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598.50KB ,
文档编号:1522077      下载积分:3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522077.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孙红松)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吨的认识-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孙红松)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单元吨的认识-人教版.doc

1、3吨的认识 教材例 7 和例 8 教学吨的认识、 吨与千克的关系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 算。例 7 分为 3 个环节,即在生活情景中感知“吨”,教材呈现两幅情景图,通过生 活实际说明“吨”的实际应用,并给出表示吨的符号“t”让学生了解;在推理计算 中认识“1 吨=1000 千克”,结合大米的质量,说明 10 个 100 千克是 1000 千克,也 就是 1 吨,形象具体地引出了 1 吨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1 吨=1000 千克”;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 吨”有多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体重” 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具体感性的认识,并通过推算,加深 学生对

2、 1 吨=1000 千克的认识。例 8 的呈现形式上与之前的长度单位间的换算相 同,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说说换算的方法。 例 9 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列表法的运用。呈现完整的解决问题的 流程,突出一一列举的方法。在观察和交流中指导学生有序思考,培养学生的有序 思维。 1.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 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 在情景中感受 1 吨的质量,丰富体验,建立

3、质量观念。 【难点】 从列表中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课时吨的认识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 1 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 吨=1000 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 1 吨=1000 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 位换算。 【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0 千克 1 袋的大米。 【学生准备】练习卡,学生自己准备的 1 桶水、1 捆书等。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

4、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 物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 15()。 一只小鸡大约重 400()。 一只东北虎约重 350()。 一头大象约重 5()。 鹦鹉、小鸡、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 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教材例 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 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 吨的认识) 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

5、的动物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 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 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 单位“吨”。 复习引入: 1.填空:9 千米=()米1 千克=()克 【参考答案】90001000 2.师: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30 千克、 35 千克、 50 千克、 40 千克) 如果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像汽车(出示汽车图)、火车(出示火车图) 时,就要用到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重量单位“吨”。1 吨的重量有多少呢?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通过多媒体,让

6、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很大、很重, 激发学生了解有关“吨”这个质量概念的现实意义。 1.猜体重。 你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图) 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 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 吗? 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 1 吨”,他们不知道 1 吨 有多重,大家能同时过桥吗? 3.提出问题。 师: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学生有的认为行;有的认为不行,桥可

7、能会断掉。) 师:从哪里看出桥可能会断掉? 预设 生:因为桥边写着“限重 1 吨”。 师:“限重 1 吨”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 生:“限重 1 吨”就是不能超过 1 吨的意思。超过 1 吨就会断掉。 师:那 1 吨又是多重呢?(学生茫然)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 1 吨有多重。这节课我们就来 认识 “吨” 。 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 1 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板 书课题:吨的认识) 通过猜体重、过桥活动,为引出即将学习的质量单位“吨”做准备。 一、初步认识 1 吨有多重。 1.思考:1 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教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0

8、袋大米,每袋重 100 千克,2 袋重 200 千 克 10 袋是 1000 千克,就是 1 吨。1 吨=1000 千克。(板书)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 500 千克,两只北极熊约重()千克,也就是 ()吨。 【参考答案】10001 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 1 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 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二、活动体验 1 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 1 吨的质量。 每小组准备 10 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 10 千克的质量,再合作感受 20 千克、30 千克的质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 1 吨。(课件演示 100 袋是 1 吨) 2.分组活动,感

9、受 1 吨的质量。 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等不同的物品。 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 1 吨。 分组汇报结果。 3.巩固练习:教材第 32 页做一做第 2 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如:两头奶牛是 500 千克+500 千克=1000 千克, 也就是 1 吨。水泥 2 袋是 100 千克,20 袋是 1000 千克,就是 1 吨。 【参考答案】210204 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 1 吨的质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 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

10、、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 强化对 1 吨的认识,形成 1 吨的质量观念。 三、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教材例 8。 4 吨=()千克3000 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1 吨是 1000 千克,4 吨是4 个1000 千克,4吨=4000千克;1000 千克是1 吨,3000 千克里面有 3 个 1000 千克,3000 千克=3 吨。 4.完成教材第 32 页做一做。 【参考答案】一只大象重 6000 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 5 吨, 也就是(5000)千克。 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

