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呀 文档编号:8086765 上传时间:2024-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巴中市2023年秋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清楚。2所有题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卷交监考老师。一、语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某校学生在元旦期间开展“情系冰雪,探美光雾”实践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是什么在妆扮光雾山的冬天,霜?雪?冰?是什么把光雾山的冬天【b】弄得最自然,最壮观,气宇不凡?光雾山冬天之美,在冰,冰为大。光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于光雾山,冬天总是如约而至,霜情雪意早早地眷顾着此山这水,当第一场大雪洋洋洒洒到达峰【lun】山

2、岭时,神奇的光雾山冬景就该拉开【wi】幕闪亮登场了。此时,光雾山秋天浓烈的色彩还没【tu】尽,它还固守着一枝一树一片的,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但大多数的树木齐刷刷伸出裸露的如手臂般的枝桠,俨然铜枝铁干,以一种默然的姿势准备着霜雪的妆饰。雪落无声,雪舞有情。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的,霜情雪意不停地用一种“白色”的颜色制造神奇,勾绘出不同的层次、色调、形态。当细小的雾滴附在树枝上凝聚成轻盈洁白的结晶,清秀雅致,似腊梅,如水仙,像银菊,千姿百态,玉树银花,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整座的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A】_对光雾山冬天的抵达,要想触摸到冬天的肌肤,需要有热度的心。冬天虽然

3、寒冷,但冬天的气质却是高洁。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霜情雪意演绎出千姿百姿,傲然屹立,让光雾山的冬天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度。我们,只有面对面地与霜痕、雪迹、寒冰对话,才能明晓一些在光雾山冬天蕴藏的意义,领悟到冬天依旧存在并保持着的它那一份热情。1. 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填入【 】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拨弄 峰峦 眷顾jun 枝桠 yB. 拔弄 峰栾 眷顾jun 枝桠yC. 帷幕 褪尽 凝聚1ng 屹立yD. 帏幕 蜕尽 凝聚nng 屹立q2. 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约而至B. 洋洋洒洒C. 如诗如画D. 千姿百态3. 文中画

4、线语句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光雾山的冬天是延长的,春秋相连,长冬短夏。(将“延长”改为“漫长”)B. 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将“还是”改为“就是”)C. 光雾山的冬天,不是来几场雪就匆匆的。(在“匆匆”后面加上“谢幕”)D. 此山、这水、那林、该草都在冬天里勇敢地抗击、承受、面对(将“抗击、承受、面对”改为“面对、承受、抗击”)4. 下列填入文中【A】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以其冰清玉洁之质,潇洒飘逸之态亭亭在这个晶莹的世界里,高调俏美着。雾凇冰凌,是光雾山冬天最美丽的亮相。裹着冰凌的树木千枝万桠,仿佛长袖飞扬亮出的纤纤玉指,跃跃欲舞。它是霜雪在向着冬天的

5、高度最有力度的深入。冰雪不仅在银妆素裹莽莽木海,也不断地在崖岩石壁、水流瀑布中强化冬天的质感和硬度。A. B. C. D. 5. 下面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气宇不凡”“清秀雅致”是褒义词,“演绎”“保持”是中性词。B. “整座的大山变成一件天然艺术品。”句子中“整座的”“天然”起修饰作用,朗读时应该读出重音。C. “自然”“结晶”是多义词,有不止一个义项。“腊梅”“山岭”是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D. “让光雾山的冬天迸发出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度”句中的“迸发”“一种”“力度”分别是动词、形容词、名词。6. 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观赏了“霜情雪意冰为天”的展览,同学们对其中一幅书法

6、作品的字体展开了讨论,下面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该作品是隶书,结构简省,笔划连绵。B. 该作品是隶书,一波三折,蚕头雁尾。C. 该作品是楷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D. 该作品是楷书,姿态方正,规矩整齐。7. 实践活动中,大家讨论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称谓有谦辞、敬辞之分,“令尊”“高足”“舍妹”为敬称,“家君”“愚兄”“鄙见”为谦称。B. 散文诗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荷叶母亲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C. 安徒生,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品有海的女儿丑小鸭。D. 寓言,结构大多简短,以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

