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
2、题6分,共42分。)1用酵母菌酿酒的主要阶段是:加料接种通气培养密封发酵。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其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1时期,刚接种的酵母菌对新环境有一个适应期,一般不分裂,种群数量增长缓慢B.在2时期,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其增长速率不断变大C.3时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后,由于代谢产物积累、营养物质消耗等原因,种群数量会下降2某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能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则()A.该患者大脑皮层的S区受损B.该患者大脑皮层的V区受损C.该患者大脑皮层的W区受损D.该患者大脑皮层的H区受损3
3、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时,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够进行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都能够改变基因的结构C.基因重组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也是基因重组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多种酶参与B.需要氧气参与C.生成大量的ATPD.生成酒精和CO25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液6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
4、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年份19151917192119251928193019341943194719501960驼鹿种群数量/只2003001000200025003000400170600500600A.用曲线图表示时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B.19151930年,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是由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决定的C.该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可能的原因有食物匿乏;自然灾害等D.食物和天敌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气候和自然灾害属于密度制约因素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高浓度的2,4D除去玉米田中的双子叶杂草B.向日葵在传粉阶段遭遇连续暴雨,此时喷洒生
5、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C.植物生长发育可以通过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实现,实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萌发的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减少8(10分)有些植物在遭受疾病或干旱时会提前开花。研究人员发现,饥饿的熊蜂频繁在叶片上打洞但并不多做停留,也没有把切割下的叶片带回巢穴。被熊蜂打洞的植物会提前1516天开花。人为模仿熊蜂在叶片上打洞后发现,植物虽然提前开花,但提前速度远比不上熊蜂打洞的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遭受疾病或干旱时提前开花是对逆境的适应B.饥饿的熊蜂在叶片上打洞是为了取食植物叶片C.推测熊蜂打洞可给植物传递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D.熊蜂打洞让植物提前开
6、花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不参与图示免疫过程B.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C.细胞a只能为B淋巴细胞,细胞b只能为细胞毒性T细胞D.细胞c为浆细胞,细胞d只能来源于细胞毒性T细胞10(14分)草莓果实成熟通常经过绿果期、白果期和红果期等阶段;果实成熟过程除受多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外,光和水分等环境因素也参与了调节。科研人员利用外源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对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植物体内,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是以_的方式进行的。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
7、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_等作用。(2)光作为一种信号,被草莓植株的光敏色素等受体捕获后,光敏色素被激活,信号经过转导,影响细胞核内_,从而影响幼苗的形态建成。光敏色素在_细胞内含量比较丰富。(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施用_能延迟草莓果实衰老,判断依据是_。有人认为外施IAA和ABA会相互抑制对方的合成,可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测定对照组中的_含量、ABA处理组中的_含量以及IAA处理组中的_含量,再进行对比,予以验证。(4)植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性,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在植物体需要源源不断的合成,其原因是_。11(14分)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t
8、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在t1t2时间内,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呈_(填“上升”或“下降”)趋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2)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_等条件中的增长。(3)B曲线呈“S”型的原因是自然界的_是有限的,阴影部分表示_。(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解释为什么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的原因:_。对此,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鼠害的原则是_。12马缨丹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热带植物,在高温下生长旺盛。植株中还存在挥发油、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其他植物生长。(1)马缨丹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光反应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_。
9、(2)如图所示,以马缨丹绿叶、CO2缓冲液、聚光灯等为实验材料,研究光对马缨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_。在光照足够强的情况下,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罩住聚光灯,研究发现用绿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红色液滴移动量最少,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分析题图: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酵母菌种群增长开始时呈现S曲线,达到K值后,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图示是酵母菌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在1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2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10、在3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详解】A、在1时期,种群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A正确;B、“S”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当种群数量大于K/2后,增长速率不断减少,B错误;C、在3时期,种群数量达到最大K值,并保持稳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确;D、密封发酵一段时间后,由于发酵装置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和代谢产物积累,酵母菌种群数量会下降,D正确。故选B。2、A【解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
11、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详解】A、患者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A正确;B、患者能看懂文字,说明V区即视觉性语言中枢正常,B错误;C、W区即书写中枢,受损时症状为不会写字,C错误;D、患者听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正常,D 错误。故选A。3、C【解析】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2、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
12、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A、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能进行基因重组,A错误;B、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的结构,但基因重组不能改变基因的结构,B错误;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初级精(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过程中,C正确;D、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D错误。故选C。4、D【解析】1、有氧呼吸的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
