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63 ,大小:4.09MB ,
文档编号:1677951      下载积分:9.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1677951.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区域经济学:第5章-区域产业布局.pptx)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区域经济学:第5章-区域产业布局.pptx

1、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第四节 新产业区与高新产业布局 1 2 我们的生存,在时间上不能由我们的力量来决 定,但对于区位,我们大都能够自由选择一 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物会最妥善发 展的区位。若进行更精密的考察,则这些本来单 纯的问题必然会不断更新细分和再细分,这样, 与考察研究不同,表述一开始就得从问题纷繁的 混乱中引出一定的秩序来。 古斯特.勒施 3 与主流经济理论不同,区域经济学不仅要研究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和谁来决策等一 般经济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他要解决在何地生 产与消费的问题,也就是

2、说它更多的关注社会经 济活动的空间问题。正因如此,研究经济行为与 空间关系问题的区位理论与方法自然就成为这一 学科的核心内容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一.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l 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 l 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称为区域的区位因素。 l 区位因素: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 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 素的集合。 4 经典的区位论 l 杜能:孤立国,农业区位理论,研究距离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l 韦伯:区位的纯粹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以最低成本点确定 企业最佳区位。 l 廖什:经济空间秩序,总结了杜能和韦

3、伯的理论,并增添了 市场分析、贸易分析等新的区位分析角度。 l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 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5 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 6 标准1:成本最低 运费与劳动力费用之和最低。 l 图中离中心点Sr1距离每增加一圈,运费增 加1元;离中心点Sr2的距离每增加一圈, 劳动费增加2元。 l 当工厂布局在X点时,运费2元,劳动费10 元,总计支出12元; l 当工厂移到Y点时,运费5元,劳动费4元, 总支出9元。 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 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 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 原料地原料地 劳动力劳动力 供给地供给地 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续)

4、7 标准2:市场份额最大 市场份额最大的区位选择标志着从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变。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 工厂价格工厂价格 AA A AX XB B A A厂获得的市场厂获得的市场 BB 两竞争厂商市场界限两竞争厂商市场界限 B B厂获得的市场厂获得的市场 价格价格 AB AB 价格线价格线 a a.企业靠近, 空间市场结构 不稳定 b.企业距离太远, 中间失去市场, 结构不稳定 c.企业距离适 中,空间市场 结构稳定 A B 8 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续) 标准3: 聚集效应 l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 l 聚集因素:由于某些产业部门、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而 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

5、低的效果。 l 聚集效应主要通过分享公用基础设施和通讯信息,企业间分 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集中管理等方法实现。 l 分散因素:因为把生产分布到多个点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 成的节约。 9 聚集效应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l 如果某一点上聚集效益引起的生产成本降低,超过了运费和劳 动费增加之和,更多的企业将向聚集地点集中。 10 思考: l 你是否认同上述三个区位选择标准? l 如果不认同,如何进一步改进? 11 l 重视成本因素,忽略了需求和行为等因素。 二. 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l 1. 自然因素 l 2. 社会因素 l 3. 科技因素 12 1. 自然因素 (续) 1)自然环境 l 农业布局的影

6、响因素:降水、气温、日照等。 l 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工业土地、地质、地貌、用水、光照、 沙尘、风向等。 l 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城市用地、气温、用水、 地质等。 13 1. 自然因素 2)自然资源 l 产业布局受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 l 第一产业的产品:农业取决于土地资源,矿业取决于矿产 资源分布。 l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自于自然资源。传统工业接近原 料地和燃料地,就近取得所需燃(原)料。 14 现代资源约束的减弱 l 第一,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运 输成本不断下降,布局自由度加大。 l 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 业发展更多需要智力和社会资源, 对自然资源需求相对下降

7、。 15 2. 经济因素 1 1)人口和劳动力)人口和劳动力 l 实现工业化所需的 “门槛数量”的劳动力。 l 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l 例: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科技人员比例为4-5,高新技术 产业15-20,或更高。 16 2. 经济因素(续) 2 2)资金)资金 l 资金来源:内部积累与外部投入。 l 外部投入资金分两类: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 17 2. 经济因素(续) 3 3)市场)市场 l 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决定市场容量大小。 l 随着距离因素影响减弱,市场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要影响因素。 l 第三产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最大。 18 2. 经济因素(续) 4 4)运输)运输 l

