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 20182018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 置上。 3.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 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
2、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 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5050 分分) )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50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 的。的。 1.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春秋战国”、“大科技:铁器牛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 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改革,通过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 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D 项符合题意;A 项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B 项是远古人类时期的时代特征;C 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由此可 知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抓住信息“春秋战国”、“大科技:铁器牛耕”是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 需熟悉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过程和影响。春秋战国时
4、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 动了社会制度发生变革。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通过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起来,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 A. 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 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 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关键词“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 可知,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农业和丝织业发展 水平很高。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
5、北方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末年, 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B 项符合题意;AC 两项不符合史实; D 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 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 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D.
6、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 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被人们誉为“神医”,B 项表述错 误,符合题意;ACD 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 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 现包括( )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天竺 日本“遗唐使”来华 郑和下西洋 A. B. C. D.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实行了开放政策。唐朝时期,中日交流频繁,“遣唐使”就是
7、日本 皇室派往唐朝的使节,是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 亚诸国,到天竺取经,他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唐玄宗 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的医药、文学等,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项 都是唐朝“开放”的表现,A 项符合题意;项是明朝开放的表现,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的 BCD 三项。 故选 A。 5. 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 以下选项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8、. 城市中出现固定娱乐场所“瓦舍 D. 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宋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域,D 项表述 错误,不属于宋代的科技成就,不支持“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的观点,符合题意;ABC 三项属于 宋代的成就,支持“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6. 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 A. 中央集权弱化 B. 地方权力加强 C. 皇权高度膨胀 D. 社会秩序动荡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左边图片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 加强了皇权;中间的图片
9、是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 皇帝指挥,加强了皇权;最右边图片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 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从三幅图片的变化中,它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皇权高度膨胀, 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知三幅图片所代表的朝代,需熟悉唐明清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图片反 映了相权不断削弱,由三分相权到废除相权,从而使皇权不断加强。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皇权 高度膨胀。 7.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
10、二次鸦片战 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 15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A. B. C. D.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 争。1860 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九江等 10 处通商口岸,使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向内地发展。战争前后,俄国 通过一系列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 多
11、万平方千米领土。所以,项说法正确,A 项符合题意; 项说法错误,需排除含的 BCD 三项。故选 A。 8.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 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 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 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引进了西方国家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采用机器生产)开启了中国经济的
12、 近代化,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因而,“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列车”的依据是洋务运动创办 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D 项符合题意;A 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还没有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不能 作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的依据;B 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能作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 化的列车”的依据;C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由此可知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理解“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从内容上看,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 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
13、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因此,洋务运动的近代化是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9.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跌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 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 ) A. 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B.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C.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 年,孙中山领导的推翻了 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政治制度和社 会
14、思想的一大跃进,C 项符合题意;A 项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依然是清王朝的统治,与 题干“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信息不符;B 项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但依然是清王朝的统治,与题干“否 定了整个皇权体制”信息不符;D 项五四运动时期,清王朝已经被推翻了。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0. 自 1924 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 的重大成果是( ) A.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 洗雪了中华民装的百年耻辱 C. 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
15、1924 年”、“国民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从此,国民革命兴起,大革命风暴迅速 席卷全国。19261927 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 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 1945 年抗日战争的意义;C 项是 1936 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意义;D 项是 1949 年南 京解放的意义。由此可知 BCD 三项与题干“1924 年”时间不符。故选 A。 11. 灾难与转折 1937一书(见右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1937 年,中国的“灾难与 转折”是
16、指(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百团大战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1937 年”、“灾难与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本侵略军 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 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也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所以“七七事变” 是中国的“灾难与转折”,B 项符合题意;A 项的时间是 1931 年 9 月 18 日,与题干“1937 年”时间不符;C 项的时间是 1937 年 12 月,与题干“灾难与转折”不符,南京大屠杀是灾
