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997052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九上) 第一课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踏上强国之路 一、坚持改革开放一、坚持改革开放 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 2、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及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养老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 (2)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基本国策) : 内容: 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走出去表现在开拓海外市场, 参与国际合作; 引进来表现在引进资金、 人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结合。传播中华文化与学习西方 优秀文明相结合。 原

2、因:经济全球化,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 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的命运和世界命运联系在 一起,我国要发展、进步和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国家国家: 必须把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既要借鉴和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坚持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任 何时候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 青少年青少年:树立平等、开放、合作、参与的国际观念和全球意识。尊重文化差异,相互包容,平等交 流。保护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弘扬民族精神。虚心学习世界不同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3)成就(P6-8) : 表现:综合国力: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就业规模扩大扶贫工作取得成就。 影响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

4、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创业等。 (4)作用: 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 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 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改革 开放是强国之路和富民之路,是活力源泉,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抉择。 4、党的基本路线: 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5、持改革开放。 重要性: “一个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亡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民当家 做主、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立国之本,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是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是强国之路,是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地位: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5、十九大召开的意义: 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6、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二、走向共同富裕二、走向共同富裕 1、改革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1)原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 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 最鲜明的特色。 (2) 措施: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落实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 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7、系, 深化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公平正义。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共享发展成果 (1)为什么?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怎么办?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多谋民 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促进生活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 补充: 3、共同

8、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一部分人、地区 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弱有所扶。存在 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大,教育不公平,看病贵等。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生产力(根本途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等工作;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等政 策;建立廉租房等制度;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等;实施再就业培训等。青少年:树立奉献精神,关注 国计民生;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为解决民生问题建言献策;关注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极参

9、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等。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解决主要矛盾,满足 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 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性质(两个先锋队) 、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第二课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一、创新改变生活一、创新改变生活 1、感受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 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

10、5)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2、创新引擎: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源泉。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 家命运所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创新无止境二、创新无止境 1、创新强国: (1)科技: 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现状(成就和 差距) :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看,我国 任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

11、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教育: 重要性: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根本途径。现状: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 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任然突出, 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战略: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国家: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

12、的重心 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 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 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奖励机制,普及科学知识) 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个人能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学会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勤动脑,勤观察,善于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动手 能力,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 (5)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等战略成效显著;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13、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 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方针;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6)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什么?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等战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科 技创新提供了坚持的物质基础;我国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大科技工作者 发扬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 2、万众创新 (1)个人: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必须自

14、强奋斗、敢于突破。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表现 P26) (4)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何保护知识产 权?P27) (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第三课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追求民主价值 一、生活在一、生活在新型新型民主国家民主国家 1、民主的足音 P30-32 (1)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2)1840 年以来,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 的最强心声,但“还权于民”没有实现。 (3)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民主实现形式。新中

15、国成立后,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社会主 义民主得以真正确立,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价 值追求。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和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 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 2、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P33-35 (1)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 (2)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 主。 ) (2)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保

16、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4)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 二、参与民主生活二、参与民主生活 1、行使民主权利 (1)正确认识公民参与:重要性: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内涵:公民依照法律 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 践: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民主选举(地

17、位、形式、原则)民主决策(地位、要求、制度保障)民主监督(地位、意义) 2、增强民主意识 (1)原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 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 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2)要求: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宪 法。积累民主知识。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补充: 1、听证制度的意义: (1)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合法权益。 (2)促使国家机

18、 关及其工作人员克服官僚主义,做到依法行政。 (3)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反对谣言,该怎么办?(1)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2)媒体:以媒体理性涵养公众理性,做好宣传工作,凝聚社会共识。 (3)公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 谣,理性客观,积极举报。 第四课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 一、夯实法治基石一、夯实法治基石 1、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的重要性: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地生活 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是现

19、代文明 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 有效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社 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2)法治的要求: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要求实行善治。P45-46 2、描绘法治蓝图 (1)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高度重视 十五大 确定 十八届四中全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性:基本方略、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方针:科学立法(前提) 、严格执法(关键) 、公正司法(防线) 、全民 守法(基础) 。国