7、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8. 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同学们深入光雾盛景,即兴赋诗一首,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空白处补充完整。在巍峨巴山的光雾之巅,银装素裹,冰雪浩瀚。你是大自然的骄傲与瑰丽,带给人们无尽的向往和震撼。(1)_(2)_【答案】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A 8. . 你是生活的色彩与活力 . 给予我们无尽的喜悦和幸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B.拔弄拨,枝桠yy;C.凝聚1ngnng;D.帏幕帷,蜕尽褪,屹立qy;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A.如约而至:指按着约定准时到达,符合语境;B.

8、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不能用来形容雪,不符合语境;C.如诗如画:形容风景美丽,生活丰富,符合语境;D.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符合语境;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B.“不知是一种等待还是一份回望”没有语病;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做此类题时整体把握,再确定首位句,根据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先后顺序,可以用排除法作答,确定完选项后,再通篇代入检查。通过阅读可知,这段话描写的是雾凇,是总起句,所以排除BD,我们只需要确定在前还是后就行,的主语为“树木”,说树木“跃跃欲舞”,中“高调俏美”与其相对应,故应放在前,排除A,因此排序为;故选C。【5题

9、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D.“一种”为数量词;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书法识别与鉴赏。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古朴典雅;楷书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行书特点: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该书法姿态方正,规矩整齐,因此为楷书;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舍妹”通常用于指称自己家中的妹妹,为谦称;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语义通顺,前后衔接自然,合理即可。示例:你是宇宙的奇观与奥秘,赋予人们无限的探索与想象。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10、,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

11、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材料二】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与文字阅读不同的“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

12、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材料三】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

13、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9. 下列选项与以上材料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互关联的。“读画”强调的是从欣赏的深度看一幅好画。B. 网络时代,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C. 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直接就会形成一种与文字阅读不同的“读图的逻辑”,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方式截然不同。D. 当人类面对图像时,视线通常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10. 下列对材料相关

14、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网络时代,在消费欲望膨胀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B. 因为人们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逐渐壮大。C.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给读者提供了反思的可能性,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D. 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看图是当下的、直觉的快感,图像比文字更具有准确性,诱惑力。11. 结合三则材料内容,概括文字阅读的好处。【答案】9. C 10. D 11. 文字阅读可以使我们深度的欣赏作品;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为读者自己的想像提供了更多空间;给读者掩卷

15、沉思的契机。【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材料。C.偷换概念。材料二中提到“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与文字阅读不同的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而C选项混淆为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直接就会形成”一种与文字阅读不同的“读图的逻辑”,“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方式截然不同”。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材料。D.无中生有。材料三中提到: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无中生有出图像比文字更具有“准确性”。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概

16、括。结合材料一“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可概括出:文字阅读可以使我们深度的欣赏作品;结合材料三“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可概括出: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为读者自己的想像提供了更多空间;结合材料三“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可概括出:给读者掩卷沉思的契机。(二)(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山谷里的花于振坤早晨醒来,鸟啼树间。我洗漱完,走出山村,直奔山谷。山谷距山村五里路,但要翻过一个山头,再走上一

17、段弯弯的小路。正是春末,晴朗的天。从山里吹过来的风,带着青草和野花的气味,轻轻地吹拂着我的面颊和胸襟,我心生惬意,脚底生风,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山谷。站在山谷的边缘,看到山谷不深,虽有裸露的岩石,但没有悬崖峭壁奇石异峰,也没有雪浪翻卷飞瀑轰鸣。从谷底到谷顶,从眼前向纵深,绿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浓浓的绿、淡淡的绿,是树,是草,是野花的茎和叶。它们高低起伏,随着山谷而绵延。绿色的中间开着许多异样的花,有白色的老鸦瓣、照山白,黄色的龙牙草、刺五加,红或紫色的马兰花、益母草、锦地罗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

