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892191 上传时间:2020-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河北省 20212021 届高三联合测评(一)届高三联合测评(一) 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 它指 涉三种伦理实体

2、: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 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 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 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 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 观国、 观天下, 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 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 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 一种走向世界的

3、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 来, 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 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 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 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 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 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 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

4、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 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 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 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 胸怀。 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 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 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 “为万世开太平” 。 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 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 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

5、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 的友好相处, 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 张载提出的 “为万世开太平” 的理念, 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 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 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 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 “开”,就是开拓、开发、 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 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 天地立心

6、,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 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 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 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 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 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 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最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 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 家族的

7、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 经济的“成本一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 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 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 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 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 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 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

8、调。儒家 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 中庸 的 “修 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 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 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 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中国人 的世界观使得人

9、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 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 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 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B. 张载 “为万世开太平” 的理念是孔子 “天下为公” 思想的发展提升, “开” 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 基于中国国

10、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 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 材料二引用老子 管子 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 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 “治大国若烹小鲜” 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D. “大河无水小河干 4.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 5.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

11、家庄有个卖盐的叫老丁,有个种地的叫老韩。老丁和 老韩是好朋友。 做买卖的人,本该爱说话,但老丁一天说不了十句话。种地的整天和牲口、 庄稼打交道,本该不爱说话,但老韩一天得说几千句话。一个不爱说话,一个爱 说话,本不该成为好朋友,但两人有共同的爱好,爱上山打兔,爱唱上党梆子。 为了一个唱戏,两人走到了一起。老丁平日不爱说话,但一到唱戏,像换了一个 人,口舌翻飞,字正腔圆,精神焕发。两人本是朋友,但唱起戏来,或是夫妻, 或是君臣,或是父子。有时唱一个折子,有时连走一本戏,全看二人的兴致。唱 起戏来,往往忘了打兔。 两人是朋友, 两家的老小也走得近。 老丁的小女儿胭脂和老韩的小女儿嫣红, 常在一起割

12、草。这年八月十五头一天,两人割了一下午草,天快黑了,背着草回 家,看见前头路边,躺着一个物件。两人都想捡这物件,嫣红比胭脂大一岁,跑 得比胭脂快,早一步跑到物件前。捡到手里,原来是一只布袋。嫣红便将这只布 袋搁到自己草筐里,背回了家。 老韩老婆打开布袋,吃了一惊,原来里面躺着一堆大洋。倒出来数了数,整 整六十七块。 晚饭时候, 老韩从地里收工回来, 看着白花花一堆大洋, 也傻了眼。 两口子夜里盘算大洋的用途,或置两亩地,或盖三间房,或添几头牲口。老韩激 动起来,话匣子打开了,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老韩老婆将嫣红叫过来:“昨 天拾布袋的事,你漏出半点风声,我用绳子勒死你。”把嫣红吓哭了。 吃早饭

13、的时候,老丁来了:“听说嫣红昨天捡了个布袋?” 老韩说:“回来让她妈打了一顿,布袋里是半袋干粪。” 老丁笑了:“哥,俺胭脂当时摸了摸那布袋,里边好像是钱。” 老韩知道瞒不住了,说:“没敢动,等着人家来认呢。” 老丁:“要是没人认呢?” 老韩有些不高兴了:“没人认,再说没人认的事。” 老丁:“要是没人认,咱就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布袋是胭脂和嫣红一块捡的。见了面,分一半。” 老韩:“你这不是耍浑吗?” 老丁:“我不是在乎这个钱,是说这个理。” 老韩:“你要这么说,咱俩没商量。” 老丁:“要是没商量,又得有个说法。” 老韩:“啥说法?” 老丁:“就得经官。” 事情一经官,捡到

14、的东西,明显就得没收。老韩听出来老丁的意思,我好不 了,也不让你得着便宜。两人一块打兔唱戏,好了二十来年,老韩没发现老丁遇 到大事, 为人这么毒。 平时不爱说话, 怎么一到骨节上, 话一句比一句跟得上呢? 嘴比唱戏还利索呢?可见他说的这些话,来之前早想好了;可见两人平日的好, 都在小处;一遇大事,他就露出了本相。不是说老韩贪财,舍不得分给他钱,而 是这理讲不通。既然已经撕破了脸,就是再分钱给他,两人也算掰了。老韩也赌 上了气:“这布袋是捡的,不是偷的,你想告就告吧。”老丁也不示弱,转身走 了。 但事情没等经官,布袋的主人找上门来。布袋的主人,是襄垣县温家庄给东 家老温家赶大车的老曹。八月十五头

