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1月高二期中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死在午后中提出了“冰山理论”:“如果一个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海明威将写作比为海上漂浮的冰山,作家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仅仅
2、是露出海面的八分之一,在海面之下应该有那被“省略”的八分之七。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海明威“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通过干净利落、备受锤炼的文字使得读者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冰山理论”在表层叙述上使用极简的文字进行叙事,符合海明威对语言简明蕴藉的追求。在词汇的选择上,海明威摒弃了繁杂浮夸却空洞造作的修饰辞藻,他删掉了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海明威曾自言:“我写得很粗俗,人们就把这种粗俗说成是我的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几乎未曾使用书面用语,大量的口头日常用语随意却精准地勾勒出了冰山庞大巍峨的轮廓。伊利亚埃伦伯格的一席话很好地
3、佐证了这一观点:“海明威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偶尔听到的那种对话,而是对话的浓缩和提炼,常常由那些表面上毫无意义的语言组成只不过是日常用语罢了,但总是尽力地传达出了最重要的意义。”对于形容词和副词的选择,海明威保持着少而精的态度,他惯常使用能够准确表达事实的动词和名词进行描述。在他利落干净的笔触下,人物对话被剔除掉情绪化描述,从而还原至本真状态。在海明威的描述中,作者本人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状态,不作过分的描写,以简洁凝练的笔法完成了“八分之一”的冰山塑造。在刻意的省略之下,潜藏在水底的“八分之七”冰山则显得更加含蓄惊人。海明威在创作中掩藏了小说人物的内心感情,不论是高兴、悲痛、兴奋、失望、轻蔑等
4、情绪,从未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作为作者的海明威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从不对小说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解释评论,他只是站在故事之外,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使故事场景和人物依次出现在读者眼前。干练的人物对话和外部环境描写成为读者管窥冰山之下汹涌暗流的不二法门。在海明威平淡甚至稍显不近人情的笔法之下,读者们只能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在字里行间内感受人物。但神奇的是,在这种克制到近乎冷酷的描述中,读者依然能够走进人物,体味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情绪,这不能不说是“冰山理论”的独有魅力之一。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在主题思想方面则被掩藏得更深,他短篇小说在情节上因精选而省略。他的短篇作品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故事呈现一种
5、戛然而止的状态。杀人者的尾声并没有言明杀手究竟有没有动手杀人,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列车仿佛没有尽头,神秘的手术也没有进行。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多半像是一段没头没尾的叙述,没有故事背景和事件动因,场景描写和人物对话占据了其短篇小说的大半篇幅,并且小说情节的推进主要靠人物之间的直接对话完成。然而恰恰是这种没有将故事说完的感觉,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去对文本进行反复咀嚼。这种言未尽、意无穷之感使“冰山理论”拥有了更深一层的叙述模式,被海明威刻意隐藏的人物情感和思想主题与表层语言精炼简洁的叙述之间构成了强烈的结构冲突,海明威高超的叙述技巧下形成了表里两层故事,两个故事之间的碰撞冲突牢牢抓住了读者的思维。(
6、节选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再探)材料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潮流在文学、绘画等领域兴起。当时的艺术教母格特鲁德斯泰因对文学和艺术的革新有着重要作用。在个人写作上,斯泰因和詹姆斯乔伊斯一样,寻求打破传统叙述惯性的方式。斯泰因意识到,传统叙述中的语言都是被整理、被秩序化的语言,而这并非语言的全部。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的感受或思考中,没有被整理过的语言才是常态。依照这种理念,斯泰因创作了美国人的形成,这部作品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乔伊斯同样也摒弃“理性秩序化”的语言,而用混乱的意识流表现人物内心。身处现代主义大潮之中,海明威自然也会试图摆脱传统叙述的惯性,但他使用的不是未经理性整理的语言,而
