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中考生物冲刺复习七八年级共10个专题考点提纲汇编专题一 生物与生物圈1.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共同(基本)特征:(4能1要1有1除外)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了解生物与环境(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和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如:麦田中影响麦子的生物因素有蚜虫、蜘蛛、杂草、田鼠等非同种生物;影响一株麦子的生物因素除了非同种生物外,还有同种生物其
2、他麦子。)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 捕食、 竞争、 共生、 寄生等关系。(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如光照影响鼠妇的分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草盛豆苗稀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生物有某种结构特点适应环境中某种因素。)生物影响环境:如炎热的夏天大树下较为凉爽。(大树底下好乘凉有利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利影响)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如沙漠中的植物通常退化成针状,根扎得很深,同时能防风固沙。(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包括 生物部分和 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 生产者、 消费者和 分解者;非生
3、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等。(四者缺一不可,如草原上所有的草、池塘中所有的动物都不是生态系统。)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左图中有 1条食物链。(捕食食物链,即吃和被吃的关系。从生产者开始顺着箭头往上,直到物质和能量不能再流动算1条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 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网。食物链的书写:起始于 生产者,终止于 最高级消费者;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如植物虫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 食物链和 食物网流动。能量是 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物质是可以 循环的。2)生产
4、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间的关系是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生物体内能量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或光能),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 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化学能。(4)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时刻进行着 物质和能量交换。(5)由于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生态系统三大功能分别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流飞蛾扑火是通过光(物理)信息;花香引蝶、老马识途是通过气味(化学)信息;蜜蜂是通过“8”字舞(行为)信息。(6)变式中,影响鼠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6种(微生物除外),其中蛇与鹰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7)变式中,食物链有 5条。(8)变式中,最高等的动物所属
5、的类群是 哺乳动物。(9)变式中的生态系统若被难以分解、无法排出体外的有毒物质污染,则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鹰。(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就累计得越多。)4.生态系统(1)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各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越 强。(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有一定限度的。若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
6、的家园。(5)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之称。(6)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7)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8)空气中氧气主要来源于海洋生态系统(70)。(9)各个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专题二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显微镜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目镜和物镜能放大物像。 目镜无螺纹,如图,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有螺纹,如图,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更换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2)粗准焦螺旋能大幅度升降镜筒,用于 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能小幅度升降镜筒, 使物像更加清晰。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不需要再旋转
7、粗准焦螺旋。(3)遮光器的光圈和反光镜可 调节光线强弱。外界光线强时,视野过亮,用 小光圈和平面镜;外界光线弱时,视野过暗,用 大光圈和凹面镜。(4)显微镜的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亮度越 暗,视野范围越 小,视野内细胞数目越 少,观察到的物像越 大。(6)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7)要将视野中偏向某个方向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本就向哪个方向移动,即“ 偏哪往哪移”。当玻片上为“p”时,则视野中为“d”,即旋转180。要想把视野中的污点或气泡移出,则反向移动,如在左上,就要往右下移动。(8)污点位置判断方法:先转
8、目镜,污点动,在 目镜上。污点不动,再移动标本,此时污点动,在 标本上。污点不动,在 物镜上。2.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应是 薄而透明的。(2)对光完成的标志是通过目镜看到 明亮的圆形视野。(3)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 物镜,以防损坏物镜或压坏玻片标本。(4)调焦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5)用纱布擦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擦镜纸擦拭镜头(防止划伤镜头)。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归纳: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动、植物细胞(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2) 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的
9、进出(能力是有限的,植物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3)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4)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5)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命活动越旺盛的细胞,需要的能量越多,线粒体数量越多)。(6)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7) 液泡:内含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含各种味道的物质等。(8)动、植物细胞 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9)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液泡和 叶绿体。(10)植物绿色部分细胞中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线粒体和叶绿体,动物细胞中
