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有几瓶牛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用乘法计算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教学内容1. 乘法的概念和意义。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 小组合作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的概念和意义,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牛奶图片、乘法表、投影仪。2. 学具:学生用乘法
2、表、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牛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有几瓶牛奶,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每组用计算器计算有几瓶牛奶,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5. 总结:对乘法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六、板书设计1. 板书7.3.有几瓶牛奶2. 板书内容:- 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牛奶,用乘法计算有几瓶牛奶。2.
3、 让学生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成员的人数等。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还不够积极主动,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7.3.有几瓶牛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将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牛奶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有几瓶牛奶。这个环节可
4、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二、新课导入在讲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瓶牛奶,每瓶有3个,让学生用加法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牛奶。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每瓶牛奶的数量都相同,那么用乘法计算会更简便。这样,学生就能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三、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用计算器计算有几瓶牛奶。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四、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
5、力,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五、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对乘法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学习乘法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六、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牛奶,用乘法计算有几瓶牛奶。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成员的人数等,进一步巩固他们对乘法的理解。七、课后反思在课后反思环节,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特别是对于学
6、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不足的问题,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够将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时,我们需要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概念。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进一步细化:一、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来引入乘法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小男孩去商店买牛奶的故事,他
7、买了3瓶牛奶,每瓶牛奶有2个,然后提问学生:“这个小男孩一共买了多少个牛奶?”通过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计算出总数。二、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或者图片来展示乘法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拿出3组每组2个的牛奶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每组有2个,一共有3组,从而理解2乘以3等于6。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重复加法来体会乘法的简便性,例如,2 2 2等于6,这就是3乘以2。三、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来加深对乘法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如塑料瓶、小球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学生需要计算出不同数量的瓶子中可以放入多少
8、个小球,并且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乘法,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四、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例如,教师可以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或者“你们觉得乘法和加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五、总结在总结环节,教师需要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分配食物时的数量计算等。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乘法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六、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乘法问题
9、,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然后用乘法计算购买的商品数量和总价。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七、课后反思在课后反思环节,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师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等。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确保学生不仅理解乘法的概念,而且能够将乘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