7、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整理”的语言。这种整理方式,和立体主义画作有异曲同工之处。立体主义画作通过碎片的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载体,画作本身不再像以前一样是完整的讯息和“意义的承载者”,而只是讯息的暗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观看形成独特的感受。“冰山理论”同样如此。露出的八分之一只是讯息的暗示,读者通过千差万别的个人想象,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比如白象似的群山,那一对年轻男女到底是什么关系?孩子是那个小伙子的,还是女孩和其他人的?这些在小说中都没有明确说明。你如何添加这些信息,故事的样貌会完全不同。“冰山理论”还受到战争的影响。在战争中,最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无所不在的死亡的威
8、胁,它像巨大的阴影覆盖在你的生命之上,让你无法像普通人那样思考。海明威对战争的这种直接感受,促使他形成了冷静、无所谓的叙事口吻。既然死亡无法躲避,那就只能用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在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下,“逼出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几乎无法用正常语言可以形容,因此海明威“写表面的平静,为的是暗示底下的惶惶不可终日”。只有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读懂永别了,武器中那些看似没有缘由、甚至无聊的对话。(节选自张进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怎么来的?)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海明威保持少而精的创作态度,追求使用极简的文字叙事,删除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其作
9、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B. 海明威往往通过利落干净的笔触,还原生活的本真,创造出鲜明的形象,使故事场景和人物依次出现在读者眼前。C. 海明威不做心理刻画和过分渲染,但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被掩藏了的小说人物内心深处的情绪,达到情感上的共鸣。D. 海明威在精选过程中会省略部分情节,并不把故事讲完,把主题思想掩藏在更深处,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杀人者的尾声并没有言明杀手究竟有没有动手杀人,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故事呈现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B. 白象似的群山主要呈现的是人物对话,读者在对话后面添加的信息不同,他们心中故事的样貌会完全不同。C. 海明威的
10、小说通过碎片的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载体,只有讯息的暗示,不像以前的小说有着完整的讯息。D. 永别了,武器中的对话没有缘由、甚至无聊,是因为海明威无法用正常语言来形容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3. 下列选项,不属于论证老人与海“冰山的八分之七”的一项是( )A. “后来鲨鱼打败了我”,蕴涵了老人紧张、痛苦、无奈等复杂的情感。B. 小说中的大海是一望无际、深不可测的,象征着人生不可捉摸的命运。C. 通过对老人和孩子两个人物的刻画,海明威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D. 老人与海是根据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故事创作而成的。4. 材料一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怎么
11、来的?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答案】1. C 2. B 3. D 4.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层次清晰。先阐述“冰山理论”内涵,再分别论述表层与深层表现,最后说明叙述模式。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富有文学性。 5. 身处现代主义大潮之中,海明威试图摆脱传统叙述的惯性,用独特方式整理语言以形成讯息暗示。受战争影响,战争中的特殊心理状态促使他形成冷静叙事口吻,写表面平静暗示底下的惶惶不可终日。【解析】【导语】材料一详细阐述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强调其通过极简文字和省略手法,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材料二则探讨了“冰山理论”的形成背景,指出其受现代主义潮流和战争经历的
