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语文 马背上的小红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后牺牲在长征途中。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 马背上的小红军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 马背上的小红军原文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儿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那个
2、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
3、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着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篇二】小学三年级
4、语文 马背上的小红军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4个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三、教学策略“以读为本”与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故事背景。(二)承接:初读文本,理清顺序与结构1、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2、初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把课文读正确。3、自学生字,初步理解新词。4、交流:易错字如何记?5、容易读错的字音。书写。6、读熟课文,理清文章层次。7、指名逐节读。试说节意。8、说说本文主要写什么?(三)作业:读课文。抄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理解课文难点: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2、了解外貌
5、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3、了解红军长征中的艰苦生活,体会红军战士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二、教学重点了解红军长征中的艰苦生活,体会红军战士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以及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三、教学难点理解: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四、教学策略“以读为本”与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五、教学过程(一)由题入手,指导学法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马背上的小红军(板书课题),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两个字(“倔强”)怎么读?“倔强”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是2、从课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篇写人的课文,我们要怎样学习?(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6、什么事?(三)抓住“对话”,体会思想1、课文对小红军的描写,哪方面给你的印象深?是动作、语言、还是神态?2、本课有个特点,就是在小红军与陈庚的对话中表现小红军的思想感情。课前已经要求大家画出对话部分。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对话部分,想一想,课文写了几次对话?从每次对话中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画出有关语句,在旁边简单写出你的感受,再与同桌交流。3、小红军和陈庚的三次对话,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比较具体指导理解第对话,第二、三次对话主要是自学)听到看到想到第:体力强赛跑拒绝让马第二次:等同伴坚决拒绝同行第三次:粮食多拍拍拒绝让粮4、小红军为什么不骑陈庚的马?为什么拒绝与他同行?
7、为什么拒绝他让出的青稞面?小红军到底想的是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小红军,当时是怎么想的,然后用上“(我)虽然还是(不能)因为”的句式表达。5、想象要有依据,小红军筋疲力尽,小红军饿得发昏,你是从课文找到依据的吗?说说看。6、已经累的走不动了,要是能骑会儿马,那该有多好;已经好几天是孤单一人了,要是有个伴那该有多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要是能吃上一口,那该有多好。可是,小红军在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拒绝了帮助,这又是为什么?他是个怎样的人?练习朗读:1、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请看要求:先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用命令的口吻说”“倔强地说”“无可奈何”“轻轻
8、地拍了拍”等词语的意思,读出相应得语气,再由同桌分角色朗读。2、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3、哪两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要读出相应的语气。(投影:“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你要同我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讨论:1、陈庚回头找到小红军,他看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想一想,用上“陈庚全明白了:小红军说自己其实,说自己其实,小红军这也拒绝,那也拒绝,是”等提示语说一说。2、陈赓到底“对得起”还是“对不起”小红军?(四)小结。了解外貌描写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五)作业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读一读。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 马背
9、上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马背上的小红军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一位掉队的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后牺牲在长征途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使学生进入故事情景,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呢?通过教学本文,我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一、课前准备:搜集长征故事,初步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特别是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感受一下红军长征时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二、初读课文,学生质疑,抓住学习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可以就这些问题开展讨论:1、当时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是什么?2、小红军的外
10、貌是什么样子?他为什么是这样的?3、同学们和他年龄差不多,同学们的外貌和小红军的外貌有没有差别?想象一下当时的环境?你想对他说什么?4、陈赓同志为什么要帮助他?5、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庚同志,不接受他的帮助?6、陈庚同志全明白了什么?7、陈庚同志是怎样明白的?8、同学们明白了没有?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实际就是积极地探究人物内心活动的萌芽,学生就会顺藤摸瓜,主动地阅读文本,寻求答案(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朗读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已不知不觉进入了故事情景,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时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进那艰苦的岁月里。三、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体会。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如:找出课文中描写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思考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让学生懂得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