10、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线粒体。(11)区分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形态: 植物细胞呈多边体, 动物细胞呈球体。结构: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非绿色植物细胞除外)。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1)细胞 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 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 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2)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不同点:动物细胞分裂为 缢裂(从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且不能形成 细胞壁。(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等生理过程,能观察到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的是 细胞分裂。(4)细胞通过分裂能形成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若新细胞的染色体数量与原细胞中染色体数
11、量保持相同的细胞分裂是形成 体细胞的分裂,若新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仅为原细胞中染色体一半的细胞分裂是形成 生殖细胞的分裂。(5)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2N,则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是 2N4N2N,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是 2NN2N。(6)细胞分裂过程:核质膜。(植物细胞还要形成细胞壁。)2.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动物(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注意:上皮组织不仅分布在皮肤表面,还有消化道管壁、腺体管壁。)植物的五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注意:叶片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而
12、非上皮组织;叶肉细胞属于营养组织,而非肌肉组织。)(2)器官是由不同的 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3)动物(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与动物相比,植物体没有 系统这一结构层次。3.单细胞生物(是细胞,也是个体,但无组织、器官、系统)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1)消化: 口沟、食物泡和胞肛。(2)呼吸: 表膜。(3)排泄: 伸缩泡及收集管。(4)运动: 纤毛。(5)繁殖: 分裂。(6)对刺激有反应,且 趋向有
13、利刺激, 逃避有害刺激。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1.种子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比较内容菜豆种子(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 (单子叶植物)不同点子叶数两片 一片胚乳大多数无 胚乳大多数有 胚乳贮藏营养物质部位子叶 胚乳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1)种子都由 胚和种皮组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还有 胚乳。(2)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 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注意胚根和胚芽的位置)。(3)区分单、双子叶植物的方法:子叶数量、叶脉形态(单子叶平行叶脉,双子叶网状叶脉)。(4)面粉、大米、玉米等主要来自单子叶植物种子的 胚乳。花生油、芝麻油、豆腐等主要来自双子叶植
14、物种子的 子叶。豆芽白嫩细长的部分是由 胚轴发育来的。2.种子萌发(1)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 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胚根发育,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胚芽发育成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X表示萌发过程中湿重,Y表示萌发过程中干重。(2)种子萌发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活的,且种子不处于休眠期。3.根尖的结构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根尖。(1)列表比较根尖各部分名称主要变化主要功能成熟区分化形成根毛和导管 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导管运输水和
15、无机盐伸长区细胞不断生长成为 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根尖伸长 最快的地方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根冠和伸长区的细胞数量细胞 分裂最旺盛的部位根冠保护分生区(2)幼根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 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靠 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3)根尖的各部分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4.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枝条都是由芽发育成的,芽中有分生组织。(1)叶芽的细胞 分裂和分化实现茎和叶的生长。(2)枝条由 幼嫩的茎、叶和芽构成,其上的 芽能发育成新的枝条。(3)芽按着生部位分为 枝芽和顶芽;按发育性质分为 花芽、枝芽和混合芽。5.花的基本结构(1)花的主要结构是 花蕊 (雄蕊和雌蕊)
16、,原因是雄蕊的花药产生的花粉中有 精子;雌蕊的子房里有 胚珠,其内有 卵细胞。(2)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 传粉。(3)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 子房,一直到达胚珠。(4)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 胚珠内部。(5)胚珠里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 受精卵。(6)只有 同种植物的花粉落在柱头上,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7)一般情况下,一个子房只能形成 一条花粉管。6.从花到形成果实的过程子房、胚珠数量与种子、果实数量的关系。一个果实内并非只有一粒种子。胚珠数种子数;子房数果实数。描述花生果实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是果皮、种皮、胚
17、,分别是由子房壁、珠被、受精卵发育而来的。7.叶片的结构示意图(1)叶片由 表皮、叶肉、叶脉组成,其中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是 叶脉,内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叶肉。(2)叶片是进行 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3)陆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 下表皮。(4)气孔由一对 保卫细胞构成,是 蒸腾作用的“门户”, 气体交换的“窗口”。(5)气孔的开启和闭合受保卫细胞 形状和大小的调节。一般情况下,白天或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 张开。夜晚或保卫细胞缺水时,气孔 闭合。当白天保卫细胞缺水时,气孔 闭合。专题四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图示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异同