13、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分解成H和二氧化碳,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H与O2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详解】A、有氧呼吸的过程中需要多种酶参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正确;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与H产生水,B正确;C、有氧呼吸能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能量,能合成大量ATP,C正确;D、酒精和CO2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错误。故选D。5、C【解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人体的体液
14、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即C正确。故选C。6、D【解析】根据表格分析,19151930年间,由于食物充足,没有敌害,则驼鹿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19301943年间,环境容纳量的改变,使得数量急剧下降;1947年后种群数量处于动态平衡。【详解】A、图表表示的是种群1915-1960年的数量变化情况,用曲线图表示时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A正确;B、19151930年,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B正确;C、19301943年间,环境容纳量的改变,可能的原因有食物匿乏;自然灾
15、害等,导致种群的数量后来急剧下降,C正确;D、气候和自然灾害、食物和天敌都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故选D。7、B【解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生长,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
16、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生长素与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用高浓度2,4-D 可以除去玉米田间的双子叶杂草,A正确;B、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以获得无子果实,但人们主要是利用向日葵的种子,所以向日葵在传粉阶段遭遇连续暴雨,喷洒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不能避免减产,B错误;C、植物的生长发育可以通过多种激素的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实现,实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D、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萌发的种子中脱落酸含量逐渐减少,D正确。故选B。
17、8、B【解析】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详解】A、植物遭受疾病或干旱时提前开花是对逆境的适应,是适应环境的表现,A正确;B、饥饿的熊蜂在叶片上打洞应该不是为了取食,因为其并未将切割下的叶片带回巢穴,B错误;C、推测熊蜂打洞可给植物传递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从而促进提早开花,C正确;D、熊蜂打洞让植物提前开花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a是B淋巴细胞(记忆细
18、胞),细胞c是浆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b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细胞),d是细胞毒性T细胞。【详解】A、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A错误;B、根据产生抗体与靶细胞接触可知,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C、细胞a可以是B细胞,也可以是记忆B细胞,细胞b可以是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以是记忆T细胞,C错误;D、细胞c产生抗体,为浆细胞,d为细胞毒性T细胞,既可由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而来,也可由记忆T细胞分化而来,D错误。故选B。10、(1) .主动运输 .诱导细胞分化(2) .特定基因的表达(转录) .分生组织(3) .生长素(或IAA) .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
19、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 .IAA、ABA .IAA .ABA(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解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题图分析,图示为ABA和IAA对果实成熟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后,红果明显增多,绿果和白果减少,说明ABA能促进果实成熟;IAA处理后,绿果和白果增多,红果减少,说明IAA能延迟草莓果实成熟。【小问1详解】在植
20、物体内,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指的是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方向运输,其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小问2详解】光作为一种信号,被草莓植株的光敏色素等受体捕获后,光敏色素被激活,信号经过转导,影响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幼苗的形态建成。根据其功能可推测,光敏色素在分生组织细胞内含量比较丰富,从而可以影响细胞的分化过程。【小问3详解】实验结果显示,和对照组及ABA处理比较,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后,绿果比例升高,红果比例降低,据此可知,施用生长素(或IAA)能延迟草莓果实衰老。有人认为外施IAA和ABA会
21、相互抑制对方的合成,为了验证上述推测,在此实验的基础上测定对照组中的IAA和ABA含量、ABA处理组中的IAA含量以及IAA处理组中的ABA含量,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予以验证。【小问4详解】植物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的 特点,且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尽管有微量高效的特点,还需要不断合成,作为植物激素的生长素就是如此。【点睛】 熟知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激素作用的特点也是本题的重要考点,生长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运输方式和运输特点是本题的重要考点。11、 (1).“S” (2).上升 (3).N/2 (4
22、).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5).资源和空间 (6).由于环境阻力被淘汰的个体数 (7).老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8).降低环境容纳量【解析】1、根据图1分析,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表示S型曲线,其中t2时种群增长率为0,表示K值;在t1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表示K/2值。2、根据图2分析,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的情况环境中的增长。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情况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详解】(1)在t0t2时间内,t2时种群增长速率等于0,即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23、,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因此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在t1t2时,种群增长速率仍大于0,即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2)A曲线呈“J”型,表示种群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的情况环境中的增长。(3)B曲线呈“S”型,表示种群在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环境中的增长,阴影部分表示由于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根据种群变动的曲线,投药灭鼠在短期内能控制鼠害,但很快又会鼠灾泛滥,原因是老鼠的抗药性逐渐增强.降低环境容纳量是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意在考查学
24、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2、 (1).类囊体薄膜 (2).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3).氧气 (4).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少【解析】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利于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详解】(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过程中可实现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2)实验装置中CO2缓冲液可维持CO2的稳定,则试管内变化的气体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因植物的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少,故若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罩住聚光灯,则用绿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红色液滴移动量最少。【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验设计思路,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