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2021 届高三总复习语文每日拔高练届高三总复习语文每日拔高练 第第 8 8 练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散落在乡间的诗人散落在乡间的诗人 刘星元刘星元 他姓关,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这里的小学校长。 学校的教师都是清一色本乡本土的农人,闲时教书,忙时兼顾农活。而关校 长却是我们这所小学唯一的外来人。 关校长来我们这做校长那年,我恰好上一年级。他顶替因病退休的老校长, 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第一节课,他并不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带着我们参观 校园。我们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在关校长的带领下,仰着头,挺着胸,把整个 校园一处不落地走了一圈。操场、厕所、办公室、教室门前的小花
2、园每到一 处,他就蹲下身子,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学校里有十多个教师 呢,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做过,我觉得他真了不起。 让我觉得关校长更为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还能写一手好字。某个周末,恰逢 本村老教师的儿子结婚,母亲拉着我去吃喜席。先去封礼,礼桌乌压压围了一圈 人,时而传出叫好声。小孩子淘气,好奇心重,从大人们的身体间挤进脑袋向里 看,只见那礼桌后面端坐着关校长。关校长在写喜联,喜联上写的什么,不认识。 只见关校长提笔运腕,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跑到了喜庆的红纸上面。那些字 端端正正的,行距、尺寸、字体,都那么有条不紊,仿佛那些字本来就躺在那个 位置,关校长只是用笔一点,就都蹦了出来
3、。那些蹦出的字,似乎比躲在课本田 字格里的字要好看,也似乎比在课堂上他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好看。每写一个字, 围在四周的人就叫上一阵好。关校长微微笑了笑,并不说话,继续写字。显然, 我比关校长更为兴奋。一听谁再叫好,我就赶忙补一句,他是我们的校长,他是 我们的老师。那些大人看着我笑了笑,我似乎感觉他们是在赞赏我呢。 那时候,我们乡把教书的先生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谁家不过年不过节就布置 下一桌好菜,必定是请学校的老师去家中做客。关校长家在别镇,向来都吃住在 学校里,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都带些粮食、煎饼和咸菜回来。我们乡日子过得 苦,却见不得教书的先生过得苦,于是总有人家按照旧例,请关校长去家中做客,
4、 但似乎没有一家请得动关校长。 我们家也请过关校长。从我们村到学校,两里路,往返就是四里。父亲派我 去请关校长,往返三次,每一次关校长都有理由拒绝。直到饭菜凉了,父亲才决 定放弃。父亲感慨地说,真是个好先生。请不来关校长,我觉得很委屈。 我们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关校长教了我们五年语文。在他那里,我知道了“床 前明月光”,知道了“春眠不觉晓”,知道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知道了“映 日荷花别样红”。我懂得了表达喜悦不必非用“喜悦”这个词,也可以是一朵盛 开的花,一树摇曳的叶,一曲动人的歌;我懂得了描写时间不只非得用“光阴似 箭”,还可以是学校斑驳的旧墙,去年脱掉的衣裳,家中悬挂的照片,爷爷脸上 的皱
5、纹。我于无意之中得到一位高明的老师在文学上的点拨,这种点拨日后让我 受用一生。 有一次,我在县城的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诗歌集。那是三十多年前本地的几个 文学爱好者编印的一本手写蜡刻小书,已经泛黄得有些发黑。在目录的后半部分, 我惊奇地发现了关校长的名字。我的手哆哆嗦嗦地打开印有他名字和作品的那一 页,看到了他的简介和诗作。简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上面印着:关未山,笔 名微草,小学教师,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下面是一首小诗,题目叫“乡间 的孩子”。他说,每一缕风只围着孩子绕。他说,每一朵花只迎着孩子开。他说, 每一只鸟只向着孩子唱。 这么多年,我从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位散落乡间的诗人,也从未把他视为
6、园 丁或者蜡烛。没错,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 缕风,一朵花,一只鸟。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更为确切的词语表达。 有一年在曲阜,我去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在明清走廊,处处可见诸如 “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那些汉字凑在一起,就像 一张巨大的网,把我擒了进去。仿佛我就是老夫子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便逃 离了三千年之久,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我想起了关校 长,想起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绝 妙诗文。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眼前耳畔。于混沌中,我 发现,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
7、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 我无意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与关校长作比较,我只是想说,无论我们去往 何方,遇见怎样卓越的人物,我们内心深处与之产生共鸣的,往往来源于故乡所 赐。也就是说,乡间的关校长,才是我对于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 即便如此,作为一位散落乡间的诗人,他视之如歌、视之如命的学生又能对 他了解多少呢? 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校长的第一节课,是带一年级学生一处不落地参观校园,他寓教其中,平等 待人,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B.为了请生活清苦的关校长到自己家做客,乡民们会布置一桌好菜,但没有哪一 家能请动关校长
8、,这突出了关校长的优秀品质。 C.作者借关校长的诗句来形容他像“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是对他诗人特 征的发现,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 D.“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这句话凸 显了关老师在作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 4 段关校长写喜联这一情节中,既有细节描写,又通过周围乡民和“我”的 反应侧面突出了关校长的形象。 B.文章第 7 段大量引用诗句,既突出了关校长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又增加了 文章的文化韵味,富有诗意。 C.文章先用大段笔墨描述关校长精心育人的师者形象,后面写他是“散落乡间的 诗