18、点名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 有机物(如淀粉),并且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细胞利用 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 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水蒸气状态,散失到 大气中的过程名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表达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应用利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方法实现增产松土、排涝、夜间降低大棚内温度、粮食晾干后储存等移栽植物时,常剪去部分枝叶或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移栽,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
19、成活率名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意义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 生产者,为生物提供所需的食物和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平衡促进生物圈中的 水循环光合作用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二者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两者相互依存。3.演示实验(1)光合作用的演示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 燃烧起来。结论: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 氧气。(2)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现象: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结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能量。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二氧化碳。现象:甲瓶蜡烛熄
20、灭,乙瓶正常燃烧。结论:种子呼吸作用消耗 氧气。4.绿色植物的关系图(1)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或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右图)光照强度为0,只有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最多的点是A。光照强度为 0B时,光合作用效率小于呼吸作用效率,表现为释放二氧化碳。但量越来越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有机物的累积量是负值。光照强度 等于B时,光合作用效率等于呼吸作用效率,表现为不释放也不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有机物的累积量是0。光照强度大于B时,光合作用效率 大于呼吸作用效率,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有机物的累积量
21、是正值。0光照强度E,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成 正比。光照强度E,光合作用效率 不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受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的限制)(2)夏季,植物一昼夜内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图(右图)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为 AI,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段为 BH,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为 BH,只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为 AB、HI。 BC、GH段光合作用效率小于呼吸作用效率,表现为释放二氧化碳。 CG段光合作用效率大于呼吸作用效率,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 C、G点呼吸作用效率等于光合作用效率,表现为不释放也不吸收二氧化碳。BD段光合作用效率上升的原因是 光照强度增加。FH段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的原
22、因是光照强度 减小。DE段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的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大于吸水,气孔 关闭,导致叶片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EF段光合作用效率上升的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小于吸水,气孔开启,导致叶片内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5.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土地荒漠化严重。(2)保护植被的措施:法律保护;植树、种草;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纸制贺卡等。专题五 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由来1.男、女的生殖系统图示主要的生殖器官:睾丸和卵巢,既能产生生殖细胞,还能分泌性激素。应用: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能有效
23、地阻碍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达到节育目的;同时不会影响人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分泌性激素,第二性征发育等。2.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图示(2024年新教材修正此图)3.胚胎发育过程睾丸 精子卵巢 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婴儿4.胎儿、脐带和胎盘图示5.青春期身体变化图示6.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显著特点为 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出现第二特征,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人体的营养1.六大营养物质作用糖类 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的重要原料水水
24、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六大营养物质作用无机盐作用多种多样,如: (1)缺钙的儿童易患佝偻病,缺钙的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2)缺铁的人易患缺铁性贫血;(3)缺碘的成年人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维生素作用多种多样,如:(1)缺乏维生素A易患 夜盲症、干眼症等;(2)缺乏维生素C易患 坏血病、牙龈出血等;(3)缺乏维生素D易患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2.消化和吸收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吸收:小肠内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1)人体消化系统图示:人体的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和 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依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
25、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等器官以及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体中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消化器官。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 胆汁是人体内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淀粉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口腔,参与的消化液为唾液;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葡萄糖,参与的消化液为肠液、胰液。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胃,参与的消化液为胃液;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氨基酸,参与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部位是 小肠,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甘油和脂肪酸。(3)小肠结构图示:小肠适于消
