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标解读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节的主要内容 是, 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个步骤能够求解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对这一节内容提出了教学要求如下: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 模型 2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课标解读 1方程是能够解决现实世界中具有等量关系问题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和重要工具,它既 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又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 它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占 有重要地位本节是“解一
2、元一次方程”的起始内容,是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简易方程”和 前一章学习“整式的加减”的基础上,对代数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是后续学习其他方程、不 等式及函数知识的基础, 同时也是学习物理、 化学等学科和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 具 2为了让学生体会利用解方程求解有关的数量关系问题比算术方法更具有优越性,激 发他们学习解方程的兴趣, 教学中, 应该善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 让他们从读懂题意获取有用的数据信息, 寻找相等的数量关系, 列出方程, 继而主动地尝试、 探究方程的解法,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方程确实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一种重要的数 学模型,感受到方程的应用价值,另
3、一方面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由旧知(学生已学简易方程) 进入新知(系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学习的探究能力,体会了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 和整体关系 3 本节学习的是利用合并同类项、 移项两个基本步骤可以求解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两个基本步骤,以及化系数为 1(两边 同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 ,目的是将已知的一元一次方程化成的形式,从而得到方程中未 知数的值由于移项的主要根据是等式的性质 1,化系数为 1 的主要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2, 因此,本节内容在前一节、上一章及小学“简易方程”中都介绍过,这里只是系统化介绍、 规范化表述而已教学时,应注意新旧知识的
4、自然联系和有机过渡 4用合并同类项能够求解的一元一次方程,大多如“”的形式这里的合并同类项方 2 法与上一章合并同类项方法一样,都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及其指数不变在解方程 过程中, “合并同类项”所起的作用是将方程化为()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 2 将 “系数化为 1” ,得到的形式,这就达到了解方程的目的求出原方程的解为 用移项能够求解的一元一次方程,大多如“”的形式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移项法则的 由来,明确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1,理解移项的必要性,掌握移项的基本要领(将某一 项由方程的一边移动到另一边一定要变号) 移项的目的是将方程转化为“”的形式,再利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得到()的形式,再继续求解,过程中多次应用到转化化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