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8203188 上传时间:2025-01-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第一章 地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考点1:太阳系八大行星(1)区分定义名称定义举例恒星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自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太阳行星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水金地(地球)、火木土、天王和海王星卫星环绕着一颗行星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分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月球(天然卫星)(2)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由近及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考点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观测宇宙分为河外星系和银河系。银河系分为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统。太阳系分为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统。考点3: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自身条件:由于地球日、地距离

2、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和质量、体积适中,地球的温度适宜,存在大气和有液态水。 (2)外部条件(宇宙环境):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和有稳定的太阳光照。考点4:人类的太空探索(1)世界太空探索成就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东方1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月球。1977年,美国“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1990年,美国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发射。1997年,美国“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2010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成。(2)中国太空探索成就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3、红一号”。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2016年,我国在贵州平塘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2022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中国航天家族: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天问系列行星探测器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宇宙空间站考点5: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1)太空探索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2)通过太空探索,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

4、。(3)太空探索也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考点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直觉阶段)太阳及月亮(推测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阶段)人造地球卫星(实证阶段)考点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1)海岸观船: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2)登高望远:站的越高,望的越远。(3)月食:月食是地球挡住太阳,所以如果影子是圆的,就证明地球是圆的。(4)卫星照片。考点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

5、1亿平方千米。 口诀:庐山起义(6371)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4万千米)。考点4:地球仪 地轴是假想轴,始终是倾斜的。考点5:经线和纬线纬线经线示意图概念在地球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圆(除极点以外)半圆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个点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考点6:经度和纬度 (1)经度: 从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180。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度数变化规律:经度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是西经,“东大东经,西

6、大西经”。(2)纬度: 从赤道(0纬线)向北,向南分别是90。 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度数变化规律:纬度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反之,向南越来越大是南纬。“南大南纬,北大北纬”。考点7:半球分界线 (1)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度数小于20W和160的在东半球,度数大于20W和160的在西半球。(2)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例如:10N在北半球;60N在北半球。15S在南半球,70S在南半球。考点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 高纬度地区:6090。30纬线是中

7、、低纬度地区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考点9:经线圈在地球仪上,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特征为:东西经相反;度数相加为180。考点10:经纬网判读 (1)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经纬网判读方法: 横纬竖经 北增北纬,标注N 西增西经,标注W经纬度书写格式:例如(30N, 90W)(2)作用:经纬网的应用领域:军事、航海、航空、交通、气象观测等。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考点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自西向东周期1天1年旋转轴地轴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

8、差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五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高度变化考点2:昼夜交替(1)成因: 由于地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昼半球,没有被照亮的一般为夜半球,地球上有了昼夜之分。 由于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交替,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线: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昏线:昼半球进入夜半球。(3)同一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晚)。考点3:时差(1)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自转一圈是360,即15/h。经度差15就产生1h时差;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2)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

9、“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考点4: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夏至6月21日前后北回归线(23.5N)昼长夜短(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23.5)昼短夜长(北半球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 对于北半球来说,从春分夏至秋分期间,白昼黑夜;从秋分冬至春分期间,白昼黑夜。 以北半球为例,从冬至春分夏至,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从夏至秋分冬至,

10、昼渐短夜渐长,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考点5:四季的更替节气北半球季节南半球季节3、4、5春季秋季6、7、8夏季冬季9、10、11秋季春季12、1、2冬季夏季考点6:五带的划分一年之中,不同纬度的地带获得的太阳光热有多有少,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温度带纬度范围地理意义北寒带北极圈以北(66.5N90N)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23.5N66.5N)一年四季分明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一年直射2次;南北回归线上直射1次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23

11、.5S66.5S)一年四季分明南寒带南极圈以南(66.590S)终年严寒,有极昼极夜现象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考点1:地图的语言方向、图例和比例尺。考点2:学会阅读地图(1)普通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2)指示标地图:按指向标判读方向,指示标箭头一般指向北。(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 地图上方向的排序 若有经纬网,按经纬网判断。 若无经纬网,按指向标判读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 若无经纬网和指向标,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注意:(1)找到北后,一定要面朝北,接着判别其他方向.(2)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