12、影响,强调海明威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传达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海明威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C.“海明威不做心理刻画”错误。根据材料一“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可知,原文是“几乎没有”,选项过于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错误。根据材料一“他的短篇作品似乎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故事呈现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原文说的是“似乎”,并没有说杀人者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C.“海明威的小说通过碎片的拼贴”错误。材料二说的是立体主义画作通过碎片的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
13、载体,“冰山理论”和其有相似之处,而非海明威的小说通过碎片拼贴。D.“永别了,武器中的对话没有缘由、甚至无聊,是因为海明威无法用正常语言来形容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错误。材料二说的是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几乎无法用正常语言形容,所以永别了,武器中有看似没有缘由、甚至无聊的对话,但不能说对话没有缘由、无聊只是因为海明威无法用正常语言形容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A.体现了潜藏在水下的人物情感,属于“冰山的八分之七”。B.小说中的大海象征着人生不可捉摸的命运,是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属于“冰山的八分之七”。C.通过对两个人物刻画表达对人类命
14、运的思考,也是对主题思想的深度挖掘,属于“冰山的八分之七”。D.只是说明老人与海的创作来源,没有涉及到“冰山理论”中潜藏在水下的那部分内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引用论证:开篇引用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的“冰山理论”,引出论述主题,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引用英国评论家赫欧贝茨的话“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形象地说明海明威对文字的精简风格。举例论证:以杀人者白象似的群山为例,说明海明威短篇小说情节上的省略和戛然而止的状态,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对比论证:将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与繁杂浮夸却空洞造作的修饰辞藻进行对比,突出海明威摒弃冗言赘词、追求语言简明蕴藉的特点。论
15、证层次清晰。先阐述“冰山理论”的内涵,引出海明威写作风格如在表层叙述上使用极简文字、词汇选择、对形容词和副词的态度等方面体现简洁凝练。接着论述刻意省略下潜藏的“八分之七”冰山,包括掩藏人物内心感情、作者的客观冷静以及短篇小说在主题思想方面的掩藏。最后说明“冰山理论”的叙述模式,强调其言未尽、意无穷之感以及表里两层故事的碰撞冲突对读者的吸引力。对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进行分析时,用词准确地描述其特点,如“摒弃了繁杂浮夸却空洞造作的修饰辞藻”“保持着少而精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客观冷静的状态”等,准确地传达出海明威写作的具体特征。在论述过程中,多处引用他人对海明威作品的评价,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如“海明
16、威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偶尔听到的那种对话,而是对话的浓缩和提炼但总是尽力地传达出了最重要的意义”,增强了论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提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潮流在文学、绘画等领域兴起。身处现代主义大潮之中,海明威自然也会试图摆脱传统叙述的惯性,但他使用的不是未经理性整理的语言,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整理的语言”。这表明在现代主义潮流的大背景下,海明威受到当时文学和艺术革新的影响,想要突破传统叙述方式。立体主义画作通过碎片拼贴形成没有明确意义的载体,只是讯息的暗示,读者可通过独特感受形成不同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与之类似,露出的八分之
17、一只是讯息的暗示,读者通过个人想象形成不同阅读感受。材料中指出“冰山理论还受到战争的影响。在战争中,最让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无所不在的死亡的威胁海明威对战争的这种直接感受,促使他形成了冷静、无所谓的叙事口吻战争状态中的人的处境几乎无法用正常语言可以形容,因此海明威写表面的平静,为的是暗示底下的惶惶不可终日”。这说明战争给海明威带来了特殊的心理状态,对死亡的恐惧和无法躲避的现实让他形成冷静的叙事口吻。为了表现战争中人们的处境,他采用写表面平静来暗示底下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方式,从而形成了“冰山理论”。(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梅花三弄高春阳梅姨这几天不吃
