了印度人) 发明的从 0 到 9 的计数法) , 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了 (“阿拉伯数学”)的名称。现代代数学”)一词也
10、来自阿拉 伯文。 (2)医学方面:阿拉伯医学在当时的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最著名的医生有两位,一位是 巴格达医院院长拉齐斯),著有医学集成),另一位是伊本西那) ,著有医典 ) 。 (3)建筑艺术: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其主体建筑风格多为宏伟的圆顶) ,周 围环境拱形回廊与高高耸立的尖塔) , (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25. 大化改新: (1)实施:646 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史称 (“大化改新”)。 (2)内容: 政治上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3 经济上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作,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
11、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法律上法律上:701 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 的基础)。 (3)影响: 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改革, 日本成为依靠 “律令” 实行通知的天皇制中央集权) 国家,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6.秦朝建立 背景:商鞅变法是秦国富强起来。 概况:公元前 221 年, (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咸阳) 。 意义: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 (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27.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12、 (1)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 度。在中央, (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 (废分封,设郡县) 。 (2)颁布了大量的律令。 作用: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巩固了统治。 2、经济上:a、统一货币。 b、统一度量衡。 作用: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治,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3、思想文化上:a、统一文字。将 (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演变成 (隶书) 。 b、焚书坑儒。影响,利:统一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4、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所有的路障,统一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作用:车辆在全国畅 通无阻,便利了交通,
13、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 28.秦朝的疆域 东到 (东海) ,西抵(陇西) ,南至 (南海) ,北达 (长城) 。四、对秦始皇的评价:功: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交通) 。 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实施暴政,给人民带来巨大 的灾难。 29.秦朝统治者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体现:1、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修建了许多宫殿,著名的(阿房宫) ;修建了规模最大的陵墓, 其中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 ,修建了长城。 2、严酷的法律。 30.秦末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2、项羽和刘邦的起义
14、(影响最大) 3、秦朝的灭亡:公元前 207 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 31.汉朝的建立 概况:公元前 202 年, (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 高祖) 。 大一统的措施 1、政治上: (1)颁布 ( “推恩令” ) 。作用:王国逐渐被分成许多小后果,再也没有力量和 中央对抗,巩固了中央集权。 (2)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具体措施:a、建立 (刺史制 度) 。 b、设立 (司隶校尉) 。 4 2、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 (货币) ,经营 (盐铁)的生产和销售。作用:极大地增加了 中央的收入,加强了中
15、央集权。 3、思想文化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 (巩固中央集权) ,采纳了 (董仲舒)的建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通过 (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 (2)在全国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 , 在地方设立 (官学) , 还允许私人传授儒学。 32.公元 25 年, 刘秀 (光武帝) 称帝, 定都 洛阳, 史称 (东汉) 。 33.秦与匈奴 1、秦统一后,派大军北击 (匈奴) ,夺回大片土地。 2、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在战国时期 (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 了西起 (临洮) ,东至 (辽东)的长城。 34.汉与匈
16、奴 1、汉高祖与匈奴先(战)后 (和亲) 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取得了 (河套)和 (河西走廊)地 区。在河西走廊设置了 (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 (开疆拓土开疆拓土) 3、汉武帝打败匈奴的主要原因是 (国力强盛) 。 35.张骞出使西域(汉与西域交流) (1)西汉时期,人们把(玉门关)和 (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 (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2)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 138 年, 为了 (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付匈奴) , 张骞受 (汉 武帝)派遣,从 (长安)出发,出使西域。 作用: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
17、)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作用:从此,汉 朝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作用 a、强了汉朝和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b、西域归属 中央创造了条件 c、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6.汉与西域的交流 (1)西域的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生活。 (2)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 的发展。 37.设西域都护府(不是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符,总管西 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管辖的开始。 (开疆拓土) 38.
