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仲淹二岁而孤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范仲淹二岁而孤文言文阅读及译文,本文共6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范仲淹二岁而孤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昏怠:昏沉困倦沃:浇。这是“洗”的意思。 14. 解释加点的词。(2分) 辄以水沃面( )食不重肉( ) 15. 翻译划直线的句子
2、。(2分)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6.为划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 既 仕 每 慷慨 论 天 下 事 奋 不 顾 身 17. 宋濂和范仲淹幼年 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 参考答案 14. 就 吃 15. 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16.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17. 家境贫寒与读书刻苦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
3、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篇2: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题目: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昏怠:昏沉困倦沃:浇。这是“洗”的意
4、思。 14. 解释加点的词。(2分) 辄以水沃面( ) 食不重肉( ) 15. 翻译划直线的句子。(2分)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6.为划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2分) 既 仕 每 慷慨 论 天 下 事 奋 不 顾 身 17. 宋濂和范仲淹幼年 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 参考答案 14. 就 吃 15. 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16.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17. 家境贫寒与读书刻苦 参考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
5、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篇3:范仲淹二岁而孤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
6、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2分) 啖粥而读 音:_ _ 义:_ 辄以水沃面 音:_ 义: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每以天下为己任: _ 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 _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 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的作用。(2分) 答案 1. dn;吃.zh;往往,总是.吃 往往,总是(2分) 2.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以”、“已任”各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1分)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妻子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2分) 3.岳阳楼记 揭示主
7、题(各1分,共2分) 篇4:范仲淹二岁而孤 范仲淹二岁而孤 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 其全诗如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孤:幼年丧父 以为:把当作 谪:贬 谗:说别人坏话 沃:浇 适:旧指女子出嫁。 世家:家世。 去:离开,离去。 寝:睡觉。 或:有时。 辄(zh):总是。 啖(dn):吃,喝。 旨:要领。 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 世家:
8、世代为官的人家。 馕(zhn)粥:稠粥。 日昃:太阳偏西。昃(z)。 孤:幼年丧父。 辞:辞别 沃:冲洗。这里是“洗”的意思。 食:饭,三餐。 给:提供,给。 士:有志向的人 翻译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
9、才乐。” 作品出处 宋名臣言行录宋名臣言行录的前集、后集,为李衡校勘、删节八朝名臣言行录后的版本,虽然体例变动不大,但正文、注文却大幅度缩减,甚至误校,亦有注文混入正文的情形。 今印行的前集,其原书名为五朝名臣言行录,后集为三朝名臣言行录,二书并称为八朝名臣言行录。若不包含附传的人物,收入的北宋人物共97人,前集收入55人,后集收入42人。 争议 后世对编撰宗旨的解读不一:该书所收录的人物为多数为当时的名臣,但有若干人物在后世较具争议性,被认为不该收入进去,如王安石、赵普、吕惠卿等人行事风格接近小人,则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质疑。 然而,有些学者认为朱熹编此书着重的是严谨的史学态度,而“有补于
10、世教”乃其次,况且这些人物对国家社稷并非毫无建树,且对当时的政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亦符合名臣的条件,故被收入书中并没有不合理。 范仲淹二岁而孤译文表现了他哪些品质 1 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多舛的身世,加之自己的不畏辛苦 那也没有后世的范仲淹了,只有发愤图强、勤奋学习,才能创出一番大事业 2 范仲淹的刻苦学习,吃苦耐劳,敢于磨砺自己。 篇5:范仲淹二岁而孤翻译 范仲淹二岁而孤翻译 范仲.淹二岁而孤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朱熹。其古诗全文如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
11、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 孤:幼年丧父 以为:把当作 谪:贬 谗:说别人坏话 沃:浇 适:旧指女子出嫁。 世家:家世。 去:离开,离去。 寝:睡觉。 或:有时。 辄(zh):总是。 啖(dn):吃,喝。 旨:要领。 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 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 馕(zhn)粥:稠粥。 日昃:太阳偏西。昃(z)。 孤:幼年丧父。 辞:辞别 沃:冲洗。这里是“洗”的意思。 食:饭,三餐。 给:提供,给。 士:有志向的人 【翻译】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
12、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篇6:舜发于畎亩之中欧阳公四岁而孤阅读答案及译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欧阳公四岁而孤阅读答案及译文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13、,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题目: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管夷吾举于士() (2)行拂乱其所为() (3)及其稍长() (4)或因而抄录()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 (2)太夫
14、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答: 14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化作春泥更护花 C、零落成泥碾作尘 D、马作的.卢飞快 15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2(1)狱官 (2)违背 (3)等到 (4)有时(每一个小题1分,共4分) 13(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分) (2)太夫人用荻在地上划,用(这样的方式)教(欧阳修)写字。(2分) 14A.(3分)
15、 15客观因素是:艰苦的生活环境(2分);启示: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2分)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收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