18、不喝。我得劝劝她。湖水一片碧绿。我划着小船,荡在湖面上,身后漾起一串串水花。我喜欢绿色,我的头绫子就是绿色的,它像一朵湖中的浪花,系在我的小辫子上,在春风中飘荡。我却无意招惹春风。我的心思全在梅姨身上。那是一座小岛。我上了岸,刚走进梅姨的小院儿,一曲琴音丝丝绕绕,从小木屋里传了出来。我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心动起来,能弹琴,说明梅姨身体见好啦。我放下饭盒,坐在院门口一块石头上,樟叔也曾经坐在这块石头上。托着腮,我陷入遐想。岛是孤岛,只有梅姨一个人在养伤。爸妈和我,每天都轮流给她送饭。爸妈嘱咐过我,这事不能跟任何人讲。阿爸给梅姨备了一条小船,可她拿小船当摆设。我每次荡着小辫子来,梅姨不是在读书,
19、就是在弄花。她看见我就高兴,总给我讲故事、弹古琴。其实真正吸引我的,是梅姨的那只古琴。前段日子,家里来过一位客人,叫樟叔,没住几天,总独来独往。有一天,阿爸让樟叔带我上岛玩。我开心极了。樟叔特别宠我,总用胡茬儿扎我的小脸蛋。当晚到了梅姨家,樟叔没进院儿,只是坐在院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我注意到,院里木桌上多了个琴盒。梅姨那天,真像花仙子。当时晚霞正浓,梅姨娉娉袅袅,一袭白裙,如驾云朵,从画上飘下来。我看呆了。梅姨取出琴,樟叔掏出箫。两人对下眼神,一个院里,一个院外,清风徐徐中,开始合奏。这个岛,东部像龙,西部像凤。龙吹箫,凤抚琴,余晖洒下来,我们三人,一起笼罩在霞光里。梅花三弄。如泣如诉,弦音婉转
20、。如诗如梦,箫声悠扬。我浑身酥麻,一时出现幻觉,仿佛看见江水依偎翻滚,仿佛听见星月互诉衷肠。我好像生出了一双翅膀,越过田野,飞向海洋,越过高山,飞向远方。乐声戛然而止。我看见,樟叔和梅姨的目光都湿润了。樟叔起身,说,走了。梅姨起身,说,走吧。樟叔说,秋天再来。梅姨说,等你接我。彩霞满天,渔舟唱晚。樟叔拉过我的手,且行且歌,泛舟而去。樟叔一路把歌声摇进长河落日。回首,百花仙子在岛边哭泣。恍然间,我看见众仙纷降,百花盛开,赶紧指给樟叔看,樟叔清泪两行。当晚回到家,阿爸和樟叔就着梅姨名字下酒,大醉一场。第二天一早,樟叔不见了。以后再也没来过。后来,阿爸给我讲,古书镜花缘里百花仙子被贬凡间,咱们粤东北
21、,是百花仙子的降生地。阿爸说,梅姨就是百花仙子。我听不懂,问阿妈,阿妈瞬间一脸泪,摸着我的小辫子不作声。我喜欢绿色。湖水的绿色有一万种,我独喜欢嫩绿。谁让我还小呢。我想长大,我想当穆桂英。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梅姨的时候,她打开饭盒,正在吃阿妈做的鱼生粥。她点头赞许。我忍不住问,樟叔咋不来了?好想听你俩一起弄调调。梅姨的手哆嗦了一下,勺子里的粥,掉了一半。良久,才说,你樟叔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奇怪,有多重要呀?梅姨说,比命还重要。然后放下勺子,轻声说,花开有序,雪落有时。那天离岛的时候,梅姨用纸给我折了一只小船。当时阳光细细碎碎落在湖面,湖水一片青绿。我拿着纸船,心里开始后悔。上岛前,阿爸阿妈告诉我
22、,小孩子不要乱讲话!明白吗?我吓得手攥辫子,一味地点头。这几天,爸妈去岛上的次数明显增多,回来后,俩人背着我,一聊就到半夜。有一天傍晚,放学后我划船去了岛上。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用事事都经爸妈同意。刚下船,在湖边就遇见了梅姨。夕阳中,她一身肃穆,看上去,白裙已经发黄,面容明显憔悴。见到我,她一把搂过我,坐在湖边看日落,眼里全是悲伤,说,阿樟牺牲了,我知道。我去过村里。我一激灵,湖水掀起一层层细浪。我这才看清不远处,那只古琴,在湖水的推送下,正慢慢飘去远方。我惊叫了起来。黄昏中,湖水起了波澜,墨绿涌动。梅姨掏出一只纸船放进湖里,小声说,船行慢,一生太短,等不到秋天了。十天后,阿爸和阿妈再领我
23、登岛,梅姨的坟前,摆着一支箫。坟的四周,开满鲜花。我惊奇地发现,百花丛中,有一只大大的纸船,特别显眼。船的方向,一边指向箫,另一边指向新丰江。阿妈突然泪奔,说,你是阿梅和阿樟的女儿。他俩是抗日英雄,当年你阿妈中了鬼子一枪,特意来这里养伤。没想到50年后的一个春天,家乡东源县举办一个文学笔会。主办方安排与会者游览,专门找我来陪同。我刚讲完上面那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对我说,阿婆,新丰江水库是1960年建成的哦,那之前还没有你说的湖。我抚着孩子头,说,当年是没有水库。那是客家几代人的梦想。可今天,都实现啦。梦想中的那个湖,今天叫万绿湖,梦想中的那个岛,今天叫龙凤岛。梅姨和樟叔的故事,就是所有东江儿女的
24、故事。这时小男孩的妈妈说,孩子你看,展柜那里有什么?大家循声看向展柜。小男孩叫道,啊,是一支箫!(天池小小说2024年15期)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姨弹奏的著名古琴曲梅花三弄,既扣住了题目,也突出了她的高洁品质,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B. 樟叔、梅姨夫妇将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孩子来到身边也不能相认,夫妻相见也只能院里院外相对琴箫合奏。C. “我”随着樟叔离开梅姨时,看见众仙纷降、百花盛开,这一情节增添了小说的神奇色彩,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D. 