18、在向我微笑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赏着这里的每一朵花。当走到山谷的底部,谷底的涓涓细流淙淙作响,浸湿了我的鞋子,我竟全然不知,我被小溪边上的一棵蒲公英吸引住了。它开了许多金灿灿的花儿,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它的根像藤蔓深埋在小溪边的岩缝里。这是一朵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花。但是,这朵花和我以前见过的有所不同,以前见过的是趴在地上的,可这朵花是向上的。也许,是因为它长在小溪边能吸取足够的营养又没有人来践踏。它那张开的小花瓣微微颤动,好像在和我说话:欢迎你,老朋友!是啊,相信我们这些50后以前的人,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曾与它邂逅过。它生长在路边、荒野、房前、屋后。那白白的小绒球,是它的种子

19、。记得小时候,我常将那小绒球放在嘴边使劲地吹,每次吹,那小绒球都会四处分散,像天空中的降落伞。如今,在城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了到处是柏油马路、水泥地面、高楼大厦一想到这些,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更爱这山谷里的花了。也许,你会觉得这山谷里的花,没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也没有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叶姿秀美、花香浓郁,更没有浙江金华的山茶花花姿绰约、端庄高雅。是的,我不否认你的感觉。它们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是,这山谷里的花却是纯天然、纯野生的啊!它们不羡慕名花,不卑贱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非常自然;它们远离城区、远离人群,习惯于无人欣赏,活得自在且清闲。我赞赏它们。人,有很多种活法。

20、如何选择?也许,你选择像这山谷里的花一样,会生活得不累,且富有情趣。“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我站在山谷里,久久不愿离去。忽然觉得这山谷之大、野花之多,而我之渺小。我被花包围,仿佛是花中的一员,融入了大自然12. 请分析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13. 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1)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修辞手法角度)(2)它开了许多金灿灿的花儿,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词语运用角度)1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2. 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段)。承接上

21、文对山谷优美景色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山谷的花的描绘。 13.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谷里的花活泼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花的喜爱之情。(2)这句话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坚韧而苍劲的向上的生命力,充满了对蒲公英的赞美。 14. 示例:文中将山谷里的蒲公英与牡丹花、水仙花和山茶花进行对比,写出了蒲公英虽不及百花艳丽,但它不惧环境的恶劣,不因别人的看法存在或消失,在小小角落里活出了自己的天性,且能怡然自得。【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本段前半句“我陶醉于山谷里”紧承上文对于山谷美丽景色的描写。因为山谷里景色优美,所以作者才会陶醉其中。本段后半句“

22、欣赏着这里的每一朵花”引出下文对山谷中的蒲公英和其他花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山谷中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所以本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花儿们比作稚嫩的小脸儿,又把它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谷里这些花的美丽可爱。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这些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结合“它开了许多金灿灿的花儿,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的内容,由“金灿灿”“绿油油”“直挺挺”可知,本句运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坚韧而苍劲的向上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赞

23、美和喜爱之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段中“也许,你会觉得这山谷里的花,没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也没有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叶姿秀美、花香浓郁,更没有浙江金华的山茶花花姿绰约、端庄高雅”可知,文中将山谷里的蒲公英与牡丹花、水仙花和山茶花进行对比;结合段中“是的,我不否认你的感觉。它们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段中“但是,这山谷里的花却是纯天然、纯野生的啊!它们不羡慕名花,不卑贱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非常自然;它们远离城区、远离人群,习惯于无人欣赏,活得自在且清闲”的内容可知,“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写出了蒲公英虽不及百花艳丽,但它不惧环境的恶

