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作教学应该让学生“剩下”这些 2018-04-07 写作教学写作教学应该让应该让学生学生“剩下剩下”这这些些 “50 分以上的考试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一位知名特级教师如是 说,对此我深表认同。让语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高考作文,得分在 五十分以上的有几个人?高考阅卷中,学生作文得分五十分以上的有几个 人?正如王栋生老师所说,那些所谓的“高分作文”往往只是“考场机智”, 未必有什么真情实感;并且“现有的命题以及阅卷机制,并不能保证学生 的写作能力充分或正常发挥并获得公正的评判”。而且,就算以上说的这 些情况都不存在,现实中我们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有几个?有一个事实可 能我们不得不承认:
2、你花“很多时间”和“很少时间”教学生写作文,其结果 差别微乎其微。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面对现实,别总想着培养学生 写出高分作文来。那些高考“满分作文”,看上去很美,能学到的学生很 少,所以我从来不给学生讲满分作文。王老师说:“可是,一名语文教师 的教学对象有五十多到一百多人,每一年全国有近千万高中毕业生,这就 不能不思考,我们的写作教学究竟要培养什么,并能让学生在未来剩下 些什么了。”基于以上认识,所以我以为写作教学应该面向“大众”,这样才 能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剩下一些东西。 一、一、阅读阅读的的习惯习惯:不浅不俗:不浅不俗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过一个让语文老师听来很不舒服的笑话:让校门
3、口只有初中文化的保安和一个“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各带一个班,保安只 要每天逼着学生读书写文章,三年下来,他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写作水平 未必比那个语文老师差。这个笑话否定了语文老师的专业价值,但也不是 全无道理。没有阅读做基础的写作,肯定是无米之炊。那些文章写得好的 学生,无一不是有大量的阅读做基础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功利,太重 视“读课文”,太重视考试成绩,而实际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考试成绩却 没有多大提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耗费了大量木材,得到的却是很小的 一块。殊不知缺乏丰富的阅读,考试成绩是很难提高多少的。我们的作文 教学太重视写作技巧的传授,忘记了“华厦”的构建首先要有一块好的基 地
4、,而阅读就是构建基地最好的方式。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 在的学生普遍读的书少,更谈不上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也没有时间去 “行万里路”,怎么办?阅读,在书中去“行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阅 历不足的遗憾。 我每接触新一届的学生都要问他们同一个问题:“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全 都读过的有吗?”可惜,到现在为止一个学生都没有,就算读完其中一本 的也非常少。再看学生阅读的情况:要么除了教材外,根本不读课外书; 要么就读那些“鬼故事”、“球报”、“娱乐八卦”之类的,仅仅追求感官上的 刺激。反映出来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们阅读的大多 都是很肤浅甚至低俗的材料。怎么办?首先让学生养成阅
5、读的习惯。我校 每个班级每周 4 到 5 节语文课,我每周至少拿出一节课让学生阅读,或者 交流读书心得。调查显示,学生其实不是不爱读那些有内涵的书,而是因 为他们没有时间去读,没有认识到那些书的“好”。所以为了搞好作文教 学,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每周一节阅读课,要求每个晚自习的最后三 十分钟(此时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已做完,常常静候自习结束)学生用来阅 读,给他们读书的时间,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我是一家购物网站 的最高级别的用户,我个人每年在这家网站上网购的书不低于 8000 元。 我在网站上去搜索那些既便宜(最贵不超过 20 元)又好的书,然后推荐 给学生,推荐他们买(为了“避嫌”,我采
6、取“货到付款”的方式)。我的学 生,每个班级每学期要买好几千元的书,带的理科班也是如此。买回来后 就读,课外没时间,就在我的语文课上读;读完之后就在我的语文课上交 流。课文讲那么多做什么?题目做那么多干什么?读书,交流,这才是最 重要的!其次,我常给学生做讲座。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教师要在 学校开设校园“文化讲坛”,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于丹教授讲论 语之前,喜欢看论语的有几个?在易中天教授讲三国演义之 前,看过原著的有几人?在他们讲过之后呢?这就是讲座的魅力。请不了 那样的专家,教师在学生面前也就是专家。我做过很多讲座,有系列的, 比如“我给学生讲论语”,我在校园开始讲论语时,央视的“
