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福建省厦门市六校福建省厦门市六校 20172017- -20182018 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 姓名:_ 班级:_ 准考证:_ 联考学校:梧侣学校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等六校 注意事项: 1全卷四部分,共 34 小题,试卷共 7 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
2、临时约法 2.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 1978 年真理标准 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 C. 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地位 3. 1983 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 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 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上海 B.广州 C.海南 D.厦门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
3、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 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 5. 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到: “驱散乌云见太阳” ,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祖国大 陆实现了统一,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青藏铁路通车 C .西藏和平解放 D .西藏自治区建立 6. 1950 年 10 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司令员是( ) A. 彭德怀 B. 刘伯承 C. 陈毅 D. 陈云 7.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 写入党章,是在( )
4、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8.某学校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英雄人物中哪些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 ) 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邓世昌。 A. B. C. D. 9.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10. 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八路军和新四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11. 1984 年 3 月 24 日,55 位厂长、经理联名
5、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 迫切要求( ) 2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设立经济特区 12. 下列选项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建立土地公有制 解放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A. B. C. D. 13.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张贴的一幅宣传画,根据它宣传的内容,可以判定它出现的时间应该是 ( ) A. 1950 年 B. 1952 年 C. 1956 年 D. 1966 年 14. 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 的喜悦和对
6、新中国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社会 15.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能看到( ) A集美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金龙汽车投入运输 D鹰厦铁路通车 16.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 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 业、轻工
7、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A B C D 17.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 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8.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 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 ” “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转折”体现在( ) A
8、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20.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 从“大跃进”
9、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3. 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的主要贡献是 ( ) A.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过路 B.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 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4. 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 , “也 要看着把沙丘治好” 。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25. 如
10、图,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直接针对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 “二月逆流”C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反击右倾翻案风” 26.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农民参加合作社 D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7. 1980 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他”是(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林彪 D江青 28. 下表中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统计表 1980 年粮食产量 5.0
11、2 亿千克 1981 年粮食产量 6.70 亿千克 1982 年粮食产量 7.15 亿千克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9.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 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30.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造成巨大损失的是 ( ) A文化大革命 B三年严重自
12、然灾害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唐山大地震 4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 31.这是一则关于城市改革的报道: “1985 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92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企改革加快步伐?”以上表述是否 正确?请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15 分,第 34题 8 分,共 35 分) 3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 ?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 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
13、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 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 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 出一条血路来!”1984 年,邓小平评价特区说: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 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 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四 如果没有邓小平
14、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 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会是的悼词 请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 分),中国共产党哪 次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 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央做出了什么决定?(2 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决定所起作用。 (至少两点)(2 分) (3)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2 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2 分) 33.(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