12、的最南点。因此站在北极,找不到北,四周都是南;站在南极,找不到南,四周都是北。考点3:图例(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2)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考点4:比例尺(1)计算公式: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方法: 数字式:如1:200000或1/200000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线段式: 计算比例尺时,实地距离单位先换算成“cm”。厘米换成千米,数值后增加5个“0”,米换成厘米,数值后增加2个“0”。记忆口诀“520”。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考点1:地面高度的计算(1)世界上对“海拔”概念的最早运用者郭守敬。(2)海拔

13、: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图中甲地海拔是671米,乙地海拔是354米。(3)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外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例如图中甲地和乙地的相对高度是317米。 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高地点的海拔海拔低地点的海拔。考点2:山体不同的地形部位(1)山峰(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常用 表示。(2)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谷常形成河流。(3)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脊线也叫分水岭。(4)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适合露营。(5) 陡崖: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等高线重合,适合攀岩、蹦极等;山谷处的陡崖还可能形成瀑布。 (1)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

14、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2)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差值。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等。(3)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4)山脊和山谷的判断:凸高为谷,凸低为脊。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水库的选择:一般选在口袋形洼地或者盆地,因为工程量小,蓄水量大。(2)大坝的选址:选在河流聚集的盆地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集水量大。(3)爬山线路的选择:选择等高线相对稀疏的路线,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省力。如果想较快登上山顶,选择坡度较陡的,路线短。(4)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区,遵循从高到低的原则。河流流向表述为:自XX流向XX;山脉或者公路走向等,表述为X

15、XXX走向,或者是东西走向、南北走向。(5)当山谷里发生泥石流时,应向与泥石流的流向垂直的两侧高处跑。(6)瀑布、攀岩、蹦极:陡崖。(7)自来水厂选址:河流的上游,因为远离城镇,水质好,污染小。同理,化工厂选择在河流的下游。(8)村庄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种植业;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等。考点4:分层设色地形图(1)分层设色地形图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基础上,把不同的高度和深度涂上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 优点:一目了然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考点5: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500米以

16、上500米以上200米500米无海拔范围200米以下地表起伏外围陡,高原内部起伏较为和缓有山峰或者陡坡起伏较大四周高中间低较平坦,起伏不大第三节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考点1: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类型合适的地图。地图选择适用范围行政交通图外出旅游、确定出行路线河流湖泊图了解一个地区河流、湖泊分布情况世界国家、地区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查看国家或者城市位置旅游景点分布图查看景点分布数字地图时事路线归纳和导航;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2)根据地域范围,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考点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1)如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详

17、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越简略。(2)比例尺变化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是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比例尺。(3)在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考点3:数字地图(1)数字地图的概念: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和记录并使用的地图。(2)数字地图的用途:不仅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3)数字地图的优点:携带方便、内容更新快、比例尺可调节、保存时间长、准确性高。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考点1:海陆分布(1)概念:地球表面被海水

18、覆盖的部分,形成海洋;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成为陆地。(2)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3)分布:海陆分布不均。 从南北半球观察,北冰洋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从东西半球观察,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从水陆半球观察,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约为48%。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约占90%。陆地分布最集中的陆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 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半球,地球上任何一个半球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考点2:七大洲(1)概念: 大洲和大洋: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称为大陆,大

19、陆和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半岛:深入海洋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同大陆相连。 岛屿:散布在海洋中的小块陆地。(1)七大洲名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2) 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欧洲、亚洲和南美洲小部。 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洲、非洲南部、南极洲和南美洲大部。 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大部。 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小部。 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这里终年冰雪覆盖,是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美洲的大洲是: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20、: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3)大洲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乌乌里大黑土)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考点3:四大洋(1)概念: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狭窄水道。 海湾:海或洋伸进陆地的部分。 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者岛屿与大洋隔开。 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2)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3)四大洋面积排序:太大印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

21、海洋特征: 太平洋:面积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 大西洋:第二大洋,轮廓呈“S”形。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面积最小,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内,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考点4:海洋对人类的意义(1)蓝色家园:从太空中看地球像一个蓝色的水球。(2)资源的宝库:海洋中多种多样的水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3)盐类的故乡:海洋中含盐量非常高。其中90%左右是氰化钠,也是食盐。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考点1:陆地地形(1)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2)世界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地形类型地形区名称大致位置山脉(多呈条带状分布)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