24、劣,不因别人的看法存在或消失,在小小角落里活出了自己的天性,且能怡然自得,引人深思。(三)(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一句话的魔力贺平安初中开学那天,我坐在人头攒动的教室里,忍受着陌生眼光的打量,像个异类。周遭传来热络的交谈,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只想快点有人来解救我。这时,他出现了,一张热情洋溢的脸。他拍着我的肩膀,主动和我打招呼,瞬间化解了我的尴尬。他声音低沉,每到他发言的时候,便是全班同学的耳膜放松时刻。他的体育很好,一身小麦色的皮肤,膝盖或是手肘处会出现打球摩擦产生的伤痕。他的酒窝很深,尤其喜欢坏笑,嘴角扬起,仿佛能酝酿出甜甜的果酒。他走路的时候常常会忍不住踮一踮脚,做出要跳

25、跃的姿势,无时无刻不想投个三分球。我从来不知道人的脊背可以挺得这么直。以往上课,听得懂的课我勉强能坐得端正,要是听不明白,就干脆趴在桌子上,腰背弓得像只炸毛的猫。可是他坐到我后面的这段时间,我每节课都把背挺得笔直,听到他讲有趣的事情,脸上也会浮现笑容。那些学习上的阵痛、生活上的畏缩,似乎都随风消散了。这一天午后,阳光明媚,湛蓝色天空上浮着棉白的云,空气中透着植物被晒暖后的清新香气。我趴在桌子上无所事事地等待下节课的来临,却出乎意料地收到他的邀请:“体育课一块儿打球吗?”我迅速直起身子,左右看了看:“和我吗?我可不会打篮球。”“哪有男孩子不会打篮球的?”他的眼睛明亮得像天上的星星。“我”“你别怕

26、,勇敢点!要不咱们打羽毛球”他背后是耀眼夺目的午后日光,一如他灿烂的笑容,照亮了空气里上下漂浮的尘埃。绿茵茵的草地上扎堆站着两支足球队,阴凉处的乒乓球桌也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一群人。羽毛球场馆因为离得远,反而一片清净。人很少,我依然感到紧张,生怕自己球技不佳被人笑话。他双腿蹬地有力,臂膀舒展,每次都抢先搂住半空中的羽毛球。我也不示弱,挥动着手上的球拍,大开大合,果断地反击。渐渐地,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也受其感染,竭力去接他打出的每一个球。当最后一个球落地的时候,我输了,可人群里发出了一阵赞叹的欢呼声。他快步走到我面前,露出真诚的笑容,赞到:“你打得真不错!”我看着他脸上的汗水,爽朗地冲他笑了笑

27、。他突然收起挂在脸上的笑容,一本正经地直视我:“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句话好像有什么魔力。我那些潜藏的心理活动就像藏在深蓝海底的冰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如今它被一个人彻底识破,跃跃欲试,蓄势待发。想成长、想变得更好的念头越发强烈,我迫不及待地要长成遮天蔽日的模样。他使我懂得了勇敢的真正意义,让我得以在青春的起点,手持火把,做最真实的自己。哪怕这一路有荆棘和风雨,也要高歌猛进,翻山越岭,再害怕也不停下。因为我知道,我勇敢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我来过,盛放过,就是青春的意义。15. 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初入中学,心情紧张_驰骋球场,收获赞美_16. 结合文

28、章具体内容,分析标题“一句话的魔力”的含义。17.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18. 万变守其本,吾心持长青。选文第段和链接材料都写出了对人生哲思的感悟,请探究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链接材料: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答案】15. . 得遇良友,共同成长 . 领悟道理,勇敢盛放 16. 表层含义:一句话指文中他对我说的“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

29、这句话有魔力。深层含义指:这句话让“我”由怯懦走向勇敢,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懂得勇敢的真正含义,敢于做真实的自己;让“我”明白青春就要无所畏惧,不求回报,做勇敢的自己。 17. “他”善良友好、热情洋溢,初次见我热情和我打招呼,缓解了我的尴尬;专注认真,在课堂上他专注学习,积极回答问题;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笑容爽朗,他热情的邀请我一起打球,并且积极鼓励我,不仅让我在球场大放光彩,更让我收获了人生的道理。 18. 相同点:选文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效果:选文中16段总结全文,卒章显志,通过“他”鼓励让“我”懂得勇敢的真正含义,敢于做真实的自己;让“我”明白青春就要无所畏惧