阿妈后来对“我”说,“我”是梅姨和樟叔的女儿,他俩是抗日英雄及梅姨养伤等情节,虽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25、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将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由过去写到现今,时间跨度大,故事衔接自然,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并用,深化了小说的意境。B. 小说多处运用伏笔,比如开篇交代“我”喜欢绿色,扎绿色头绫子,是为了配合后面对万绿湖的描写,前后呼应,结构缜密。C. 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如梅姨弹琴如泣如诉、樟叔吹箫曼妙悠扬等细节描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让读者陶醉其中。D. 小说正面描写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鬼子的战争场面,以樟叔和梅姨的先后离去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们心灵的巨大伤痛。8. 这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作者运用“儿童视角”来叙事,这样处理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简
26、要分析。9. 有评论说“文中利用电影中的特写手法:反复出现某个视觉元素或情节,以塑造人物或突出主题”,请从小说中的“我的小辫子”“梅姨的白裙”“箫”三个元素中选择一个来分析这一特点。【答案】6. B 7. D 8. (1)以儿童的视角叙述,避免了直接描写战争和牺牲带来的冲击,使故事更加纯真而充满温情,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2)儿童视角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探索性,让读者随着儿童的发现和成长逐渐揭开故事和人物的真相,突出人物的神秘、高雅和勇敢,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3)儿童视角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我”看到樟叔和梅姨合奏时仿佛看见江水、星月等,这种充满童趣的描写让故事更加有趣味性。 (4)儿
27、童视角叙事象征着希望和未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历史和现实,寓意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缅怀。 9. 示例一:选择“我”的小辫子。(1)小辫子反映了“我”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象征着“我”的纯真和活泼。阿妈摸着“我”的小辫子不作声,这一细节表现出阿妈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我”身份的特殊,小辫子这一特写使阿妈的情感更加细腻,形象更加立体。(2)小辫子作为儿童的一个特征,在战争年代,代表着新生、纯真和希望,暗示着东江儿女的希望会像孩子一样不断成长,突出了东江儿女坚韧不拔的主题。示例二:选择“梅姨的白裙”。(1)白裙象征着梅姨的纯洁、高雅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变化。从最初的美丽动人到后
28、来的憔悴发黄,白裙的变化反映了梅姨在战争中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2)白裙的美丽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梅姨在战争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这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对东江英雄儿女的赞美。示例三:选择“箫”。(1)箫是樟叔的乐器,它象征着樟叔的勇敢和深情,也反映了他与梅姨之间深厚的感情。(2)战争背景下,悠扬哀怨的箫声象征着樟叔和梅姨的爱情和革命友情,他们在战争中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爱情,作者通过特写“箫”表达来对他们精神的赞美。【解析】【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儿童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
29、了梅姨和樟叔的高尚情操和悲剧命运。小说中多次运用伏笔和象征手法,如绿色、白裙、箫等元素,增强了故事的层次感和艺术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神奇的情节设置,小说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传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B.“夫妻相见也只能院里院外相对琴箫合奏”错误,原文“当晚到了梅姨家,樟叔没进院儿,只是坐在院门口的一块石头上。梅姨取出琴,樟叔掏出箫。两人对下眼神,一个院里,一个院外,清风徐徐中,开始合奏”,描写了夫妻相见的场景,但并没有说“只能院里院外相对琴箫合奏”,不能相认。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的能
