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B.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C.维持生物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细胞维持正
2、常的形态与功能D.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2V-ATPase为溶酶体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V-ATPase运输H+的方式为被动运输B.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C.由V-ATPase的特性可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催化、运输的功能D.参与V-ATPase合成、运输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生长素只分布在植
3、物生长旺盛的部位C.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4如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甲能够识别抗原B.细胞乙不能识别抗原C.细胞甲、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细胞丙在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有重要作用5关于 HIV 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 主要侵染 T 淋巴细胞,所以体液免疫几乎正常B.HIV 侵染机体后产生的抗体会与 HIV 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C.HIV 容易发生变异,使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某艾滋病患者直接死于恶性肿瘤,是因为免疫系统失去了监控、
4、清除功能6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A.DNA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椴树是我省常见的树种,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山谷、山坡均可生长,生产生活中常用扦插进行椴树苗木的繁殖。生根粉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生根粉对椴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实验:取当年生椴树枝条若干,每个插条上部保留2片1/2叶,插条基部切口斜切,均分为7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min。在恒温
5、的扦插培养池中,插条以适宜株行距插入消毒过的珍珠岩基质,添加足量的水后,根据实验时气温、光照等条件调节喷水量待插条生根后,逐渐减少喷水量,适度增加光照。从扦插后的第15天开始观察,分别记录不定根发生的时间,并依照相应数据计算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结果如下表:生根粉浓度/(mgkg-1)不定根发生/d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条空白对照组2834535100255054020024530435002362845100024466452000253714430003126431(注: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10%;平均生根数指生根插条上不定根的平均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
6、不加_的清水,因变量是_。(2)步骤中,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_。(3)由表中数据可知3000mgkg-1生根粉具有_(“增加”或“减少”)生根数的效应,生产上应选择浓度为_的生根粉处理椴树插条。(4)图2为未经生根粉处理的椴树枝条横放-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ab两侧的生长状况_(“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5)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生物兴趣小组进-步测定了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后在不定根发生期插条内生长素(I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如图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插条生根表现为相互_,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机理可能是_。8(10分)
7、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1)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地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颤”,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2)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3)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4)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9(10分)
8、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图甲和图乙为两类不同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核DNA分子通常在_期进行复制,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有_、_。(2)图甲所示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在_(填“同一空间内”或“不同空间”)。合成蛋白质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mRNA的_、_,该过程除了mRNA还需要的核酸分子有_、_。(3)图乙中翻译过程的方向是_(填“ab”或“ba”),最终3个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_(填“相同”或“不同”)。10(10分)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请据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图1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
9、答:(1)最早从人尿中分离出的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填名称)。(2)图中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图2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3)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丁四组中的_组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是_,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4)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并排除重力因素的影响,应选择甲、乙、丙、丁四组中_两组做对照实验更为合理。11(15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来研究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下,光照强度分别对植物甲、乙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二所
10、示(整个过程呼吸强度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获得图二中A、B的值,图一装置应放在_环境中,溶液A应是_。为了使测得的结果更准确,还应再设置对照装置,该装置的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置_;若实验组刻度左移5个单位,对照组刻度右移2个单位,则实际呼吸强度为_个单位。(2)当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乙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比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_(填“多”或“少”)。(3)简述“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
11、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无机盐参与生物体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构成,如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A正确;B、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C、有的无机盐参与维持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形态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D、无机盐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D。2、C【解析】紧扣题干信息“其形成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
12、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是高度糖基化的,性质非常稳定,不易被水解酶水解”答题。【详解】A、据题干信息可知:v-ATPase运输H+是逆浓度梯度 ,需要能量,该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分泌蛋白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V-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到溶酶体内”可推知:由V-ATPase的特性可说明溶酶体膜蛋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C正确;D、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故选C。3、C【解析】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
13、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缺乏氧气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错误;B、生长素 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
14、分,B错误;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可由色氨酸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C正确;D、生长素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C。4、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细胞甲为B细胞或记忆细胞;细胞乙为浆细胞,其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丙为吞噬细胞。【详解】A、细胞甲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能够识别抗原,A正确;B、细胞乙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C、细胞乙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丙是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D、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
