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824686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语文必背 64 篇汇编之劝学 (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 劝学(节选)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中(合乎)(合乎)绳,輮輮(通(通 “煣”,使煣,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煣”,使煣,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就(接近,靠近)(接近,靠近)砺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知(通“智”,智慧)(通“智”,智慧)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须臾(片刻,一会儿)(片刻,一会儿)

2、之所学也。吾尝跂跂(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也,而闻者彰彰(明显,清楚)(明显,清楚)。假假(凭借,利用)(凭借,利用)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致(达到)(达到) 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水(游泳)(游泳)也,而绝绝(横渡)(横渡)江河。君子生生(通“性”,天赋,(通“性”,天赋, 资质)资质)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兼词,于之,在那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跬(半步)(半步)步,无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至 千

3、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 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 泉,用用(因为)(因为)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 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 (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 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 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

4、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 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 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 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 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 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 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

5、 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 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 (也能走得很远,) 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 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 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 它用心浮躁啊。 【情景默写】【情景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开头用比喻说理,分别以“ ”和 “ ”说明“青”和“冰”的形态和性质在一定条件下

6、会发生变 化,。 2.荀子在劝学中开头用“ , ”两 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不断学习才能取得进步的道理。 3.荀子在劝学中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论出 “ , ”,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 的重要性。 4.荀子劝学中谈到学习的重要性,以 “ , ”两句说明“学”与“思”的关系, 强调既要重视学习,更要重视思考。 5.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的作用,先是通过系列比喻说明凭借外界条件帮助 的重要性,并推论出“ , ”,这种“学 而后知”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6.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上积累的重要性,其中有关“土”的比喻句是 “ , ”。 7.劝学中荀子先是用两组比喻说明

7、积累的重要性,接着强调积累善行养成高 尚的品德,才会“ , ”。 8. 荀 子 在 劝 学 中 用 系 列 比 喻 论 述 学 习 重 在 积 累 , 以 “ , ” 两句阐述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的道理。 9.荀子在劝学中以“ , ”两句, 论证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难的事也可以做到。 10. 荀 子 在 劝 学 中 以 蚯 蚓 为 例 论 证 为 学 贵 在 专 心 致 志 , 其 中 “ , ”两句说明蚯蚓自身的不足之处。 11.荀子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与之相反的 是螃蟹用心浮躁,以致造成“ , ”的后 果。 答案: 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为之而

8、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素材运用】【素材运用】 1、劝学是荀况的代表作之一。劝学是荀子的首篇,是荀子五十岁游 齐,为稷下学宫祭酒时,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写下的鼓励学习的箴言。文章分别 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 关学习的问题。

9、 2、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思想由孔子、孟子而至荀子,经历了丰富和 发展。按照正常的推论,荀子的学生也理应是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和发扬者,然而身为 荀子学生的韩非、李斯却是法家思想的提出者和集大成者。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 不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家不同的学派,谁胜于谁现在也很难说,但有 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作为老师的荀子,决不是让学生唯我独尊;作为学生的韩非、李 斯,也不是唯我老师为正宗。在他们的教与学中,应有鼓励质疑、提倡创新的意识。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西方一位哲学大师的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3、荀子十五岁就离开家乡到齐国去讲学。他当过多年祭酒荀,又四处奔波,几乎

10、 跑遍了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一天遇见一位儒生,口中念道:“人之初,性本 善。”荀子大叫一声: “差矣!应当是人之初,性本恶。”二人争辩起来。儒生说: “人 生下来,本来是善良的,有的人后来受了社会上污泥浊水的影响,才变坏了的。”荀 子说:“不对,人生下来,本性为恶。后来受到了各种教育,才变为善。你看各地不 都在办学吗,学得好的变好,学不好的变坏。师法之化,礼仪之道不可无也,不抓紧 教育不行啊!” “人之初,性本恶。”我们都有私心,只是,我们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理智, 谦让。于是我们会把东西“礼貌”地让给别人。实际上不知道内心是否在歇斯底里地 叫嚣着。如果说人们一开始便是善良的,那么具备好

11、的性格的人就不会格外受欢迎, 因为那是与生俱来的。正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恶,才会使得那些经历种种困难,自我蜕 变后的具有优秀品质的善良的人,显得弥足珍贵。 4、有一天,荀子见一伙人戴着柳树叶编的帽子,跪在太阳地里,向老天爷求雨。 他很不以为然,说:“过些天如真能下了雨,不求雨的人不也得了雨吗?下雨与祈雨无 关。 如真不下雨, 那还是想法子引河开渠, 才能有水。 故错人而思天, 则失万物之情。 ” 他的结论就是说:“放下人为的努力而指望天赐,那就违反了万物之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说得中肯,说得深刻。那种只会说“我不 行”而不努力实干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功?如果胸中怀着一个不倒的信念