18、丝绸之路 (1)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 (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内,运到西亚, 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欧洲和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 (2)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长安欧洲 汉朝(西汉)大秦(古罗马帝国) (3)丝绸之路的作用:a、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b、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c、在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39.造纸术。 (1) (西汉前期) ,已经出现用于绘画和书写的纸 (2)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陶器龟甲、兽骨竹木简、丝帛纸 (3)东汉时, (蔡伦)在 105 年改进了造纸术。4 世纪以后,纸取代简帛称为主要的书写材 料。 (4)造纸术的作用:有利于文
19、化的保存和传播。 40.秦汉时期两部传世的数学著作是: 周髀算经和 九章算术 。 周髀算经中的“勾 5 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 (500 年) 。 九章算术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定了 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41.医学成就 1、西汉时编定的 黄帝内经 ,最早记录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还系统论述了 养生的基本原则,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2、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著有 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 尊称为 ( “医圣” ) 。 3、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 ,发明“五禽戏” 。 42.史学成就:司马迁撰写了史记 ,记载了从黄帝到
20、(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鲁迅称赞 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43.宗教 佛教:公元 1 世纪(汉朝)传入中国。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并服用丹药,达 到长生不老。 44.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 1、东汉末年的两场重要战争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曹操)和(袁绍) 。 曹操占据 (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并“ (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跨有(黄河以北的大部分 地区) ,兵势最盛。 (2)时间: 。 (200 年) (3)结果: 。 (曹操以少胜多,袁绍大败) (4) 影响:官
21、渡之战后, 。 (曹操陆续吞并河北诸州,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 (二)赤壁 之战 (1)背景:曹操举兵南征,试图统一全国。 (2)时间: 。 (208 年) (3)结果: 。 (孙权和 刘备的联军获胜,曹操大败) (4)影响: 。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三国鼎立 (1)统治时间: 。 (220 年280 年) (2)三国概况: (结合 p76“三国鼎立形势图” ) 政权名称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统治区域 生产特色 魏国 曹丕 220 年 洛阳 黄河流域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蜀汉 刘备 221 年 成都 西南地区 丝织业发达(蜀锦) 吴国 孙权 222 年 建业 (
22、南京) 长江中下游地区 造船业发达(到达夷(到达夷 洲)洲) 3、西晋的兴亡 (1)统治时间: 。 (266 年316 年) (2)西晋的建立: (266)年, (司马炎)废魏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 (晋 武帝) (3)西晋的统一: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 ,统一全国。 (4)西晋的灭亡:晋武帝死后,继位者晋惠帝无力处理政事。 (316)年, (内迁匈奴人的一 支武装)攻陷长安,西晋灭亡。 45.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的兴亡 (1)统治时间: 。 (317 年420 年) (2)东晋的建立: (317) 年, (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政权, 定都 (建康 )
23、,史称东晋。 东晋立国离不开(士 族)的鼎力支持,其中(琅琊王氏)贡献最大。 2、淝水之战 6 (1)背景:东晋中期, (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基本统一了北方地区。 383 年前秦皇 帝苻坚率军南下,试图吞并东晋。 (2)结果:东晋取胜,前秦大败。 (3)影响: 、对南方使江南地区免受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 环境。 、对北方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 战的状态。 3、南朝政权(420 年589 年) 政权更替: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 ,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 160 多年间, (南方)先后经历了(宋) 、 (齐) 、
24、 (梁) 、 (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 (建康) , 历史上总称(南朝) 。 (1)统治阶层地位的变化: (士族势力) 逐渐衰弱, (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4、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 ,逃亡江南地区。北民南迁给江南 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 。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 , (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 、当地民众与移民的(辛勤劳动) 。 (2)表现: 表现 农业 a、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 (太湖流域) 、 (鄱阳湖流域)和(洞 庭湖流域)都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 ; b、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
25、 c、稻田里开始(使用粪肥) , (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d、广泛应用利用水利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 手工业 a、养蚕缫丝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 b、棉布的生产和使用也逐渐发展; c、冶铁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的发明大大提高了钢的质量; d、(瓷器)成为较普遍的生活用具, (青瓷)最为当时人所青睐。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 46.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1、科技成就 地位 突出成就(详见(详见 p83) 影响 南朝)祖冲之 我国古代著名的 (数学家)和 天文学家) 。 他最突出的贡献 是(在世界上第 一次把圆周率的 数值精确
26、地推测 到小数点后的第 七位数字。 ) 达到极高的精确度, 比欧洲。 (北朝) 贾思勰 著名的(农学家) 著( 齐民要术 ) 一书 是我国完整的农书 2、艺术成就 (1)书法 7 (2)(东晋)的(王羲之) ,他的书法具有(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特点,后人尊称他 为“ (书圣) 。他的代表作是 ( 兰亭序 ) ,有“ (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绘画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 ,主张画人物要“以形写神” ,代表作有和 。 ( 女史箴图 、 洛神赋图 )当时的人说他有“三绝” 、 、 。 (才绝、画绝、痴绝) (3)雕塑(石窟) (详见详见 p85)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
27、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 3、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特点: (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 47.隋的兴亡 1、 隋朝的建立和发展: (1)统治时间: 。 (581 年618 年) 。 (2)建立: (581)年, (杨 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3)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打击敌方豪强势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 并打败突厥。 影响:稳固了后方,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隋朝的统一:时间: 。 (589 年) 。 意义: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大大 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
