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855574 上传时间:2020-11-12 格式:PPTX 页数:126 大小:74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点考点1 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1.(2018课标,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 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答案 D 琉球与明朝政府建立了明确的藩属关系,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清代。19世纪70年代,日 本阻止琉球向中国进贡,企图吞并琉球国。针对这一事件,一些中国地方督抚向清政府建议,邀请 西方各

2、国驻日公使,依照国际法与日本交涉,解决琉球事件。这说明他们受到了西方外交观念和国 际公法的影响,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材料中并未表明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故排除A 项。结合所学中日甲午战争的知识可知,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朝鲜还存在朝贡关系,故排除B 项。材料中地方督抚只是上奏提出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C项排除。 2.(2020浙江7月选考,9,2分)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 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 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

3、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答案答案 D 由材料可知签署治外法权的条款,是清政府的权宜之计,他们错误地认为应该让“这些 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自己管理自己,这既显示了清政府的宽宏大量,又减轻了管 辖洋人的任务,可见当时的统治者对包括司法主权在内的近代国家主权的认识十分浅薄,所以D正 确。材料未涉及朝贡体制,A错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鸦片战争后被逐步打破,而非清政府主动 抛弃,B错误;材料表明清政府仍未摆脱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C错误。 3.(2018海南单科,7,2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4、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 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 太平天国( )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答案答案 A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考试试题取自 “四书五经”。根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可知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太平天国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 体现出士人对太平天国的态度,故D项错误。 4.(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

5、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 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 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答案答案 A 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片甘愿接受处理,体现 出政府的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度,也不能说明鸦片 贸易已实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材料所述为鸦片战争之前,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 项错误。 5.(20

6、17天津文综,5,4分)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 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 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答案 C 题干信息表明中国发展海军是应对西方侵略的被动反应,以至出现“海患紧则海军兴, 海患缓则海军弛”的局面。这说明中国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故C项正确。A、B、D三 项均与题干主旨相左。 6.(2017江苏单科,6,3分)

7、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 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 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认为,官吏“欺压良善,自命为能 员”,这是不能抵御外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 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 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7.

8、(2016江苏单科,6,3分)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 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 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 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答案 D 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其受农民起义中“均贫 富”思想的影响,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土地分配原则,A项不符合题 意;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这是受基督教平等思想的影响, B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

9、国想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 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是受“大同”思想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 用”思想是洋务派的思想,与题干中“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的信息不符,D项符合题 意。 1.(2015安徽文综,15,4分)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 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 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答案答案 B

10、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并不能“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故A项错误。拿 破仑三世于1870年被俘并下台,据此可排除C、D两项。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 效,而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自由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故B项正 确。 2.(2015江苏单科,6,3分)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 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答案 D 从材料中“天京陷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太平天国

11、运动的描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D项正确。 3.(2015重庆文综,6,4分)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 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 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答案答案 D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等信息,说明曾国藩认为官吏贪暴腐败 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故选D项。A、

12、C两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但与题干中 曾国藩所言不符,排除;“粤盗益复猖獗几无一尺净土”说明社会治安混乱,但这是太平天国 运动兴起后的社会现象,B项错误。 4.(2015上海单科,19,2分)上海租界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夷场”“冒险家的乐园” “文明的窗口”“外人居留地”等,其中最淡化价值判断的称谓是( ) A.夷场 B.冒险家的乐园 C.文明的窗口 D.外人居留地 答案答案 D 将上海租界称为“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文明的窗口”分别体现了对外国的鄙 视、西方的冒险精神、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等价值判断。而将上海租界称为“外人居留地”,是 对当时现实的描述,不含有或褒或贬的价值判

13、断,故D项符合题意。 5.(2014江苏单科,5,3分)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答案答案 B 由清道光帝谕旨中“准其贸易”“赏借”等信息可以看出,清朝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仍有体现,故B项正确。由谕旨中通商口岸的名称及题干中“道光帝”可知,A项错误;由谕旨内容 可知,南京条约尚未签订,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项错误;由“香港仍坚持赏 借”可以看出D项错误。 6.(2014重庆文综,6,4分)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

14、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 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 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答案答案 D 本题考查近代列强的侵华,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 等。由题干中英国的要求和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可看出,李鸿章是要拖延重庆的对外通商, D项正确。A项中“利用”的表述与李鸿章回应的内容不符;B项中“变相”、C项中“借助”的 表述在李鸿章的回应中没

15、有体现。 7.(2013课标,29,4分)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 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答案 C 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产物。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反映了清政府的外交从封建时 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故选C项。仅靠设立领事馆并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排除 A项;B项中的“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排除D项。 8.

