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4不含有甲病基因,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系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
2、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双胞胎(-1与-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C-3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3D-1与一个正常的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5/222一种感染螨虫的新型病毒,研究人员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螨虫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组实验,以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类型。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用35S、32P分别标记该病毒如蛋白质和核酸B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C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D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3
3、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该细胞株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甲组细胞比例增大B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丙组细胞数目减少C抑制该细胞株细胞的核糖体形成,乙组细胞数目不变D抑制该细胞株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丙组细胞比例增大4下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为纯合子的概率应是2/3C1与3为携带者的概率相同D据图分析可知a的值应是95下列关于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需卵细胞参与B均需胚胎移植技术C均需进行胚胎体外培养D均是无性生殖技术6如图
4、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用B、b表示)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基因用D、d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家系中调査和统计苯丙酮尿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率较为理想B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原因是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D若1与一母亲患苯丙酮尿症的正常男性婚配,则建议生女孩,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67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营养物质调配的影响,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 ) A图2的四个对照组所用的处理剂及处理部位相同B营养物质在A叶和B叶之间的运输只能是A叶至B叶C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施用该激素的部位运输D除去插条的根系和幼芽主要是为了减少内源生长素的影响8(10分)下列有关人体精原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中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会产生4种精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核DNA含量、染色体数相同CDNA的复制使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现2条含相同基因的染色体D1个精原细胞经两次分裂产生4个相同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二、非选择题9(10分)请回答下列何题:(1)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来自_(填“葡萄
6、糖和水”或“葡萄糖”或“水和氧气”)。(2)小麦种子吸水萌发的初期,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多了34倍,原因是_ 。(3)农田生产中松土能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生长,从根的生理活动角度分析,原因是_。但是在农业上也提倡免耕法,即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少用松土措施,因为农田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可能加剧温室效应,试分析农田松土加剧温室效应的原因:_。10(14分)二倍体生物(2n)体细胞中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2n+1),染色体少一条称为单体(2n1)。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野生烟草(2n=4
7、8)种群中普遍存在着各对染色体的相应三体与单体植株,常用来测定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现有若干纯合绿株(G)、黄绿株(g)的二倍体、三体和单体植株,假设各种配子育性相同,各种基因型的个体均能成活。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烟草中有_种三体植株。若选用纯合的三体与纯合的二倍体杂交,能不能只用一代杂交实验确定G/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_。(2)若选用单体与二倍体进行一代杂交实验可以测定G/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11(14分)人体血清白蛋白在肝脏中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图为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和工程菌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的操作流程。请回
8、答下列问题:(1)过程中,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人绵羊受精卵和大肠杆菌所用的载体_(填“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相同”)。除血清白蛋白基因外,图中的基因表达载体还必须含有_(至少答出3个结构名称)。(2)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常选取取囊胚期的_细胞做DNA分析。对挑选出的雌性胚胎还可以采用_技术提高胚胎利用率。上图中涉及的胚胎工程技术有_(3)利用过程生产人血清白蛋白时,常用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请写出用此法获取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操作流程:_。由此获得的蛋白B与蛋白A活性是否相同?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12生物群落是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回答下列问题
9、。(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_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最后阶段,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而成为优势种,主要原因是_。(2)生态学中的“干扰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_。(3)顶极群落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如果P为群落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顶极群落中P/R值大约为_。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提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分析系谱图:根据-1、-2和-2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4不含有甲病基因,但子代有患疾病的儿子,因此甲病为伴X染色体
