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20172017- -20182018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 期中试题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 年”是指( ) A.18421870 年 B.19111939 年 C.19191947 年 D.19211949 年 2、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 会更无前。 ”诗中的“一唱雄鸡天
2、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港澳的回归 3、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 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 20 世纪世界史上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 意义不包括(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下列关
3、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了巩固人民政权, 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稳定物价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A. B. C. D. 7、 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图 10-1) 、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 2 式图(图 10-2) ,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 A.西藏百万农奴
4、翻身得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8、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 1940 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 坚持到 2004 年 3 月。30 多本共 200 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 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下面的日记 内容能够反映 20 世纪 50 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 满面” 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 D.“不管怎么说,
5、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 9、20 世纪 50 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 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B. C. D. 1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 江南北。它体现了( )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
6、精神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11、1948 年到 1949 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 图 10-1 图 10-2 3 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 。毛泽东把它概括为( ) A.“求同存异” B.“一边倒”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2、在 1955 年 4 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总理周恩来登台发言,这个发言提出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 原则 B.一国两制的基本 方 针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3、下面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周恩来在接见
7、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唯一原则 A. B. C. D. 14、1953 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 。 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B. C. D. 15、右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 是( ) 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 D.武汉长江
8、大桥建成 16、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 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7、下图为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数据表。I 阶段发展趋势表 4 明了( ) A辛亥革命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B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发展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8、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 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
9、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甲: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乙: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 C.丙:该报纸出版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其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D.丁:该消息明显带有 20 世纪 50 年代末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 19、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 “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 大庆油田、 胜利油
10、田和大港油田开发建设成功,我国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 这一局面出现于( )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1、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小学、铁人广场、铁人大道?铁人的印 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 “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 A.兰考 B.大庆 C.武汉 D.鞍山 22、与“县委书记” “治沙” “兰考”等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 23、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 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
11、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新中国加入联合国 24、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原因是( ) 5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周恩来总理卓越的外交才能 25、图片形象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瞬间,留下历史事件的痕迹。下列四幅图 片定格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有( ) A B C D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历史期中答题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共 25 道,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材料解析题(共 50 分) 26、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同时也决定着政党地位是否稳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节选自 1950 年某部有关土地的法律 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 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6 材料
13、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要。 材料四: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 20 世纪 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 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经过 30 多年的探索和 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 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 立在世界东方。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 1950 年我国有关土地的哪部法律文件?(2 分)在这个法律文件指导下所开展的 运动有什么意义?
14、(3 分) (2)材料二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2 分) (3)材料三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2 分)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会议。 (2 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3 分) (5)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自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就一直秉承着“执政为民”的理念。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两项制度(或措施) 。 (2 分) 7 27、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 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16 分)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哪一次战争?(2 分) (2)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2 分)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