15、前,老曹拉了一车黄豆,到霍州去粜。粜完 黄豆,又结了霍州粮栈欠老温家小麦的钱,共六十七块大洋。空着车往回走,身 上乏了,在车上半睡半醒,由着牲口往前走。路过牛家庄村头,一过沟坎,车一 颠,装钱的布袋滑落到地上。等车进了襄垣界,才发现布袋丢了,老曹惊出一身 汗。 急忙顺着原路回头找,但路上哪里还有布袋的踪影?老曹一个村庄一个村庄 打问,问了百十个村落,口干舌燥,水米没打牙,没有问出布袋。本想没了指望, 到了牛家庄,照例一问,纯粹为了心安,没想到牛家庄大人小孩,都知道老韩家 拾了布袋。本来大家不知道,让老丁一闹,大家全知道了。老曹便寻到老韩家。 老韩见瞒哄不住,只好将布袋拿了出来。老曹一见布袋,一

16、屁股瘫坐到地上,将 布袋里的银元倒出来数了数,分文不少。老曹站起身,向老韩作了个揖: “大哥, 没想到能找着布袋。” 又说:“大哥,除了是你,换成我,捡了布袋,也不会拿出来。” 又说:“路上我找了一条绳,找不着布袋,我也就上吊了;六十多块大洋, 我赔不起东家。” 又说:“赔起赔不起是一回事,回到家里,跟老婆就不好交代;我不上吊, 老婆也得上吊。” 又端详老韩:“大哥,看你是个种地的,却不贪财;一星半点不贪常见,六 十多块大洋,没往心里去,大哥,你不是一般人。” 说得老韩倒有些惶恐。 老韩平时嘴挺能说, 现在一句话说不出来。 老曹又说: “今天不是小事。如不嫌弃,我跟大哥结个拜把子兄弟。” 老韩

17、又有些猝不及防。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快就连到了一起? 因为一只布袋,襄垣县温家庄的老曹,和沁源县牛家庄的老韩,成了一辈子 的好朋友。事后老韩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 友,得到一个朋友。” (节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丁做生意却不爱说话,老韩种地却爱说话,两个性格如此不同的人却 成了好朋友,小说中的这类内容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富有情趣。 B. 割草回家的胭脂和嫣红都看到了别人丢失的那只布袋,只是嫣红抢先捡 到了手里,这一情节为下文丁韩两家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 C. 老丁平时做生意不爱说话,为布袋跟

18、老韩争辩时却是口齿伶俐,义正辞 严,句句在理,相比之下,老韩却显得贪心、小气和虚伪。 D. 小说对老曹丢失和寻找布袋的过程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解答了前文嫣红 捡到布袋的疑问,也交代了后文老曹与老韩成为朋友的缘由。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运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笔法,不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而是在 迅速推进的故事情节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来塑造人物形象。 B. 小说的叙述语言平实、简洁、洗练,开头“沁源县有个牛家庄。牛家庄 有个卖盐的叫老丁”这类语句明显借鉴了民间文学的表述方式。 C. 小说多处运用前后对比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写老韩平时非常能说,捡 到布

19、袋那天说了一晚上,但面对老曹的称赞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D. 小说写老曹找到布袋后,在五个段落中连用五个“又”写老曹说话,既 突出了老曹真心实意的感激,也从侧面映衬出老韩的尴尬无语。 8. 小说中的“一只布袋”有哪些的作用? 9.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主题之一是“寻找与孤独”:小说中的人 们总在寻找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人,而在寻找中又常常阴差阳错地得到或者失 去, 最终落入宿命般的孤独。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是怎样体现这一主题的?请从小 说中老韩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

20、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 “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 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 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 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 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 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 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 方登麦,愿以运费增

21、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 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 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 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 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 叹,帝亲赐酒劳之。 金师南下, 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灌谓宰相白时中曰: “金人倾国远至, 其锋不可当。今方平扫精锐以北,万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后,盍留以卫根本。” 不从,明日,又命灌行,辞以军不堪战,强之,拜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 副使。未及行而帝

