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漳州市乙级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心雕龙隐秀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这里所说的“隐”,不是隐晦,而是含蓄;不是不欲人知,而是不必明言;是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以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发现作品中隽永深长的意趣。这正是中国文学的艺术妙谛。唐朝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二十四诗品中又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都是要求诗歌通过有限的字句启发读者无穷的想象。注重言外
2、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古代的抒情诗由于篇幅短小,所以特别注重含蓄,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见大,言近意远,含蓄不尽。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并没有明说下雪,只说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路上人的足迹也不见了。这样,读者便可以想象出一幅铺天盖地的雪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安排了一只孤舟,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垂钓江雪之中,不为外界变化所动。那种我行我素、遗世独立的情趣,蕴涵在字里行间,很耐人寻味。(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材料二:含蓄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也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艺术审美的第一步,便是读者对作品审美意蕴的理解与发
3、现。浅露平直的作品,读者无须去发现,因为它原本就一览无余。唯有含蓄性的作品,一方面,它总是留下许多空白、许多空间,不让读者一览无余地把握它,总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期待着读者去领悟。另一方面,它又总是提供一些暗示和媒介,引导读者去思索、领悟。读者循着作者提供的暗示和媒介,即诗中直接描写的事物,乃能一步步地由已知到未知,由少许到多许,由表层到深层,领悟作品的意蕴。艺术审美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理解,而是主体(读者)与客体(作品)的交流契合。读者读诗,不仅是领悟作品的意蕴,也主动地参与艺术的再创造。读者进入的境界,已经不仅仅是诗人创造的艺术世界,而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另一艺术世界,这就是
4、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艺术的再创造融入了读者自身的感受和灵智,所以便会感到特别亲切,以至神游其中,流连忘返。钟嵘认为,好诗应是“闻之者动心,味之者无极”。此所云“味之无极”也是众多诗人追求的审美理想。阅读含蓄深厚的作品,读者的理解往往不可能同作品反映的生活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达到完全的契合,我们总会感到它太丰富,太深邃。越是这样,我们越是想去领悟、探求,把握它的全部,于是便会一次又一次去吟诵、涵泳,产生永不满足的“味之无极”的追求感、向往感。从欣赏的角度看,“含蓄”之所以能成为美,就在于读者的心理投射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投射机制是指主体将自己平日的记忆、知识、期待所形成的心理定向,化为
5、一种主观图式,外射到特定的客体上,使客体符合主观图式的心理机能。在读者投射机制的作用下,尽管诗里提供的是有尽之言,但获得的是“无穷之意”。中国诗学忌实、露、满、直,追求“味外之旨”。其旨义在于相信读者必能以其投射机制,将“欲露还藏”之情,“略加点缀”之景,在自己心中组合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是最精炼的文学体裁,它必须用尽可能少的篇幅包孕尽可能多的内容。诗人总是选择那些包孕丰富、含蓄深远的生活事件、生活场面来构思他们的诗篇,企望在“言外”建立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因而诗的精炼性总是和诗的含蓄性联系在一起的。善于含蓄者,不仅能以“有尽之言”达“不尽之意”,做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而且能使
6、余意自显,不言而喻。杜牧的过华清宫旨在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但它却未正面铺叙最高统治者生活如何糜烂,只写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万人的血泪和痛苦,换来的是杨玉环的轻微一笑。这一个镜头揭露得是多么深刻、有力!诗歌语言的含蓄性则是涉及表现手法、炼句、炼字等方面。用典是文人诗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诗的意旨需读者通过典故的暗示去领会,因而具有含蓄的性质。诗人炼句、炼字,主要是为了语言的精警、生动,但有时也是出于对含蓄的追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司马光赞其“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闹”字的使用,真
