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免疫细胞数目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损害胸腺影响特异性免
2、疫D导致唾液中溶菌酶减少影响第二道防线A.AB.BC.CD.D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厌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B.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D.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3我国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成为科学家们竞相研究的“伊甸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B.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大,物种组成是区别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
3、C.若雨林内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则该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D.热带雨林内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分化的细胞可恢复到原来状态B.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生物体来说是不利的现象C.细胞增殖增加了细胞的数量,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种类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所致,与年龄、性别和环境无关5下列关于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占 1/2 患病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
4、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6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增强,血压升高B.交感神经占优势,血糖降低,胃肠蠕动减慢C.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呼吸减慢,血流量增加D.副交感神经占优势,代谢降低,胃肠蠕动加快7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8(10分)马达加斯加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B.它们的祖先不同C.岛上的生物没有进化D.变异的方向不同二、非选择题9(10分)某二倍体植物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
5、性,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在高杆自交系中发现一株矮化的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实验发现,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_。(2)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性状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数量133181832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针对上述实验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减数分裂时部分性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_,最终导致了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
6、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10(14分)科研人员探究干旱胁迫对某植物有关生理指标及内源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地上生物量(g/m2)根冠比气孔导度mmol/(m2s)ABA含量(ng/g)对照110.310.45172.3586.15轻度干旱102.290.52130.1693.47中度干旱100.560.6628.7988.67重度干旱82.560.8824.42113.37注:根冠比为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之比值:气孔导度为气孔开闭程度。(1)植物体内合成脱落酸
7、的主要部位有_。(2)由表可知,随着干旱程度增加,一方面该植物根冠比逐渐增大,这一适应性变化的生理意义在于_;另一方面气孔导度逐渐减小,使蒸腾作用速率_。(3)研究表明,脱落酸可通过增大根冠比、降低气孔导度的方式提高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抗性,为验证该结论,现提供该植物ABA突变体(无法合成脱落酸)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与野生型植株相比,选用ABA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在于_。实验思路:_。11(14分)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很多城市利用人工湿地,构建了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对生活和工业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图1表示藻菌共生污水净化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流程图, 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
8、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1)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氧化塘后部种植的莲等挺水植物,一方面可以拦截水中的浮游生物,另一方面通过_,减少了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经过氧化塘处理后,其后部溶解氧的含量比前部溶解氧的含量 _。(3)图 2 中的甲表示_,图 2 中有但图3 中没有的成分有_(选填甲、乙、丙、丁)。图 2中,碳元素以 CO2形式传递的过程有_(填数字序号)。(4)图3为某调查小组对该湿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统计得到的能量流动图(能量单位是Jm-2a-1),其中c、d、f为
9、不同鱼种。图中各生物间能量流动的数据是在_层次上进行研究得到的。能量流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的过程,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大鱼f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_(填“包含”或“不包含”)在中鱼d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中。12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_类植物激素类似物。(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
10、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1所示,图甲、图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在生产实践中,用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
11、有关。(4)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 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和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填序号);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是”、“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和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人体的免疫防线可以分为三道,第一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包括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
12、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的。【详解】A、呼吸道黏膜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 正确;B、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等细胞,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B正确;C、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即参与特异性免疫,故损害胸腺会影响特异性免疫,C正确;D、体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D错误。故选D。2、D【解析】1、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
13、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详解】A、无氧呼吸只能产生少量的ATP,因此“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A正确;B、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NADH,比有氧呼吸少得多,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B正确;C、癌细胞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因此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溶胶中被利用,C正确;D、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故选D。3、B【解析】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
14、少称为丰富度。科学家研究了我国从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详解】A、热带雨林林下光照较弱,适宜阴生植物生长,因此不会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A错误;B、热带雨林高温高湿,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物种数最多,物种组成是区别该群落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B正确;C、若雨林内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则该种群数量在近期可能保持稳定,也可能发生变化,C错误;D、热带雨林内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如某些鸟类喜欢待在好几层树枝活动,会出现重叠现象,D错误。故选B。4、C【解析】1、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
15、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人体是多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4、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详解】细胞分化一般都是不可逆的,在正常情况下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恢复到原来状态,A错误;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B错误;细胞增殖可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种类,C正确;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是细胞的畸形分化,患病的概率与年龄有关
