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18 .鱼我所欲也 孟子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考情搜索】【考情搜索】近近 5 年未考年未考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九年级九年级(下册下册)第第 9 课课 原文呈现原文呈现 鱼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用比喻 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具体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具体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2、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故不为(w i)苟得苟得也;死亦我所也;死亦我所恶恶(w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故 患患有所不有所不辟辟也。也。如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何不用也?使人之所?使人之所 恶莫甚于死者恶莫甚于死者,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w i)也?由是也?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由是/ / 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从正反两方从正反两方 面具体阐释为什么要面具体阐释为什么要“舍生取义舍生取义”)/非独
3、贤者非独贤者/ /有有是心是心也也,人皆有之人皆有之,贤者能贤者能 勿勿丧丧耳。耳。(进一步指出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贤者贤者”能做到能做到“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是因是因 为他们能够保有善良的本性为他们能够保有善良的本性) 第第 1 段: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段:从人们常见的欲望谈起, 以设喻引出本文以设喻引出本文“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的论的论 点点,并对其分析、阐释。并对其分析、阐释。 一箪一箪(d n)食食(sh ),一豆羹一豆羹( n ),得之则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行行 道之人弗受;道之人弗受;蹴蹴尔而与之尔而与之,乞人乞人不屑
4、不屑也。也。(讲讲述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述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万钟万钟则不则不 辩辩礼义而受之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万钟于我何加何加焉!焉!(孟子发出的豪言壮语孟子发出的豪言壮语,慷慨激昂慷慨激昂,体现了他体现了他 的豪迈、自信的豪迈、自信)/为为(w i)宫室之美、妻妾之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乡(xi n ) 为为(w i)身死而不受身死而不受,今为今为(w i)宫室之美为宫室之美为(w 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今为妻妾 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
5、不可以已已乎?乎? 此之谓此之谓/ /失其失其本心本心。(孟子对孟子对“不辨礼义不辨礼义”而接受厚禄的人的心理的几种推测而接受厚禄的人的心理的几种推测) 第第 2 段:举例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段:举例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都得到 的话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 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
6、那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取放弃生命而选取 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所以我不做 苟且偷生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恨憎恨的的,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但我所憎恨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所以有 的的祸患祸患我不我不躲避躲避。假如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那么凡是能够用来 求得生存的手段求得生存的手段, 什么什么(手段手段)不用呢不用呢?如果人们所憎恨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如果人们所憎恨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
7、逃避灾祸的坏事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 就能够活命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 西西(那就是那就是 “义义” ); 他们所憎恨的; 他们所憎恨的, 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那就是 “不义不义” )。 不仅贤人有不仅贤人有这种心这种心,人人都有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丧失(它它)罢了。罢了
8、。 一碗饭一碗饭,一碗汤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没有礼貌地吆喝着 给他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踩踏过给别人吃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轻视而不肯 接受。接受。 (可是有的人可是有的人)见了见了优厚的俸禄优厚的俸禄却不却不辨别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 优厚的俸禄对我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 大小老婆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 大小老婆的侍奉侍奉和和所认所认 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先前为了“礼义礼
9、义”, 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现在现在(有有 人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现在现在(有人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礼义”,宁愿死也宁愿死也 不接受施舍不接受施舍,现在现在(有人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 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人的羞恶之心。 文章主旨文章主旨 本文作者提出了本文作者提出了“舍