8、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素作用减弱。 l 量的方面:交通设施改进,使运输时间缩短,地球“变小”; l 质的方面: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 l 但是,运费的高低、运输线路的构成和走向、站场的布局和运 输快捷便利程度等,仍是重要因素。 19 3. 科技因素 l 1)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l 2)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 l 3)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 20 课堂讨论: l 你认为还有哪些重要因素会影响产业布局? 21 补充:区位因素的另一种分类法 l 地理区位 l 生产要素 l 基础设施 l 市场因素 22 l 积聚经济 l 行为因素 l 政府政策 三. 影响区位选择的

9、主要机制 1. 目标驱动机制 2. 利益驱动机制 3. 宏观调控机制 4. 市场调控机制 23 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指向 一. 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l 内涵:在各种区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布 局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趋势。 l 产业布局研究如何利用地区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 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24 二.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25 1. 1. 能源指向能源指向2. 2. 原料地指向原料地指向 3. 3. 消费地指向消费地指向 4. 4. 劳动力指向劳动力指向 5. 5.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枢纽指向枢纽指向 6. 6. 无固定指向无固定指向7. 7. 高科技指向高科技指向 1. 能源

10、指向 l 包括火电站,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产业。另外,重 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纸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该类。 l 能源耗费约占生产成本的35-60%。 l 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 因素。 26 2. 原料地指向 l 一般是原料或产成品运量 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采 掘工业、化纤、钢铁、建材 等部门。 l 要考虑资源数量、质量、 开采年限,及考虑运输能力。 27 3. 消费地指向 l 一般是当地的消费服务部 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 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 l 如重型机械、面包、饮料 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行业等。 28 二战前,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 资源指向型。

11、在煤炭炼铁时代,工 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随着冶 金技术的改进,多由就煤转成就铁 布局。20世纪5060年代以来,世 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地布局成为主导 方向。 世界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 4. 劳动力指向 l 劳动力费用占总成本比 重很大。如仪器制造、纺 织、制鞋、制药等。 l 布局必须考虑劳动力供 应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29 国家国家每小时人工费(美元)每小时人工费(美元) 瑞士33.67 德国28.17 日本22.69 美国16.92 中国沿海0.85 印度0.69 中国内陆0.55 越南0.46 孟加拉国0.28 07年 有关 国家 纺织 业人 工费 用比 较 5. 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l 兼

12、有能源地、燃料地和消 费地指向的优点。 l 对布局条件要求不严格的 部门,或产品耐运性强、运 费成本比重很高的部门多属 此类。 30 解释了为什么海岸线与 大江大河交汇处,或是铁 路交汇点,往往都是工业 发达的大城市所在地。 6. 无固定指向 l 布局指向不很明显的部门。 l 特点:各个地区基本都具备发展条件。企业规模较小, 对技术、劳动力素质等无特殊要求。布局在任何地方, 效益相似。 l 如电子商务。 31 7. 高科技指向 l 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 航天工业等产业,要求运用最 先进的科技、设备,以及最高 素质的劳动力。 l 多建立在技术密集地区。 32 美国的“硅谷”、日本 的“筑波”

13、、北京的 “中关村”、武汉的 “光谷”等,都必须依 托当地相对集中的高校 和科研院所。 三. 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 l 1. 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 l 3. 科学技术进步 33 传统的产业布局主要是对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而现代产业布局 增加了对知识产品生产的局部。 无指向性产业增多、聚集型布局指向出现。 l 2.企业所有权状况 l 4. 市场竞争的变化 思考: l 企业在选择布局点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约束? 34 l 受企业能力、经验、时间、个人偏好等因素约束。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为何研究地域合理规模? l 生产规模超过一定点以后就会 形成规模经济。 l 但单个企业的规模并非越大越

14、 好,特定地域承载的产业规模也 有一定限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一 限度,就会形成规模不经济。 35 a点以前的,c点以后的为规 模不经济阶段。为规模经济递 增阶段;为规模效益递减阶段 规模规模 经济经济 一.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地域合理规模体现在两个层面: l 地域内每个企业的合理规模 l 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 36 1. 企业的合理规模 l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 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以企业工人人数、固定资产价 值和产品产量来衡量。 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不同工业 部门的生产联合在一个企业里进行,构成一个生产的 整体 。 37 企业的联合化 l

15、 联合化企业有三种形式: 产品连续加工阶段相结合的联合。如黑色冶金联合厂包括炼铁、 炼钢和轧钢,纺织联合厂包括纺纱、织布和印染; 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的联合。如冶金工业与水泥生产的联合; 综合利用原料基础上的联合。如焦化工业基础与黑色冶金联合。 38 3. 地域合理规模的决定因素 39 l 地域环境容量是地域合理规模的决定因素 资源要素 基础设施要素 管理要素 地域环境容量 的决定因素 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40 1. 产业聚集的类型 l (1)加强社会分工与协作 l (2)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l (3)降低管理成本 (1)加强社会分工与协作 l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要消耗其他企业 生产的产品,

