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姓名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 学科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部编版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竹石 教学目标了解诗人表达的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难点分析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学生在古诗学习中首次接触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于学生而言,掌握 并学习这种写作手法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作为小学生,知识储存量少,接触面浅而窄,理解能力有限,特别是“托 物言志”的写法,更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升华理解和剖析并举一反三。对 于小学生而言难度大。 难点教学方法难点教学方法 1. 运用导入部分,例举之前类似的写作手法巩固知识 2. 通过解析理解诗句,层层
2、递进、由浅入深地分析学习。 3.再例举类似写作手法的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画家王冕的墨梅 ,诗中看似在写梅花的开放,实则赞颂梅花坚韧不屈、不惧 风霜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画家的写的竹石 。 知识讲解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难点突破) 一、知作者: 郑板桥(1693-1766)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 有郑板桥集 。 二、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2、 齐读诗的
3、前两句,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 不屈的精神。 3、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咬”字把竹拟人化,实写竹子,暗喻人; “破岩”实 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4、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
4、”你。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诗意: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 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一起伴着音乐读一读吧! 三、主题概括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高尚 品质,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难点巩固) 四、将竹石的相关知识补充完整。 1、咬定青山,立根原在。千磨万击还坚劲,。 2、 竹石运用了的写作手法,赞扬了竹石的精神,抒发了 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结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竹子,这种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 精神融合起来的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 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 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