28、)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时间: (605 年) 。 (3)概况(结合(结合 p87 面“隋大运河示意图)面“隋大运河示意图) 一个中心: (洛阳) ; 两个端点:南起(余杭,今杭州) ,北至(涿郡,今北京) ; 分为四段:从北到南依次为、 、 、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沟通了五大水系: 从北到南依次为、 、 、 、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 地位: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运河。 作用:a、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b、巩固统一,推动了沿岸地区 城镇的发展;c、隋唐以后的朝代对大运河进行疏浚、改造,使它继续发
29、挥贯通南北水路的 作用。直到今天,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水路运输的作用。 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a、积极: (见上述作用) b、消极:征发大量民力,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给人民带来了 沉重的负担。 48.唐的兴衰 1、统治时间: 。 (618 年907 年) 2、唐朝的建立者: 。 (李渊) 3、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为“贞观” ) (1)表现: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政治也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采取的统治措施) : 经济: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政治:A、唐太宗
30、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 ; B、沿袭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 C、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完善了隋代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 。 (科举制度详见 p89p90) (3)贞观遗风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豪门大族,大量选拔普通 地主中的优秀人才,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 (贞观遗风) 。 8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 ) 表现: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 时期) ,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措施:唐玄宗励精图治,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贤人做宰 相。重视地方吏治,还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仿照
31、太宗,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 俭。 盛世景象: 表现 农业的发展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 改进生产工具,使用 和(曲辕犁、筒车) ; 手工业的进步 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发达唐三彩) ; 商业的繁荣 有、 、和等大都市;长安城拥有百万人口,城内分为和,来自边疆各族和世 界各地的人们云集于此;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 的的转运中心。 (5)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后期) ,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 为首的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而衰) 。 灭亡: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
32、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49.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1、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政策: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影响:各族人民拥戴他为“” (天可汗) ,也就是各民族共同的君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天可汗”成为唐朝皇帝的专有称呼。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过程 影响 文成公主入藏 7 世纪初, (西藏地区)的吐蕃兴起, (松赞 干布)统一吐蕃后,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 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 重要作用, 直到今天仍然深受 西藏人民的爱戴。 金城公主入藏 8 世纪初, 唐朝又将 (金城公主
33、) 嫁到吐蕃。 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 吐蕃和唐 朝已经“ (和同为一家)了。 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 双方 使节往来频繁, 唐蕃关系日益 密切。 2、唐朝的对外关系 (1)对外政策: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 唐朝积极对外交往的表现: 玄奘西行 A、概况: (唐太宗)时,玄奘去(天竺)求法。 B、影响:a、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翻译了许多佛经; b、他根据西行见闻写成( 大唐西域记 ) ,记述了西域和天竺的佛教、历史、地 理、风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大化改新后,日本前后十多次派“ ” (遣唐使)到唐朝。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 鉴真东
34、渡日本 A、概况: (唐玄宗)时,鉴真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去日本,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成功。 B、影响:鉴真留居日本十年传播了佛教,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 9 识介绍到那里。50.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1、雕版印刷术 (1)发明时间:大约(7 世纪) ,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发明 了雕版印刷术。 (2)代表成就:唐朝印制的(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 印刷品。 (3)作用: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对于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2、火药的发明: (唐朝末年)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 。 3、唐诗的繁荣 (1)繁荣原因: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科举
35、重视诗赋。 (2)地位: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 5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 (960 年) ,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 , 以(开封为东京) ,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 (2)统一: (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在位期间) ,陆续消灭南唐等政权,统一了(中原地 区和南方) 。但此时的中国,仍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2)措施: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 “杯酒释兵权” ) 地方的行政权、 财
