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2018 学年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中学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凿大运河 ,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由北
2、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发展。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2.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时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哪些体现了他关注民生: 轻徭薄赋 ,让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注意戒奢从简 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B C D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以“贞观之治”为切入点,考查的
3、是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解答】由材料可知材料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重视发展生产;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所以是正确的选项;注意任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3.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的是( ) 澶渊之盟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戚继光抗倭。 A B C D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成吉思汗
4、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统一与疆域 【分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特征,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宋元时期两宋军民抗击北方少数民族南侵,使中原 和南方地区获得相对安定的社会2 持续发展环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崛起扩展之际,也在不断的汲取中原先进文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所以这一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的碰撞与交融。都能反映这一特征。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与题目不符。 故选: A。 【点评】注意识记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是民族政权的碰撞与交融。 4.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光芒四射”。下列对隋朝之“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隋朝”所制定、
5、推行的一系列措施,( ) A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 的交流 B顺应了中国统一历史的发展趋势 C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D扩大了国家选拔各类人才的范围 【考点】隋朝大运河;隋朝的建立;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以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光芒四射”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统一、隋朝大运河、科举制度。 【解答】隋朝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隋朝的统一,顺应了中国统一历史的发展趋势;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扩大了国家选拔各类人才的范围。因此 ABD 正确。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不是隋朝的措施, C 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以隋朝的统一、隋朝大运河、科举制度为
6、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 党中央多次重申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贯彻“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的要求。在古代,就有一位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从简”,并身体力行、持之以恒。他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统治,把握中国古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皇帝就是唐太宗。 【解答】注意抓住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劝谏”,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重用魏徵等,出现了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
7、。 故选: B。 【点评】注意扎实掌握唐太宗的主要统治措施。 6. 2016 年以来,随着“中华诗词大赛”亮相电视荧屏,经典诵读已成为中国人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下列唐诗的佳句中,最能直接反映唐朝国力达到鼎盛阶段的一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杜甫) D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 【解答】最能直接反映
8、唐朝国力达到鼎盛阶段的一句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 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3 盛世”。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7.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他)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唐明皇”,应该是
9、指历史上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玄宗。唐玄宗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后期出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 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解答】毛泽东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后半辈子不会做。”这样评述唐玄宗。这样的评述是基于他统治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755 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
10、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 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涉及的人物与影响。 8. 如图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 【解答】解读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科举制,科举 制不注重家世门第,而是以才能作
11、为选官的标准,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科举制的主要史实。 9. 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 ) A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 C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 D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4 【分析】本题以“天可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知识 【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他实行开明的
12、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赢得了各族的拥戴,被各少数名族称为“天可汗”。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唐朝的民族关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0. 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图中的( ) A B C D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以唐朝疆域图为依托,考查的是唐与吐蕃关系的知识。 【解答】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于青藏高原地区。唐朝疆域图中的所指的正是青藏高原地区。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唐朝疆域图为背景,
13、考查的是学生对唐与吐蕃关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二、材料解析题第 11 题 7 分,第 12 题 7 分,第 13 题 6 分,共 20 分 11. 无数史实证明:“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真理。但历史的进步、发展,往往与杰出人物的努力与贡献也密不可分,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常常借用古人的话,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发出一些令后人深省的“名言”“名句”。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意: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意:如果)损百姓、以奉(意:奉养、满足)其身,犹(意:好比)割股以啖( dn 喂饱)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三?,自古皆(意:都是)贵(意:以?为高贵、尊贵)中华 、贱(意:以?为低贱、落后)夷狄(意:古代对少数民族的总称),朕(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