12、事在人 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努力,再努力,艰辛的劳动总有一天会结出硕果,我们都可 以浇开成功之花。 5、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荀子 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 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也就 是说“人定胜天”。他强调了人的能动作用,对我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起到了极大的 鼓舞作用。 荀子的“人定胜天”,不是叫我们与自然抗衡,而是叫我们认识自然,摸清自然,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制天命而用之”。而现实是,我们 往往把违背自然,践踏自然,杀鸡取卵

13、式的掠夺自然当作了“人定胜天”,这不活活 地屈杀荀老先生?记住,人定胜天,首先要尊重天。 6、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说,提出性恶论。荀子首先肯定“人之性善,其善者,伪 也。(伪,即人为的意思。)然后从人的种种欲望来证明人之性恶。荀子认为孟子 没有分清性与伪,所以才会有性善说。在这里,荀子是从人的欲望,人的本能去讨论 人性的。因为欲望会引起争端,蕴涵着恶的因子,所以荀子说人性本恶。但是荀子也 是肯定途之人可以为禹的, 认为人只要肯习掌握仁义法度的方法, 肯仔细观察思考, 肯日久积累善行,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7、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 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

14、,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 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 再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 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对此文 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 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 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 恩格斯说,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作为自然人,人像动物一

15、样具有觅食、 防卫、繁衍三大本能。作为社会人,人对三大本能就要具有一定的道德的本能力。荀 子的性恶论,应该是从人的自然属性说起,其目的在于警示人们学习掌握仁义,提高 道德修养,改变自身,使自己成为“圣心皆备”之人,性善也罢,性恶也罢,两种观 点殊途同归,做人要做有修养之人,做人要做有道德之人,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真 正的“社会人”。 【适用话题】 可用于“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有恒心”“要专一”“要学以致用”“青出 于蓝而胜于蓝”“要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治学精神”“质疑与创新”“积累”“专心” “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求知”“知识”“主观与客观”“规律”“捷 径”“省察与反思” “学

16、无止境”“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等写作话 题或题目中。 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 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 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 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 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 必要的器具、

17、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 良师益友等。 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 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 文化精髓, 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 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 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运用范例】 1、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对终身教育思想就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劝学开篇 就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 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该不间

18、断地接受教育,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荀子说:“学 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的论断,可以说是世界上对终身教育理论的最深刻最独到的 见解,反映了现代各国大力提倡的终身教育的实质。这说明荀子的思想具有超越时空 的普遍性,这也是我们可以从荀子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基础。 2、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 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 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 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

19、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 力百倍千倍地延伸。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 项羽,主要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 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 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就 自己的事业。 3、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舍之,不舍朽 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清代学者王国维曾总结了学习的三个境界。其 一为志存高远,“昨夜西

20、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基二为持之以恒,“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为成功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这些话都说明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4、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许下第一千 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 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 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 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

21、仅是“踮起 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 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 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 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 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 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踮起脚尖) 5、兀立的山峰,本没有灵气,却借助脚下的绿水,构建出人间胜景;火红的花朵, 本没

22、有生机,却借助身旁的绿叶,表现自己的高贵;普通的佛寺,本没有神秘,却借 助山林的隐秘,渲染自己的超尘脱俗。一个人,本没有什么特别,借助外物的力量, 却能铸造辉煌人生。 荀子也曾说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 千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 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人事半功倍。 6、荀子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庄子也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大众的力量

23、是无穷的,成功的光环需要 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善于借助外物。 有一个童话叫鹰背上的小鸟,说的是鸟类举行飞行比赛,看谁飞得最高。鹰 认为自己能飞得最高,便努力向高空飞去,当它再也没有力量飞得更高时,它背上的 一只小鸟一下子飞起来,飞得又高又远。鹰感叹道:“再强大的个人也不如软弱的个 人加坚实的后基。”小鸟的力量是微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能比矫健的鹰 飞得更高,因为它学会了借助外力来增强自己。 聪明的小鸟成功了,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会借助外物。人虽是万物之灵长,但毕竟 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善于合理利用外界条件,学会借助外力,才能取得 成功。 居里夫人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镭是全人类的

24、,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才实现的。”假如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没有外界提供的种种客观条件,居里夫人成 功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 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的美国科学家克里克和德国科学家贝恩, 他们的成功正是在总结前人几百年的研究成果和不断从对方那里获得新发现,弥补自 己的不足来实现的。 从人类社会到微妙的自然社会,无不存在着成功需要“借”的道理。豆科植物和 根瘤菌的互利共生是通过 “借” 来获得繁荣, 人体内无数细菌通过 “借” 来获得生命 紫藤罗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 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丽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罗,成就了一道道 风景。白云借助蓝天,实现了自己追风的梦想;蓝天借助白云,成就了自己的广阔。 小溪借助海洋,完成了自己成就浪花的理想;海洋借助小溪,成就了自己的浩瀚无 边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借”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成功更加灿烂!(成功 需要“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考语文必背64篇汇编之《劝学》(原文+解析+译文+情景默写+作文素材+运用积累).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