11、因此可以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 1 1.教材第 34 页练习七第 1 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 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教材第 34 页练习七第 2 题。 【参考答案】1.熊猫80 千克狗6 千克大象4 吨鲸 50 吨2.克吨千米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 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 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练习 2 完成相关习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为了计算方便和实际需要, 常常要把吨数改写

12、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或者把千克数改写成以吨作单位的数,进 行千克与吨的互化要根据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可以不必写出来。 作业 1 教材第 34 页练习七第 3 题。 作业 2 完成相关习题。 吨的认识 1 吨=1000 千克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 1 吨=1000 千克,难点是感受 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围绕重 难点组织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大象的体重入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 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认识 1 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 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筋去想象,如让学生感受 10

13、千克大米的质量,再合 作感受 20 千克、 30 千克的质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 1 吨。 学生拎一拎的同时, 巧妙地插入关于吨的计算题,让知识活学活用。 由于课前能认真钻研教材,预设比较充分。能及时化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如让 学生背一背的过程,我想学生可能说感受比较轻。我就让他们来猜老师的体重,让 学生来抱一抱,说感受。在拎水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说比较轻,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 里往返拎一拎谈感受。 从而体验 1 吨的实际含义。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语言上尽量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1 吨的质量是非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 1 吨的质量,一向是教师们冥 思苦想的一

14、个问题,这节课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感觉效果仍旧不明显。课堂是学 习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 舞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引导学生提前预习,多在生活中体会“吨”,建立吨的表象。 小动物们能同时乘电梯去上课吗? 600 千克 350 千克 250 千克 100 千克 名师点拨由已知条件可知电梯的载质量是 1 吨,由 1 吨=1000 千克可知只 要小动物们的体重之和不超过 1000 千克就可以一起乘电梯。如果小动物们的体 重之和超过 1000 千克,那么就不可以一起乘电梯。 解答因为 600+350+250+100

15、=1300(千克), 1300 千克1000 千克=1 吨, 所以小动物们不能同时乘电梯去上课。 【知识拓展】在实际应用中,如人乘电梯或乘船等,不仅要考虑人的质量,还 要考虑人携带的物品的质量,再与规定质量进行比较。 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吨的观念 “吨的认识”的教学是一个难点。 “吨”是一个离学生的经验比较远的概 念,既重又抽象,是很难把握的,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 1 吨的观念?应充分 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以直接体验为杠杆, 逐步抽象,让学生深入而牢固地建立 1 吨的观念。 一、在生活中认知。 教师主动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联系的切入点,灵

16、活地展开教学,使枯 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丰富了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经验。 第一,从生活的需要揭示“吨”的引入。教学中应先从认识比较重的、大宗 的物品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需要一个更大的单 位。这样自然地引出了“吨”,使学生意识到“吨”的产生是来源于生活的需要, 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基于生活经验建立“吨” 的观念。课堂上,教师要安排大量的学生生活 中常见的物品,通过这些物品的质量,借助想象和推理,让学生感受1 吨是个很重的 单位,进而逐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 1 吨的观念。 第三,在生活中应用深化了“吨”的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 活是数学

17、最广泛的应用空间。 二、在体验中感悟。 体验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吨的认识重在体验。可先让学生亲自抱 10 千克的大米,获得直接体验,在此基础上推想 40 袋这样的大米的质量,从而帮助 学生建立 1 吨的观念。 其一,因体验而生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10 千克的安排恰到好处。力气小 一点的学生,抱不动10千克的质量,或只能抱起一点点;力气大一点的,虽能抱起来, 却要比较吃力。不同的学生感觉大不相同,体验丰富而生动,充满了个性化,这就使 课堂变得富有活力和生机,充满张力。 其二,因体验而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抱大米 的体验中不仅获得了直接的感性经验,而且获得了另外一种学习方式体验性 学习,这就使本课的教学超越了这节课的界限,为学生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任何教学都要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数学课也不例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 掘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文化的浸润中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升华感情。首 先利用精选的教学内容,精致的教学语言以及恰当的幽默点缀,使课堂时刻弥漫着 浓郁的文化气息。课堂上学生精神放松,思维活跃,不仅增长知识,也可以感受到数 学的生动与有趣。其次,教师应适时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奥秘;也使 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体会到教师的苦心,对教师的情感得到升华,使数学课堂 教学成为学生的一次愉快的旅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