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ACO2、S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气BN2、CO2都能做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C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不用任何试剂,都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检验某盐中是否含有NH4+2青少年缺
2、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导致佝偻病()A碘B钙C铁D锌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B厨房中天然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D室内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氧气B制取氧气C量9毫升液体D滴加液体5在实验室里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固定装置时,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B先装入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加热时,先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后移动酒精灯加热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火焰,后将导管移出水面6有关“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基本物理量,符号是 mo
3、lB物质的量相同则微粒个数相同C描述对象一定是微粒D物质的量乘以质量等于摩尔质量7金属铯是世界上最活泼的金属,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铯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B质子数为55C在化合物中一般显负价D位于第六周期8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钙的核电荷数是20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熄灭酒精灯C夹持试管D倾倒液体10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B硝酸钾在
4、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纯碱除去面粉发酵生成的酸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2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竹筷 B石凳 C木桌 D塑料袋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硒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 34B属于非金属元素C元素符号为 SeD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g14使用酸、碱等腐蚀性药品
5、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C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浇水来熄灭桌子上燃着的酒精D氢氧化钠溶液溅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15已知草酸钙固体(Ca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种有毒的气体(注:温度没有达到碳酸钙分解的最低温度)。将12.8g草酸钙固体放人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为11.4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剩余物是混合物B将生成的有毒气体全部燃烧可产生4.4gCO2C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0gD剩余物中氧元素的
6、质量分数约为49.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分析下表中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镁(Mg)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为_;(2)在化学反应中,Na原子和Li原子都容易失去_个电子;(3)在元素周期表中,Na、Mg、Al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溶液,观察到有气泡并产生蓝绿色固体。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_。固体分析固体可能是(1)Cu(OH)2 (2)CuCO3(3)CuCO3和 Cu(OH)2的混合物 CuCO3和Cu(OH)2受热均会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
7、化物经处理得到纯净、干燥的蓝绿色固体。取适量固体,溶于_溶液,产生气泡,则猜测不成立。另取适量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无水CuSO4变蓝,则猜测_(选填“”或“”)成立。经检测,该固体为xCu(OH)2 yCuCO3zH2O,小组同学称取24.0g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确定晶体组成:实验前,首先要_;装置C和D分别吸收生成的气体,则D中最好盛放_;(填字母)a.澄清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氢氧化钠溶液B中反应完全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实验后,测得C增重3.6g,D中增重4.4g,则x:y:z=_。18(8分)钙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钙及其化合物的
8、应用青少年缺“钙”易患的疾病是_。混凝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含钙物质,钢筋与混凝土混合形成钢筋混凝土,以上叙述中不涉及的材料是_。 a无机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即热型快餐加热原理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用方程式表示其反应_。过氧化钙(CaO2)的性质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CaO2能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鱼类长途运输的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O2,还生成一种碱,其化学式为_,Na2O2也能与水反应,原理与CaO2相同,但却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
9、,难溶于酒精。制备原理:CaCl2H2O2NH3H2O CaO2yH2ONH4Cl,装置如下。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_。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_。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过氧化钙晶体组成的测定称取21.6克晶体用热分析仪对其进行热分解实验,并绘制成固体质量与温度关系图(过氧化钙晶体受热时会先失去结晶水)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 根据上图可知y=_。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10、式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在做有关CO2的性质实验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小喵同学想用以下A、B两组对比试验进行验证(实验后立即盖紧瓶盖并振荡);(1)上述对比实验,除了观察到B中变浑浊,通过_现象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更好。(2)将上述反应后的物质混合,发现白色固体增多。为了处理反应后的废液,过滤后对废液的成分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废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OH猜想二:溶质为_;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Na2CO3;(设计实验)为验证猜想,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
1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无气泡产生猜想三不成立方案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钙溶液 _ 猜想三成立(讨论交流)小亮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一稀硫酸量不足,请写出导致实验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思与评价)(1)实验室可将浓硫酸稀释得到稀硫酸,稀释时应将_(选填“浓硫酸”或“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另一液体中,并不断搅拌。(2)将上述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应进行的处理措施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CO2、SO2、H2O2三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均不含氧气,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N2、CO2能能
