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节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1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2)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科学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重点: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压力和支持力属于弹力。趣味导入【教师活动】教师播放PPT中如图所示的图片。【教师活动】如图所示的场景中,弓弦、弹力绳、
2、撑竿、蹦床有什么变化?是否产生力的作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任务一弹力【师生活动】用力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将纸张揉成纸团。【教师提问】(1)它们是否发生形变?(2)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弹簧、橡皮筋形变后可以恢复原状,橡皮泥、面团、纸团不能恢复原状。【教师总结】橡皮筋类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橡皮泥类的物体受到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教师提问】用手拉弹簧,弹簧可能发生什么形变?【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用力小,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用力太大,弹簧发生塑性形变。【教师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
3、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即使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师生活动】探究是否所有的形变都能产生弹力。(1)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玻璃钢有什么性质?(2)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师生总结】(1)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弹力的产生条件:互相接触;发生弹性形变。【教师提问】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弹力广泛地存在于生活中,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任务二弹簧测力计【师生活动】探究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程度的关系。【师生总结】(1
4、)人们通过探究,发现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有关,尤其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它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2)为了测量力的大小,通常使用测力计对力进行测量。而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特性制作的。【师生活动】观察弹簧测力计:(1)对照课本的图和实物,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2)结合前面拉弹簧的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师生总结】(1)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盘、指针等几部分组成。(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师生活动】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书,并归纳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学生活动】
5、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并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_N;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_N。(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弹力、弹力的方向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第二节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把教学难点定为对弹力的概念的理解,但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形成的,不去分析它的三要素,我的突破方法是充分利用手中的器材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弹力的存在,从而理解弹力的概念。教学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