30、,不求回报,做勇敢的自己。链接材料是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一步一步走,直到达成目标,画龙点睛,使文章的哲理凸显在读者眼前,引发读者思考。【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内容。“初入中学,心情紧张”对应文章第段,“驰骋球场,收获赞美”对应文章第至段,因此第空应对应到段,根据第段“这时,他出现了,一张热情洋溢的脸”第段“可是他坐到我后面的这段时间,我每节课都把背挺得笔直,听到他讲有趣的事情,脸上也会浮现笑容。那些学习上的阵痛、生活上的畏缩,似乎都随风消散了”可概括为:得遇良友,共同成长;第空,根据第段“想成长、想变得更好的念头越发

31、强烈,我迫不及待地要长成遮天蔽日的模样”、第段“他使我懂得了勇敢的真正意义,让我得以在青春的起点,手持火把,做最真实的自己”可概括为:领悟道理,勇敢盛。【16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含义,注意理解表层义、深层义及主旨义。 根据第段“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句话好像有什么魔力”可知,一句话是指“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是标题表层义。根据第段“可如今它被一个人彻底识破,跃跃欲试,蓄势待发。想成长、想变得更好的念头越发强烈,我迫不及待地要长成遮天蔽日的模样”可知,这句话的魔力在于让我由一个胆小怯懦敏感内向的人变得想要突破改变自己成为一个勇敢的人,由怯懦走向勇敢,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根据第段“他使我懂

32、得了勇敢的真正意义,让我得以在青春的起点,手持火把,做最真实的自己”可知,“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一句话让我懂得勇敢的真正含义,敢于做真实的自己;根据第段“因为我知道,我勇敢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我来过,盛放过,就是青春的意义”可知,“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一句话让我明白勇敢的付出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让我明白青春就要无所畏惧,不求回报,做勇敢的自己。【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第段“这时,他出现了,一张热情洋溢的脸。他拍着我的肩膀,主动和我打招呼,瞬间化解了我的尴尬”可知,他热情洋溢;根据第段“我从来不知道人的脊背可以挺得这么直”可知,他上课专注;根据第段“你别怕,勇敢点!要

33、不咱们打羽毛球”第段“他快步走到我面前,露出真诚的笑容,赞到:你打得真不错!”第段“他突然收起挂在脸上的笑容,一本正经地直视我: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可知,他乐于助人,帮我变得勇敢。【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选文以记叙为主,最后两段为议论,链接材料为议论的表达方式,因此二者的共同点为:都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本文中结尾第段“因为我知道,我勇敢的付出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我来过,盛放过,就是青春的意义”可知,它点明了文章主旨,是“他”的“你别怕,对生活勇敢一点”这句话让我明

34、白勇敢的付出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让我明白青春就要无所畏惧,不求回报,做勇敢的自己。链接材料“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不仅点明了主旨,还揭示了哲理,引发读者思考,启发读者在遇到人生困难的时候一步一步来,最终到达理想彼岸。三、古诗文阅读(27分)(一)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曹操在观沧海中东临碣石,歌咏大海碧

35、波荡漾,山岛矗立:“水何澹澹,_”,抒发胸中豪壮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得知友人被贬,将月人格化,遥寄自己的思念:“_,_”;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在凄美秋日斜阳下,羁旅愁思,游子思归:“夕阳西下,_”;在潼关中,谭嗣同途经潼关,北境辽阔,孤城寂寥,情景交融,借“_,_”寄寓诗人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答案】 . 山岛竦峙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 断肠人天涯 . 河流大野犹嫌束 . 山入潼关不解平【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