17、难,但不是转折;D 项时间是 1940 年 8 月,与题干“1937”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2.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 A. 标志者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B. 国共双方签了双十协定 C. 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D. 反映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意图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两幅图片信息可知,左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重庆谈判。 结合所学知识,1936 年 12 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 决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18、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 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进一步赢得内战的时间,三次 电邀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以民族利益为重,毛泽东偕周恩来, 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 所以,两幅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都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C 项符合题意;A 项符合 西安事变,不符合重庆谈判;BD 符合重庆谈判,不符合西安事变。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知与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
19、。先根据两幅图片判断出两个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和 重庆谈判,再根据两个事件的过程和影响,对选项逐项分析,找出反映两个事件的共同点,确定正确答案。 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体现了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13.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 年让农民产生“获 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 农村停产革命 D. 农村实行“大包干”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分批进行土 地改革。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
20、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 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因此,1952 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的原因是农民得到了土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A 项符合题意;BC 两项都没有涉及分地内容;D 项的时间是 1978 年,与题干“1952 年”时间不符。由此可知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4. 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 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1949 年共同纲领 B.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21、宪法 C. 197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B 项符合 题意;A 项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D 两项也不是我国第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5. 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 参加万隆会议 B. 重返联合国 C. 尼克松访华 D
22、. 中美建交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 国的合法席位。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 系,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72 年,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1955 年,不是 20 世纪 70 年代“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都是 20 世纪 70 年代“突破”阶段的外 交成就,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6. 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蛟龙”下海、“墨子”升空等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凝聚 了中国
23、力量,弘扬了中国精神。由此让我们联想到创业年代的英模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 家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焦裕禄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在研制原子弹和导弹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被誉 为“两弹元勋”,B 项符合题意;A 项王进喜以公而忘私、忘我拼搏的劳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被人们誉为 “铁人”;C 项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D 项焦裕禄是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县委好书记。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与题干“两弹元勋”不符。故选 B。 17. 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哥伦布开辟了通
24、往美洲的航路 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依据图片所给信息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 结合所学知识,1492 年,哥伦布远航, 到达古巴、海地等,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15191522 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 圆的。新航路的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欧 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所以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表述 不完整。故选 D。 18. 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
25、 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 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 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 ) A.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 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751783 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 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发展。而 18611865 年,林肯领 导的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障碍。所以,废除了黑人奴
26、隶制度是林肯的 功绩,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都属于华盛顿的功绩,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9.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关于马克思主 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正确的有( ) 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科学依据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 动的新局面为如何改善资本主义提供了依据 A. B. C. D.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 年 2 月,马克思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开辟了国际
27、工人运动 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认 识正确的有项,C 项符合题意;两项不符合史实,需排除含或的 ABD 三项。故选 C。 20. 19 世纪中后期,俄、日、中三国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本国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D. 成为本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 年,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 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186
28、8 年,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使 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的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 地的民族危机。 19 世纪 6090 年代, 中国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所以,俄、日、中三国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项符合题意;AD 两项符合俄国和日本, 不符合中国;C 项符合日本,不符合俄国和中国。由此可知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三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比较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是难度较大的一种题目,应该
29、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去 伪存真,一般可用排除法来分别审视各个选项。俄、日、中三国的共同影响是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三者又有明显差别,俄国和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没有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21. 1933 年与 1922 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1/3 以上,贸易总额缩减 2/3,面对这种经济状 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 A.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 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C.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 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33 年与 1922 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1/3
30、 以上,贸易总额缩 减 2/3”可知,这是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1933 年,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实 施了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 机。德日两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统治。意大利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对外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入侵埃塞俄比亚。19281937 年,苏联成功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国防力量大大加强;1936 年,苏联新宪 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没有波及苏联。所以,苏联形成斯大 林模式与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无关,B 项符合题意;ACD
31、三项都和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有关,不符合 题意。故选 B。 22. 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二战爆发:1939 年 B. 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 二战结束: 德国投降 D. 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 年 4 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柏林战役爆发。5 月 8 日,德国 正式签署投降书,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所以,C 项与史实不符,
32、符合题意;ABD 三 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 C。 23.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B. 日本成为界第一经济大国 C. 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 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关键经济增长率简表”可知,日本经济增长 速度最快。结合所学知识,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出于本国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 展;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也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 本主义经济大国。所以,A 项解读正确,符合题意;BCD 三项
