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善识敢荐,心有大局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善识敢荐,心有大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的文章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年长其三十岁的欧阳修的赏识。欧阳 修欲拔擢苏轼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知道真相后, 欧阳修自责不已,而苏轼并没有计较。欧阳修对苏轼文中提到的某个典故不明出处,事后 询问此事,苏轼解释道,那是他根据相关记载杜撰的。欧阳修听后,在写给梅尧臣的信中 说: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 苏轼和欧阳修二人,你对哪位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
2、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关于欧阳修和苏东坡的材料。材料二涉及两个人物,考生要理清他们的言行 做法,写作时,能抓住某一人中的任何一个立意点,都符合命题要求。 比如从欧阳修的角度立意: “欧阳修欲拔擢苏轼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门生曾巩所作, 为了避嫌,列为第二” ,由此可立意为“举贤避亲” ; “知道真相后,欧阳修自责不已” ,可 立意为“敢于承认错误” ; “欧阳修对苏轼文中提到的某个典故不明出处,事后询问此事” , 可立意为“不耻下问”
3、 ; “欧阳修听后,在写给梅尧臣的信中说: 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 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 ,可立意为“爱才荐才,甘为人梯” 。 从苏轼的角度立意: “苏轼的文章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年长其三十岁的欧阳修的赏识”可 立意为“有才华,有真才实学” ; “知道真相后,欧阳修自责不已,而苏轼并没有计较” ,可 立意为“有气度,不计较” ; “苏轼解释道,那是他根据相关记载杜撰的” ,可立意为“善读 书,活用书” “不囿于前人,有独到的思想” 。 【立意】 1. 慧眼识人不易,甘为人梯更难; 2. 忍让他人是一种气度; 3. 善读活用,读书之道。 【素材】 1. 三苏父子在中国
4、文化史上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但他们能在当时和后世享有极高声 誉, 一来离不开北宋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氛围, 二来离不开欧阳修的大力扶持。 公元 1056 年, 当苏洵带领苏轼和苏辙来到京师时,并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们。而此时的欧阳修不仅文章名 满天下,还是翰林学士,堪称文坛盟主。然而,只观欧阳修如此提携后人、爱惜人才,就 让人敬佩不已,有如此胸襟,才当得起一代文宗之名啊。如果欧阳修看到三苏父子这样的 人才,却视为心腹大患,并凭借自己的地位打压、排挤,或许三苏不知何时何日才能出人 头地。 2. 齐桓公放下成见,不计前嫌,任人唯贤。这样的胸襟在历史上着实少见。曹操曾发 布求贤令,于官渡大胜后一举焚毁手下的
5、简册;唐太宗在科考后也感慨天下英雄尽纳朝中 矣。曾国藩说: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这种广纳贤才的 智慧背后,其实是“恕”的美德和高义。学生问仁,孔子便以“忠恕”二字回答之,可见 预想成大事就必须懂合作,而合作首先要有一颗像齐桓公一样宽恕他人的心,任人唯贤不 唯情。 3. 气度是一种道德标准。即使它只有高下之分,但也有胆量的考量。每个人对他人的 容忍程度是不一样的,若他人有什么不适,咳两声;亦或者晚上翻个身,弄得床板直响; 又或者趁你不注意一把抓走橡皮,用完若无其事地放回来.你是否能够心平气和,不受影 响,或者换位思考宽容理解。若你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在胆量上已
6、经小有成就,具备 了有气度的标准。 范文: 善识敢荐,心有大局善识敢荐,心有大局 年轻的苏轼为了迎合科考编了一个典故,如果当时欧阳修也去纠结文中这个典故自己 见都没见过,那苏轼如何能金榜题名,朝廷也就损失了一个苏大学士。事实上,欧阳修的 爱才、惜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曾先后举荐了曾巩、苏家父子三人,王安石等,而 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文坛的领袖, 这也是后世文人都敬重他的原因之一。而我们要学习的 恰是欧阳修的“善识敢荐,心有大局” 。 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写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 ”诚然,如果说管仲是千里马,那么欧阳修就是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善识人才在任何时
7、候都是极为重要的。在古代,曾经有过因不识人才而酿成悲剧的例子:项羽依恃自己武力 过人,不屑于其他人才,导致韩信等大将纷纷投靠刘邦,最后只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令 人叹惜。而如今,我们更要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够长久地吃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白居易在策林辨兴亡之由中说: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得 人心者得人才。做好人才工作,要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相统一。 鲍叔牙以知人善任闻名于世。鲍叔牙是个有头脑,擅于了解别人,和别人交往的人。 青年时与管仲交,知管仲贤。鲍叔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纠射小白中钩,及小白 立,为桓公。鲍叔牙遂进管仲,相桓公九合诸侯
8、,而成霸业。管仲尝说: “生我者父母,知 我者鲍子也。 ”故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管仲、鲍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 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 “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指的就是 鲍叔牙。鲍叔牙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的慧眼识人。第一个是管仲,第二个是齐桓公。 宋代曾巩有鲍山诗云: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是矛朝,山前哪 得叔牙城。 ”孔子称之以“仁” ,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 、 “学术思想界一巨 子” 。 蔡元培可是民国时期的高官,担任过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 究院院长等,享有广泛的人脉和推荐遴选人才的社会资源。
9、在兹任上,他乐于慧眼识天下 英才,更乐于帮助那些底层的平民知识分子。正鉴于此才乐写八行荐牍,多的时候,一天 要写三四十封,少的时候,一天也要写十余封。不过,他的八行有二个不写,一是真正无 把握的不写,二是绝对有把握的也不写,最愿意写的是二者之间,以确实达到推荐目的。 善识人才,假以时日也许你我亦可做到;敢言语,勇荐贤才,则需拷问我们能否看淡 名与利;而心有大局的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起来,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 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