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 课 题 7 7、让社区更美好、让社区更美好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知道随意丢弃垃圾会造 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2、能够通过观察、调查、体验,了解垃圾分类,了解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 处理方式,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倒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会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垃圾分类, 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将垃圾进行正确的分类之后再 处理。 教学准备 课本图片、多媒体课件、有关垃圾方面的资料。 预习要求 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垃
2、圾分类方面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天我们家里,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 家里一天都产生了哪些垃圾。 2、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里面一天产生的垃圾,如剩菜剩饭、旧衣服、废纸、 旧书、餐巾纸、厕纸等等。 3、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数量非常 多,种类也很多。其实不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在工业生产 和农业生产各方面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4、教师相机展示工业、农业等其他方面产生的垃圾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 到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5、教师引导:同学们,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垃圾,我们该如何去做呢?今
3、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 6、揭示课题:7、让社区更美好 二、垃圾分类放置 (一)乱扔垃圾的危害 1、教师引导:同学们,如此大量的垃圾,我们该怎么办呢?能不能乱扔? (不能。 )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 38 页上面的两幅图,并读一读相 关的文字。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2 2、全班交流: 塑料袋:难降解,破坏土质,浸入水中会影响鱼类生活。 纽扣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 3、教师引导:其实乱扔垃圾,不单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些还可以利 用的垃圾就得不到回收,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请大家再看一看 38 页的 下面两幅图,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垃圾也是
4、有用的。 4、全班交流: 回收利用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出 0.8 吨新纸。对废纸进行分类,循环利用, 可以发挥废纸资源的价值。 用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 71%的能量,减少 95%的空气 污染。 5、教师小结:看来随意丢垃圾,不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还会造成 资源的极大浪费。那么,面对这些垃圾,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分类处置垃圾 1、教师引导:同学们,垃圾只是错放地方的资源。通过分类放置处理,有 些垃圾可以再次利用, 变废为宝; 而有害的垃圾, 则能集中进行合理的处置, 最大限度的避免危害。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倡导对垃圾进行分类,回 收处理。 2、引导学生看一看 39
5、页上面的两幅图,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分别了解日 本、和德国是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 3、教师引导:同学们,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倡导并且实施对垃圾分类回 收处理,那么在我们国家,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呢? 4、出示课本 39 页下面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了解 我们国家垃圾分类及处理办法。 5、教师引导:我国将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 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进行回收。不仅如此,我国还采 取了很多的措施来治理垃圾。 教师相机介绍我国处理垃圾的一些措施和方法,如将垃圾再次利用,用于发 电、堆肥等等。 6、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 39 页的下面一段文字,
6、了解我国处理垃圾方面的一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3 些法律措施。 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 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 7、教师引导:同学们,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从垃圾分 类放置开始做起,争取做一个知法守法的环保小公民,为我们周围的环境作 出贡献。只要我们能够尽我们的一份力量,相信我们周围的环境将会变得更 美好,社区也会变得更美好。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乱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乱扔垃圾不仅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我们要
7、将垃圾分类放置,最大 限度的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的浪费 四、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把家里面的垃圾分类放置,然后放置到不同的垃圾箱里面, 并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放置的意义和好处。 教 后 记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4 课 题 7 7、让社区更美好、让社区更美好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明白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而 且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源,激发学生自觉保护植物的内在动力。 2、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花草树木给人类带来的作用,懂得呵护花草树木的 重要性,知道如何去呵护花草树木。 3、通过走访调查,知道社区、小区内
8、各种公共设施的种类及其作用,明白 这些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类作出的重要贡献。 4、引导学生明白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懂 得如何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重点 了解公共设施给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 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并引导 学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并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参与到爱护公共 设施的行动中去。 教学准备 课本图片、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1、收集资料,了解植物给人类带来的作用。 2、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公共设施,调查这些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及现状。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周围,长着
9、许多的植物,大家知道这些植物对我们人类 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初步说一说这些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 3、教师引导:既然这些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如此巨大,那么我们就 应该用心的呵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今天这节课,我们 继续来学习第七课让社区更美好。 4、揭示课题。 二、呵护花草树木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花草树木,花草树木在我们的生 存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出示课本 41 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欣赏这六幅插图,并读一读相关的文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5 字,初步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作用。 3、全班交流讨论,了解
10、植物对人类作出的巨大作用: 香樟树对人们做出了巨大贡献,香樟树四季常青,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而 且,香樟树具有特殊的香味,木材可以驱虫防蛀,制造家具。 小区路边的麦冬,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 4、教师补充介绍枇杷: 枇杷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营养颇丰的水果,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 以用来治疗咳嗽等等。 5、教师引导:同学们,由此看来,植物的作用确实非常大。它不仅可以美 化人类的环境居住环境,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源。可是,我们 家周围的每一棵树,从树苗长成大树要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小区里 的每一株花从种植下去到盛开,离不开阳光、雨露和人们的辛劳。所以我们 要呵
11、护花草树木。 6、出示课本 41 页的上面四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人们是怎样呵护 花草树木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是的,花草树木需要呵护,而呵护花草树木,不 只是园丁的任务,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 呵护花草树木呢? 7、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呵护花草树木?哪些 行为是对花草树木的伤害? 8、教师小结:同学们,花草树木对人们的作用非常大,我们要呵护花草树 木。呵护花草树木,不只是放在嘴上说说,而要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 三、爱护标志和设施 1、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标志和设施,他们都有各 自的功能。 2、出示课本
12、42 页的六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这幅六幅插图中分别出示的 是哪些公共设施和标志,这些公共设施和标志又有什么作用? 图 1:小区里的儿童游乐设施,仅供 3 到 12 岁的小朋友使用。 图 2:公共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身体,大家都要爱护。 图 3:消防设施只有发生火灾时才能使用。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6 图 4:消防通道要始终保持畅通,不得占用。 图 5:小区里的信箱方便居民接收信件,不能破坏。 图 6:小区的指示图告诉人们每幢楼房及配套设施的位置,不能乱涂乱画。 3、教师引导:同学们,除了书上列举的这六种公共设施和标志之外,你还 见过哪些公共设施和标志?这些公共设
13、施和标志又有什么作用? 4、学生联系生活谈一谈,说一说自己见过的公共设施及标志,并说一说它 们的作用。 5、教师小结:这些公共设施,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有的是一种提醒,有 的是一种警示,有的方便我们的娱乐休闲,有的保障我们的安全,所以我们 每个人都要爱护社区里的标志和设施。那么,我们该怎样爱护社区里的标志 和设施呢? 6、学生自由看一看 43 页的四幅插图,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初步了解我们 该怎样爱护社区里的公共标志和设施? 7、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不爱护公共设施 和标志的行为,那么,你看到过哪些不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呢?遇到这样的 行为,我们该如何说?如何做呢? 8、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爱护公共标志和设施 的行为,并说一说遇到这种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只要我们每个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多一份付 出,就可以让我们的家园更加和谐美好。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 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共同爱护社区这个美丽的家。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