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液体的压强素养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理解液体压强的公式,并能够进行简单计算。(3)从物理学角度理解连通器原理。2科学思维:(1)通过观察和分析,推理归纳得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3)基于压强的定义式,结合实验探究结果,推理得出液体压强大小的公式。(4)通过公式推理证实连通器原理,巩固压强公式的运用。3科学探究:(1)通过演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增强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2)通过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2、(3)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体验“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研究过程,提升综合的科学探究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善于探究、乐于探究、敢于探究的品质。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体验科学规律对生产建设的指导意义,激发热爱学习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哪些同学有过游泳的经历呢?同学们积极发言,都说游到深处感觉胸口更闷。再用课件展示浅海潜水服、深海潜水服,并问:为什么深海潜水服要比浅海潜水服更厚重些?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3、液体的压强。教学活动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引出课题介绍海底景象的录像,引导学生注意,潜水员穿着笨重、奇特的潜水服。提问:潜水时都要穿这样的衣服吗?为什么只有潜到深海时才需要穿这种特殊的服装?展开积极讨论:(1)潜水时不一定都穿潜水服。只有比较深的地方才需要穿,而且到不同深度的海域要穿的潜水服不同。(2)穿潜水服是为了保护潜水员,海水会对人体施加压力;很深的地方压力(压强)很大。 总结学生可能的猜想:液体内部不仅存在压强,而且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阅读教材P48,做“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出示微小压强计,讲解它的构造并演示使用方法。认识微小探测器,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仪器的构
4、造和使用方法。在微小压强计原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使用图9-2-2 的简易液体压强计。1猜想:首先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老师对学生的猜想分类整理,明确探究的方向。2设计实验:根据猜想,确定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学生讨论:怎样采用控制变量法来验证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与方向有关;液体压强可能跟液体密度有关。说出具体的做法。探究一: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_有关。记录的表格: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深度L/cm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L/cm123探究二: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_有关。记录的表格: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深度L/cm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L/cm123探究三:液体内部压强
5、的大小可能与_有关。记录的表格:实验次数液体种类深度L/cm金属盒所对的方向压强计管中液面高度差L/cm123实验前的温馨提示:(1)改变深度方法:松开螺丝,上、下调整即可;(2)改变橡皮膜方向方法:手拿胶管,转动上端的旋钮即可;(3)压强计上的胶管不能弯折;(4)出现U形管中液面不平时,请去掉胶管接头处,重新接好;(5)深度是指从液面向下到某处的竖直距离;用钢尺可以读出深度大小。3进行实验:老师巡视指导。4分析论证: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结论。总结:(1)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同一深度的液
6、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二、液体压强的大小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那么液体内部某处压强的大小如何确定呢?据此,我们将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如图9-2-4),来定量研究液体压强的大小。阅读教材P50,做“演示实验:液体内部的压强有多大”。如图9-2-5所示,在玻璃管中注入水,观察橡皮膜的变化。当橡皮膜没有凹凸时,观察玻璃管内水的高度,你会发现什么?设水的密度是,玻璃管的内截面积是S,橡皮膜距水面的深度是h。橡皮膜没有凹凸时,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力与玻璃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力F水柱平衡。分析后,学生完成推导过程,得出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1)pS=F水柱。(2)F
7、水柱=G水柱=mg=Vg=Shg。(3)pgh。因此,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gh。讲解:强调深度的含义,公式说明的问题。实验证明,该公式也适用于不规则容器所盛液体产生的压强。阅读教材P51,讨论交流:谁受的压强大。如图9-2-6所示。学生分析讨论作答: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所处深度有关。三、连通器1.引出问题:基于学生关于三峡大坝收集的资料,提问: 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了长江,为什么下游的船只还能驶到上游?它们是怎样“翻越”大坝的?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逐步设问: (1)水位高度可以调节吗? (2)水库大坝采用什么方法调节水位? (3)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中采
8、用了什么原理?(4)什么是“连通器”? 可能一些学生已经收集到相关资料,提到连通器及连通器原理。 比如:大坝旁都要修建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可以调节上下游的水位落差 ,实现通航。给出“连通器”概念: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2.探究连通器的特点阅读教材P51,做“演示实验:连通器中液面的特点”。出示自己制作的简单连通器(如教材图 9-3-2 所示)。把两支注射针筒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调节两边针筒等高,向管中注入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管内水面的关系。 用一根红线系在两铁架台间,标识出此时水面所在位置。 两边针筒等高时,学生观察到两边水面相平。 问:如果举高或降低一边针筒,水面会变化
9、吗?怎样变?为什么? 缓慢调节一边针筒,使两边针筒明显不等高。要求学生观察、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要求填写下面半命题: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将_相平(等高)。3.利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连通器原理(选讲) 分析液体不流动时液片的受力。由液体压强公式P=gh ,可推知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液柱高度相等的结论。讲述:如图所示,设液片AB的面积为S,左、右两管内水深分别为h左和h右,由于水不流动,即液片AB左、右两面所受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同作用于液片AB上,则左、右两管中的水对液片AB的压强相等;因为两管中同是水(即液体密度相同),只有两管水深相等,压强才能相
10、等。即h左h右,所以左、右两管水面总保持相平。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应用公式phg,证明h左h右。4.应用列举生活中的连通器。如:茶壶、锅炉水位计等,如图所示。四、帕斯卡实验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如图9-2-10所示。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h就很大了,能对水桶产生很大的压强。这个很大的压强就在各个方向产生很大的压力,把桶压裂了。演示以下实验:观察现象,关注实验现象及结论。 用输液软管连接漏斗和灌有一定量水的气球。
11、把连接气球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漏斗置于较低位置时加水。让学生观察现象。气球变大变薄,但没有破(将破未破)。问学生:改变漏斗位置会发生什么? 缓慢提高漏斗,达到一定高度时,气球破裂(课前注意反复试验,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时再加水)。针对教师问题积极猜想: (1)提高漏斗,不会有变化; (2)提高漏斗,气球会破。 提问:气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听取学生的解释,适当总结。一些同学能够根据压强公式解释现象。 引入数据讲解书上例题。 积极思考例题计算过程,对实验现象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引申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帕斯卡实验的现象发生?我们是怎样利用液体这个特性的 ? 展开讨论,举出类似
12、的例子。或在教师提示下关注并收集相关资料。板书设计2 液体的压强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为什么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帕斯卡裂桶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分析学生所做的实验,探究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液体压强有大小之分;并以实验的现象为依据,猜想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好实验,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后分析论证,探究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再理论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对于为什么连通器内装入一种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的理论推导,只作一般讲解,不宜作为本课重点,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去做,不能要求全体学生都去推导证明。不足之处:基础较差的同学,活动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