10、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1、-2和-1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就乙病而言,-1患乙病,所以-1和-2的基因型均为Bb,则-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2/3Bb,-4患乙病,所以-4的基因型为Bb,他们所生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2/31/4=1/6,-1与-2为异卵双胞胎,因此双胞胎(-1与-2)同时患有乙遗传病的概率是1/61/6=1/36,B错误;C、-3的基因型为BbXAXa,-3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XAXa、2/3BbXAXa,因此两者基因型
11、相同的概率是2/3,C错误;D、人群中乙病发病的概率是1/100,即bb的频率为1/100,则b的基因频率为1/10,B的基因频率为9/10,人群中正常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为Bb(BB+Bb)=(21/109/10)(1-1/100)=2/11,-1的基因型为bbXAXa,其与一个正常的男性(9/11BBXAY、2/11BbXAY)婚配,所生子女正常的概率是(1-2/111/2)3/4=15/22,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它们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
12、次的考查。2、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病毒核酸的类型是DNA还是RNA,因此应该分别标记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即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A错误;由于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因此先将甲、乙两组螨虫细胞分别培养在含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或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B正确;再将病毒分别接种到含有甲、乙两组螨虫细胞的培养液中,C正确;一定时间后离心并收集、检测病毒的放射性,以确定病毒的类型,D正确。3、C【解析】根据题意和柱形图分析可知,该细胞株能够连续增值,说明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甲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包括G1期和末期的细胞;乙组细胞中的DN
13、A含量为2C4C,均为S期细胞;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甲组细胞的数量最多,说明其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因此对该细胞株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甲组细胞比例将增大,A正确;B、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DNA复制将受到抑制,导致乙组的细胞不能进入丙组,因此丙组细胞数目将减少,B正确;C、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而蛋白质主要在G1期和G2期合成,即将影响甲组和丙组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将会导致乙组细胞数目减少,C错误;D、细胞周期中纺锤体形成于前期,若抑制该细胞株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丙组细胞比例将增大,D正确。故选C。4、
14、C【解析】分析系谱图:3患病且为女性,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说明bb=1/a,b= ,B=1。【详解】A、分析系谱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等于男性,A错误;B、1与2婚配,1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 ),因为a未知,不能计算出1为纯合子的概率,B错误;C、3患病,基因型为bb,其父母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其后代不患病个体基因型为Bb,所以1与3均为携带者,概率相同,C正确;D、据图分析,3患病概率为1/4。在随机人群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1/a一般较低,题干信息不能推算出随机人群发病率
15、,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推断遗传病的类型并判断出图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5、D【解析】试管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比较: 试管动物克隆动物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技术手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遗传规律遵循不遵循【详解】A、试管牛体外受精需要卵细胞的参与,克隆牛核移植技术需要去核的卵细胞,A正确;B、试管牛和克隆牛都需要胚胎移植,B正确;C、试管牛和克隆牛均需进行胚胎体外培养,C正确;D、试管牛是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产生的,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牛是核移植技术、
16、胚胎移植产生的,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故选D。6、D【解析】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故A错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B错误;若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其又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则基因型为:XdXdY,而其父亲不带d基因,故原因可能是XdXd(卵细胞)+Y(精子)的结果,故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故C错误;由题图可知:1的基因型为1/3BBXdXd、2/3BbXdXd, 母亲患苯丙酮尿症的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BbXDY,二者婚配,生女孩则不会换进行肌营养不良,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2/31/4=1/6,故D正确。考点:人类遗传病的遗
17、传方式及相关计算7、C【解析】该题以实验的角度考察了植物激素对植物中营养物质的分配影响,需要学生以实验的角度去分子问题,首先确定实验目的是解题关键,后续通过图表中不同组的操作对比,确定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的不同的处理部位和处理溶液的种类,因变量为B叶的面积相对值,由此再通过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分析选项。【详解】A、图2的四个照组所用的处理剂都是蒸馏水,但第I组是在A叶施用蒸馏水,其它三组在B叶施用蒸馏水,A错误;B、I组在A叶施用细胞分裂素或蒸馏水,实验组比对照组叶片面积小,说明B叶的营养物质向A叶运输,而II、III、IV组在B叶施用细胞分裂素或蒸馏水,B叶的实验组比对照组叶片面积更
18、大,可看出营养物质可由A叶运至B叶,B错误;C、从IIV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施用该激素的部位运输,C正确;D、除去插条的根系和幼芽是为了减少内源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激素的影响,D错误;故选C。8、A【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19、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2种精细胞,若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中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会产生4种精细胞,A正确;B、初级精母细胞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核DNA含量相同,但染色体数目不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C、DNA的复制使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出现2条含相同基因的染色单体,而非相同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其上的基因也不一定相同,C错误;D、精原细胞经过2次分裂产生4个细胞,可能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也可能进行2次有丝分裂,而要产生4个相同细胞,则只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