7、可谓是含蓄蕴藉,意境深远。(摘编自赵国乾论中国古典诗学的含蓄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是指作者把不必明言的东西,通过语言的启发和暗示,让读者去体会和发现。B含蓄的作品和浅露平直的作品相比,前者的审美意蕴更丰富,需要读者由表层到深层,一步步去发现。C读者获得诗歌的无穷之意在于他们的理解不可能同诗歌反映的生活内容和诗人的情感完全的契合。D诗人通过炼字可使语言精警、生动,作品也常因一字之力而境界全出,于精警之中富有含蓄意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举的江雪和过华清宫两个例子,都论证了诗歌的篇幅短小,但言近意远,
8、含蓄蕴藉。B含蓄深厚的作品以有尽之言引发读者的探求、反复吟诵和涵泳,使作品达到众多诗人追求的“味之无极”的境界。C中国诗学追求含蓄,是因为读者都能够将自己平日的记忆、知识、期待所形成的心理定向,组合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D材料二最后两段阐述了诗人在篇幅、选材、手法、炼字、炼句等多方面进行的努力,以多样化的表现形态追求含蓄美。3材料二中说,用典可以使诗具有含蓄美,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4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如何表现了诗
9、歌语言的含蓄性?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5当代作家李敬泽说:“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和无数伟大的读者共同完成的作品。”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这一辈子老舍学徒的意思是一半学手艺,一半学规矩。在初到铺子去的时候,不论是谁也得害怕,铺中的规矩就是委屈。当徒弟的得晚睡早起,得听一切的指挥与使遣,得低三下四的伺候人,饥寒劳苦都得高高兴兴的受着,有眼泪往肚子里咽。象我学艺的所在,铺子也就是掌柜的家;受了师傅的,还得受师母的,夹板儿气!能挺过这么三年,顶倔强的人也得软了,顶软和的人也得硬了;我简直的可以这么说,一个学徒的脾性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被板子打出
10、来的;象打铁一样,要打什么东西便成什么东西。在当时正挨打受气的那一会儿,我真想去寻死,那种气简直不是人所受得住的!但是,现在想起来,这种规矩与调教实在值金子。受过这种排练,天下便没有什么受不了的事啦。随便提一样吧,比方说教我去当兵,好哇,我可以做个满好的兵。军队的操演有时有会儿可以休息,而学徒们是除了睡觉没有任何休息时间的。有时因为遇上赶夜活的时候,我一天一夜只能睡上三四点钟的觉。我能一口吞下去一顿饭,刚端起饭碗,不是师傅喊,就是师娘叫,要不然便是有照顾主儿来定活,我得恭而敬之地招待,并且细心听着师傅怎样论活讨价钱。不把饭整吞下去怎么办呢?这种排练教我遇到什么苦处都能硬挺,外带着还是挺和气。读
11、书的人,据我这粗人看,永远不会懂得这个。现在的洋学堂里开运动会,学生跑上两个圈就仿佛有了汗马功劳一般,喝!又是搀着,又是抱着,往大腿上拍火酒,还闹脾气,还坐汽车!这样的公子哥儿哪懂得什么叫作规矩,哪叫排练呢?话往回来说,我所受的苦处给我打下了做事任劳任怨的底子,我永远不肯闲着,做起活来永不晓得闹脾气,耍别扭,我能和大兵们一样受苦,而大兵们不能象我这么和气。提到我的手艺来,我也觉得学徒三年的光阴并没白费了。凡是一门手艺,都得随时改良,方法是死的,运用可是活的。三十年前的瓦匠,讲究会磨砖对缝,做细工儿活;现在,他得会用洋灰和包镶人造石什么的。三十年前的木匠,讲究会雕花刻木,现在得会造洋式木器。我们
12、这行也如此,不过比别的行业更活。我们这行讲究看见什么就能糊什么。眼睛一看,手就能模仿下来,这是我们的本事。我们的本事不大,可是得有点聪明,一个心有窟窿的人绝不会成个好裱糊匠。这样,我们做活,一边工作也一边游戏,仿佛是。我们的成败全仗着怎么把各色的纸调动的合适,这是耍心路的事儿。以我自己说,我有点小聪明。在学徒时候所挨的打,很少是为学不上活来,而多半是因为我有聪明而好调皮不听话。我的聪明也许一点也显露不出来,假若我是去学打铁,或是拉大锯老那么打,老那么拉,一点变动没有。幸而我学了裱糊匠,把基本的技能学会了以后,我便开始自出花样,怎么灵巧逼真我怎么做。有时候我白费了许多工夫与材料,而做不出我所想到
13、的东西,可是这更教我加紧的去揣摩,去调动,非把它做成才可。这个,真是个好习惯。有聪明,而且知道用聪明,我必须感谢这三年的学徒,在这三年养成了我会用自己的聪明的习惯。诚然,我一辈子没做过大事,但是无论什么事,只要是平常人能做的,我一瞧就能明白个五六成。我会砌墙,栽树,修理钟表,看皮货的真假,合婚择日,知道五行八作的行话上诀窍这些,我都没学过,只凭我的眼去看,我的手去试验;我有勤苦耐劳与多看多学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在学徒三年养成的。到如今我才明白过来我已是快饿死的人了!假若我多读上几年书,只抱着书本死啃,象那些秀才与学堂毕业的人们那样,我也许一辈子就糊糊涂涂的活下去,而什么也不晓得呢!裱糊的手艺没有
14、给我带来官职和财产,可是它让我活的很有趣;穷,但是有趣,有点人味儿。前面我已说过:我们这行有两种活,烧活和白活。做烧活是有趣而干净的,白活可就不然了。糊顶棚自然得先把旧纸撕下来,这可真够受的,没做过的人万也想不到顶棚上会能有那么多尘土,而且是日积月累攒下来的,比什么土都干,细,钻鼻子,撕完三间屋子的棚,我们就都成了土鬼。及至扎好了秫秸,糊新纸的时候,新银花纸的面子是又臭又挂鼻子。尘土与纸面子就能教人得痨病现在叫作肺病。我不喜欢这种活儿。可是,在街上等工作,有人来约就不能拒绝,有什么活得干什么活。应下这种活儿,我差不多老在下边裁纸递纸抹浆糊,为的是可以不必上“交手”,而且可以低着头干活儿,少吃点