10、生取义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阐明了义重于阐明了义重于 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 是不可取的。是不可取的。 论证思路论证思路 首先以首先以“鱼鱼”和和“熊掌熊掌”为喻为喻,提出中心论点提出中心论点舍生取舍生取 义;义;再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再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舍生取义舍生取义”进行具体分析与阐释;最后通进行具体分析与阐释;最后通 过对比行人、乞丐和见利忘义之人的行为过对比行人、乞丐和见利忘义之人的行为,论证论点论证论点“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 .善用比喻论证善用比喻
11、论证(以以“鱼鱼”喻喻“生生”,以以“熊掌熊掌”喻喻“义义”), 化抽象为形象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将感性比喻与理性说理融合。2. .文风气势充沛文风气势充沛,议论犀利。议论犀利。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舍生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已不限于舍弃生命, 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 益;益;“取义取义”也不限于正义也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平正义。时代呼唤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平正义。时代呼唤 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扎根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地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12、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一、知识积累一、知识积累 1重点实词重点实词 (1)鱼鱼,我所我所欲欲 也也 欲欲 * *: : 想要 【拓展】【拓展】孤岂孤岂欲欲 卿治经为博士卿治经为博士/ /解衣解衣欲欲 睡睡/ /广故数言广故数言欲欲 亡亡 (2)故不为故不为苟得苟得 也也 苟得:苟得: (3)死亦我所死亦我所恶恶 恶:恶: (4)故故患患 有所不辟有所不辟 患:患: (5)如使如使 人之所欲人之所欲莫甚莫甚 于生于生 如使:如使: 莫莫 * *: : 甚甚 * *: : 苟且取得。这里苟且偷生的意思。 讨厌,憎恨 祸患,灾难 假如,假使 没有 超过,胜过 (6)贤者能勿贤者能勿丧丧 耳耳 丧:丧
13、: (7)呼呼 尔而与之尔而与之 呼:呼: (8)蹴蹴 尔而与之尔而与之 蹴:蹴: (9)乞人乞人不屑不屑 也也 不屑:不屑: 丧失 没有礼貌地吆喝 踩踏 轻视而不肯接受 (10)万钟万钟 于我于我何加何加 焉焉 万钟:万钟: 何加:何加: (11)今为妻之今为妻之奉奉 为之为之 奉:奉: (12)此之谓失其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本心:本心: 优厚的俸禄 有什么益处 侍奉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1)生生 * * 生 生 ,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 由是则由是则生生 而有不用也而有不用也 得之则得之则生生 (2)得得 二者不可 二者不可得得 * *兼 兼 故不为苟故不为苟得得
14、 也也 所识穷乏者所识穷乏者得得 我与我与 生命 生存 生存 得到 得到 同“德”,感恩、感激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则凡则凡可以可以 得生者得生者 可以可以 * *: : (2)一一豆豆 羹羹 豆:豆: (3)万万钟钟 于我何于我何加加 焉焉 钟:钟: 加:加: (4)是亦不可以是亦不可以已已 乎乎 已:已: 能够用来 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古代的一种量器 益处 停止 4通假字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 ”同同“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同同“ ”,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为身死而不受 “ ”同“”同“ ”, 辟 避 躲避 辩 辨
15、辨别 乡 向 先前,从前 5重点虚词重点虚词 (1)而而 舍鱼 舍鱼而而 取熊掌者也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生由是则生而而 有不用也有不用也 蹴尔蹴尔而而 与之与之 (2)则则 则 则 凡可以得生者凡可以得生者 得之得之则则 生生 万钟万钟则则 不辩礼义而受之不辩礼义而受之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修饰 连词,那么 连词,就 连词,假如 (3)为为 可以辟患而有不 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为 也也 乡乡为为 身死而不受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今为宫室之美为为 之之 (4)于于 是故所欲有甚 是故所欲有甚于于 生者生者 万钟万钟于于 我何加焉我何加焉 (6)与与 呼尔而 呼尔而与与 之之 所识
16、所识穷乏者得我穷乏者得我与与 动词,做 介词,为了 动词,接受 介词,比 介词,对,对于 动词,给予 同“欤”,语气词 6重点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那么我就只好放弃生命而选 取道义了。取道义了。 (2)生亦我所欲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故不为苟得苟得也。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所以我不 做苟且偷生的做苟且偷生的事。事。 (3)如使如
17、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 存的手段存的手段,什么什么(手段手段)不用呢?不用呢? (4)非独贤者有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也也,人皆有之人皆有之,贤者能勿贤者能勿丧丧耳。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它)罢了。罢了。 (5)乡乡为身死而不受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得我而为之。我而为之。 先前为了先前为了“礼义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宁愿死
18、也不接受施舍,现在现在(有人有人)为了所认识的为了所认识的 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二、内容理解与探究二、内容理解与探究 1分析分析“鱼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可得兼,舍鱼舍鱼 而取熊掌者也而取熊掌者也”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用“鱼鱼”喻喻“生生”,用用“熊掌熊掌”喻喻“义义”, 通通过类比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2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说说你对“本心本心”的理