26、化和吸收的特点: 长:成年人小肠长56米,增加了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 大: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多:小肠内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3.合理营养(1)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应当分别占 30、40、30左右。(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中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每餐摄入量最少的营养物质为 脂肪,最多的营养物质为 糖类。人体呼吸和能量供给1.呼吸系统图示(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和 肺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7、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温暖、湿润和清洁气体。(3) 咽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否则容易因 会厌软骨来不及遮盖喉口,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4)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由 呼吸系统获得,产生的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变式图示(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通过 气体扩散来实现。(2)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血液由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通过 气体扩散来实现。(4)组织细胞处的氧气由血液向组织细胞扩散,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向血液扩散,血液由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5
28、)氧气通过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后最终进入组织细胞中的 线粒体,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完成 呼吸作用,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呼吸时,胸腔容积的变化呼吸吸气呼气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 收缩肋间肌和膈肌 舒张运动方向肋骨向外向上、膈顶向下肋骨向内向下、膈顶向上呼吸吸气呼气胸腔容积前后径、左右径变大,上下径变大前后径、左右径变小,上下径变小变 大变小肺容积 增大缩小肺内压变 小变大气流方向外界肺内肺内外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人体的血液图示:血液:由 血浆和血细胞组成。(1)血浆能够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
29、状,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 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 氧。 白细胞体积较大,数量较少,有细胞核,其功能是防御与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无细胞核,其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2.人体的血管图示:(1) 动脉:血流速度快,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中医切脉的部位是手腕部的桡动脉。(2) 静脉: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上的“青筋”和输液时针刺入的部位都是 静脉。(3) 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管径最小,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3.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数量多,分布广,管壁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管径小,血流速度最慢。注:血管判断依据 血流方向、血
30、管分合。(1)血流方向: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肝脏、肾小球除外)。(2)血管分合: 动脉一分为二、越分越细形成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合二为一,形成 静脉。4.人体的心脏图示:(1)左心房连接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连接主动脉,流动脉血;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连接肺动脉,流静脉血。(2) 左心室的壁最厚,收缩时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3)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分为房室瓣和动脉瓣。 房室瓣位于心房与心室之间,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保证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4)心脏的功能:推动血液的流动,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5.心脏功能图示:心脏工作时,肌
31、肉、瓣膜的状态和血流方向图示甲乙丙心房收缩舒张舒张心室舒张收缩舒张房室瓣开启闭合开启图示甲乙丙动脉瓣闭合开启开启血流方向心房 心室静脉 心房,心室动脉静脉 心房心室意义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1)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能同时 舒张或交替收缩和舒张,但不能同时 收缩。(2)心脏的舒张时间比收缩时间 长,故心脏不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6.血液循环图示:简图:(1)体循环循环路径: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物质变化: 氧、营养物质 减少, 二氧化碳增加。血液变化: 动脉血 静脉血。图示:简图:(2)肺循环循环路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
32、静脉左心房。物质变化: 氧增加, 二氧化碳减少。血液变化: 静脉血 动脉血。(3)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通过 心脏连成一条完整循环路径。(4)循环系统中适于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肺泡和毛细血管处的)毛细血管。(5)从肺泡进入血液中的气体是 氧 ,从血液进入肺泡中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故人体内 肺泡内氧含量最高, 二氧化碳浓度最低。(6)组织细胞从血液中获取的物质分别是 氧和营养物质,组织细胞排到血液中的废物有 二氧化碳(和尿素) ,故人体内 组织细胞内的氧含量最低,二氧化碳浓度最高。(7)心脏左侧及与左侧相连的血管流 动脉血,心脏右侧及与右侧相连的血管流 静脉血,流动脉血的血管有 肺静脉、主动脉
33、,流静脉血的血管有 肺动脉、上下腔静脉。(8)口服、打点滴、肌肉注射药物到达病灶的循环路径:药物 体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病灶。(9)肺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或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最少需要 1次经过心脏。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或药物要到达组织细胞,或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最少需要 2次经过心脏。7.血型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缓慢地输给其他任意血型的患者,AB型血的人可以输入少量其他血型的血液,大量输血仍需遵循同型输血原则。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2)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