16、,如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患癌症的概率较高,D错误。故选C。5、A【解析】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正常的。【详解】A、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患者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于亲本,所以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患者,A正确;B、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儿子基因型是由其配偶决定,B错误;C、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其丈夫正常,则其后代中,女儿和儿子都是一半正常,一半患病,C错误;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出现在正常个体身上,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17、、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需要考生掌握X显性病的遗传特点。6、D【解析】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
18、经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综上分析,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性神经的作用。7、C【解析】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传递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它的作用部位在突触间隙。【详解】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是轴突的上的一部分。由于题中提出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结构,因此可排除ABD三项,而突触间隙中存在神经递质的传递,因此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故选C。8、A【解析】马达加
19、斯加与非洲大陆相隔海峡,也就是对生物种群形成了地理隔离,地理隔离造成不同环境下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因此生物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方向差异,当差异达到一定程度造成了生殖隔离时,即产生了不同物种,这是生物进化中新物种产生的常见方式。【详解】A、地理隔离情况下,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A正确;B、地球上的生物都拥有共同的远古祖先,B错误;C、生物进化的随时都在发生的量变积累,C错误;D、生物的变异没有固定的方向,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9、 (1).纯合体(子) (2).遵循 (3).F2的抗病:易感病=3:1 (4).交叉互换 (5).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
20、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解析】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详解】(1)纯种个体能稳定遗传,矮秆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纯合体。(2)F2中高杆:矮杆=(133+18):(18+32)=3:1,抗病:易感病=(133+18):(18+32)=3:
21、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133:18:1832,不符合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
22、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因此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假设正确,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4:1:1:4,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抽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10、(1)根冠、萎蔫的叶片(2) .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地上部分减少,水分散失减少 .降低(或下降)(3) .避免内源AB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无法合成ABA) .取若
23、干生长状况相似的ABA突变体随机分为两组,定期给实验组喷洒适量适宜浓度的ABA溶液,给对照组喷洒等量蒸馏水,干旱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统计两组植物的根冠比及气孔导度。【解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小问1详解】植物体内合成脱落酸的主要部位有根冠、萎蔫的叶片。【小问2详解】由表可知,随着干旱程度增加,根冠比逐渐增大,即植物植物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干重大,结合植物主要是靠根部细胞吸水,水分在植物体内除了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24、还会通过蒸腾作用从气孔散失,故根冠比增大能促进根系生长,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地上部分减少,水分散失减少;另一方面气孔导度逐渐减小,使蒸腾作用速率下降。【小问3详解】分析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脱落酸可通过增大根冠比、降低气孔导度的方式提高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抗性”,自变量是是否有脱落酸,因变量是根冠比是否增大、气孔导度是否降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选用ABA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在于避免内源AB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或无法合成ABA)。实验思路: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ABA突变体随机分为两组,定期给实验组喷洒适量适宜浓度的ABA溶液,给对照组喷洒等量蒸馏水,干旱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统计两组植物的根
25、冠比及气孔导度。【点睛】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功能,能正确分析表格数据,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11、 (1).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水平 (3).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4).多 (5).生产者 (6).丙丁 (7). (8).种群 (9).输入、传递和转化 (10).198 % (11).包含【解析】根据图2分析: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成分(大气中的CO2)是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是乙捕食甲,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
26、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据图3分析,第一营养级是浮游植物,第二营养级是浮游动物a和浮游动物b,流经第一营养级总能量是40000Jm-2a-1,流经浮游动物a和浮游动物b的能量分别为3700Jm-2a-1和4200Jm-2a-1;中鱼d和小鱼c都捕食浮游动物a,同时中鱼d也捕食小鱼,两者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某营养级摄入能量=某营养级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其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而某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因此能量流动表现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7、,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挺水植物一方面可以拦截水中的浮游生物,另一方面通过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减少了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的高,主要来源于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3)通过分析可知,图2中的甲表示生产者,图3表示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食物链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故图2中有但图3 中没有的成分有丙分解者和丁非生物成分。图2中,碳元素以 CO2 形式传递的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能量流动是在种群层次上进行的研究,能量流动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图3中生物的同化量中都有一
28、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3700+4200)40000100%19.8%。大鱼f排出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包含在中鱼d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中。【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识记生态系统成分,并根据图2中碳循环关系确定各成分;在判断图2时掌握判断技巧,生产者和大气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12、 .细胞分裂素 .发育的种子 .不需要 .不能 .赤霉素 .脱落酸 .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 IAA的载体结合【解析】1、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
29、,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延缓细胞的衰老。2、分析图1可知,图甲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的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图乙是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伸长和增粗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增粗生长作用加强;3、分析图2可知:琼脂块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由于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的
30、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所以其作用机理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详解】(1)该物质能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应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类似物。(2)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的种子,若图甲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实验一所示结果知识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3)在生产实践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脱落酸含量的降低有关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雨水冲刷降低了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琼脂块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块和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处理茎尖切段,且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结果琼脂块和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说明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乙烯利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