19、解。的理解。(课后习题课后习题) “本心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辞让(恭敬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之心、 是非之心,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人 皆有之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 “贤者能勿丧耳贤者能勿丧耳”。“本心本心”是孟子基是孟子基 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 心理状态。所谓修身心理状态。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就是要保有“本心本心”
20、。 3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请举出其中一例。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今为 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不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不 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对比。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对比。 4孟子是怎样论述孟子是怎样论述“舍生取义舍生取义”这个观点的?这个观点的? 孟子以设喻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孟子以设喻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然后论述舍生取义然后论述舍生取义 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本性,
21、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舍生取义这个观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舍生取义这个观点。 5本文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使用相同的方法来说理本文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使用相同的方法来说理,请结合文请结合文 章简要分析。章简要分析。 都运用了类比说理。本都运用了类比说理。本文用生动形象的鱼和熊掌取舍比喻引出抽象文用生动形象的鱼和熊掌取舍比喻引出抽象 的舍生取的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家事类比国事义这一中心论点。 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家事类比国事,以小见以小见 大大,委婉进谏委婉进谏,让齐王接纳意见。让齐王接纳意见。 素养提升素养提升 6孟子提出了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
22、和应当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舍生取义”的的 观点。在当今社会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舍生取 义义”和和“珍爱生命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示例一:生命诚可贵示例一: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我们应 该舍生取义。举例略。示例二: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该舍生取义。举例略。示例二: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我们 既需要珍爱生命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应该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 。举例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 。举例略。 【甲】【甲】
23、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略略) 【乙】【乙】天祥至潮阳天祥至潮阳,见弘范见弘范 , ,左右命之拜左右命之拜,不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弘范遂以客礼见 之之,与俱入与俱入厓厓山山 , ,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吾不能捍 父母 父母,乃教乃教 人叛父母人叛父母,可乎?可乎?”索之固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曰:弘范曰: “国亡国亡,丞相忠孝尽矣丞相忠孝尽矣,能能 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天祥
24、泫然 出涕 出涕,曰:曰: “国亡不国亡不 能救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节选自宋史 ,有改动有改动) 【注释】注释】弘范:张弘范弘范:张弘范,宋朝降将宋朝降将,是当时进攻广东的元军元帅。是当时进攻广东的元军元帅。 厓厓山:即山:即“崖山崖山”,位于广东新会位于广东新会,是南宋皇帝投海之处。是南宋皇帝投海之处。捍:防捍:防 御御,保卫。保卫。泫然:水滴下的样子。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1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万钟于我何万钟于我何加加 焉焉 ( ) (2)二者不可得二者不可得兼兼 ( )
25、 (3)乃教人乃教人叛叛 父母父母 ( ) (4)天祥泫然出天祥泫然出涕涕 ( ) 益处 同时 背叛 眼泪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丧失(它它)罢了。罢了。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张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张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3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有误的一项是 ( ) A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
26、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 , 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 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阐述了孟 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以鱼和熊掌为喻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 重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 ,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的“是心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等这些善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抉择的时候,那些那些“舍生取义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故不为 苟得苟得”“”“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故患有所不辟”。 A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二者不可得兼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