9、人”,丰富了其形象内涵。 D.文章以“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的议论、抒情结束全文,突出了人物形象, 深化了文章主旨,意味悠长。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的意蕴。 二、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 言表达准确流畅。 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蕴藏着钛、铝、氧、硅等上百种矿物资源,其中有 些是地球上十分珍贵并稀少的。由于没有大气吸收和电磁波干扰,月球是适 宜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月球总是用相同的一面对着地球,人类在 这一面建立对地观察站,将可以持续地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 在航天技术已使人类能
10、够离开地球时,月球就成为人类探索地外星球的首选。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C;2.D; 3.传统教育精神博大深厚代代相承;暗指作者受关校长的教诲,是传统教育 精神的受益者;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教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 4.关校长不仅是良师,也是“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的诗人;关校长的 诗作、诗情被埋没多年;得到关校长教育和爱的学生,并未真正了解他;从 对教师和教育终极理解的高度,传达了对关校长的怀念和礼赞之情;隐含了对 关校长诗人身份未能被人了解的遗憾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 项,“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 表述有误。文中说“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
11、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 缕风,一朵花,一只鸟”,只是体现他作为诗人和教师的价值与奉献。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D 项, “议论、抒情”错。 “这 个问题,我不敢回答”没有抒情,只是以议作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先仔细阅读画线句, 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是什 么,表达了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情感。本题中的画线句写的是作者在曲阜明清 走廊看到孔子语录时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不断传承。 作者能领悟到这个道理,是因为他是关校长的学生,也就暗示出作者受到关
12、校长 的教诲,是传统教育精神的受益者。在表达情感上,画线句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教 育精神的敬畏与热爱。 4.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时,要注意从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 浅显,不难理解,深层意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明确标题中蕴含的作者 的观点态度等。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散落在乡间的诗人”指的是关校长。由原 文第 8 段可知,关校长“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由此可得出第点;原文 第 8 段说“我”在旧书摊上淘到了一本诗歌集,上面有关校长的一首小诗,题目 叫“乡间的孩子”,第 9 段说“我从不知道蜡烛”,第 12
13、段说“即便如此 了解多少呢”,由此可得出第点;原文第 11 段说“我无意教育的终极 理解”,由此可得出第点。 二、答案:“十分珍贵并稀少”改为“稀少并十分珍贵”。“适宜”或“理 想”删除一个。“在时”改为“当时”。“成为首选”改为“成 为首选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句,“十分珍贵并稀少”语序不当, 应先“稀少”再“珍贵”,故应改为“稀少并十分珍贵”;第句,“适宜进行 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 语意重复, 应删掉 “适宜” 或 “理想” ; 第句, “在 时”表示正在进行,这里是一种设想,应改为“当时”;第句“成为 首选”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成为首选目标”。
14、 重难点剖析重难点剖析 探究散文标题的注意要点 1、理解标题的本义。要通过理解标题的关键字词,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 的意思。 2、分析标题的修辞。联系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分析标题使用的修辞手 法,是否具有比喻义或象征义。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通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3、概括思想内容。通过分析写作背景,联系作者的情感及写作意图,分析标 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4、多角度分析效果。题目有时要求对标题设置的原因、优劣等进行分析,考 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阐释理由,如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及语言 的简明、形象、生动等。 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作品的意蕴 1、注意多角度和多层面挖掘。所谓“角度”,指关于散文的材料安排、行文 结构、情感表达等,主要包括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 的角度等。所谓“层面”,指关于文章的时代背景、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主 要包括表层、深层、实用层面、情感层面、道德层面、民族心理层面、美学层面 等。 2、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物及人,由个人到集体, 联系其背后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3、紧扣文本。挖掘作品的意蕴时必须源于文本,在文本中找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