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805962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50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了解当代中 国的法治建 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成就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的历程,通过材料阅 读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制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及 其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 主要事实,感悟模范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家国情怀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培 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性质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 的 表现 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等法律、

2、法令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相关法律 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 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易错辨析“人治”和“法治”的主要区别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背 景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 强社会主义法制 表 现 1982年,我国通过 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 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世纪 90年代

3、至2010 年 背 景 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表 现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 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 重和 ”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 保障人权 中 共 十 八 大 以 来 表 现 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推进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 展、保障善治 做到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

4、社会一体建设 深化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公平正义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 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 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 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科学立法 司法改革 易错辨析“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时期法制建设是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 知识的宣传

5、等。而“法治”指的是按照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与“人 治”相对应。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依法 治国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 背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 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 的 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 集体和个人 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时传祥,“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是 杰出代表 影响 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的政治氛围, 、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行动准则,

6、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 关系。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艰苦奋斗 王进喜 焦裕禄 关心集体 知识拓展雷锋精神的现代价值 (1)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性、纯洁性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 所系、力量所在。 (2)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道德支持。 (3)为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伦理基础。 (4)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价值源泉。 (5)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思想资源。 2.改革开放后的精神文明建设 (1)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

7、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 ”是群众性精神文明 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 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 作用。 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五讲四美三热爱 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 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 A.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

8、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 的战略任务 B.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 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 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只要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近及 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概念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

9、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史料实证 材料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 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较, 1954年宪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制度向社会主义类型 的国家制度的新的飞跃。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我国中央一级 制定的法律法规只有48件,而1954年9月下半月至1957年则达430多 件。 摘编自董节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 法制建设研究述评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成就表 时间段 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 世纪90

10、年代初 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 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到 中共十五大召开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 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社会 保险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本题两则材料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治建设。材料 一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实现新民主主义性 质的法律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转变;材料二强调建立了以宪法为 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 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11、法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提示 (1)1954年宪法奠定法制基础;加快立法进程;推动国家制度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促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2)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 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 要基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方略 (1)含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

12、中的权威。 (3)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 地位;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必要性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5)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1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

13、次宪法修 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 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 法。这体现出中国法治建设( ) A.保障人权自由 B.完善法律体系 C.重视与时俱进 D.强化政府职能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改革开放后我国宪法的修正考查我国法治建设 的特点,考查的是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 答案 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不是保障人的自由权利的问题,故 A项错误 B 材料中全国人大通过的五次宪法修正案内容体现了中国法 治建设与时俱进的特征,不是完善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 C 材料“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

14、“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等信息表明法律保 障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 故C项正确 D 材料内容与强化政府职能无关,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史料实证 材料 中共中央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 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中指出:“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 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 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15、道德基础全面贯彻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推动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 文化成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材料明确说 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 握正确方向,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互动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建设实现文化强国。 提示 把握正确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并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创新文化 发展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

16、练 历史解释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 有统领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 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 心价值理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 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 生活

17、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 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11日)把宪法第二 十四条第二款中“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一变化 体现了( ) A.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 工程 B.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 环节 C.只有依靠宪法才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国民教

18、育、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宪法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的修改考查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考查了史料实证和历 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答案 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 程,A项与题意不符 B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 节,B项错误 C C项“只有”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D 宪法修改条款反映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 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D项符合题意 探究

19、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1.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经过 充分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是 ( )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1954年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可知, 这一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C项正确;1946年12月25日, 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1947 年1月1日由南京国民党政 府颁布,这不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A项;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颁布于191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

20、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2.下表为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目录比较表。据此可知,1982年 宪法的突出特点是( ) A.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向 C.凸显了保障人权理念 D.更加重视公民的权利 1954年宪法目录 1982年宪法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 D 解析 根据新中国成立后颁布

21、的两部宪法在内容结构上的对比可 知,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 务”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这一变动强调了先有公民的权利,然后 根据公民的授权产生国家机构的法理观念,表明了我国对保障公民 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的高度重视。故选D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钉子精神”是雷锋精神的写照。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 学习”的号召适应了(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B.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C.“科教兴国”的需要 D.完成“一五”计划建设目标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 故A项错误;20

22、世纪60年代正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故B项正 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从 1953年开始,至1957年完成,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4.有人指出,李四光作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首先杰出在他是个先进 的中国人,近代是先进的,现代也是先进的。下列最符合该观点的 是李四光( ) A.具有救亡和建设中国的精神 B.提出了地质力学 C.创立了 科化石的鉴定标准 D.带队寻找到大油田 答案 A 解析 李四光一生为祖国科学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称李四 光“近代是先进的,现代也是先进的”,就是指李四光留学归来报效祖 国,为的是使中国不再遭受外国

23、欺凌;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运用自 己的理论寻找油田、铀矿,为祖国经济建设作出杰出贡献。所以正 确答案是A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有关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文明、自由、敬业、诚信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答案 B 解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 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 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 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

24、,是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故B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法律体系的构建来看,据统计,1949年9 月1954年8月,中央颁布的法律、法令、法规性文件达530件,初 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宪法、行政组织法、刑法、婚姻家庭法、经济 法、劳动和社会福利法、科教文化法、军事法、民族法等众多法 律在内的法律体系。地方立法虽无全面的详细统计数字,但从浙江、 上海、内蒙古三地的立法情况也可见一斑。 摘编自杨火林建政之初: 19491954年的中国政治体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材料二 19

25、50年代初期以后,行政诉讼法制彻底地停顿和取消。行 政诉讼法制的重生首先在涉外单行行政法中获得突破。1980年9 月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等率先规定,外国组织或 外国公民对中国税务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或者对纳税行为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后,不断有法律、法规,甚至规 章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类似的诉权规定,行政诉讼案件范围不断扩展。 摘编自胡建淼、吴欢中国行政诉讼法制百年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加强法治 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政诉讼法制彻底停顿和重生 的原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参考答案 (1)旧有

26、的法治体系不健全;党和政府的重视;社会发展的 需要。 (2)停顿:三大改造后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对外政策采取“一边倒”。 重生: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颁布的法律、法 令、法规性文件达530件,初步形成了法律体系”等信息,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加强法治建设的原因有新中国 成立初期的法治建设需要、旧有法制不健全、党和政府的重视及 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中 “1950年代初期”可知,行政诉讼法制彻底停顿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 制的确立及当时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行政诉讼法重生主要是因为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和进行经济体制 改革的需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人教版 >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