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0 的乘法教学设计的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48 页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商中间和末尾有 0 的除法”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 中数的计算。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它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 学过这三个知识点:一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及其第一个因数中间有 0 或末尾 有 0 的乘法。二是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
2、法,并为以后 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 数的笔算方法,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小学生 的迁移和推理能力不够丰富,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的理解有一定 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全面参与新 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 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在教学 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竖式的形成、经历、计算的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3、的计算的过程,掌握因 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列竖式计算的简便方法,进一步认识 0 在乘法运算中 的特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和优化、简化意 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 2 学习兴趣,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仔细、认真的计算态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练习铺垫,创境导入练习铺垫,创境导入 1. 出示算式: 1230=12030=12330=10230= 师:你会口算吗?说说
4、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从口算入手,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激活学生利用 0 在乘 法中的特性使计算简便,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笔算:12345=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交流总结:末位对齐,先算 5 个一乘 123 得 615 个一,积的末尾和两 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算 4 个十乘 123 得 492 个十,积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 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乘法笔算是基本功,学生已经能熟练的依据算理,掌握三 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通过小结笔算过程及积的对位,为因数中间、 末尾有 0 的乘法提供丰富的笔算经验。 二、合作探究
5、,理解算理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1出示问题,关注思考 特快列车小时可行 160 千米,普通列车小时可行 106 千米,它们 30 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1)读题与理解 师: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各行多少千米是什么意思? (2)分析并列式 3 师: 如何分别求出两列火车 30 小时行多少千米?怎样列算式? 生说师板书: (1)16030=(2)10630= 追问: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因数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补充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 2. 独立计算,交流探讨 师:怎样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自己试 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 (1)160
6、30= 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其中有口算,也会有笔算,口算让学生说出方 法,笔算可以让学生板演过程,对于正确的都给予肯定。 师:用竖式计算时,如何处理 0 和非 0 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 的末尾 0 的个数? 共同探讨,根据学生所说方法,及时板书。 16030=4800( 末尾有末尾有 0,先算非,先算非 0,算完再添,算完再添 0;共有几个;共有几个 0 就添几个就添几个 0) 1 6 0 3 0 4 8 0 0 师生小结: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 0,写竖式时,可以把两个因数 0 前面 的数对齐,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 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 (2)1
7、0630=学生反馈时讨论: 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1 0 6 3 0 计算 10630 时,既然中间的 0 与 3 相乘得 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 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4 10630=3180 1 0 6 3 0 3 1 8 0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因数中间末尾有 0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因数中间和末尾都有 0,先把 0 前面的数对齐,中间的 0 不 能漏乘, 乘完以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 0。 设计意图: 课标明确指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这个环节的设计,注重让学生经 历
8、数学学习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和 空间,在具体的问题中思考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算法 的熟练掌握。 3.小练笔,明算法 18050=20540= 18052=14205= 发现小结: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 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 0。 4.对比归纳,理清算理 重点理清竖式计算“因数中间、末尾有 0”的乘法时要注意: (1)只要因数末尾有 0,就把 0 前面的数对齐列简便竖式;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末尾和谁对齐; (3)无论因数因数末尾有 0 还是中间有 0,0 乘任何数都得 0,并且因 数中间 0 不能漏乘,积的末尾添 0 的个数由因数
9、末尾 0 的个数决定。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一 个组织引导的作用,这样的设计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学 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5 三、分层练习,掌握算法三、分层练习,掌握算法 1. 数学诊所(找出错因并改正) 2. 解题专家 甲、乙两个车间包装零件,分别装了 68 箱,甲车间用的是 A 包装箱, 每箱装 140 个,乙车间用的是 B 包装箱,每箱装 205 个,乙车间比甲车间 多装零件多少个? 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这些题型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运用新知,通过对 练习中生成的问题的及时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对知识的灵活
10、运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储备力量, 使学生学有后劲。 “格子乘法”的介绍,给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四、全课总结,激励发展全课总结,激励发展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怎样评价自己? 2.孩子们不但通过“思考验证” ,再次验证了 0 乘任何数都得 0 这个 规律,并学会了“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笔算及简便写法。对 于这部分知识,我们将在生活中大有用处。 3.知识介绍,格子乘法(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习惯。 “格子 乘法”的介绍,给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20 40 880 104 70 7980 360 25 1800 720 9000 580 12 1160 58 1740 (1)(1)(2)(2) (3)(3) (4)(4)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