22、内禅,灌领兵入卫。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 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 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选自宋史何灌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 而引却/ B.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 而引却/ C.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 引却/ D.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 而引

23、却/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第,也称“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文中何灌是通过武选 而被录取,进入仕途。 B. 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一个朝代,曾与北宋相对峙,后被由女 真族建立的金灭亡。 C. 河东,在古代指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这一地区,因在黄 河以东,故有此称。 D. 靖康,北宋年号之一。年号是汉武帝时首创,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皇 帝都是一人一个年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灌擅长射箭,大显神威。面对辽兵的侵犯,他凭借精准的箭术震摄敌 军;与西夏军队相遇,他能射穿敌人

24、,吓退敌兵。 B. 何灌戍守边疆,了解形势。徽宗向他询问西北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 画图,借助衣服上的花纹进行讲解,使皇帝明白。 C. 何灌把握分寸,礼让使节。在陪同辽使射箭时,他第二次故意没有射中, 以显示自己的谦让之意,整理弓箭后才再次射中。 D. 何灌建言献策,未被采纳。金人倾国南下,何灌建议应当留下精锐部队 来迎敌并守卫国家根本,但白时中并未听从其意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2)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14. 何灌不但军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处理政务。请简要概括文

25、中哪些事情 体现了他善于处理政务的能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本诗为杜甫客居成都所作。梁甫吟: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躬耕南 亩时,好为梁甫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名题意,提挈全篇,“花近高楼”是眼中所见,以乐景写哀情; “登临”二字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文的种种观感。 B. 颔联描写锦江春色,是登楼所见,锦江流水挟着春色从天边汹涌而来, 玉垒山浮云

26、飘忽起灭,正像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 C.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是登楼所想,北极象征大唐政权,但君主昏庸;后 句是对入侵者的警告,忧虑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 D. 杜诗格律谨严,意境雄浑。颔联以“天地”对“古今”,时空相应,意 境宏阔悠远;颈联对仗工整,辞严义正,浩气凛然。 16. “伤”是本诗的诗眼,请结合全诗谈谈诗人的“伤”体现在哪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 的是为了说明“_,_”,从而为下 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

27、术价值很高。 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_, _”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水永恒的哲理。 (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 “_”和琵琶行中的“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 那多不赞劲, 多美! 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 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 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 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 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

28、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 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 梦,槐花香在水面上叙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 迎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 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 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住惯城市的人不易知道季候的变迁。看见叶子掉知道是秋,看见叶子绿知道 是春;天冷了装炉子,天热了拆炉子;脱下棉袍,换上夹袍, ,穿上单袍:不 过如此罢了。 ,地下泥土里的消息,空中风吹的消息,都不关我们的事。忙 着哪,这样那样事情多着,谁耐烦管星星的

29、移转,花草的消长,风云的变幻?同 时我们抱怨我们的生活,苦痛,烦闷,拘束,枯燥,谁肯承认做人是快乐?谁不 多少间咒诅人生?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拟人、比喻、夸张 B. 拟人、比喻、排比 C. 对偶、借代、排比 D. 对偶、借代、夸张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同时我们抱怨我们苦痛、烦闷、拘束、 枯燥的生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_ _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 流畅,不

30、超过 50 个字。 根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一市两场”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 北京 “一市两场” 转场投运期资源协调方案 安排,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 在转场过渡期间,航空部门将按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控制北 京两个机场的运行容量和时刻资源。其中,北京大兴机场容量为 1050 架次/日, 高峰小时容量为 62 架次/小时;首都机场容量为 1350 架次/日,高峰小时容量为 70 架次/小时,力争两机场放行正常率达到 80%以上。同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 运后将采取分步实施、逐步转场的方式,计划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完成全 部转场工作。 22. 依据下图漫画内容,在

31、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句子,使语意完整连贯, 逻辑严密。 一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 , ; 一个人, 。 四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澳大利亚从欧洲引进兔子 100 多年以后,野兔的数量蹿升至 6 亿多只,这些 兔子把数万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吃精光,导致其他动物面临饥饿的危机,许多野生 植物也面临绝种的危机。1952 年,无计可施的澳大利亚用黏液瘤病毒去感染野 兔,由于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病毒,所以传播速度相当快,而且致死率达到了 99.8%,野兔数量很快就从 6 亿下降到了最低时的 1 亿。但毕竟有千分之二的存 活率,野兔的基数原有 6 亿多,上百万的野兔活了下

