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 (1)目的:国民党: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 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 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时间:1945 年 8 月10 月。 (3)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 。 2全面内战的爆发 (1)标志:1946 年 6 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发动了全面内战。 (2)结果:1947 年 3 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 攻。
2、 3转战陕北 (1)背景:1947 年 3 月,国民党向延安发动突然袭击。 (2)中国共产党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3)结果: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打退了敌 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根据土 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 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
3、农村的 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 参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5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 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2)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3)1948 年 9 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一举切 断了敌人向关内的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4)1948 年 11
4、 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 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5)几乎与淮海战役同时,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 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在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 年初,北平和平 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6)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150 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
5、大陆的 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 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 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 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4)随着
6、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 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 2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 中国。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 辫子,
7、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 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然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3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 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 学堂。 (2)1901 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
8、废除八股文。1903 年,又以科举阻碍学 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1905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 1 300 多年的科举制 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 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 、上 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 ,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 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 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
9、4)1897 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 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中 华书店、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 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4文学艺术的成就 (1)20 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 有:鲁迅的狂人日记 阿 Q 正传 、郭沫若的女神 、茅盾的子夜 、曹禺的雷雨 、巴金 的家 、老舍的骆驼祥子等。 (2)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创作了田 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 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 ,后来被定为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 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 (4)20 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 年拍 摄的京剧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1931 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