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滨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C大量事实表明,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高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力就转向哪里。D绿色发展是构
2、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是能否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一项是( )有个成语,叫做不识丁, 。 , 。 ,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简单不过了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ABCD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年前,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在这美轮美奂的建筑中上演了一部青春序曲。B茫茫人海中,能够与一个人萍水相逢,即便是擦肩而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C冰雪初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润泽万物,春天在人们
3、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至。D大型武术舞台剧太极秀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这句话把人当做动物来写,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B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句中“双腿瘫痪后”在句中的成分是定语,“暴怒无常”在句中的成分是补语。)C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塞岛去游玩一次。(句中“赶忙”一词的词性是副词,修饰限制“答应”。)D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句中“身材高大”是一个主谓短语。)
4、5填写完成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_。山外青山楼外楼,_。前不见古人, _。众鸟高飞尽, _。6名著阅读。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
5、!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小说_,作者是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二、阅读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九弟前信有意与刘霞仙同伴读书,此意甚佳。
6、霞仙近来读朱子书,大有所见,不知其言话容止、规模气象如何?若果言动有礼,威仪可则,则直以为师可也,岂特友之哉!然与之同居,亦须真能取益乃佳,无徒浮慕虚名。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有仙则名 名: (2)无案牍之劳形 劳: 若果言动有礼 若: (4)斯仁至矣 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B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C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D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云:何陋之有?无徒浮慕虚名。4甲乙两文都提到古代圣贤,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小题游虎丘小记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乙两队点缀, 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伸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
8、女奏乐唱歌。钓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2解释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游人尚稀尝秋夜坐钓月矶相与趺坐石台生平过虎丘才两度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凤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4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见虎丘本色耳”,你认为虎丘的本色是什么?结合全文回答。9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
9、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2)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
10、,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淳于髡(kn):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滑稽:能言,指语言能力强。隐:这里指说隐语。蜚:通“飞”。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臣之妻私臣(_)王之蔽甚矣(_)未尝屈辱(_)诸侯并侵(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乙文中淳于髡的劝谏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4选出下列对两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由此观之”的“此”指“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B乙文齐威王用“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表明自己的醒悟与决心。C甲文“数月之后”与乙文“数使诸侯”
11、的两个“数”意思是不一样的。D甲乙两文都叙述了劝谏的故事:或用类比、或用隐喻,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0阅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一文,完成后面小题今年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非常火爆,一票难求。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也让人们为传统文化焕发新姿而感到振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当下,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通过越来越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经过多轮富有创造力的
12、探索改造,在许多人眼中,它已不再只是那个坐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庭院。不止如此,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今,说起我们与诗歌书信最近的一次重逢,自然会想到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一档档文化节目。正是在一次次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如沐春风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满足感,也让传统文化自身更加具有“时代感”。有人说,故宫等传统文化符号的炼成并非偶然,是因为它很好地契合了中国人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之情,激发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事实上,回顾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我们的发展有过高峰也有过低潮,前进的道路有过平坦也有过坎坷,但我们血脉中的
13、文化基因始终未曾改变。事实证明,一些文化创意类产品之所以受到广泛认可,追根溯源就在于,它们真正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所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只有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中;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成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段先总述_的现象,然后列举了_和_的事实具体阐释,最后强调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是因为_。1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
14、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
15、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潮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
16、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
17、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1文章说明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第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联合国将2012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
18、保护地球上的生命。B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有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5读完本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三、应用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表1 某市农村学校不同性别中学生食用早餐情况性别每天都吃(%)经常吃(%)偶尔会吃(%)基本不吃(%)男生1193(72.48)312(18.96)106(6.44)35(2.13)女生1214(67.86)348(19.45)175(9.78)52(2.91)合计2407(70.07)660(19
