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稿 1 课题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说课人 教材 分析 本课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提示学生关注 “山水画”所绘内容背后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 殊地位,明确欣赏山水画时秉承的文化立场(或视觉),理解山水画创作的目的和预期 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欣赏中国传统山水画之美。 学情 分析 现在的高中美术生大部分都比较活泼,好奇心比较重,对美术特长的学习热情和求 知欲望也比较强烈。这个年龄的学生对有关美术的基础理论都很容易理解,关键是如何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达到更准确的理解作品内涵。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
2、能:理解中国传统文人浓郁的山水情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传 统山水画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与自主探 究,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观点,形成分析与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客观统一的山水意境表达,确立山水的审美价值观,提高对传统 绘画的水平,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的能力并提升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 对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的理解,以及对经典作品意境的赏析。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蕴含的浓郁山水情怀。 教学 策略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
3、法、评价法等。 教学活动 第一、第一、课前导入,欣赏图片课前导入,欣赏图片 以富春山居图“合璧”的文化事件作为本科的导入,创设山水画鉴赏的问题情境。 展示富春山居图合璧图片,并播放相关视频。 并通过此次事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展示富春山两岸风景与富春山居图对比,思考问题。 1.画中的山水是真实的富春江两岸的景色吗?为什么要画山水画? 2.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 出示课题: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第二、第二、探究发现探究发现 、山水情怀、山水情怀 问题情境: 1.中国山水画为什么不称作风景画? 2.“山水”为什么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 3.为什么说“山水以形媚道”? 4.从
4、文中和图中你是否感觉到“山水”是“畅神”的乐园? 5.富春山居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怀? 总结归纳:山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心系家国天下,悠游山水之间常常是种奢 望,山水画的出现,满足了“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的追求。 、妙夺造化、妙夺造化 说课稿 2 问题情境:欣赏石涛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行探究问题。 1、什么是“外师造化”?画家需要饱游饫看,从外在的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素材。 2、什么是“中得心源”?需要在头脑中提炼概括,神领意造。 3、为什么说画中的山水不同与真实的山水? 画中山水不同与真实的山水,高大的立轴,前山后山层叠而;上细长的手卷,高山远水连绵 不绝。这些都是固定视点所不
5、可能“看”到的,我们却可以跟随画家的笔墨尽情饱览。 总结归纳:山水画的创作源于自认,画家只有饱游扷看,才能从外在的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 素材,在头脑中提炼概括,神领意会,令“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 、因心造境、因心造境 1、什么是山水画的灵魂?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统一。 2、画中的山水与真实山水对比。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活动。 3、留白概念。 4、对比:青卞隐居图怎样经营“留白”;六君子图是怎样的留白方式?这两幅作 品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留白方式有何不同?给你怎样的艺术感受?“留白”对山水画意境的表 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总结归纳:山水画是实境和虚境的统一,是情与景的统一。对
6、山水画意境的欣赏取决于观察 者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素养。 第三、课堂小结第三、课堂小结 山水画源自对自然山川的写生,但又超越具体时空,具有纯粹的、普遍性的美,是中国传统 山水画的特质。 第三、第三、学习评价学习评价 以富春山居图为例,能否说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能否从构图、笔墨等方面谈黄公 望此画的创作特点?能否根据他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人画价值怎样借山水创作抒发内心的情怀? 在谈论时能否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能否积极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 依据教材附录中的学生学业水平综合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在学习评价中得到提升。 第四、第四、拓展学习拓展学习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旷世绝作。与富春山居图对比,二者在描绘对 象、表现技法、创作背景等方面有何异同?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千里江山图。 作业 布置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查找山水画,运用所学方式对其进行鉴赏分析。 板书 设计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一、山水情怀:富春山居图 二、秒夺造化: 三、因心造境?青卞隐居图六君子图溪山行旅图踏歌图 四、小结: 五、拓展:千里江山图 课后 反思 说课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