7、百家讲 坛”还没开播。有单个的,比如“金庸笔下的十大爱情悲剧人物”、“听松哥 说猴哥”(讲西游记)、“青松说佛”、“关羽不是人”等等。我就是要让 学生知道,多读书你就有才华,有思想,就会吹出有档次的“牛”来。常常 是一个讲座刚结束,学生就期待下一次讲座;更可喜的是,在我讲过之 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去看相关的书了。这些就是我想要的结果。 学生阅读的习惯养成了,而且认识到了那些好书的“好”,读的不再一 味是那些“快餐”之类的材料,有了好的积累,教师再给他们上作文课,效 果就好很多了。我在高一、二年级时,基本不给学生讲什么写作技巧,不 讲怎么写考场作文,就让学生读,指导他们读、交流,然后就自由写作
8、。 我发现,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在一点点提高,到了高三时再教他们应试作 文,效果好多了。阅读习惯的养成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所以,我以为作 文教学,尤其是高一、高二的作文教学,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 良好习惯。我的学生,不论是文科班的,还是理科班的,他们一年中所读 的书的数量很多老师(包括语文老师)都比不过。 二、思考的二、思考的习惯习惯:不惘不偏:不惘不偏 作文是思考的结果,思想的深度决定行动的高度。孔子云:“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罗素认为,一切学科的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 始;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亚里斯多德 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而开始;爱因斯坦说:
9、“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为学之道,必本于思,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想促使行动,思考是学习的驱动力。学 习的革命一书指出,纵向思维即是深挖一个洞,横向思维则是试着在别 处挖洞;常规的习惯就是不加思考的习惯,坏的习惯就是没有理智,违反 有意识地考虑和决定作出的结论。如果我们没有思考的习惯,我们就会被 习惯所控制,抹煞可塑性、创造性,进而丧失某种能力。长期不思考的 人,就会丧失思考的兴趣和能力,对于新的刺激和新的发展,表现出来的 是一种冷漠、茫然、抵触。头脑中固定下来的东西,就是他思考的障碍, 阻断他思考的思路与灵气。我们时常为学生不会思考、不愿
10、思考而烦恼。 其实,说到底,还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习惯? 你看那些小孩子,小脑袋里有无数的问题,为什么长大了就不愿意思考, 没有疑问了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老师难辞其咎。在教学中,我们 常常采取短视或近视的方法,求助于机械的常规和反复的训练来获得表面 的效率,没有思维的习惯,这就是在蓄意扼杀学生的智慧生长。扪心自 问,我们多少时候不是在赶“教学进度”?为了这个而教学,你能留下多少 时间给学生思考?我对学生说:“郭老师和你们是一伙儿的,我们共同的 敌人就是教材和考试。”但是,打仗的最高境界是轻轻松松地干掉敌人, 自己不累。所以我对学生宣称“跟着青松,轻轻松松学语文”。一
11、本书只上 三分之一左右的课文,其他的不上;一篇课文规定上 2 节课,如果感觉学 生理解的不好,就再上一节;上课有时会因为部分学生没有弄懂一个问题 而“纠缠”很久。有人对我的做法提出质疑,可是我以为:上那么多的课文 一定好吗?我的教学事实多次证明不是。不是有很多老师经常很苦恼的说 “为什么我讲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是做不好呢”吗?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 于学生能掌握多少,这才叫有效。为了少数学生而“纠缠”一个问题,看似 “耽误”了多数学生的时间,但其实未必。一是我要让学生知道思考的重 要,二是在“纠缠”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同样有新的收获。 “浅阅读”导致思想的贫乏与苍白,“年少轻狂”导致思想的偏激与荒
12、谬。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高中生了,讲来讲去还是“妈妈送我 上医院”、“扶盲人过马路”之类的事情,“低幼化”现象严重,所以作文谈不 上什么“深刻”;对一些事情(材料)的解读很肤浅,说不出其中的内涵, 经常甚至偏激、错误,所以作文时常感觉无话可说,经常离题。我曾经帮 学生分析过他们的“离题是怎样炼成”的,分析的学生都认可,但是他们还 是改不了。我发现这种“病”只能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来解决:只有增强 其自身的“免疫力”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解决问题。不少教写作的文 章讲“怎样作文才能深刻”,照他们教的方法去做,几个学生能做到?那些 方法是西医的做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讲求的是从根本上增