16、(2013北京文综,17,4分)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 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答案 D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美国根据这一条款,完 全可以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故D项正确。获得军费赔偿的只有英法,故A项错误。B、C两项分别 是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规定,故可排除。 9.(2013浙江文综,17,4分)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 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

17、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答案 B 由题干中“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可知这是指“利益均沾”,体现了“片面最惠 国待遇”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故排除。 10.(2015浙江文综,38,7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 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 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 有连结之关系

18、(1902年)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 分) 答案答案 (1)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解析解析 (1)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一的中心思想即可,注意关键信息“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 约”。第二小问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11.(2015天津文综,13,12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 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

19、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 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 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 材料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 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 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 躬亲入座。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

20、 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答案 (1)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 以天朝上国自居。 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 (2)屈辱的服从地位。 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可知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为座位次序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 景可知反映了清朝官员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第三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英国开展了工业革 命,国力强盛,因此其在与中国的外交中采取了较强硬的态度。第(2)问第一小问由“清王朝仍被

21、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可知 中国处于屈辱的服从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时间信息“1901年”分析即可。 12.(2013重庆文综,13,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 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 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 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

22、行军事 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 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 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 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8 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 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 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国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

23、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2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提出的新疆建省的理由。(4分) (3)综合以上材料,简析清政府在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答案 (1)在亚洲心脏地区的销售市场;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从南疆喀什噶尔扩大到伊犁 和乌鲁木齐。农奴制度被废除,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拓展市场、领土扩张的愿望更加迫切。 (2)西北边患严重;新疆战略地位重要。 (3)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有利于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解析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沙俄企图在经济上开辟销售市场、政治上“同英国角逐中亚”等信息

24、 回答南疆喀什噶尔对沙俄的战略价值;再由19世纪60年代中叶沙俄的计划回答沙俄侵略计划的变 化;结合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等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第(2)问,由材料二左宗棠1877年上书中陈述的西北边疆的重要性及新疆在战略上的地位进行概括。 第(3)问,综合前两问,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行政管辖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角度简 析新疆建省的历史意义。 考点考点2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1.(2020课标,28,4分)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 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

25、,自建行栈,自筹保 险”。这表明(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答案答案 D 洋商在中国各口岸扩张势力,侵夺我国利权,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向清政 府建议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发展轮船航运业和配套的保险业,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及保险招商局 等民用企业(公司),试图为国争利求富,故D项正确。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与欧美资本主义国 家相比极为落后,无法抵御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所以商战并不能成为对外交往的中 心,故A项错误。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是在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之后,故B 项错

26、误。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始创办民用企业,故C项错误。 2.(2017课标,28,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 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 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每吨土煤缴税比洋煤多20余倍,后经李鸿章奏准 税额大幅减少,税收的大幅减少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对

27、开平煤 矿的管理,排除B项;减轻税收无法说明近代中国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在当时情况下不可能 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故C、D两项错误。 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的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 品经济迅速发展。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 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生产力的质变:机器生产出现并扩展,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先后诞生,它们的共同特点 是使用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近代的生产力水平。 (4)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

28、打开了国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 关卡逐渐减少,这些虽然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但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抵制商业、放宽限制,再到 鼓励商业发展的演变。 3.(2017课标,28,4分)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 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答案 B 福州船政局创办之初,所需经费完全由政府拨付

29、,因此所造之船完全免费派拨给各省使 用。随着政府投入的减少,福州船政局的资金出现严重困难,不得不让用船一方承担一定的费用, 这才产生了“协造”这一生产方式,据此分析B项正确。当时,军用工业仍然以官办为主,故A项错 误。当时,军工产品依然直接供应国家军队,市场化趋势无从谈起,故C项错误。当时,近代轮船制 造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一系列困难,并没有走出困境,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名师点睛 洋务运动的考查视角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高考中也经常考查。对洋务运 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面对外来事物,国人观念的变化与冲突;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如创办近代军 用、民用企业

30、,兴办近代教育,创办近代海军;洋务运动的影响,如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不 但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化企业,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4.(2016课标,28,4分)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 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答案答案 C 材料表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生活日用品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说明民众生活 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的标志是南京条约中协定

31、关 税,A项错误;中国近代商品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始终未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B项错误;D项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 5.(2016课标,29,4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 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答案答案 C 材料强调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军备优势,这与洋务运动兴办军事企业、编 练海军、举办民用工业和新式教育,多方面推进近代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关,故C项正确。当时中 国军队的西式

32、改革主要体现在海军建设上,远未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A项错误;B项中“集权制 度”与题干材料中“军备优势”的叙述不符,排除;当时中国是西方侵略的主要对象之一,不会获 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项错误。 6.(2020江苏单科,6,3分)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购入洋纱织布。手 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 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 ) 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C.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 D.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 答案答案 D