20、家: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法制建设中去,积极宣传,建言献策;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维权,依 法律己;勇于并善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二、凝聚法治共识二、凝聚法治共识 1、政府: (1)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宗旨:为人民服务,因为政府的权利来源于人民。 2、法治政府: (1)含义: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

21、轨道上运行。 (2)为什么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为什么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深入推进 法制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利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利于政府树立良好 形象,增强政府权威;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利。 3、依法行政: 重要性: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 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 权。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2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 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意义:防范行政 权力的滥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4、厉行法治: (1)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要求(如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如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 代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 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

23、法;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 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树立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 第五课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守望精神家园 一、延续文化血脉一、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根、中华文化根 (1) 中华文化: 产生: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 相互学习,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大好河山,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内容: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特点:源远流长、博 大精深。组成及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是优 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

24、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 创造力创造力和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包容力。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 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坚定文化自信:含义: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来源: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25、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 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要求:夯实中华优秀夯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P62) 补充:补充: (4)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提高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培养 爱国主义情怀的教科书;是不同民族、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互相学习的宝贵资源。意义:有利于传承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文化大发展发繁荣;增强文化软实力,实施 文

26、化强国战略;确保文化多样想,推动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家: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广播、电影等媒体,加大 宣传力度;依靠科技手段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青少年:树立保护意识,传承 和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积极承担责任,参加公益活动;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勇于并善于同破坏行 为作斗争;参观文物古迹,不乱写乱画,发现破坏及时举报等。 (5)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武术、剪纸、皮影戏等) :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 高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高雅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展

2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学生:认真学习,热情宣传,积极参与,主动表演等。 (6)文化交流(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 :意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的影响力;推进人文 交流;促进文化多元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激 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责任感。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传承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 展提供动力;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青少年: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学习、吸收外来优秀文明

28、成果,尊重其他文化;积极参加文化宣传和交流活动,建言献策,作贡 献。 2、美德万年长、美德万年长 (1)内涵:爱国情怀、奋进品格、和乐风范、高尚情操、伦理规范和处世准则等。P63 (2)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 向、 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是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美丽。 (3)对青少年的要求: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

29、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青少年则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时政链接:中国好人时政链接:中国好人 道德模范道德模范 诚信中国诚信中国 最美孝心少年最美孝心少年 (1)美德:对自己:自尊自爱、自强不息、自立自信、勇对挫折、意志坚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珍 爱生命、自我负责、树立理想、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对他人:孝老爱亲、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 实守信、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理解、信任、宽容对国家、社会、民族:遵法守法、文明礼貌、爱 岗敬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爱国主义、扶危济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加强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传递社会正能量;不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意义:对国家: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对 社会: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对公民:有利于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4)青少年: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合法权益,弘扬传统美德;积极 参加公益活动,全面提高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磨砺坚强意志,勇于战胜挫折,充分挖掘潜力;增强 权利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1、 二、凝聚价值追求二、凝聚价值追求 1、高扬民族精神、高扬民族精神 (1) 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民族文化是根, 民族精神是魂,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 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重要性: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代团结奋斗的 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 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品格:与时俱

32、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时 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展。 )要求: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 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理想,创造精彩人生。P69 (2)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对当代中国的精神价值: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力量。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和发展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2、构筑中国价值、构筑中国价值 (1) 价值观: 作用: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共性:善良、正直、 诚信等。差异:不同领域、不用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 (2)

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植根于中华文化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中国人民的共同生活;世界文 明的有益成果。实质: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内容:略。作用: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 的价值标准,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 社会全面进步。如何培育: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做到勤于学习、敏于 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倡议:在家里孝敬父母、 尊长爱幼、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在学校遵守校规校

34、纪、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关心、帮助同 学。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遵纪守法等。 补充:补充: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富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大力推进小微企业发展。 民主:实施政务公开,加快阳光型政府建设,微博问政。文明: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家庭、 文明校园。和谐: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视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落实民族政策, 加强民族团结。自由:保障公民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平等: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公正:公正审判,不歧视弱势群体。法治:新 个人所得税法 电子

