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届重庆市外国语学校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
2、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稻谷碾米B清水淘米C生火煮饭D瓷碗盛饭2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我能为可燃物助燃B二氧化碳:变成干冰时我能用作人工降雨C氧气:食物的氧化变质有我的原因D二氧化碳:我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灯泡通电发光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湿衣服晾干D食盐水的蒸发4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B二氧化碳和氮气(燃着的木条)C氧化铜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D蒸馏水和白醋(闻气味)5下列符号
3、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BCD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7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BCD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9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
4、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C白磷比红磷着火点高,使用更安全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下列物质排入空气中,不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A氢气B粉尘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11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如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的化学式是CO2B该图没有反映出质量守恒定律CB和D所含的原子种类相同DA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312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礼花B面包变质C植物光合作用D冰雪融化1
5、3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我们任重而道远。下列做法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A私挖滥采B降低能耗C低碳出行D保护生态14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各图示示化合物的是( )ABCD15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或水不变色,氨水呈碱性)(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
6、酚酞试液,看到的现象是_,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_。(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成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现有一瓶质量为300g的氯化钾溶液,小娟从中取出30g,再将所取出的溶液蒸干后得到2.7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8分)将一定量的CO2缓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随时间的进行生成的沉淀质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达到t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g;(2)计算参加反应二氧化碳的
7、质量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_(填“D”或“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理由是什么_?(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盛放部分蒸馏水,导气管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是_。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请把集气瓶内的导管
8、补画完整_。(5)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现欲制41 t氮化铝,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多少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碾米的过程,米还是米,只是将稻壳剥离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淘米是将米和混有的杂质分离,物质都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煮饭过程发生了本质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对;D、瓷碗盛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睛: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煮饭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2、B【解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
9、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详解】A、为可燃物助燃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A错;B、变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B正确;C、食物变质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C错;D、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B。3、B【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 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灯泡通电发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四氧化三铁,
10、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湿衣服晾干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食盐水的蒸发时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4、D【解析】A. 蒸馏水与食盐水均为液体,不能通过过滤区别,方法错误;B. 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方法错误;C. 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不能通过颜色区别,方法错误;D. 蒸馏水无色无味,白醋会散发特殊刺激性气味,可以通过闻气味区别,方法正确。故选:D。【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
11、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5、D【解析】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元素有可能是金属单质、某些固态非金属例如C、P、S、Si等【详解】A、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M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镁元素,表示一个镁原子,还能表示镁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正确;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间隔变大,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12、,由氢分子和氧分子变成了水分子,正确;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故选B。7、A【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故选:A。8、C【解析】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非金属等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但是氧气本身不燃烧,没有可燃性。【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本身不燃烧,故A不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水生动物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能少量溶于水,故B
13、不正确;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故C正确;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C。9、C【解析】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评价恰当; B、仪器使用少,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评价恰当; C、白磷的着火点要低于红磷的着火点,评价不恰当;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评价恰当。故选C。10、A【解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不包括氢气,故选A。11、B【解析】A、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D的化学式是:H2O;故选项
14、错误;B、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数目在反应前后不相等,该图没有反映出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C、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B表示二氧化碳,C表示水,所含原子种类不同;故选项错误;D、由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可知:A物质是氨气(NH3),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14:(14)1:3;故选项错误。故选:B。12、D【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燃放礼花 过程中火药发生爆炸,生成多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面包变质,其中的淀粉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 C、植物光合作用时,把水和二氧化碳
15、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冰雪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3、A【解析】根据节能减排的知识解答。【详解】A、私挖滥采属于浪费资源,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选项A正确;B、降低能耗,符合节能减排,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B错误;C、低碳出行,符合节能减排,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C错误;D、保护生态,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A。14、B【解析】A、图中的微粒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图中的微粒是
16、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C、图中的微粒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微粒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15、C【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空气是混合物C 氧气具有助燃性 ; D稀有气体的构成原子都是稳定结构,不易发生电子得失,因而
17、化学性质不活泼,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试液不变色 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没有必要 【解析】(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酚酞遇酸性物质或水不变色,故看到的现象是:试液不变色;实验1看到的现象是试液不变色,故结论为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成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当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时,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3)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已经证明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18、2小题,共25分)17、9%【解析】解: 所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7g 30g)100=9%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为9%18、50 22g 【解析】(1)根据图示数据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详解】(1)由图示数据可知,反应达到t时生成的沉淀质量为50g(2)设参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x,x22g故答案为(1)50;(2)答:参加反应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点睛】掌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会根据坐标图像分析数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 E 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
19、开始收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湿润氧气,观察流速 14t 【解析】(1)A装置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且试管中没有棉花,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气体,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氧气纯净,应该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可能是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是因为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此装置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为了湿润从氧气钢瓶中进入的氧气,同时通过观察气泡的流速控制氧气的输入量;根据分析此瓶的作用可知, 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b端连接病人的吸氧器。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应该长管进气,空气从短管逸出,装置图为:。 (5)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x, x=14t答: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14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