33、解读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4. 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为争取经济和政治独立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 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 埃及收回苏伊土运河主权 B. 古巴建立人民政权 C. 1960 年非洲 17 个国家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 年 3 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 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 D。 25. 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34、,恐 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的认识是( ) 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应充分发挥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 B. C. D.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 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时期,当今并不太平,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和恐怖主义, 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着的共同的危机与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所以,项
35、的认识正 确,C 项符合题意;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的 ABD 三项。故选 C。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050 分分) ) 二、非选择二、非选择: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4 小题小题, ,第第 2626 题题 1212 分分, ,第第 2727、2828 题各题各 1313 分分, ,第第 2929 题题 1212 分分, ,共共 5050 分。分。 26.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 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
36、聚, 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2000 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 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 的大道,重现勃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是谁?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贞观年间)突厥既亡,其降唐者尚十万,诏群臣议区处之宜。彦博曰:“孔子曰:有教 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 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上”采
37、取怎样的民族政策?除材料所述史实外,再举一例。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 度? 材料四: (4)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5)结合上述内容,归纳历代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答案】 (1)秦始皇。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王国的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开明的民族政策。派文成公主入蕃,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友好联系。 (3)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 (4)战争;
38、册封;设置行政机构管辖。 (5)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长期征战混乱 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所以,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 的是秦始皇。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 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 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彦博曰: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之生业(谋生之业), 教之礼仪,数年之后,
39、悉为吾民。上卒用彦博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臣温彦博主张“有教无类”, 授以生业,教之礼义,发展与突厥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采纳了温彦博的意见。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 策,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有利于唐朝的统一、巩固和经济的发展。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 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 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 依据材料三信息“(元朝疆域)北逾阴山, 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元世祖为了巩固统治,
40、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周 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依据材料四图片信息“图一:平定准噶尔图卷”、“图二:五世达赖瑾见顺治皇帝”、“驻藏大臣衙 门旧址陈列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90 年,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双方在乌兰布通激战,清 军击溃噶尔丹“驼城”,这是采取了战争的手段来处理民族关系。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封 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这是采取了册封的手段来处理民族关系。1727 年, 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这是采取了设置行政机构管辖来处理民族关 系。 (5
41、)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代封建帝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有利于多民 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 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需熟悉我国历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和影响。秦朝开创了 我国大一统局面,汉朝时期使大一统帝国得到巩固和发展,元朝拓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清朝使我 国统一的多民族得到巩固和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认识到:历代封建帝王采取的措施维护了国家 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7.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
42、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1840 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 “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想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 世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 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 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血荣光的 14 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 的解
43、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2)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浴血荣光的 14 年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材料三: (3)识读材料三的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 封建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 先进社会制度;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充满 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摘自习近平总当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
44、4)推翻“三座大山”和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文事业”有哪些成功实践?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答案】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马关条约 。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3)一五计划的完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4)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设立经济特区等,实行对外开放。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4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解析】 (1)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840 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 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列强通过一系列条约,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大大加 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 年,
46、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受挫,中国共产党中得到的教训是把工作 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 年 10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1945 年,中国“浴血荣光的 14 年抗战” 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坚持了全民族抗战,才使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3)依据材料三图一信息“1953 年”、“1957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我国政府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 1957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7、,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图一我国工农业生产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一五计划的完成。依据材料三图二信息“19571960 年中国”可知,我国的发展状况呈下降趋势。结合 所学知识,1958 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 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 (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帝 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
48、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 的主人。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城市改革的 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行了政企分开,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1980 年,设立深圳 等经济特区等,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户,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5)依据四则材料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做到:坚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砥 砺前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28.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它以 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 中世纪的一道“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