34、所。(3) 膀胱是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4)人体排尿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2.肾单位(1)两处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处毛细血管网(过滤)和 肾小管处毛细血管网(物质交换,运走重吸收物质)。(2)两处动脉血管: 入球小动脉和 出球小动脉。(3)三处流动脉血的血管: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4)肾小球两端都连 动脉血管,出球小动脉两端都连 毛细血管。(5)两套管道系统:血流管道和尿液管道。血流管道: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处)毛细血管网肾静脉。尿液管道: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输尿管。(6) 肾小球既属于循环系统,又属于泌尿系统。3.尿的形成(
35、1)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的 过滤作用。部位:肾小球 肾小囊腔。过滤过程:a.不能被过滤的物质: 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部分血浆。b.能被过滤的物质: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c.过滤结果:能被过滤的物质形成 原尿。d.血液成分变化:血液中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浓度 增加。e.过滤时,葡萄糖等要经过 两层细胞(即肾小球壁和肾小囊内壁)。(2)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部位:肾小管肾小管外的 毛细血管。重吸收过程:a.被重吸收的物质:大部分的水、全部的 葡萄糖和部分的 无机盐等。b.不能被重吸收的物质: 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c.重吸收结果:未被重吸收的物质形成 尿液。d.重
36、吸收时,葡萄糖等物质要经过 两层细胞(即肾小管壁和毛细血管壁)。e.血液成分变化:血液中 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含量增加。f.血液类型的变化: 动脉血变成 静脉血。4.排泄途径(1)呼气:通过呼吸系统的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 (2)排尿: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3)排汗:通过皮肤中的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专题六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1.脑(1)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2)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3)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
37、的生命活动。2.人体的眼(1)视觉器官是 眼,视觉感受器是 视网膜。(2)“两个场所”:成像场所是 视网膜;视觉形成场所是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3)“两个调节”:由明到暗,瞳孔变 大;由暗到明,瞳孔变 小。由远到近,晶状体曲度变 大;由近到远,晶状体曲度变 小。(4)平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是巩膜,而黑眼球是指虹膜。 虹膜色素的不同,决定了眼球的颜色差异。(5)视觉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 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当视网膜上对 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图像信息时,会通过 视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人体的耳(1
38、)听觉器官是 耳,听觉感受器是 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3)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所以遇到巨大声响时,要闭口 堵耳,或张口(注意不堵耳),保护鼓膜。(4)飞机起降时,嚼口香糖,使咽鼓管打开,保持鼓膜内外 气压平衡。(5)晕车和晕船与 前庭和半规管有关。4.神经系统神经元:(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由细胞体和 突起(树突和轴突)组成。(2)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的关系:(3)神经传递方向: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神经末梢树突。(4)功能:接受信息,产生信息,传出信息。(5)神经
39、元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有大量的 突起(与接受、传出信息的功能相适应)。神经系统的组成:5.反射弧与反射(1)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简单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和脑干,如膝跳反射等。 复杂反射是通过学习和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反射,神经中枢位于 大脑皮层。人类特有的反射是与 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弧五部分缺一不可,顺序不能颠倒。(3)反射建立条件:反射弧结构 完整,且有 刺激。(4)判断传入神经的方法:传入神经上有 神经节。传
40、入神经由脊髓的后角传入神经中枢。(5)反射弧异常判断:若传入神经受损,则不能形成 反射和感觉,能产生 大脑(有意识)控制的运动。若传出神经受损,则不能形成 反射和运动,能形成 感觉。若脊髓传导功能丧失,不能 形成感觉和大脑(有意识)控制的运动,能形成 简单反射。若眼球结构完好,不能形成视觉的原因是 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受损。6.人体的内分泌(1) 胰腺既是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胰岛素),也是外分泌腺(胰腺分泌胰液)。(2)睾丸、卵巢既是主要 性器官,也是内分泌腺。(3)垂体不仅能分泌 生长激素,还能分泌促性腺激素,被称为内分泌腺之王。(4)生长激素、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只能 注射,不能口服。(5)
41、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 毛细血管。专题七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主要由 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构成。2.关节(1) 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2)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有关。(3)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中的滑液有关。(4) 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3.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每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 两块骨上。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5.运动的产生(1) 运动的产生: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起 杠杆作用,关节起 支点作用,骨骼肌提
42、供 动力。(2)运动的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3)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图示:图甲表示 屈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 舒张。图乙表示 伸肘动作,此时肱二头肌 舒张,肱三头肌 收缩。几种常见动作下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状态对比常见动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提重物 收缩收缩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引体向上过程中 收缩 收缩完成引体向上动作时 收缩 舒张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按照行为获得途径可分为 先天性行为和 学习行为。(1) 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觅食、鸟类迁徙。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先天性行为意义: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2) 学习行为: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