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4 -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00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 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有着十分 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段教学求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材在安排求比一个数多 (少) 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之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
2、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 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 样性,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作准备。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多次接触过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口算,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已 经基本掌握。因此,在教学中以激活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迁移到笔算中来。由于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策略多样,有时需要全部笔算,有时可以全部用口算,有时既需要笔算又要口算, 需要学生在计算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策略。而对于能口算的,学生往往不易区
3、分。所 以,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合理进行教学,通过练习,不断积累加减法计算的经验,以形成必要的计算技 能,提高运算能力。本单元安排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需要通过摆一摆、排一排、移一移等 具体的操作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结合操作活动的过程,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以及生活经验理 解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数量关 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 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
4、和口算。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多(少)几的 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并培养初步的观察、 分析和比较恩呢管理, 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路爱了,树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根据算是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的方法,理解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 际问题的
5、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小棒、小黑板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6 课时 连加、连减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1-2 例 1,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 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5 -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 100 以
6、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疑点分析疑点分析 在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列出连加算式以后,要注意先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计算的 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竖式,明确第二个竖式中的第一个加 数 46 就是第一个竖式的得数。接着向学生介绍:为了方便,还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并指导学生完 成连写的竖式。最后,通过比较和交流,使学生明确:在用竖式计算出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后,不必把得 数在写一遍,可以直接在得数下面写上第三个加数、加号,算出结果。如果有学生一开始就出现了连写的 竖式,就可以
7、请这个学生来介绍,然后请学生交流,最后教师总结明确。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教学随记栏 一、复习引入 1竖式计算 45+17 8059 2口算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3揭题:连加、连减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 1 出示挂图,谈话:观察图片,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纸船,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回答板书:19+27+26 师:要先算什么?你能列竖式算出结果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组织交流: (1)指错误算式,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2)指正确算式,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讲解:
8、由于第二个竖式中的第一个数就是第一个竖式中的得数,因此,在用竖式 计算时,可以把这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学生完成书本上的填空。 提问:这样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和原来分开写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 简便?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 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6 - 分小组进行练习,并指名板演。 3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出示题目,学会独立完成。 4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
9、1)出示图片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解题时时怎么想的。 (2)出示第(2)题,提问:可以根据哪两个条件求还剩多少个西瓜? 独立完成。 提问:这题和我们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再问: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 四、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3-4 例 2,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 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笔算和口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
10、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运算能 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 疑点分析疑点分析 在教学例 2 时,因为例题是一个两步计算的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这类题目孩子还没有接触过,所以在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根据图中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再出示例题 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列出“38+4233”的算式,接着让学生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再
11、算什么, 并要求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由于学生有例 1 的经验,学生可能会主动想到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式进 行计算,但也要允许个别同学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学生出现连写的算式,那就参照例 1 的教学 过程进行教学。但是要特别注意,例题只是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列出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并不是 要求学生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必涉及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和方法,不应在以后 的教学中提出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教学随记栏 一、复习。 1口算 7+4 12-3 18-9 30+15 446 35-10 10-5
12、 96 77 47-20 58-18 40-30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7 -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82518 76-29-35 学生完成后,请两名同学板演。 教师提问:连加、连减的题目按什么顺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 2: (1)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 从图片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怎么列式?算出来的 是什么? (2)出示第三个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个算式怎么列? 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读题,说说这道题与刚才所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做如下回答:复习题是连加、连减,这道题是加减混合式题。 (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加减
13、混合。 (4)通过对连加、连减的学习,你能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试做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试做,并请一名同学板演。 交流:计算时时怎么想的,怎样算的。 (5)比较分开竖式和连写竖式的异同。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603840 观察算式特点。 (2)独立列竖式计算,提醒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指名交流。 强调:计算时,如果能口算,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交流反馈。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交流反馈。 3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指名说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并交流哪一步可以口算。 4做“想想做做”
14、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列式时的思考过程。 5做“想想做做”第 5 题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根据题目中的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求出“女 生栽树多少棵”。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四、总结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练习一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5“练习一”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8 -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逐步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3初步渗透凑整的思想,使
