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在对应的朝代的是 ( )A.盘庚迁殷 B.礼崩乐坏 C.国人暴动 D.平王东迁3.某小说的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其中,“武王伐纣”的决定性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2、 D.国人暴动4.“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前771。”上述歌谣主要反映了 ( )A.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B.夏商周时期政局稳定C.统治残暴导致亡国 D.夏商周时期政局动荡5.他任用管仲为相,“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他”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6.“当时(春秋时期)的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承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失去,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这反映了 ( )A.周王室权威衰落 B.周朝即将灭亡C.分封制得到巩固 D.周朝政局稳定7.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使周边民
3、族不断融入华夏族。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了 ( )A.政治变革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技术进步8.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楚国的位置应是 ( ) A. B. C. D. 9.对下图所示秦国的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A.商鞅变法卓有成效 B.诸侯混战破坏生产 C.变法图强成为潮流 D.秦国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10. 四川某地的二王庙有这样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太守”指的是 ( ) A.李冰 B.商鞅 C.晋文公 D.大禹11.“有无相生,难易相
4、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这一言论出自 ( )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韩非子 12.下图是复兴中学历史社团推出的宣传海报,其宣传的主题应是 ( ) A.墨子论节用 B.韩非论法 C.庄子论自由 D.儒家精髓1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思想家是 (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14.下图所示的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15. 下面的
5、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青铜工艺的辉煌 B.铁器锻造的成熟 C.书写材料的改进 D.思想文化的繁荣16.下列文学作品,采用“楚辞”体创作的是 ( ) A.离骚 B.诗经 C.论语 D.黄帝内经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2分)中国的政治文明萌芽于传说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政治制度也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材料三尚书洛诰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
6、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什么制度?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1分)(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个朝代的历史信息?(1分)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该朝代在王位(首领)的继承方面与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 (2分)(3)材料三中的图文信息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分)根据材料回答,诸侯在接受周天子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2分)(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归纳夏商周时期的阶段
7、特征。(2分)18.(14分)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原始农业产生于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被人类驯化栽培的谷物有粟、稻、黍、稷、麦等;种植的蔬菜有芥菜、白菜或油菜,可能还有葫芦等;作为纺织原料的作物有大麻及芒麻;驯养的家畜有狗、猪、羊、牛、马、鸡等,还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制造石、木、骨、蚌质的农具,其种类有整地农具耒、耜、铲、锄、镘、犁,收割农具刀、镰,加工农具磨盘和杵臼。摘编自陈文华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材料二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劳动场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隶主贵族改变剥
8、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样,新兴地主阶级成长起来。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材料三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2分)(2)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与前代相比得到较大的发展。结合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写出促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我国修建的哪一水利工程? (2分)(4
9、)材料四中商鞅的变法使秦国“倾邻国而雄诸侯”。请问,商鞅变法中的哪些措施和农业有关? (4分)(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19.(12分)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
10、就破坏了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摘编自中国通史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君死秦法未败也。”“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韩非子定法汉书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回答,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分)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一位国君的支持?(1分)(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内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的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2分)第 7 页 共 10 页(3)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11、1分)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2分)(4)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从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分)20.(14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摘编自中国历史材料二 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材料
12、四 七年级某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的现象。在学习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后,该班围绕如何治理校园内乱扔垃圾的行为召开班会,商讨解决办法。材料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022年5月 27 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中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2分)(2)材料二中所述的人物是孔子,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3)材料三图示的人物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孟子、庄子和韩非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6分)(4
13、)根据材料四,请你站在儒家思想的立场写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5)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 A 3. C 4. C 5. A 6. A 7. B 8. B 9. A 10. A 11. A 12. D 13. A 14. A15. A 16. A二、非选择题17.(1)制度:禅让制。(2分)条件:德才兼备。(1分)(2)朝代:夏朝。(1分)变化: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分)(3)制度:分封制。(2分)义务:向周王进献贡赋,其军队要服从周王调遣。(2分)(4)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2分)18.(1)黄河流域的原始农
14、耕居民种植的主要作物:粟、黍。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种植的主要作物:水稻。(2分)(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逐渐推广。(4分)(3)都江堰。(2分)(4)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4分)(5)生产技术、劳动力、水利工程、国家政策。(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19.(1)目的:富国强兵。(2分)国君:秦孝公。(1分)(2)内容:废除旧的土地制度。(2分)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3)商鞅变法成功了。(1分)说明:商鞅变法使秦国“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或把商鞅变法的意义写出来也可)。(2分)(4)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必定会成功;改革者应具有创新、大无畏精神等;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要付巨大的代价;等等。(答出其中两点,意思相近即可)(2分)20.(1)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2分)(2)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分)(3)孟子:实行“仁政”;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6分)(4)加强宣传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文明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改变乱扔垃圾的行为。(2分)(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2分)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