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提升整体感知能力。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创造的意境。 3、品味诗歌语言,领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教学重难点: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度,中国人是一个爱诗的民族。我们从祖先三千多前留下 来的诗经里,依然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样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 这世世代代相传的
2、精神财富,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里,塑造着我们的容貌,淬炼着我们 的思想。那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再一次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去拥 抱那最美的诗和远方。 (板书课题、 作者。 过渡: 心中有目标, 效率会更高! 我们一起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出示课件) (过渡: 三分诗七分读, 好的诗词, 朗读是关键。 这节课我们从三个环节来理解这首诗。 初读感知、再读感味、三读品情。) 二、初读感知二、初读感知 1、大家先小声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2、生展读。看看字音读得准不准? 歌曲不讲节拍就不能唱,诗没有节奏就念不上口。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具备韵律美。现在 按照节奏再大声朗读一遍。
3、 3、朗读节奏指导。(课件展示:节奏停顿。)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生指名读课文。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小声读和大声读,哪一种读能更好的表达感情?为什么? 5、音频文件。 2 6、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 我们通过有节奏的朗读, 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 下面我们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 1、释题。“夜雨”指(秋天)夜里下的雨。“寄北”即寄给北方的友人。“北”是指 长安,因在蜀地之北,故城;一作“内”,即内人、妻子,指寄给在北边的妻子。 意思是:秋天下雨的夜里,(我写下这首诗)寄给北方的友人(妻子)。文题蕴
4、涵着离情别 绪的绵绵意境。 2、作者介绍。李商隐(约 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他擅长律诗、 绝句,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 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过渡: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很好,不仅让我们了解题目的含义、作者的生平, 也让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作品风格。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迅速浏览。) 3、写作背景。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 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
5、进了牛、李(牛僧孺、李德裕)的朋党之 争中。852 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迫不得已。 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 12 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那 12 年中,由于 诗人到处飘泊,也不能和妻子经常团聚。李商隐与妻子的分别却常常是久别,因而对夫妻恩 爱、相思情长就体会的更深、更强烈。 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 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5、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三、再读感味三、再读感味 现在我们小组合作, 结合课下注释,将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给对方听,有疑难的、说 不通的地方做好标记。 诗文意思 :你
6、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 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理解诗句的含义: 1、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句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 苦跃然纸上。 2、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涨满了秋池。“涨”字,既写出 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何当共剪西窗烛 3 体现出作者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情景。 4、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
7、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画面:几年后,诗人和妻子终于重逢,在西窗前秉烛夜谈,一边剪着窗花,一边回忆当 年在巴山夜雨的所见所感,倾诉浓浓的思念之情。 (过渡:我们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细细品味作者的感情。) 四、三读品情四、三读品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和对妻子思念的深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情。 漂泊在外的孤寂。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 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 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
8、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 离别的相思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 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 (过渡:我们对文章中感情进一步做了理解,下面我们当堂达标检测) 五、达标检测五、达标检测 1、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聚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
9、,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 思“君”的深情。 2、面对夜雨,将相思之情转化为重逢的希冀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 雨时。 3、“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名了诗人当时所处的季节,烘托出诗人漂泊在外的寂寞愁情。 4、 出自本诗的成语是: 剪烛西窗。 成语的含义是 在西窗下剪烛, 用以表达思念亲友, 渴望团聚的情感。 5、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前一句是写眼前实景,抒发相思之苦,情景交融;后句是想象重逢后对今夜相思之苦的 回味,表达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巴山夜雨”反复出现,形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 境,令人荡气回肠。 4 六六、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这首诗
10、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 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 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七七、课外拓展课外拓展: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 600 首。如锦瑟,此诗貌似咏物,实则咏怀。它运用 了比兴、象征、典故等手法,将自己满腔的忧伤、郁愤之情形象的表达出来。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无题诗,表现了男女爱情的相思之情。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八、作业布置八、作业布置 熟读成诵,并默写这首诗。 九、教学反思九、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时)(景)(情) 李商隐 归期未定涨满秋池 (孤寂、思念) 重聚渴望西窗话语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