15、学生进一步丰富计算经验,提高计算技能。 4在练习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的意识,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初 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能力,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笔算和口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疑点分析疑点分析 思考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用“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即,从 一辆车上选择一筐和另一辆车上的某一筐交换,再算一算两车上的苹果个数是不是相等。如果不相等,再 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发现每筐苹果中个数的特点,找出答案。也可以通过对每辆车 上 3 筐苹果个数的观察和分析,通过简单推理解决。即,每车
16、上都有一筐是 26 个苹果,所以只要考虑剩 下的 4 筐中哪两筐苹果个数的和与另两筐相等,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教学随记栏 一、口算 限时 1 分钟完成。交流答案。 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指名、抢答) 二、笔算 1.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关注正确率,注意对错误原因的分析。 2做第 3 题 (1)左题 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 交流:每条线上 3 个数的和都是多少。 (2)右题 观察每条线上的数,看看有没有简便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教师小结。 3做第 4 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
17、意。 想: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要怎么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4思考题 明确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同桌交流讨论。 明确解题思路。 既可以用“尝试调整”的策略,也可以通过对每辆车上 3 筐苹果个数的观察 和分析,通过简单推理解决。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9 -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 1)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6-8 例 3 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 1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 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思考过程。 2引
18、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操作和现实的情境,掌握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数量的思考过程, 逐步提高学生有序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掌握把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数量的思考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逐步提高学生有序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疑点分析疑点分析 在进行例题的教学中组织交流时, 一要注意启发学生把两串彩珠一一对应地进行排列;二要鼓励学生 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三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四要注意通过比较,帮助学生 体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明确解决问题时只要抓住两串彩珠相差 4 个这一关键,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解题后还要注意组
19、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问题的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 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等都能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教学随记栏 一、导入 出示例题图片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交流:谁比谁多几个,谁比谁少几个?(直接口答) 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解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例题 1摆一摆 师:我们用小圆片来摆一摆。 组织操作:摆出两排小圆片,一行 8 个,一行 12 个。明确分别代表的是谁。 2想一想 师:怎
20、样能使两行圆片的个数同样多?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说一说 指名交流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小军加 4 个。 提问:为什么小军还要再穿 4 个? 方法二:芳芳去掉 4 个。 提问:为什么芳芳要拿走 4 个? 方法三:拿出芳芳穿得 2 个彩珠给小军。 提问:这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交流,但不能片面强调多样化。 4.想一想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10 - 想:不论是哪一种方法,调整的时候都要先想到什么? 教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摆小棒。 提问:从小棒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根据要求摆小棒。
21、 提问:不论是哪一种方法,调整的时候都要先想到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1)第(1)题 出示图片,说说已知条件。 想:从图片中还能知道些什么? 要使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做? 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2)第(2)题 出示图片,说说已知条件。 想:从图片中还能知道些什么? 明明送给大力几枚后,两人的邮票数同样多? 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要使明明和大力两人的邮票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做? 3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第(2)小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4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第(2)小题解答
22、时可以想象摆花的样子,也可以让学生动笔画一画。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想使两个数量一样多有几种方法,都和 什么有关? 作作业设计业设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8-10 例 4 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联系加、减法运算的意义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确进行解答。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 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
23、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运算正 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11 -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疑点分析疑点分析 在学生列式解答之后, 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算出的结果正确吗?怎样才能知道结果是否正确?促使 学生主动想到可以用小华做花的朵数减去小英做花的朵数,看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 3 朵。同时,要提 醒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要及时检查解答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教学随记栏 一、教学
24、例题 1出示场景图,说说图意。 提问: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 小英:摆了 11 个花片; 小华:要比小英多摆 3 个; 小平:要比小英少摆 3 个。 引导: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 2指导学生解答“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 (1)你能根据条件摆一摆吗? 指导学生摆一摆。 想:怎样摆圆片表示小华做花的朵数。 摆完之后讨论:刚才是怎样摆圆片表示小华做花的朵数的?表示小华做花朵数的 圆片包括哪两个部分? (2)怎样求小华做花的朵数? 列式计算。 3尝试解答:“小平要摆多少个花片?” (1)小组合作,摆一摆,再计算。 (2)讨论:第一排摆了多少个?第二排怎样摆,才能清楚地看出小平要
25、比小英 少摆 3 个? (3)引导思考:算出的第二排花片是多少个?是怎样列式的? 二、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 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想:怎么画才能让我们一眼就看明白。 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表示松树棵树的直条可以看成哪两部分。 列式解答,指名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 3 题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刘芳的格数会比 32 多吗? 怎么求刘芳走了多少格? 4做“想想做做”第 4 题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灰兔拔的会比 25 个少吗?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
26、学学科 - 12 - 怎么求灰兔拔了多少格萝卜? 5做“想想做做”第 5 题 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小玉浇了多少盆所有的条件都要用吗?要选择哪两个条件? 谁的数量多,谁的数量少?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答了哪些问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练习二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 P11 练习二 教学目标要教学目标要求求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逐步形成运算技能。 2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倒推”的解题策略。 3让学生练习现实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促进学生加深对“
27、比一个数多”和“比一个数少”的数量 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逐步形成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让学生练习现实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促进学生加深对“比一个数多”和“比一个数少”的数量关系 的理解。 教学教学准备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教学随记栏 一、计算 1口算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 2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注意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的灵活选择。 3做“第 2 题” 前面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 第 3 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思考:最容
28、易填的方框是哪一个,填这个方框 时是怎么想的? 明确解题思路后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提问:这题和上面两题有什么不同?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做“第 3 题”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问题。 提问:求做了多少面红旗,要选择哪两个已知条件? 求做了多少面绿旗,要选择哪两个已知条件?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 - 13 - 独立列式解答,指名交流。 2做“第 4 题”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问题。 独立思考解答,指名交流。 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3做“第 5 题”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出示问题(1)。 独立思考解答,指名交流。 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