16、又向其他企业提供自己的 产品。 l 这些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可以减少 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生产过程中的 联系,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41 (2)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l 基础设施系统一般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 和社会性基础设施。 l 众多企业共同使用同一地域的基础设施系统,既可以节省 企业自身的非生产性开支,又可以促进区域的基础设施系统 不断完善,降低服务价格。 42 (3)降低管理成本 l 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地域。 l 这种地域上的聚集,意味着企业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少 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43 2.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l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

17、l 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l 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44 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选择, 不能过于依赖政府调控,过多调控可能导致扭曲。 三. 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l 聚集与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 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l 对聚集的认识 马歇尔:产生外部规模经济 科斯:降低交易成本 波特:提高竞争优势 45 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聚集? l 路径依赖 l 创新环境 l 合作竞争 l 基于社会网络的信任机制 l 46 聚集的分类 l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数 量,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 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

18、联系的生产聚集。 -产业集群 l 非功能聚集: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 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高新技术产业区 47 产业集群 l定义:由一群在地域上相近,产品相互关联的大中小企业组成。 它们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又紧密协作,彼此 维持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群体。 l 作用:各类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错位竞争,根据效率和经济 原则进行专业分工与协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生产 企业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与相互发展。这种产业链形成了成本优势、 价格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 48 案例:加州的葡萄酒业 l 约90%的美国葡萄酒产在加州 l 产量仅

19、次于意大利,法国,西班牙 l 由850个酿酒厂和数千个葡萄种植场构成。 l 集聚了酿造业和种植业的多种辅助业,包括葡萄储存,灌 溉,采摘设备,制桶,制标签的供应商,专业化的公共关系 ,市场营销,广告商,面对消费者和客商的众多出版业。 49 案例:加州的葡萄酒业 50 中国的三类产业集群:按集群形成的驱动力分类 51 l 王缉慈按照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以广东为代表的“嵌入型”产业集群 以浙江为代表的“内生型”产业集群 以北京为代表的“衍生型”产业集群 l各地产业集群的兴起和发展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52 广东“嵌入型”产业集群的兴起和发展 l 一方面,地方官员及亲属成为首批创业

20、者,带动其他人创业。 l 另一方面,利用血缘、亲缘、乡缘等社会关系网络吸引香港、 台湾的直接投资,建立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基地。 20世纪80 年代 20世纪 90年代后 全国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 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脑外设生产基地 广东“嵌入型”产业集群的兴起和发展(续) 53 “嵌入型嵌入型” ” 产业集群产业集群 54 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 l 在建国初期,甚至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浙江基本实行“无为” 管理。 l 78年后,少数能人通过社会关系获得各类资源和信息,创办家 庭工场。 l 基于血缘、地缘和人情等关系 ,形成了“一人带一户、一户带 一村、一村带一乡(镇)”的发展

21、模式。 l 家庭工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 55 浙江“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 56 家庭 邻里同学 朋友 灵活 效率高 控制生产成本、经营风险 中关村“衍生型”产业集群的兴起与发展 l 位于中关村的中科院各研究所和高校称为高技术产业群的“孵化器”。 l 基于同学、同事、朋友而形成的塑造型社会资本对中关村高科技产业 群的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 57 沿袭型社会资本极端缺乏 企业间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很难建立,专业化水平低 孤立和分离 存在存在 问题问题 第四节 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一. 新产业区 1. 新产业区的概念和作用 l 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

22、络与本地 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l 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弹性专精小企业集 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建设。也称为“社 会经济综合体”。 58 弹性专精:弹性的、小批量的生产方式 59 新产业区的特点 l 根植性:企业运行深深嵌入于社会文化及政治制度之中; l 网络性:具有相互信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助组织; l 创新性:具有积极的外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基 础上竞争。 60 2. 中国的三类新产业区 新工业区新工业区 包括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专业性产业聚集区。 新产业区的一种扩展形式,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 业的劳动生产率。 包括科技园、

23、技术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区。 高新技术产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业开发区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 园区园区 61 二.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1.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62 l 能靠近投资机构 l 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l 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 产业支撑 l 有聚集性 l 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l 靠近市场 l 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l 有高级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 质劳动力 l 有优良的基础设施 l 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2.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区布局 l国外国外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德国的慕尼黑高科技区。 l 国内国内 截至2012共有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武汉的光 谷等。 63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