35、商务法的实施,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爱国:升旗时行注 目礼, 关心国家发展建设, 自觉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等。 敬业: 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 学生努力学习等。 11 诚信: 商家诚信经营,努力履行承诺,考试不作弊等。12 友善: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尊老爱幼,关心同学,换位思考等。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第六课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 一、正视发展挑战一、正视发展挑战 1、发展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的人口问题 (1)重视的原因:全球性问题,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2)

36、我国的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点)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 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 “独生子女”社会问题(新的特点) 。 (4)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要性: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 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 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意义: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 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完善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 会和谐,使人口长期

37、均衡发展。 2、资源环境面临危机、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严峻挑战: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 出。 (2)资源:特点: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 缺。原因:开发利用不够合理、不够科学,消耗大,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对资源的 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等。要求: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3)环境:原因: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 人口基数大等问题。

38、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影响: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破坏生态 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求:关爱和保护环境。 (4)人口、资源、环境的影响和要求:影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 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共筑生命家园二、共筑生命家园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原因:是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 件。人类不伤害自然并作出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做法(建设生态文明) :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

39、规律。要以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生态文明: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造福人类。 2、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原因: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做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 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守资源消耗上 限、环境质量底线

40、、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 民幸福。 时政材料: “节能降耗保卫蓝天” 、节能宣传周、低碳日、 “无废城市” 、 土壤污染防治法 、 “河长制” 、 开征“环境保护税”等。 (1)国家国家: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教兴国 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强监督,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 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落实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 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共生) ;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

41、口资源 环境的关系(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2)个人个人: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落实环保行动;倡导绿色消费、光盘行动;践 行低碳生活方式(公交、步行等) ;不燃放烟花爆竹、不焚烧秸秆和垃圾;垃圾分类、旧电池回收、随手关 灯、一纸(水)多用、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制品;参加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抵制过度包装;进行 环保调查,建言献策等。 (3) 企业企业: 遵守法律法规, 依法规范企业行为;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资源利用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第七课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中华一家亲 一、促进民族团结一、促进民族团

42、结 1、民族大家庭、民族大家庭 (1)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3)民族原则: 民族平等(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各民族共同繁荣(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维护民族团结) (1) 必要性: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缩小发展差距, 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是增进民族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

43、国家(措施及意义)国家(措施及意义) : 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 过输入技术、 管理、 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 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民族文化发展: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3)公民(青少年)公民(青少年) : 原因: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

44、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做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字;拥护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责任感;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言献策;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各民 族同学要平等相处,互帮互助;勇于并善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维护祖国统一二、维护祖国统一 1、反对分裂、反对分裂 (1)原因: 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要遭殃。 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要求: 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是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

45、搞暴力恐怖活动。 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重要性: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 愿望。做法: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 (3)制造分裂的后果: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一切分裂祖国的活 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2、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1)含义: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P100 (2)意义(说明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 认的成功。港澳回归后,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稳 定的伟大荣光。有利于:维护

46、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加快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持港澳的繁荣与稳定;凝结中国智慧,提高国际影响力;解决 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3)如何保持港澳繁荣稳定? 必须全面贯彻“一国两制” 、 “港人治港” 、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 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 原因: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根同源

47、、同文同种, 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国家国家: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 , 反对“台独” ;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坚决反对外来势力干涉,维护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 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等。 青少年青少年: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等义务;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民族 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反对分裂,勇于并善于斗争;加强和台湾青少年交流沟通,积极宣传方针和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

48、原则等。 第八课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人 中国梦中国梦 一、我们的梦想一、我们的梦想 1、民族复兴梦、民族复兴梦 (1)中华民族的梦想 1980 1990 1991 20 世纪末 2020 2035 2050 (2) 中国梦: 内涵: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意义: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P106-107 要求:凝心聚力、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国家国家: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实施科教 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青少青少 年年:树立

49、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国家大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增强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 (3)个人梦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国家梦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 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2、新时代、新时代 新征程新征程 (1)新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P107 (2)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新时代的意义:三个“意味着”P109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列、毛思、邓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邓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3)(002).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