22、脉)亚洲中南部阿尔卑斯山脉欧洲南部落基山脉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世界的最长的山系)美洲西部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屋脊”)亚洲中南部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南美洲中部平原(河流中下游,由河流冲积形成)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东欧平原欧洲东部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亚州西北部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考点2:世界七大洲的地形分布特点(1)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

23、山地为主,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大陆边缘,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北美洲:地形分为3部分。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4)大洋洲:东部山脉,中部平原、西部高原。(5)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高原交错分布。(6)南极洲:以高原为主,地表覆盖厚厚的冰雪,平均海拔最高。(7)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考点3:海底地形(1)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油气资源丰富。(2)大陆坡:大陆架边缘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3)海沟: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出现在大陆坡与

24、洋盆的交界处,水深大于500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4)洋盆:宽广而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海水深度30006000米。(5)洋中脊: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顶部水深一般在20003000米,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考点1:沧海桑田(1)沧海桑田:原意指海陆变迁。(2)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原因为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填海造陆和围海造陆)原因例子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海平面上升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森林、河道遗迹人类活动荷兰围海造陆考点2:大陆漂移说(1)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2)大陆漂移说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

25、,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2亿年来,大西洋的面积越带越大。(4)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南美洲东岸的轮廓和非洲西岸的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的一致性。 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考点3:板块构造学说(1)内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主要是海洋,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3

26、)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运动方式运动方向运动形式可能形成的地形举例相对运动碰撞挤压山脉、岛弧喜马拉雅山脉相离运动张裂拉伸裂谷、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缩小”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红海扩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日本多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者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第

27、一节 多变的天气考点1:天气及其影响(1)概念: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描述天气。(2)天气的影响: 天气影响农业,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旱涝灾害频繁。 天气影响交通。大雾天气影响交通出行,冻雨天气地面湿滑影响出行。 天气影响生活。天冷添衣(穿衣指数),晴天晒被子。考点2:天气预报(1)概念:预告一日或多日内阴晴、气温、降水和风等情况。(2)天气预报播报:通常用专用符号表示天气状况。在电视播报城市天气预报时,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3)获取途径:互联网,电话12121,收音机等。(4)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雨。考点3:常用的天气符号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考

28、点1:气温及其测量(1)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2)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3)气温的测量工具:百叶箱。单位为毫米(mm)。考点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考点3:等温线及其特点(1)概念: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通常用等温线表示气温的分布水平。(2)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越密集,温差越大;等温线稀

29、疏,温差越小。 等温线闭合,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就是高温中心。(口诀: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考点3:气温分布规律(1)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4)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沿纬线平行,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大部分是海洋。(5)北半球1月等温线比7月更密集,说明北半球1月气温差异比7月更大。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30、考点1:降水及其测量(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2)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和降雪。(3)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雨量器。降水的单位是毫米。考点2:降水的变化(1)降水量描述:某地一日降水量之和就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某地一月降水量之和就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某地一年降水量之和就是该地的年降水量。(2)降水的季节变化:冬雨型,夏雨型,年雨型,少雨型。考点3:降水的分布(1)赤道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4)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31、背风坡降水少;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卡塔马沙漠。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考点1:气候及其概念(1)气候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2)气候的概念: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考点2: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时间+气温+降水时间 季节变化大:“夏季”或“冬季 季节变化小:“全年”或“终年”月均温200200-15气候特征形容词高温/炎热温暖、温和、低温寒冷严寒月降水量100mm50100mm50mm形容词多雨湿润干燥/少雨考点2:世界的气候类型(11种)地区气候类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

32、候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寒带气候考点3:世界的气候及其分布气候类型气候直方图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中西部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美洲西海岸全年炎热干燥热带荒漠热带草原气候雨林南北两侧,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非洲、澳大利亚、巴西高原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稀疏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10N25N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亚热带的大陆东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东

33、部、南美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部、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冷夏热,降水少,集中于夏季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北美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温带落叶阔叶林寒带气候极圈以内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全年严寒少雨苔原和地衣高原山地气候中低纬度的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和埃塞俄比亚高原冬冷夏凉,降水较少(终年寒冷干燥)自然景观从山脚到山顶