30、力。D.“小说正面描写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鬼子的战争场面”错误,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中华儿女抗击日本鬼子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侧面叙述樟叔和梅姨的故事来写战争。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叙述视角的能力。(1)纯真温情,引发共鸣:儿童视角往往较为单纯,不带有成人世界的复杂情感和功利考量。以儿童的视角叙述梅姨和樟叔的故事,避免了直接描写战争和牺牲带来的残酷冲击。比如“我”对梅姨和樟叔合奏的感受,充满了纯真的幻想和对美好的向往,使故事更加纯真而充满温情,更容易引发读者内心深处对美好情感的共鸣。(2)增强神秘,吸引读者:儿童视角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和探索性。“我”作为一个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
31、奇,随着“我”的发现和成长,逐渐揭开故事和人物的真相。例如,一开始“我”对樟叔和梅姨的关系感到好奇,随着故事的发展,才慢慢了解到他们的身份和经历。这种逐渐揭示的过程突出了人物的神秘、高雅和勇敢,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3)充满童趣,增添趣味:儿童视角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我”看到樟叔和梅姨合奏时仿佛看见江水依偎翻滚,仿佛听见星月互诉衷肠,还生出了一双翅膀飞向远方。这种充满童趣的描写让故事更加有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轻松和愉悦。(4)象征希望,寓意未来:儿童视角叙事象征着希望和未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历史和现实,寓意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过去的缅怀。“我”作为新一代的东江儿女,见
32、证了梅姨和樟叔的故事,也传承了他们的精神,象征着东江儿女的希望会像孩子一样不断成长。【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本艺术形象作用能力。示例一:选择“我”的小辫子。(1)当被爸妈嘱咐不要乱讲话时,“我吓得手攥辫子”,小辫子此时体现出“我”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害怕自己说错话。而在“我”表达自己想长大当穆桂英的愿望时,小辫子又与“我”的活泼、充满朝气的性格特点相呼应,展现出“我”对未来的憧憬。阿妈摸着“我”的小辫子不作声这一细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一方面,阿妈可能通过触摸小辫子来表达对“我”的疼爱与呵护。另一方面,小辫子的存在也暗示了“我”身份的特殊,阿妈或许在看到小辫子时,想起了“我”身世。小辫
33、子使阿妈的形象更加立体,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阿妈内心的波澜。(2)在战争年代,“我”小辫子作为儿童的一个显著特征,代表着新生、纯真和希望。小说中,“我”对未来充满向往,想长大当穆桂英。“我”作为新一代的东江儿女,见证了梅姨和樟叔的故事,小辫子也成为了这种传承的象征。它暗示着东江儿女的希望会像孩子一样不断成长,勇敢地面对未来,小辫子的存在突出了东江儿女在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示例二:选择“梅姨的白裙”。(1)梅姨的白裙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如“梅姨那天,真像花仙子。当时晚霞正浓,梅姨娉娉袅袅,一袭白裙,如驾云朵,从画上飘下来”“夕阳中,她一身肃穆,看上去,白裙已经发黄,面容明显憔悴”。白裙衬托出梅姨的美
34、丽、高雅和纯洁。从一开始的如仙子般美丽到后来的白裙发黄、面容憔悴,反映了梅姨在经历战争和等待中的变化,使梅姨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2)突出主题:白裙不仅是梅姨外在形象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她内心的坚守和对美好的向往。在战争的背景下,梅姨的白裙代表着一种纯净和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梅姨等待樟叔的归来,白裙也成为了她爱情和等待的象征。通过这种特写手法,作者加深了读者对梅姨角色的理解和对小说主题的感受,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战争与牺牲、爱情与等待,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痛,以及在战争中人们依然坚守爱情和希望的美好品质。示例三:选择“箫”。(1)“箫”在小说中与樟叔紧密相连,是樟叔形象