33、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洋纱冲击着 传统的手工纺纱业,但用洋纱织布的手工织布并没有衰退,反而一度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 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这表明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故选D项。由材料可知,手工织布日益从 农家分离出来,手工织布工场相当普遍,说明传统的小农经济正在瓦解,故排除A项。手工织布工场 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的信息,故排除C 项。 7.(2019海南单科,8,2分)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 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

34、厂。这一决定旨在( ) 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 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答案答案 C 联系所学知识,1897年正值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不断加大对华侵略,此 时清政府将沿海工业内迁并在内地兴建、扩充军事工厂,主要是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故C项正确。 军事工厂迁往内地,有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生产成本未必会降低,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轻重工业 的比例问题,B项错误;仅将军事工厂迁往内地,难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D项错误。 8.(2019北京文综,16,4分)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 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

35、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名称 相关信息 开滦唐山煤矿 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 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答案答案 A 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初步发展,以表格型材料为载 体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解读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本 题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地理位置上看,表格中开滦唐山煤矿位于河北,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与北洋银元局均位于天

36、津,京 师自来水公司位于北京;从建立时间与企业性质上看,表格中四个企业均属于晚清时期建立的民 族企业。故A项正确。这些企业只有京师自来水公司位于北京,故B项错误。北洋银元局和京师 自来水公司建立时,洋务运动已破产,故C项错误。这四个企业属于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不属于近 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 9.(2018江苏单科,6,3分)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 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 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37、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答案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封建性质的官办企业,其生产技术大权被洋人操纵,甚 至出现不懂技术的洋匠招摇撞骗的情况,这表明洋务企业过度依赖西方技术。故选B项。材料信 息反映了洋务企业管理的不合理之处过度依赖洋匠,排除A项;洋务企业并不是外资企业,排除 C项;材料信息说明个别洋匠属于外行,而非全部,排除D项。 10.(2016江苏单科,7,3分)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 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 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

38、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答案答案 B A项“店铺增多”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 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表明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口 岸”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11.(2019课标,41,15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 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

39、,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 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 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 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答案答案 (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

40、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 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 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 商品。 解析解析 (1)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和材料二中“出口税 率”“进口税率”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得出变化;据材料二中“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并结 合所学得出,协定关税后海关税率降低。第二小问,联系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 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等知识回答。 12.(2016天津文综,14,6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近代中国大城市主要兴起于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

41、方外资集中,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 又开展了自强运动,使得更多的中国商人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这样,越来越多的沿海和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商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 汉口、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时代背景。(6分) 答案答案 (2)沿海和条约口岸贸易繁忙;政府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 西方势力侵入,中国开始近代化进程。 解析解析 (2)直接提取材料信息,从沿海和条约口岸进出口贸易繁忙、政府开展自强运动等方面回答 第一小问。结合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

42、状况回答第二小问。 1.(2015课标,28,4分)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 “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 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 答案答案 D 1852年时,尽管东南沿海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 品仍有顽强的抵制力,这导致西方工业品很难在中国销售。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曼彻斯特上等棉 布在中国被认为是“无用的”、被在华英国商人当作生丝包装布使用,

43、说明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故选D项。B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A、C两项与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符。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英国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中国“无用”,“无用”意味着基本没有什么市场,在中国很 难销售。为什么很难销售呢?与中国的经济形态有关,小农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自给自足。由此思 考,答案自明。 2.(2015山东文综,15,4分)“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 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

44、.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答案答案 B “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 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体现出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强 调中西方相互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演进的模式,C项错误;材料不仅仅强调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D项错误。 3.(2014课标,28,4分)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 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答案 D

45、 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中期,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数量远远低于印度,出现此现 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西方工业品有顽强的抵制力,故D项正确。A项与材 料主旨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B项与史实不符;1853年,中国经济 的发展水平并不低于印度,C项与史实不符。 解题思路解题思路 要注意印度和中国当时国情的对比。当时的印度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早已完全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当时中国刚刚被打开国门,小农经济仍然根深蒂固,尚未完全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4.(2014山东文综,17,4分)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

46、争赴市 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答案答案 D 根据材料信息“19世纪60年代”“番舶来银”可知,鸦片战争后,丝织品的国外市场扩 大;由“商人皆若狂”“家家置纺车”可知,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故D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不是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中国对外 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均与中国19世纪60年代的史实不符,A、C两项错误。 5.(2014江

47、苏单科,7,3分)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 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 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 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答案答案 D 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耕”与“织”的分离、“纺”与“织”的分离,由题干材料 中“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等信

48、息可知, D项正确。A项只是自然经济瓦解的部分征象;解读题干信息可知B、C两项并未受到外来势力冲 击。 6.(2014浙江文综,15,4分)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 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 义是(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答案答案 A 根据题干材料“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可知,铁路修建可使 百姓、国家从中获利,这体现了“求富”的思想;从“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可以得出 “自强”的思想。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中体西用”这些思想主要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两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通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六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