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琥珀一文选自科学家野外考察的故事。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篇关于琥珀形成过程的科学小品。文章语言优美,用词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琥珀形成的科学原理,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琥、珀”等生字,会写“怒、吼”等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资料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学习作者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自然科学的写作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1. 理解琥珀形成
2、的过程,以及文中描述的细节。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如“松脂、拂拭、澎湃、晌午”等词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琥珀实物或图片3. 学生自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琥珀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激发学生对琥珀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提供生字词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3.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文中描述的细节。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4.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让学生感受文章
3、的语言美。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6. 总结讲解:教师对文章进行总结,讲解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文中描述的细节。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7.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学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板书设计1. 琥珀2. 正文:- 琥珀的形成过程- 文中描述的细节- 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 拓展阅读:查阅关于琥珀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琥珀的知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4、,学生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文中描述的细节。同时,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还需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这一细节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习写作方法以及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补充和说明 1. 琥珀形成过程的描述文章中,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地描述了琥珀形成的过程。例如,在描述松树滴下松脂的情景时,作者写道:“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这里,“渗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松脂慢慢地从树干中流出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出这一画面。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则生动地表现了
5、松脂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 2. 细节描写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丰富而准确,如“松脂包住苍蝇和蜘蛛”、“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老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计策了”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琥珀形成的过程。 3. 动词的运用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如“滴落”、“包裹”、“淹没”等,这些动词准确地描绘了琥珀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生动。 4. 形容词的选择文章中的形容词使用也非常精准,如“厚厚的松脂”、“金黄的光彩”等。这些形容词不仅描绘了事物的外在特征,还传达了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5. 词语的搭配作者在词语搭配上也非常讲究,
6、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又黏又稠的松脂”等。这些搭配既符合事物的特征,又富有表现力,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优美。 6. 句式的运用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这些句式的运用,不仅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多样,还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7. 语言的节奏感作者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语言的节奏感,如“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树林”、“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空中飞舞”等。这些句子长短相间,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8. 情感的融入文章中,作者将自己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惊叹和赞美之情融入其中,如“这是多么珍贵的宝石啊!”等。这些情感的表达,不仅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还激发了读者
7、的共鸣。 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用词,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并分析其作用和效果。2. 让学生朗读文章,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3.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准确的词语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 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探索欲望。 教学策略的进一步实施 1. 词语辨析为了深化学生对文章用词准确性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词语辨
8、析的活动。挑选文中的关键词汇,如“松脂”、“拂拭”、“澎湃”、“晌午”,并为学生提供这些词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让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理解作者选择特定词汇的原因,以及这些词汇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例如,“松脂”一词,可以替换为“树脂”,但“松脂”更具有特定的形象性,能让人联想到松树,而“树脂”则较为通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 2. 仿写练习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精彩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仿写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例如,可以让学生仿写“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这样的句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
9、运用形容词和动词来描绘事物的状态和变化。 3. 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文章中用词准确性的看法和理解。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文章用词准确性的认识。 4. 情境创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例如,教师可以展示琥珀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他们所见到的琥珀,并尝试使用文章中的词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词汇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5. 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写作实践,将所学到的用词准确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琥珀的科学小品,或者描述一个
10、自然现象,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 6. 反馈与评价在学生完成写作实践后,教师应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在用词准确性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还学会了如何欣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并在实践中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关注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也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写作观念,以及是否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