12、做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D、有的铵盐很稳定,不易分解,不能产生氨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B【解析】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错误。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故选:B。3、C【解析】A. 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
13、门窗,否则空气进入,增大了氧气的浓度,会燃烧更旺,此选项正确;B. 厨房中天燃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因为电器在开或关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电火花,引起爆炸,此选项正确;C. 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D. 室内着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此选项正确。故选C。4、D【解析】A、浓硫酸干燥气体,“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选项错误;B、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中排出;故选项错误;C、量取9毫升的液体,用10毫升的量筒即可;故选项错误;D、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注
14、意: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的量程稍大于液体体积为宜,测量结果更准确。5、A【解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详解】A、固定装置时,应该从下而上,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A正确;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高锰酸钾,故B不正确;C、加热时,先移动酒精灯加热,后对准药品集中加热,故C不正确;D、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火焰,故D不正确。故选A。6、C【解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详解】A、“物质的量”属于基本物理量,符号是n,故A错误,B、
15、物质的量相同则微粒个数不一定相同,分子由于组成分子的原子的数目不同而导致相同物质的量的分子中原子的数目不同,故B错误;C、“物质的量”描述对象一定是微粒,说法正确;D、物质的量乘以摩尔质量等于质量,故D错误。故答案选C。7、C【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每一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正下方是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铯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选项A正确;B、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5,所以铯原子的质子数是55,选项B正确;C、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16、1,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电子,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选项C不正确;D、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6,所以位于第六周期,选项D正确。故选C。8、C【解析】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因此钙的核电荷数是20;故A正确;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故B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图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周期都从金
17、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第一周期从非金属元素氢开始)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为稳定结构;因此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正确; 故选C9、B【解析】A、过滤操作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上端紧靠烧杯口,下端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A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B选项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试管夹夹持试管,将试管夹沿试管底部向试管口的方向进行夹持,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C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倾倒液体,取下试剂瓶瓶塞到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D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
18、题考查过滤、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夹持和倾倒法取液体的实验操作。识记常见的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做题时认真观察图形,结合相关操作进行分析。1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盐的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亚硝酸钠具有毒性,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具有杀菌的作用,纯碱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解答。A、亚硝酸钠具有毒性,不能用于保鲜食品,故A错误;B、硝酸钾的组成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B正确;C、硫酸铜具有杀菌的作用,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C正
19、确;D、碳酸钠能与面团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酸,故D正确。故选A11、A【解析】A.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2可用于光合作用,错误;B.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错误;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D.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故选C。12、D【解析】有机合成材料是人们利用化学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竹子、石头、木头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是天然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选D。13、D【解析】解:A、由图可知,硒元素原子序数是34,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20、意;B、由汉字结构可知,硒元素是固态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硒元素元素符号是Se,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省略不写.14、C【解析】A、有腐蚀性的药液溅入眼睛内,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洒,正确,不符合题意;B、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正确,不符合题意;C、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而不是用水扑灭,错误,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溶液溅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硼酸溶液,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
21、5、B【解析】A、草酸钙固体(Ca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CaCO3)和一种有毒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则可知,有毒气体为一氧化碳,如果剩余固体是草酸钙和碳酸钙,设反应的草酸钙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质量为:12.8g-11.4g=1.4g6.4g12.8g,因此剩余固体是草酸钙和碳酸钙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解:设1.4g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因此,将生成的有毒气体全部燃烧可产生2.2gCO2,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草酸钙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生成物一氧化碳中没有钙元素,根据质