32、来,基因因抗体慢慢发生变 异,于是病毒对野兔的毒杀作用越来越弱,到 1990 年代末期,澳大利亚野兔基 本不会感染黏液瘤病毒了,野兔数量又回升到 3 亿以上,并逐年增多。 在医学上, 这种让某一种动物全部参与病毒感染, 通过优胜劣汰先死掉一批, 从而整体性获得免疫力的办法,叫“群体免疫”。理论上讲,一旦动物群体中有 70%-80%的成员有了对某种病毒的抵抗力,传染致死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大规模 的流行。2020 年 3 月 13 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 特里克 瓦兰斯表示,将需要大约 60%的英国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从而获得“群 体免疫力”。帕特里克 瓦兰斯这一言论引发人

33、们的热议。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下列三种身份中选择一种,给帕特里克瓦兰斯先生写 一封信,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1)中国 x 市诚道中学一位学生家长 (2)中国 x 市诚道中学一名高中学生 (3)中国 X 市诚道中学一名教师 要求:主标题自拟,副标题统为“给帕特里克瓦兰斯先生的一封信”;自定 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河北省河北省 20212021 届高三联合测评(一)语文答案届高三联合测评(一)语文答案 1. C 2. D 3. B 4. 先指明“天下情怀”在古代呈现“天下为公”和“天下太平”两种理 念形态,分别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加以分析论证;后阐发“天

34、下情怀”是中华 美学精神的核心,通过古今对比,指出其现实意义,提出时代要求。 5. 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价值观念,积极投身于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积极实践;厚植家国情怀,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太 平”,抓住机遇,努力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页献力量;将 传统的家庭伦理原则和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 法制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爱国爱家, 勇于担当。 6. C 7. A 8. “一只布袋”是行文线索,从捡布袋、争布袋到还布袋,小说的基本 情节都是围绕这只布袋逐步展开的。 小说通过 “一只布袋” 的风波, 一石三鸟, 刻画了老韩、老丁、老曹三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小说借助“一

35、只布袋”的故 事形象地揭示主旨,正如文中老韩所说“因为一只布袋,我丢了一个朋友,得到 一个朋友”。 9. 老韩和老丁性格完全不同,只因共同爱好成了好朋友,却又因为孩子 捡到一只布袋产生争执,一个偶然事件让老韩与二十多年的朋友老丁瞬间决裂, 这是故事本然。老韩本想把布袋里的钱据为己有,无奈之下才还给失主老曹, 被老曹认定是不贪财的大好人,因为误会让两人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老韩失 去的朋友老丁肯定不是真朋友,得到的朋友老曹也未必是真朋友,得到朋友和失 去朋友都是阴差阳错,充满了意外和偶然,这与一句顶一万句 “寻找与孤独” 的主题是一致的。 10. B 11. D 12. D 13. (1)河水太浅

36、载不动船,如果从陆路运粮应当用八千辆车,沿途的麦 子正是成熟的时候,希望用运输的费用加价立即收购麦子。 (2)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来水,使田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或:使田地不因 旱灾而受损),那么百姓就会乐于响应招募,而且弓箭手的名额就能招够了。 14. 为完成运粮任务,何灌提出陆路运粮的建议,得到朝廷许可。知岷 州时,何灌凿渠引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何灌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 的策,使当地百姓乐于应募,一举两得。 15. C 16. 客居他乡。诗人客居成都,颠簸流离;万方多难。时局动荡,诗人 感时伤乱;空怀济世之心。当世没有像诸葛亮-样的贤相,诗人空怀济世之心, 苦无报国之路。 17.(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2)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 年年只(望)相似 (3)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 18. B 19. 原文将表示负面心理感受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 具体写出并突出了 其身心遭受的折磨,增加了读者的共情意识,也更好地展现了我们所抱怨的生活 的特点。 20.(1). 脱下夹袍;(2). 天上星斗的消息 21. 航空部门将合理控制北京两机场的运行容量和时刻资源,计划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前完成全部转场工作。 22. 参考示例: 一个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性格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河北省2021届高三联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