15、土。就是这样,我也得弄一身灰,我的鼻子也得象烟筒。做完这么几天活,我愿意做点别的,变换变换。那么,有亲友托我办点什么,我是很乐意帮忙的。(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我”的身份是一个裱糊匠,小说就是以这个裱糊匠的视角来写当时的人和事的。B“学徒的意思是一半学手艺,一半学规矩”,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讲学徒的学习内容可分为两种,而是为了引出学“规矩”。C文中将裱糊匠与瓦匠、木匠等职业加以类比,形象写出了“我”所从事的这一行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情况。D裱糊的手艺没有给“我”带来官职和财产,而且学手艺的过程极为不易,“我”
16、对这门手艺全然充满厌恶之情。7有人说:“老舍的小说用语通俗、浅白而雅致,并且追求幽默感,具有浓烈的京味。”下列对小说语言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刚端起饭碗,不是师傅喊,就是师娘叫,要不然便是有照顾主儿来定活,我得恭而敬之地招待,并且细心听着师傅怎样论活讨价钱”,用语通俗,口语化。B“学生跑上两个圈就仿佛有了汗马功劳一般,喝!又是搀着,又是抱着,往大腿上拍火酒,还闹脾气,还坐汽车”,生动传神,充满妙趣,幽默诙谐。C“能挺过这么三年,顶倔强的人也得软了,顶软和的人也得硬了”,带有一种特有的京味儿,尤其是“顶”字,带点儿调侃,带点儿夸张,京味十足。D“我们做活,一边工作也一边游戏,仿佛是”
17、,说明“我”做活敷衍,心不在焉,心有旁骛,“仿佛是”倒装到话尾,体现说话随意的口语化特点。8本文取材于旧社会市民生活,刻画了学徒工的经历和命运。请简要概括文中“我”的性格特点。9老舍在四世同堂里说:“你须把受委屈当作生活,而从委屈中咂摸出一点甜味来,好使你还肯活下去。”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我”从委屈的生活中咂摸出了哪些甜味。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谓裴寂曰:“比多上书言事者,朕皆粘之屋壁,得出入省览,每思治道,或深夜方寝。公辈亦当恪勤职业,副朕此意。”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中男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
18、者,亦可并点。”上从之。敕出,魏征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上怒,召而让之曰:“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且陛下每云: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上愕然曰:“朕何为失信?”对曰:“陛下初即位下诏云。逋负官物,悉令蠲免。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又曰: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既而继有敕云: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今既征得物,复点
19、为兵,何谓来年为始乎!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上悦曰:“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朕过深矣!”乃不点中男,赐征金瓮一。(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二: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题卡相应位
20、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号A令不信B则民C不知D所从E天下F何由G而治H乎I朕过J深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敕,在古代一般与皇权相联系,文中三处“敕”意思相同,皆指皇帝下的命令。B宰有“主管、主持”意,文中“守宰”指宰相,是封建社会君主之下最高行政长官。C让,文中指责备,与鸿门宴中“大礼不辞小让”的“让”意思相同。D征役,常用来表示赋税、徭役、行役,文中的“征役”特指朝廷征发百姓服兵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励精图治,不仅将奏章贴在寝宫的墙壁上,常常思考为政之道,而且希望臣下也都能恪尽职守。B魏征认为,要无敌天下,就要“御
21、之得其道”,不在于士兵人数的多少,不必征用壮实的“中男”入伍。C唐太宗并未立即执行免除租调和徭役的命令,魏征认为,百姓对此虽无责怪之意,但也是君王失信的表现。D为政不能失信于民,既然许诺了百姓就当兑现,既然任用官员就应信任,太宗对魏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同。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2)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请结合文本概括唐太宗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沉醉东风(节选)胡祗通注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