22、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物草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12.8g草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12.8g=4.0g,因此,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0g,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剩余物由草酸钙和碳酸钙组成的混合物,而反应生成物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剩余物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去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12.8g草酸钙中氧元素的质量=12.8g=6.4g,而1.4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4g=0.8g,剩余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0.8g
23、=5.6g,因此,11.4g剩余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0%49.1%,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12 1 电子层数 【解析】(1)通过题干可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镁原子的质子数为12。故答案为:12;(2)通过题干分析可知,钠原子和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故答案为:1;(3)通过题干分析可知,每个周期的原子结构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答案为:电子层数。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CO2 稀盐酸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将残留在装置内
24、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排入C和D装置被完全吸收 1:1:1 【解析】 (一)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气体为CO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固体分析。【猜想】固体可能是(1)Cu(OH)2 (2)CuCO3(3)CuCO3和 Cu(OH)2的混合物。【实验】经处理得到纯净、干燥的蓝绿色固体。(1)取适量固体,溶于稀盐酸溶液,产生气泡,则猜测不成立,盐酸与碳酸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适量固体,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无水CuSO4变蓝,则猜测成立,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水蒸气,硫酸铜遇水变蓝。【延伸】该固体为xCu(OH)2 yCuCO3zH2O,称取24.0g固体
25、,进行实验,确定晶体组成。(3)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装置C和D分别吸收生成的气体,则D中最好盛放浓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5)B中反应完全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将残留在装置内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排入C和D装置被完全吸收。(6)实验后,测得C增重3.6g,D中增重4.4g,生成水质量是3.6g,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4.4g,生成氧化铜质量是24g4.4g3.6g16g,xy ,则xyz=111。点睛CuSO4 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铜蓝绿色沉淀。18、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b CaO+ H2O= Ca (OH)2 -1 CaO2+ 2H
26、Cl= H2O2+ CaCl2 Ca (OH)2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 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加入AgNO3溶液,无现象 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 8 2CaO2 2CaO+O2 【解析】(一)钙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青少年缺“钙”易患的疾病是佝偻病或骨质疏松,钙是组成骨骼的主要元素。(2)混凝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含钙物质,钢筋与混凝土混合形成钢筋混凝土,以上叙述中不涉及的材料是合成材料,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含钙物质属于无机材料,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故选b。(3)
27、即热型快餐加热原理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用方程式表示其反应是CaO+ H2O= Ca (OH)2。(二)过氧化钙(CaO2)的性质。(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Ca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2)CaO2能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 2HCl= H2O2+ CaCl2。(3) 增氧剂的主要成分为CaO2,它与水缓慢反应生成O2,还生成一种碱,其化学式为Ca (OH)2。Na2O2也能与水反应,原理与CaO2相同,不能作为鱼虾运输的供氧剂,原因是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三)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28、(OH)2+2NH4Cl=CaCl2+2NH3+2H2O。(2)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防止过氧化氢分解,高温过氧化氢易分解。(3)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酒精具有挥发性。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加入AgNO3溶液,无现象,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四)过氧化钙晶体组成的测定。由图中信息知,(1)0150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未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2)根据上图可知1
29、y ,y=8。(3)35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 2CaO+O2。点睛钙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A瓶变瘪更厉害、更快 Ca(OH)2、NaOH 生成白色沉淀 浓硫酸 加入适量稀盐酸 【解析】本题是探究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物质成分。【详解】(1)对比实验,观察到B中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还可以通过观察到A软质塑料瓶变瘪更厉害、更快,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更好。(2)将上述反应后的物质混合,发现白色固体增
30、多,可知两瓶废液中分别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确定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如果刚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钙过量,溶质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碳酸钠过量,溶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猜想二:溶质为Ca(OH)2、NaOH。(3)猜想三成立,则溶质为NaOH和Na2CO3,加入氯化钙溶液时,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如果实验方案一稀硫酸量不足,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被消耗完,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所以导致实验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室可将浓硫酸稀释得到稀硫酸,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到空气中。(5)将上述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该废液主要物质都呈碱性,所以处理措施是加入适量稀盐酸,利用酸性与碱性中和。【点睛】在分析反应后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生成物,也要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