35、的重要象征。樟叔用箫与梅姨的古琴合奏梅花三弄,展现出樟叔的才情和浪漫气质。箫声悠扬,如泣如诉,与樟叔的内敛、深情的性格特点相呼应。箫的存在使樟叔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樟叔离开时说“秋天再来”,梅姨回应“等你接我”,他们的约定与箫的存在紧密相连,这些体现了梅姨对樟叔的思念和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2)樟叔和梅姨在孤岛上的合奏,梅花三弄的乐声如诗如梦,让人们在战争的阴霾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希望。箫声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樟叔和梅姨作为抗日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东江儿女在战争中的不屈不挠。箫的存在提醒着人们,东江儿女们在战争中不仅有牺牲和痛苦,还有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箫”这一视觉
36、元素的反复出现,小说突出了战争与牺牲、爱情与等待的主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东江儿女们在战争年代的伟大精神和深厚情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者,壹其德法,正其百
37、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而兆民怀之。今人言五帝三王者其盛无偶威察若存其故何也?其法盛,其德厚,故思其德,必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俱歆,而丰其年。“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专用刑辟,譬犹御马,弃其衔勒,而专用棰策,其不制也,可必矣。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莫知念忠,俱无道故也。今人言恶者,必比之于桀纣,其故何也?其法不听,其德不厚。故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升闻于天,上帝降之以祸罚,灾害并生。故曰德法
38、者御民之本。”(节选自孔子家语执辔)材料二:(唐)太宗曰:“周、孔儒教,非乱代之所行;商、韩刑法,实清平之粃政。道既不同,固不可一概也。”公(魏征)对曰:“商鞅、韩非等,以战国纵横,间谍交错,祸乱易起,谲诈难防,务深法峻刑以遏其患,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太宗御太极殿,大赦,因谓侍臣曰:“为君极难,法若急,恐滥及善人;法若宽,则不肃奸宄。宽猛之间,若为折衷?”公对曰:“自古为政者,因时设教。若人情似急,则济之以宽;如有宽慢,则纠之以猛。时既不常,所以法令无定。”(节选自魏郑公谏录)10.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人A言B五帝三王
39、者C其盛D无偶E威察F若存G其故H何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敢,敢于,与老子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中的“敢”词义相同。B. 壹,统一、使一致,与大学之道“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的“壹”词义不同。C. 恶,厌恶,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非恶其声而然”中的“恶”词义相同。D. 固,实在、确实,与五石之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中的“固”词义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闵子骞在赴任之前,向孔子询问治理民众的方法,孔子运用对比等手法非常巧妙地作出了解答。B. 从“上帝俱歆”“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来看,孔子有迷信
40、思想,把治平的希望寄托于上帝。C. 唐太宗认为时代特点不同,是实施周公、孔子的方略还是商鞅、韩非的方略来治理不能一概而论。D. 唐太宗认为国君很难控制法律的标准,法律太严或太宽都会造成恶果,最好是将它们调和适中。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2)所以权救于当时,固非致化之通轨。14. 对于治国,孔子和魏征各自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0. CEG 11. A 12. B 13. (1)所以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2)这是暂且用来拯救当时的权宜之计,本来也不是实现教化的普遍方法。
41、14. 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国。魏征认为治理国家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孔子与闵子骞的对话,以及唐太宗与魏征的讨论,探讨了治国之道。孔子强调以德法为治国之本,认为德法结合能使民心和顺,国家长治久安。唐太宗则认为治国应因时制宜,法令需根据时代特点调整,魏征补充道,宽猛相济是治国的关键。两者都强调治国需灵活应变,结合德法与刑法,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的深刻性和实用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人”是主语,“言”是谓