36、错别字。本题中的“竦峙、愁、郎、嫌、潼”等字词容易写错。(二)(每题3分,共6分)阅读夜雨寄北邯郸冬至夜思家,完成各题。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20. 对两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首诗语言华丽,构思缜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情致深蕴,缠绵深刻。B. 两首诗写诗人的思家之情,眼前实景与想象相结合,虚实相映,真挚动人。C. “邯郸驿里逢冬至”一句紧扣标题,点明时间、地点及客中过节的事件,暗含了游子思家之意。D. “巴山夜雨涨秋池”暗

37、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夜难眠的离情别绪,就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21. 下列诗句中,与以上两首诗表达思想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A.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B.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C.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D.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答案】20. A 21. B【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A.“语言华丽”有误,邯郸冬至夜思家这首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故选A。【21题详

38、解】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把握。两首诗写诗人的思家之情。A.出自唐代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解释: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诗人宦游途中,行旅中偶遇美景,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唤起了词人心中油然而生的乡情,“秋风思”代指乡愁归思,表达出诗人对故乡一切熟悉亲爱的事物的深切忆念;B.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塞上曲二首其二。解释: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诗人反用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之语,写爱国将士戍守边疆、舍生忘死的高贵气节,展现出诗人忠诚爱国的情怀;C.出自北宋李觏的乡思。解释: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

39、看到我的家。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D.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望江南幽州九日。解释:漫漫长夜里阵阵角声,凄厉悲凉好像是在自语;这亡国被俘的幽囚之客,愁破了心胆正在日夜思家。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气氛,在这阴森恐怖的陌生之地,作者只有悲愤地喃喃自语,聊以排遣内心的痛苦于万一。这种悲痛的来源就是对“家”的无限思念;故选B。(三)(共15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40、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要汝将余方法试习之,可以悟,忘汝刻刻留心。(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注释】倥偬(kng zng):事多,繁忙。门阀:名门贵室。事冗:事务繁忙复杂。22. “用“/”给文中划线句划分朗读节奏,限2处。故 必

41、 忙 里 偷 闲 而 为 之2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B. 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寒雪日内集C. 君子之行 下车引之D. 如是者数年 又数刀毙之2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中,“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也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更是诸葛亮严以律己的人生写照。B. 【乙】文中,作者从家世写起,诗书传家,勤朴有恒,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清代风云人物特点以及其生活情趣。C. 【甲】文中“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D. 【乙】文中,提到“要汝将余方

42、法试习之”。有三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定量读书法、用红笔作批注圈画、定时读书法。2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26. 【甲】【乙】两篇文章都是教子名篇,但角度有别,请分别概述【甲】【乙】两文的中心内容。【答案】22. 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23. D 24. C 25. (1)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勤劳与朴实是我处世立身的准则。 26. 甲文从静心求学、俭朴养德、立志惜时等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修身养性的道理。乙文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有恒”“勤朴”品质,还谈了多种读书方法。【解

43、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意思是:所以一定会抽出时间来完成这件事情。“故”是连词,“故”前断句;“而”连词,表示顺承,其前断开;故断句为: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23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连词,来、用来/介词,凭借;B.每天/天;C.助词,的/代词,他;D.均为副词,多;故选D。【2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C.有误,该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儿子不要虚度年华,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愿望;故选C。【25题详解】本题

44、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2)句重点词语:勤与朴:勤劳与朴实。为:是。道:准则。 【2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结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

45、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诸葛亮从静心求学、俭朴养德、立志惜时等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修身养性的道理。从乙文“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可以看出,作者告诉儿子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人的美好品质。从乙文“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可知,作者还向儿子介绍了多种读书方法。【点睛】参考译文: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我最近因为军务事多繁忙,吃睡不安。我们家本是知书达礼名门贵室,勤劳与朴素是我处世立身的准则,有恒心又是勤劳朴素的根源。我虽然在军队中,尚且天天写一页字,看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