34、垂直差异显著考点4:气候类型的判读(1)以“月”定“球”(以热定球)6.7.8月气温最高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南半球(2)以“温”定“带”(最低温)20 热带 20 亚热带(温带海洋) 温带 -15 寒带(3)以“水”定“型” 年雨型(热雨和温海) 夏雨型(三季风和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考点5:北半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考点6: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纬度因素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海陆因素1.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2.受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状况不一样的影响

35、,南半球的等温线更为平直。1.南北回归线两侧,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2.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地形因素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考点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利:植树造林、兴修水库会改善局地气候。不利:过度砍伐树木、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气候恶化。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考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1)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已达80亿。(2)18世纪以前:增长比较缓慢。工业革命以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二战以后人口迅速增长。(3)人口增长的原因: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人均寿命延长、新增婴儿数量增多。考点2:人口自然增长率 (

36、1)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出生人口数量/人口总数;死亡率=死亡人口数量/人口总数)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增加,且数值越大表示增长越快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不变(零增长)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减少(负增长) (3)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0.6%);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2.54%);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46.41亿);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0.42亿)。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7、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5)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影响,还受人口迁移因素的影响。考点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和居住条件差等。对策:控制生育政策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对策:鼓励生育政策,接纳海外移民。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考点4: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该地区人口总数(人)/该地区面积(km2)。人口疏密程度用人口

38、密度表示。(2)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分布特点不同地区人口的分布原因环境特点稠密区“四密”亚洲的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及北美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北美东部稀疏区“四疏”沙漠地区极端干旱自然环境恶劣雨林地区过于湿热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高原、山地地势高峻,空气稀薄考点5: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人种肤色特征眼色特征面部特征头发特征黄色人种淡黄色棕 色扁平黑直白色人种白色色浅,浅蓝色鼻子高、嘴唇薄波浪状黑色人种黝黑黑棕色嘴唇厚、鼻翼宽卷曲 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考点6:三大人种的分布人种地区分布黄种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 、南美洲北部白种人欧

39、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黑种人非洲中南部、大洋洲西北部同一人种分布特点:大范围集中,小范围零星分布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考点1:聚落(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其中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等。(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区别:生产活动的不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乡村一般从事农业生产。(3)聚落分布的条件: 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自然资源丰富考点2:乡村和城镇景观差异房屋交通设施原始风貌乡村密度小且低矮线路狭窄,稀少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少保留了更多的自然风貌城镇密度大且高楼众多道路纵横交错,有的呈现网络化立体化餐馆、商店等商

40、业服务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齐全原有的自然环境大都已被改造考点3:聚落分布(1)聚落密集区: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业比较发达。(2)聚落稀疏区:高原、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位于平原地区条带状位于河流、山麓、谷地等地区。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考点1:世界的语言(1)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也是联合国的官方语言。(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考点2:世界三大宗教(1)世界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2)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3)伊斯

41、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被称为回教或清真教。(4)非洲北部和东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是阿拉伯地区,居民属于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考点3:不同的文化所在区域典型民居当地特点民居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冰屋纬度高,气候严寒冰块构筑,低矮无窗,就地取材,利于防风保暖黄土高原窑洞冬冷夏热,降水少,土壤具有直立性门窗小,土层厚,直立性强,利于保温隔热,冬暖夏凉东南亚杆栏式建筑(竹楼)气候湿热墙体薄,底部架空,利于通风散热西亚土楼全年炎热干燥多平顶屋的多层土楼,窗小墙厚,保暖隔热,防风沙。青藏地区平顶碉房冬寒夏凉就地取材,保暖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考点1: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差异 (1)由于不同地区

42、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发达国家 主要国家:欧洲西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挪威。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美国、加拿大。亚洲:日本、韩国 分布:大多数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的北部,因此把发达国家称为“北”。(3)发展中国家 主要国家:亚洲大多数国家:中国、印度、 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 非洲:埃塞俄比亚、乍得、 分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因此把发展中国家称为“南”。考点2:合作发展(1)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2)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考点3: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1)全球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各国资金、技术,市场条件也不一样,每个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也存在一些不足。(2)快速、高效、多样的交通运输,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为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 37 页 共 3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地理 > 湘教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必背知识点复习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