20、A。【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葡萄糖和水 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 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吸收矿质离子,促进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由于松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分解和排放,从而使温室效应变得更加严重 【解析】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6O2+C6H12O6+6H2O 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 2CO2+2C2H5OH+能量;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
21、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2、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种子储藏时要降低自由水含量,进而使细胞呼吸减弱,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蔬菜、水果的储存要保持适当水分。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详解】(1)种子萌发过程中会进行有氧呼吸,由有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可知,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2)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可知,当无
22、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相等时,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为4:3,若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多了34倍,说明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3)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吸收矿质离子,促进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生长。由于松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分解和排放,从而使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此外,农田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为此,农业生产上应当提倡免耕法。【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10、24 不能 实验思路:选用各对染色体相应的绿株单体纯合植株分别与黄绿株二倍体纯合植株杂交,观
23、察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杂交组合的子代全为绿株时,说明G/g基因就不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若某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株:黄绿株=1:1时,说明G/g基因就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二倍体生物(2n)体细胞中,染色体多一条称为三体,染色体少一条称为缺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三体在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移向一极,另一条移向另一极。单体在减数分裂时,未联会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详解】(1)野生烟草中2n=48,说
24、明有24对同源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都会形成一种三体,故野生烟草中有24种三体植株。无论G/g基因在不在三体上,纯合的三体与纯合的二倍体杂交,后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只用一代杂交实验确定G/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2)各对染色体相应的绿株单体纯合植株中,若G基因在单体上,则单体基因型为G0,能产生含G基因和不含G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若G基因不在单体上,则单体基因型为GG,产生的配子都含G基因,黄绿株的二倍体基因型为gg,若为G0gg,后代会出现黄绿株:绿株=1:1,而GGgg,后代均为绿株。所以可选用各对染色体相应的绿株单体纯合植株分别与黄绿株二倍体纯合植株杂交,观察各杂交
25、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杂交组合的子代全为绿株时,说明G/g基因不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若某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株:黄绿株=1:1时,说明G/g基因就位于相应染色体单体所缺少的那条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三体和单体在育种中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设计实验判断基因位置的能力。11、不完全相同 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 滋养层 胚胎分割 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先从肝脏细胞中提取血清白蛋白mRNA,再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血清白蛋白cDNA 否 血清白蛋白是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大肠杆菌是细菌,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6、无法对其进行加工,故蛋白B与蛋白A活性不同 【解析】分析图示: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是胚胎培养到个体发育过程。【详解】(1)过程中,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人绵羊受精卵和大肠杆菌所用的载体不完全相同;除血清白蛋白基因外,图中的基因表达载体还必须含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复制原点。(2)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对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常选取取囊胚期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对挑选出的雌性胚胎还可以采用胚胎分割技术提高胚胎利用率;上图中涉及的胚胎工程技术有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3)利用过程生产人血清白蛋白时,常用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用此法获取人血清
27、白蛋白基因的操作流程:先从肝脏细胞中提取血清白蛋白mRNA,再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血清白蛋白cDNA;由此获得的蛋白B与蛋白A活性不同,因为血清白蛋白是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大肠杆菌是细菌,细胞内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无法对其进行加工,故蛋白B与蛋白A活性不同。【点睛】本题结合转基因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图,考查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及操作过程;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培养条件。12、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 抵抗力 【解析】初生演
28、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详解】(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大致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植物之间主要是竞争阳光,乔木会逐渐取代灌木而成为优势种,其主要原因是乔木比灌木具有更的得阳光的能力。(2)“干扰理论”认为人类活动经常干扰群落的演替,原因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顶极群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増加,营养结枃越来越复杂,因此到顶极群落时P/R值约等于1。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点睛】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