15、选C。5、D【解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HIV主要侵染 T 淋巴细胞,破坏T淋巴细胞,大多数的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的呈递,故大多数的体液免疫会丧失,A错误;B、HIV进入体内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HIV的抗体,该抗体会
16、与存在于体液中的HIV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若在细胞内的HIV,抗体无法与该病毒结合,B错误;C、HIV容易发生变异,但机体能识别HIV,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C错误;D、艾滋病患者死于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缺失,而导致免疫系统失去了监控、清除功能,D正确。故选D。6、A【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原料,以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试验,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17、4小题7、 (1).生根粉 (2).不定根发生的时间、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 (3).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 (4).减少 (5).500mgkg-1 (6).能 (7).拮抗 (8).生根粉处理后能提高IAA的含量,促进枝条生根;同时降低ABA的含量,减弱对生根的抑制作用【解析】曲线分析:随着生根粉浓度升高,IAA先升高后降低,而ABA则下降后,基本稳定;表格分析:随着生根粉浓度升高,生根率先升高后降低,并且能体现生根粉作用的两重性。【详解】(1)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加生根粉的清水,因变量是不定根发生的时间、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2)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故步骤保
18、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3)由表中结果表明,生根粉对搬树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与对照相比,3000mgkg-1的生根粉具有减少生根数的效应,而促进插条生根较适宜的生根粉浓度为500mgkg-1左右,生产上应选择浓度为500mgkg-1的生根粉处理椴树插条。(4)椴树枝条横放一段时间后,由于重力生长素向下横向运输,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根比较敏感,b侧浓度高,抑制生长,a侧促进生长,故根向地生长体现了两重性。(5)据曲线分析可知,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插条生根表现为相互拮抗,其原因可能是生根粉处理后能提高IAA的含量,促进枝条生根;同时降低ABA的含量,减弱对生根的抑制作
19、用。【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表格,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难度适中。8、(1) .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等于(3)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4)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当病毒刺激机体细胞,使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该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其体温调定点上调至38.5。随后下丘脑分泌激素甲,即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释放激素乙,即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使细胞代谢增强从而增加产热。下丘脑还可以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骨骼肌使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
20、和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毛细血管使其收缩,减少散热。【小问1详解】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通过骨骼肌收缩产热,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同时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促进产热,因此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小问3详解】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小问4详解】体温上升期,由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因此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
21、性发作。【点睛】本题考查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9、(1) .细胞分裂间(有丝分裂的间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 .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复制 (2) .同一空间内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tRNA .rRNA (3) .ab .相同【解析】基因表达是指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基因mRNA)和翻译(mRNA蛋白质),这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共同点,都受基因控制, 都需要在核糖体上完成,等等。不同点: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不需
22、要进行加工即开始翻译,即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生物的基因在细胞核转录后,还需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才能出细胞核进行翻译。图甲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示意图,图乙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示意图。【小问1详解】细胞分裂时需要进行DNA的复制,通常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且边解旋边复制。【小问2详解】图甲边转录边翻译,发生在拟核区同一空间内;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其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称为遗传密码,翻译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该过程还需要搬运工具tRNA、合成场所核糖体(rR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还需要tRNA、rRNA等核酸。【小问3详解】图乙中ab方向,核糖体
23、上的多肽链变长,因此翻译方向从ab;核糖体独立完成多肽链的合成,因此最终3个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相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异同,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10、(1)吲哚乙酸(2)抑制生长(3) .甲和丁 .极性运输(4)乙和丁【解析】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轴向)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横向运输:在单侧光或重力作用下还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茎、根等处的横向运输,这种运输往往与单方向刺激有关。【小问1详解】最早从人尿中分离出的生长素,直到1946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
24、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小问2详解】由图1可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抑制生长。【小问3详解】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为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对应图中就是只能从a向b方向运输因此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丁四组中的甲和丁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小问4详解】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乙、丙、丁四组中乙和丁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甲和丙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
25、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过程图,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作用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明确该实验的目的,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并得出正确的结论。11、(1) .无光(或黑暗) .NaOH溶液 .死的该植物幼苗、NaOH溶液 .7 (2)少 (3)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解析】根据图二分析,图中A、B两点与纵坐标相交,此时的光照强度为0,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两点都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代表植物乙、甲的呼吸作用强度;a、b两点与横坐标相交,表示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26、相等;c、d表示两种植物的光饱和点;植物甲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低于植物乙,说明植物甲最可能是阴生植物,植物乙最可能是阳生植物。【小问1详解】A、B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的值为呼吸作用强度,测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应在无光条件下,因此图一中溶液A应为NaOH溶液;对照装置的设立是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瓶内压强的影响,故容器和小烧杯中应分别放置死的该植物幼苗和NaOH溶液;若实验组刻度左移5个单位,对照组刻度右移2个单位,则实际呼吸强度为5+2=7个单位。【小问2详解】产氧量指真正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为0,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20,而植物甲的真正光合速率为50+10=60,所以植物乙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比植物甲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量少。【小问3详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说明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即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能够准确判断图二中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