22、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注】胡祗通,一个“文章气节,振荡一时”的元代散曲家。15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六个字看似简单的情景描写,实则化用了李白“花间一壶酒”的诗意。B散曲前两句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将月、花、林等排列起来,极富画面感。C散曲表面上写渔人闲散的垂钓生活,实则字句中处处隐含作者的失落之意。D散曲言简意赅,“识字的渔夫”充分表明主人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16散曲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23、(2)谏太宗十思疏中运用比兴手法,以“树木”为比兴之物,引出治国与德义之间关系的两句话:“ ,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开宗明义,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 , 。”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_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据研究表明,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且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
24、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两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_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甲骨文虽然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_,多有书法之美。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
25、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多则,一万五千余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 。读论语一年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差距有多大,不用考试证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山上走,走得有点吃力,才有提升。每一步走得很轻松,一定是在往山下走。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结果
26、不一样: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现在的孩子,甚至读到博士、博士后了,工作了,还是心智不成熟。 :一是正确认识自己;二是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三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成熟很正派很规矩,同时温良恭俭让。21下列句子中的“规矩”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规矩”,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红楼梦第七回:“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B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规矩待他,他还心上不高兴。”C荀子儒效:“设规矩,陈绳墨,便备用,君子不如工人。”D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靠右的一间正屋住着屋主罗斯托玛乞维列,一个规矩的市民。”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
27、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唐尚珺从2009年开始踏上高考之路,此后十二年间,一直在为自己的清华梦而努力,哪怕中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他也选择再度高考。到2021年,33岁的唐尚珺已经复读了十二年,在第13次的高考中取得了591分,与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的距离在如今多元化的价值观下,网络上针对唐尚珺的争论变得扑朔迷离赞成他的人,佩服其堂吉诃德式的执着-为心中理想承受巨大压力而无怨无悔;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的执着早已扭曲为偏执,似乎是在借高考来递避成长过程中应该担负的责任。这到底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勇士,还是懦夫?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如何看待以上看法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