19、.21)281(8.18)87(2.54)表2 某市农村学校3个年级中学生早餐食用各类食物比例年级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肉类(%)豆类(%)初中一年级1015(80.30)749(59.26)573(45.33)430(34.02)248(19.62)初中二年级1024(80.06)71(59.66)495(38.70)494(38.62)210(16.42)初中三年级797(79.70)591(59.10)406(40.60)327(32.70)188(18.80)合计2836(80.05)2103(59.36)1474(41.60)1251(35.31)26(18.23)(材
20、料三) 以下是关于学生早餐食用情况的采访:生 一:每天做作业都做到很迟,早上能多睡一会儿是一会儿,早餐就没那么重要了。生 二:家里给了我早餐钱,可是我经常把钱省下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长一:我们的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给孩子做早餐,随便外面吃点儿就可以了。家长二:早餐吃个馒头,再加个鸡蛋就行了,哪儿来那么多讲究?营养师: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早餐的食物种类越多,营养就越全面。1阅读(材料二),分析某市农村学校中学生食用早餐存在的主要问题。2阅读(材料三),概括学生早餐食用状况不理想的原因。3下列表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经常不吃早餐会对学生的注
21、意力和体力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学习效率。B某市农村学校经常不吃早餐的学生中,女生占比高于男生。C某市农村学校的学生最需要补充的早餐食物是豆类制品,比如豆浆。D为了加强早餐的营养,最需要的是对学生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俞敏洪说过,人生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富足。心灵富足,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充实和满足,穷人说,心灵富足就是有丰裕的生活,精神很愉悦;富人说。心灵富足就是亲友在一起的团聚,得到超越物质的享受;奋斗者说,心灵富足就是成功,满足了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成功者说,心灵富足就是辛苦的打拼后,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其实,心灵富足是用你成熟思考后的
22、行动创造出来的,而与具体的生活环境无关。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留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1、C【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缺少主语,应删去“让”;B.语序不当,应将“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C.正确;D.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点睛: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
23、辑。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2、D【解析】”意思是说“,这一句是结合语境生发的,可理解为第一句;结合上句中的“丁”字表述,是第二句,衔接紧密;句是承接上一句讲的,句中有“所以说”是第三句;结合上一句的分析,进行小结,是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C中“江河日下”今用比喻义,指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与句意不符合,故选C。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成分辨析。B:“
24、双腿瘫痪后”在句中的成分是状语。故选B.5、化作春泥更护花。 西湖歌舞几时休! 后不见来者。 孤云独去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作答可依据识记的诗词内容直接填写。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歌舞、孤”等字词容易写错。6、儒林外史 吴敬梓 过度惊喜 科举制度对人的残害(意思同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儒林外史,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这段文字节选自吴敬梓写的我国清
25、代一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考中了举人而惊喜过度,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上的伤害。二、阅读7、1(1)出名(2)使劳累(3)如果(4)这样2C3(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不要只是仰慕别人的虚名。4甲文以诸葛、杨雄自比,表明自己与他们一样有高洁的志趣;乙文提及孔孟、尧舜禹汤,从正反两方面告诉弟弟只要肯立志勤学,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的道理。【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名”:出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若
26、”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果”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C。即: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译为: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为何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此题要注意把两个分句之间划开。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
27、的翻译,如“无”:不要。“徒”:只是。“浮慕”:表面上仰慕。还有“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的翻译。4比较阅读。考查甲乙两文提到古代圣贤的各自用意。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好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甲文“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陋室不陋。乙文“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有于我哉”两句,提及孔孟、尧舜禹汤,一正一
28、反两方面阐述肯立志勤学可以成为圣贤的观点。【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甲)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
29、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译文:九弟前次来信说有意与刘霞仙一起读书,这想法很好。霞仙最近读朱熹的书,有很好的见地,不知道他的谈吐容貌、规模气象怎样?如果言语行为有礼,威仪可为表率,那么直接把他当老师是可以的,哪里只限于朋友呢?但与他同住,也要真能受益才好,不要只是仰慕别人的虚名。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为何一定要借助别人呢?“我想要有仁德,这样仁德便达到了。”我想要学孔、孟,那就日夜勤勉(读书),只学习孔
30、子、孟子,那又谁能抵挡得住我呢?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么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同住,也还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8、1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2 (1)还 (2)曾经 (3)一起,共同 (4)次 3 (1)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2)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4 夜色静美,在文章中写到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如“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
31、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译为: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度”:次。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尚”在现代汉语中也有“还”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
32、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红粉”:歌女。“恶”:厌恶。“风铎”:风铃。“隐现”:若隐若现。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虎丘的本色可分析“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等句,这几句描写了月色下虎丘上无人往来的安静,即可得出夜色静美的答案。【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
33、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我在初十那天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很美,游人也还不多,在风亭月榭之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扫兴。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和我意。 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 还有就是今年春天,和无际舍侄一起拜访仲和到这。