36、权和 军权都收归了中央。 官 员的权力受到极大地 制衡和约束。 士人受到 社会普遍尊重。 中央集 权大大加强。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是宋代形成“” 局面 的原因之一。 导致官僚机构膨胀, 官 俸和军费开支庞大。 冗官、 冗兵和冗费导致 北宋形成“”的局面。 建立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节度使从此成为 毫无实权的虚衔。 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选拔大批文臣担任 中央和地方官吏, 不许武人掌握地方政治。 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 52.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1、辽的兴起和发展 (1)辽的建立: (10 世纪初) ,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
37、丹政权,定都(上京) 。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 (2)辽采取的统治措施: 政治上 辽王朝在中央设(南、北面官) 。 “北面官”的长官一般用契丹贵族; “南面官”的 长官杂用汉人、契丹人等。 经济上 减轻赋役、奖励垦荒。 文化上 建立孔庙,春秋祭祀;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 丹文字;制定成文法。 (3)澶渊之盟 背景: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经常南下对中原地区进行劫掠。北宋几次北伐, 均告失败,转而采取(消极防御)的对策。 澶渊之盟: (1004)年, (宋真宗)在有利形势下接受议和。双方商定:辽退兵,宋辽各 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绢。 影响:此后,宋辽间
38、出现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10 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参考 p101 小字部分) 2、西夏的建立和发展 (1)西夏的建立: (11 世纪前期) , (党项)首领(元昊)在(今宁夏地区)建立政权,都 城在(兴庆) , 史称(西夏) 。 (2)西夏的发展 经济 西夏的冶铁、印刷、制瓷、毛纺织等手工业相当发达。掌握先进的(竖式风箱 鼓风技术) ,西夏所造兵器)锋利无比,被誉为“天下第一” 。 文化教育 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 (仁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 (文宣 帝) ;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造钱币;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保留至今的西夏文印刷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
39、早的活字印刷实物。 53.南宋与金的和战 1、金的建立: (1115 年) ,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 ,完颜阿骨 打就是(金太祖) 。 2、金灭辽和北宋: (1)金灭辽: (1125 年) 。 (2)金灭北宋: (1127 年) , (宋徽宗)和 (宋 钦宗)等三千多人被金军掳获,北宋灭亡。 3、南宋与金的战和 (1)南宋的建立: (1127 年) , (赵构)称帝,在(临安,今杭州)定都,史称(南宋) 。赵 构就是(宋高宗) 。 (2)岳飞抗金: (岳飞)是南宋最著名的将领,他率领( “岳家军” )多次打败金军,收复了 北方的部分失地。 (1140 年) ,岳家军
40、取得(郾城大捷) 。岳飞后来以(所谓“谋反”的罪名) 被宋高宗杀害。 (3)宋金议和: (1141 年) ,宋金议和, (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 。从此, (宋金 对峙的局面形成) 。 54.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元朝建立: (忽必烈)即汗位,于 1271 年定国号为(元) ,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 (2)统一全国: (1276 年) ,元灭南宋。不久,统一全国。 2、忽必烈改革 措施 表现 影响 、建立(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 ,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 构。 大都及周边地区, 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地方设 (行中书省)
41、 简称 “行省” 或 “省” 。 加强了元的统治。 我国(省级)行政区 的设立始于元朝。 、加强对(西藏)的管 辖,设立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 政,并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 户口,征收赋税。 西藏成为元朝正式 的行政区。 、重视发展农业 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 推广棉花 的种植。 北方农业得到恢复 发展。 3、元朝交通得到空前发展 (1)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统治和管理,交通得到了空前发展。 (2)表现: 元朝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便利南粮北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粮 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4、元朝中外交流空前繁盛 (1)
42、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交通通畅。 11 (2)表现: 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后来朋友著成( 马可波罗行记 ) 。 元代,许多通过海路来华的外国客人留居中国。在泉州, “蕃客”的墓碑为数众多。 到元代,中国陶瓷风靡亚、非、欧三洲,成为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 55.经济重心的南移 1、南移过程: (1)奠定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完成: (南宋时) ,全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2、表现: 成就 农业 A、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 ;
43、 B、南方麦田面积迅速增加,许多丘陵山地种上了麦、粟、豆等作物。 C、棉花种植到南宋后期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种植扩大,甘蔗、柑橘和荔枝等 生产也很兴旺。 手工业 A、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江浙丝绸产量高。 B、棉纺织业到南宋时已经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 C、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为。 重要的瓷窑有和。 D、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商业 A、城市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线消除,店铺集中的地方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 区。 B、商业的繁荣带来了许多新事物。如纸币、商标、广告。 (时,在地区出现了。 ) C、城镇逐渐发展,商业城市的是和,苏州、泉州等中等城市迅
44、速发展。大量的 工商业市镇、草市墟集涌现。 56.社会生活与文化 1、瓦子出现: 瓦子:在宋代城市中, (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做“瓦子” 。 出现原因:宋元时期,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和居民人口增加,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出 现了瓦子。 2、宋元文化 (1)宋词成为重要文学体裁。杰出词人: 、 、 。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元曲 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 元散曲代表人物及作品:(马致远的 天净沙 秋 思 ) ; 元杂剧代表人物及作品: ( 关汉卿的窦娥冤 ) 。 57.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 、 、 。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45、 造纸术) 2、宋元的科技 科技成就 形成与发展 向外传播 12 火药 (1) (宋元时期) ,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 争。 (2) 当时主要火药武器: (元代火铳、 突火枪、 火箭、 火炮和 “震天雷” ) 1314 世纪,火药和火药 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活字 印刷术 (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 术,比我国晚约(400 年) 。 指南针 (1)、我国古代的指南仪器: 战国制成(司南)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 器; 北宋制成了(指南针) ; 南宋,指南针又叫(罗盘针) 。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 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3、棉纺织技术的发展 (1)元代妇女(黄道婆)跟 (海南岛的黎族人民)学会了棉纺织的先进技术,并把它传授 给家乡(松江)的乡亲。 (松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 “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 心) 。 (2) (宋元时期) , (棉布)流行起来,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