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学习“鲜活的鲜活的”数学数学 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设计和说明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71-73 页例 1 和“想想做做”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 分析并解决相 关的实际问题。 2.提供更多的“鲜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对解决不同问题过程的不断探索和 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归纳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 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导迁移。一
2、、回顾旧知,引导迁移。 1.出示 5 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问:这些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该怎样解答呢? 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然后指名汇报其中的两题。 2.情境引入:在这个丰收的秋季,小猴每天都帮助妈妈摘桃子,而且摘桃的本领越 来越强。可是,它在摘桃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题,自己读一读,想一想,题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反馈,并在题中做出标记) 说明:这里有两个问题,这是第 1 个问题,这是第 2 个问题。 3.点题:这些问题,相信很多同学都能解答,但究竟采用怎样的思考方法、采用的 思考方法有怎样的特点,估计很多同学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
3、就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 略。 (设计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实情出发,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新旧知识间找到联系并获得提升。本课一开始从生活 当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对旧知进行回顾,然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小猴摘桃的问题情境, 把看似简单的解决问题的知识引向更深的学习层次。 ) 二、二、主动探索主动探索,初步感知策略初步感知策略。 1.理解条件、理清关系。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题中告诉我们两个条件,你觉得哪 一个条件比较复杂?(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 你知道
4、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吗? 它表示哪一天比哪一天多 5 个? 指名回答,继续启发: (第二天比第一天)还有呢?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归纳:这样的话可以一直不停的继续说下去,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用“以后每天 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来概括,你明白了吗? 刚才我们弄清楚了条件的意思,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根据“第一天摘了 30 个,以 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这两个条件,你可以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2.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我们既理解了条件的意思,又理清了条件间的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就根据刚才的分 析思路想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练习纸上的第1题下面试着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一写。 呈现学生资源: 列举
5、:30、35、40、45、50 算式的方法。 (可能两种:竖着写,横着写) (1)反馈:观察第一种方法,能看明白吗? 在列举法的基础上形成表格:这里的 30 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对应标上第一天,接 着 35 呢?我们利用怎样的条件算出第二天摘桃的个数? 形成表格:这样第一行都表示天数,第二行是摘桃的个数,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形成 了一个表格! (2)算式: 比较这两位同学写的算式,你比较同意谁的写法呢?(竖着) 分析: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道算式算出来的是什么? 沟通比较:无论是列表求结果,还是列式求结果,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是根据什么 来思考的? 3.回顾反思,形成策略。 提问: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
6、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 其实不管是列式求结果, 还是列表求结果, 我们都是从两个相关的条件想起, 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像这样,从相关条件出发,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 略。 (设计意图: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这个条件相对复杂,也相对概括, 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全面的理解题意,我用问题“它表示哪一天比哪一天多 5 个”引 导学生细致阐述,一天一天推下去,最后还要回到概括性的话语上来,为下面的解决问 题理清关系和思路。在学生尝试解题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 下来,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沟通、反思,总结 发现从条件出
7、发得到新信息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考的过程, 使学生对本节课解 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过程有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 ) 三、拓宽视野,丰富三、拓宽视野,丰富体验策略体验策略。 1.生活中除了有“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的情况,还会有哪些情况呢? 谁能举例说一说。 学生汇报,引导归类: (1)同种类型:你们说的都是“以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几”的情况!还有没有其 他的类型呢? (2) “少几”类型(举一举生活中的例子) 。 (3)前不久我们还知道了两者比较时存在倍数关系。例如还有一些“以后每一天 是前一天几倍”或“以后每一天是前一天的一半”等等情况。 引导:想一想、举一举生活中不同情况的例子。 2.
8、下面我们就用拍手游戏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类型! 我们一起来根据要求拍一拍,数一数。 (1) 我们第一次拍 3 下, 以后每一次是前一次的 2 倍, 那么第三次要拍多少下呢? (2) 我们第一次拍 6 下, 以后每一次比前一次少 2 下, 那么第三次要拍多少下呢? (3) 我们第一次拍 8 下, 以后每一次是前一次的一半, 那么第三次要拍多少下呢? 沟通总结: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其实无论条件怎么变,我们只要从条件想起, 一步一步分析就都能解决所求问题。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对例题内容的单一理解,而是要把对复 杂条件的理解范围扩大,从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的意
9、义出发,引导学 生认识到除了“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 5 个” ,生活中还会有其他不同的两者之间比 较的情况,以此帮助学生打开学习视野,从书本的学习中跳出来,体验到更多更鲜活、 更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学。 ) 四、巩固应用,提升四、巩固应用,提升内化策略内化策略。 1.题组练习。 (1)一个球从 16 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 3 次弹起多少米?第 4 次呢?(算一算,填一填) 开始下落时第 1 次弹起第 2 次弹起第 3 次弹起第 4 次弹起 16 米 (2)18 个小朋友排队。从左往右数,芳芳排在第 6 个;从右往左数,兵兵排在第 4 个。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几人
10、。 学生先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反馈理解题目中“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 度的一半”等含义。 2.“想想做做”第 1 题。 引导讨论:仔细观察图示,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条件,根据这样的条件,你能提出 哪些不同的问题? 组织反馈:呈现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并对不同的问题和解答过程进行沟通。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怎样的收获呢?你觉得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 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所研究的每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起,一步一步思考,并利用 列表、列举等方法分析条件,最后解决问题的。最后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数 学故事棋盘上的大米 ,来听一听。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再去读一读,并把它讲给身边 的小伙伴听一听。 (设计意图:通过对根据条件提问题和题组问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从 条件想起的策略运用的特点,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逐步提高应用 能力。课后延伸内容“棋盘上的大米”和本节课内容相关,通过对故事中数学问题的理 解,希望引领学生认识更丰富、更有趣的数学,激发他们继续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