42、语,“五帝三王”是宾语,中间不断开,“者”一般放在上句末尾,其后C处断开;“其盛无偶”也是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其后E处断开;“威察若存”主谓宾齐全,其后断开;“其何”是表疑问固定结构,其前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敢于”错,应该是谦辞,冒昧地/敢于。句意:请问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执政的呢?/来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B.正确。统一、使一致/全部、一律。句意: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全部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C.正确。都是“厌恶”。句意: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不是讨厌他的哭声才这样的。D.正确。都是“实在、确实”。句意
43、:确实不能一概而论。/先生确实不善于使用大的东西啊。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孔子有迷信思想,把治平的希望寄托于上帝”错。本文中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理天下,并非把希望寄托于天帝,之所以说“上帝俱歆”“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是为了强调采用德政和法制就会治理得好,能够国运长久百姓安乐。不能将其理解为迷信思想。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口无声”,不用吆喝;“应”,应和;“策”,鞭子;“极”,达到。(2)“所以”,用来的;“权”,暂且;“致化”,实现教化;“通轨”,大路,这里指“普遍的方法”。【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
44、括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以德以法”“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等可知,孔子主张用德政和法制来治国。根据“自古为政者,因时设教”“时既不常,所以法令无定”可知,魏征认为治理国家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闵子骞任费地长官时,向孔子请教孔子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说:“用德政和法制。德政和法制是治理百姓的工具,就好像驾驭马用勒口和缰绳一样。国君好比驾马的人,官吏好比勒口和缰绳,刑罚好比马鞭。君王执政,只要掌握好缰绳和马鞭就可以了。”闵子骞说:“请问古时候的人是怎样执政的呢?”孔子说:“古代的天子把内史作为帮助自己执政的左右手,把德政和法制当做马的勒口
45、,把百官当做缰绳,把刑罚当做马鞭,把万民当做马,所以统治天下数百年而没有失误。善于驾驭马,就要安正马勒口,备齐缰绳马鞭,均衡使用马力,让马齐心合力。所以不用吆喝马就应和缰绳的松紧前进,不用扬鞭就可以达到千里之远。善于统治民众,就得统一道德和法制,端正百官,均衡使用民力,使民心安定和谐。所以法令不用重复民众就会服从,刑罚不施行天下就会得到治理。因此天地也认为他有德,万民也乐于服从。天地之所以认为他有德,万民之所以乐于服从,因为各种政令美好,民众就会交口称赞。现在人说起五帝、三王,他们的盛德无人能比,他们的威严和明察好像至今还存在,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的法制完备,他们的德政深厚,所以一想起他们的德
46、政,必然会称赞他们个人,朝夕为他们祝祷。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知道了都很高兴,因此让他们国运长久而年成丰收。“不擅长治理百姓的人,他们丢弃了德政和法制,专用刑罚,这就好比驾驭马,丢弃了勒口和缰绳,而专用棍棒和马鞭,控制不好是必然的。驾驭马没有勒口和缰绳,而用棍棒和马鞭,马必然会受伤,车必然会毁坏。没有德政和法制而用刑罚,民众必然会流亡,国家必然会灭亡。治理国家而没有德政和法制,民众就没有修养;民众没有修养,就会迷惑不走正道。这样,天帝必然认为这是扰乱了天道。如果天道混乱,就会刑罚残暴,上下相互奉承讨好,没人再考虑忠诚信义,这都是没有遵循道的缘故。现在人们说到恶人,必定会把他比作夏桀、商纣,这
47、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制定的法令不能治理国家,他们的德政不厚。所以民众厌恶他们的残暴,没有不叹息的,会朝夕诅咒他们。上天听到了这些声音,天帝不会免除他们的罪过,降下灾祸来惩罚他们,灾难祸害就会一起发生,(因此灭绝了他们的朝代)。所以说德政和法制是治理民众的根本方法。”材料二:太宗说:“周公和孔子的儒家教化,不适用于动乱的时代;商鞅和韩非的刑法,确实是清平时期的粗糙政策。因为治国之道不同,确实不能一概而论。”魏征回答说:“商鞅、韩非等人,由于战国时期各国纵横捭阖,间谍交错,祸乱容易发生,欺诈难以防范,所以他们采用严厉的法律和刑罚来遏制这些祸患,这是用来拯救当时的权宜之计,本来也不是实现教化的普遍方法。”太宗来到太极殿,大赦天下,因此对侍臣说:“做君主极为困难,法律如果过于严厉,恐怕会误伤好人;法律如果过于宽松,就不能肃清奸邪。在宽和严之间,如何折中呢?”魏征回答说:“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人,都是根据时势来制定教化政策。如果人心显得急躁,就用宽松来调和;如果有宽松懈怠的情况,就用严厉来纠正。因为时势不固定,所以法令也没有固定的标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早过漆林渡寄万巨(节选)李白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