13、强 人体的抵抗力,从而抵挡病魔的入侵,以正压邪。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思想 和方式应该向中医学习。 当然,仅仅培养思考的习惯还是不够的,还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从而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正如边永朴、李玉山两位老师所说的, “我们不但需要思维的结果,更需要再现支撑这个结果的思维轨迹,而后 者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尤为重要”。(见中学语文教学2012 年第 一期 P27)两位老师已经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维训练的方法,这里笔者不 在赘述了。 三、三、动动笔的笔的习惯习惯:不:不懒懒不断不断 “正常的写作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能获得基本的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我 的学生中,有些人毕业两三年,连自己语文高考的分数
14、也极不准确,但是 他们一直在自觉地学语文,把写作作为生活方式之一;而且仍然有写作的 习惯,他们比一般人爱写作;或者至少他们不怕写。我觉得,这样的状 态,是因为中学阶段有正常的教育教学。”王栋生老师的这段话我深表认 同。正如我在文章的开头所说,作文教学应该面对“大多数”,而不是少数 “天才”;对于那些所谓“二流”、“三流”甚至更“差”的学校来说,更应该如 此。学生毕业之后,写考场作文的可能几乎没有,但是需要“写点东西”的 时候并不少,比如祝福短信、情书、毕业论文、年终总结、报告等等,甚 至他们有时还要“指导”下一代写作文。但是,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些 学生反应出来的情况来看,有动笔习惯的人很少
15、。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往往忽略了把读与写结合起来,没有引导学生养 成读过就要动笔写的习惯。我个人不喜欢借书看,喜欢买书,因为自己的 书在看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可以随时写在书上。我把我读过的书拿给学生 看,那上面有很多我随手记下的想法;我邀请部分学生参观我的书房,翻 阅夹在书中记有我的想法的卡片。我告诉学生,不能“写长”,就“写短”; 不能“写多”,就“写少”,只要你写!太多老师过于重视让学生写考试作 文,轻视读后感、观察报告、日记这类文章,认为内容太随意,缺少明确 的主题,结构混乱等等,对写好考场作文没有实际帮助,因此从来不在日 常教学中让学生动笔去写这些东西,只在作文课上一板一眼地讲作文命 意
16、、结构技巧,而这样的讲解在学生看来全是“纸上谈兵”,能从作文课上 得到启发和收获的学生属于少数;不仅如此,反而让他们更加厌恶写作 文。写作技巧的指导只是写作教学的一部分,甚至只占次要地位,真正重 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随时动笔的习惯。教师决不可指望学生每 次动笔都能写出一篇结构完整、条例清晰的文章来,只要他们能有真感 情,能讲真话,哪怕是只言片语都应当鼓励。我就经常找出学生的“名句” 来,当做“凡人格言”,或者贴在教室的墙上,或者读给全班同学听。为什 么这么做?因为当他们从写作中感受到成就感的时候,他们就乐于动笔 了。 实际上,当学生对某件事特别感兴趣时,即使不给他任何指导,他也 能写出
17、不错的文章来。情书是最好的例子,没有人曾经专门学写情书,当 一个人陷入热恋时,他却能用文字滔滔不绝表达自己的感情,为什么?因 为那个“她”的一颦一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且在他心里激起了真挚而热 烈的情感,我就“拜读”了不少学生写的很“精彩”的情书(学生家长没收后 一定要送给我看)。我发现,平时让学生自由写作的“周记”中,写得好的 文章很多,而考场作文写得好的不多。为什么?因为自由写作写的是他们 感兴趣的。既然如此,老师为什么不能由此而引导一下呢?我做过一个课 题,研究的就是“引导式自由作文”。考试作文写不好没关系,我就让学生 写那些他们感兴趣的。因为感兴趣,所以他们有兴趣写;教师一旦找到学 生写作的“兴趣点”,就可以引导他们不停的写下去,写作的习惯一旦养 成,简直就可以说“万事大吉”了!我带的理科班有不少学生每周写的“练 笔”简直让我感动,不是因为他们写得有多好,而是他们写了“好多”!而 且,这样的学生跟着我的时间越长,就会越来越多!我很欣慰,不少学生 上了大学后,还常常发文章给我看,让我修改;还有学生做毕业论文时都 来找我,请我“指导”。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了,需要我们反思和改进的东西还很多。王 栋生等名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在努力追随,也期待更多的同仁加入, 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