34、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也就这两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9、1 (1)偏爱 (2)蒙蔽 (3)使遭受屈辱 (4)都来侵略 2(1)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2)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3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4A【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需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用法等现象。本题中,(1)中“私”翻译为“偏爱”,这个意思不常见,需要记忆;(3)中的屈辱为意动用法,翻译为“使遭受屈辱
35、”,需要注意;(2)、(4)比较常见,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做到逐字翻译,尽量贴合原文,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某些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以及文言句式的语序调整。在(1)中要注意状语后置这一句式,翻译的时候要调整语序,也要将“谤讥”后面的宾语补足;(2)句难度不大,逐字翻译即可。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要先在文中找到淳于髡劝谏的内容-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因为问的是劝谏的结果,所以要联系下文进行作答,从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这句话中
36、,可以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错误。“由此观之”中的“此”指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B项可从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这句话中得出;C项中的“数月之后”中的“数”翻译为几个,“数使诸侯”中的“数”翻译为多次,C项正确;甲文邹忌通过将自己与齐国进行类比的手法来劝谏齐威王,乙文淳于髡将大鸟比喻成齐威王进行劝谏,两者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译文参考:【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
37、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
38、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淳于髡是齐国的“招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畅、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没有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隐居于深宫,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诸侯各国一起来侵犯,齐国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劝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鸟是怎么一回事吗?”威王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震惊。”于是
39、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的长官入朝议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10、1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或“传统文化只有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中,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成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2引出中心论点: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用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 不少地方通过丰富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探索改造; 与诗歌书信重逢的文化节目; 一次次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传统文化。 【解析】1试题分析:
40、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的则含在第一段中或最后一段中;少量的在文中;还有的论点则需要结合论题、论据等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本题依据文章的题目“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文章第2段“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通过越来越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和结尾段中的“只有更贴近现实、更贴近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中;也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成为我们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可知,本
41、文作者阐述的论点是“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2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解答作用类试题要结合文章特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文章的开头列举了故宫举办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非常火爆的事例,既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又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这一论点;还用当前的客观事实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作答。3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
42、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2段先总述“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通过越来越多样的形式融通古今,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社会现象,然后列举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探索改造”和“与诗歌书信重逢的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的事实进行阐述,最后强调传统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感受。而有这种感受的原因是“一次次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据此理解填写作答。【点睛】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
43、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11、1物种正在加速灭绝;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2列数字 作比较 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3不能删去。或许是也许,表示估计和推测,说明某种生物灭绝有导致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的可能,但这种情况并非一定发生,去掉后过于绝对,这一词的使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C5示例:启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做出贡献。【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文章题目中体现的是蜜蜂的灭绝,但是根据全文内容,以及第七段的内容,“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
44、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因此本文介绍的是物种灭绝的现状,原因是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结合“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分析:“1000倍、100万倍”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比以前快了、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综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3要求学生首先
45、明确态度。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删去前和删去后的句意作对比。然后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或许”是也许,表示估计和推测,说明某种生物灭绝有导致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的可能,但这种情况并非一定发生,去掉后过于绝对,所以不能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A项错误。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B项内容意思太绝对与“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不相符;C项正确;D项,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地球上的生物,是由生物
46、之蜜蜂说起,顺序是由个别到一般,所以与D项说法不相符。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保护环境,关爱动物”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即可。【点睛】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引用是一种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引用指的是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