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77.85KB ,
文档编号:319116      下载积分:8.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319116.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随风2020)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docx)为本站会员(随风202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docx

1、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复习建议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知识清单参考答案:分封,宗法,家国一体,井田,集体,甲骨文,青铜,殷历。考点聚焦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 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三)文化: 原始的“图

2、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典型例题】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

3、,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予以排除。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题正确选项。答案:B。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一)早期国家制度 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

4、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分封土地和人口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受封诸侯有再进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特点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严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维系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与“国”密切结合。影响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疆域;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统治效果加

5、强,周王朝延续数百年;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强国;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者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注:“封建之制”与封建社会的区别。“封建之制”常见于我国古籍,其中封建即“封邦建国”或“封蕃建卫”的简称,也就是分封制,它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并被

6、后世许多朝代采用(如西汉、明朝等)。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三)礼乐制度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实行各种礼乐制度。所谓的礼乐制度,就是指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四)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1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2王权与神权相结合3宗法制:制度体系的核心4分封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5世卿世禄制: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6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7、高度集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典型例题】【例题1】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其中“封建政治”是( )A封邦建国 B宗法世袭制 C礼乐制度 D封建社会解析:中国古代以秦为界,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封建”即封邦建国;秦以后为郡县政治,“郡县政治”对应的是中央集权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答案:A。【例题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

8、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天子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题意相符,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C、D错误。答案:A【例题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

9、,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依据材料,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制度,要求回答在官员的任免方面,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第一段材料的主题是:夏商西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根据出身决定任职情况,并且“世卿世禄”。第二段材料的主题是: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在新占领的地方设郡、县,郡县长官不是世袭而是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这就是与夏商西周的本质区别。本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

10、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任职,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体现了选贤任能。考点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一)农业 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用于生产 技术: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治虫 作物:西周时期有稻、粟、黍、稷、麦、桑、麻 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生产方式:集体耕作注: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受封者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缴纳贡赋。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从生产方式上讲,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

11、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商代已经实行井田制,西周是井田制度最鼎盛的时期。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战国商鞅变法有“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便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注意井田制被废除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二)手工业 概况: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发达。 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繁荣,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为代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制瓷业: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开始养蚕并有丝织品。商朝时有织机,西周时能

12、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注:“工商食官”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三)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商周时期政府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例题】【例题1】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

13、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工商业制度。“工商食官”可理解为工商食于官,手工业、商业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与官府之间的关系紧密,受官府严格控制。答案:A。【例题2】(2014 山东滨州高考模拟)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A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B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C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D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解析:本题考查对井田制的理解。首先,题目要求找出“认识错误”项,私田实际上亦归奴隶主所

14、有,A项错误,符合题意;公田采用集体耕作,完成后耕作私田,且公田收获物归奴隶主,私田收获归奴隶支配,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考点四、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一)历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历”。历法产生于农业。早在夏朝,中国已有透过观察和记录天时的方法来编制自然历法。到了商朝,大规模的祭祀和占卜,要求准确的祭祀时间和周期,加之农业生产进步,使得商朝历法在夏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二)文字商朝汉字甲骨文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典型例题】下图自左至右是( )A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15、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发展线索和字体特点。商朝甲骨文形成完整体系;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所创制的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隶书具有笔画横平竖直,楷书具有笔画详备,结构严整的特点。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B。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孔子与儒家思想4、商鞅变法复习建议春秋战国时期是

16、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考试经常考到。经济方面主要是小农经济的兴起,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更是重中之重,一是要记忆、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二是要比较主要派别的思想异同。另外商鞅变法要注意其措施和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知识清单参考答案:1、476,221,分封,改革,中央集权,私有,小农经济,思想解放。考点聚焦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状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制、分封制走向瓦解。 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战争以兼并为主,愈加频繁、残酷。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

17、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发展经济,整顿军备,改革赋税。 2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 1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 “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强化国家机器职能。 2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权力,裁免官吏,削减俸禄,发展军力、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3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自公元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措施: 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此

18、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 首倡“重农抑商”,以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收,巩固统治;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推行县制。 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社会风俗: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政策(规定父子及成年兄弟不得同居一室,到成年还不分家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2)评价: 进步性: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其诸多变法措施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性:轻视教化,刑法严酷;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压迫。(3)从社会转型看商鞅变法 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废分封,行县制 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废井田

19、,开阡陌 世卿世禄制职业官僚制:按军功授爵(四)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条件: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渴望统一;法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统一。 过程:秦王嬴政吸引贤士如李斯、尉僚等人,采纳李斯建议,先灭弱小的韩国,又以离间计灭赵,再以水攻灭魏,后命王翦率倾国之兵灭楚,最后消灭燕、齐。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典型例题】1、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除旧布新 关注民生 国富兵强 最为彻底ABCD解析:依据材料“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

20、敌于天下。”可知,商鞅变法除旧布新,关注民生,使秦国国富兵强,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鞅变法最为彻底,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答案:A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摘编自中国通史商

21、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和评价。第(1)问要求回答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我们可以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影响这几个角度进行思考。第(2)问要求回答一成一败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人物性格、阶级立场、采取的方式或手段、所受阻力、民众的支持等方面思考。答案:(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

22、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考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出现。 (一)农业 1农具和技术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2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3小农经济的形成 基础:生产力(铁器牛耕)的提高;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统治者的提倡(如商鞅变法)。 基本生产单位:家庭(男耕女织)。 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家庭为单位,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 优点:农民具有一定生产积极性,利于精耕细作

23、。缺点:规模小,脆弱。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比较区别:从内涵上看,自然经济主要指与外界几乎没有任何产品的交换,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生产者使用。小农经济强调的是规模比较小,土地数量少,工具落后并且很难改进,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自耕农经济则是拥有耕种土地的所有权。从对立面上看,与自然经济对立的是商品经济,并且两者长期共存,互为消长。与小农经济对立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与自耕农经济对立的是租佃经济。从产生上看,自然经济产生最早,原始农业产生后,自然经济就存在了。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一家一户的个体农业产生了,小农经济也就出现了。自耕农经济也是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24、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自耕农经济产生。从消亡上看,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后来逐渐被商品经济吞食,但是在今天,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仍然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小农经济也是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而消失。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又有所恢复,但今天的农民经济也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在封建时代是随着封建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和衰退,到1956年,三大改造时消失。相同:封闭性,保守性,狭隘性,自给自足性。 (二)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三)商业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25、四)经济制度和政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私有取代土地国有。背景:春秋时期,私田大量开垦;王室衰微,井田制被破坏。过程:管仲在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这些措施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此后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重农抑商”政策商鞅在秦国首倡“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业为末业。国家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以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收,巩固统治。【典型例题】1、(2015 新课标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

26、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根据材料,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因此这将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形成,所以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得农业收益增加,选项因果关系错误,C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D

27、项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答案:A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祖宗 D不纳租税解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的原因。商人仅靠商品流通增加财富,商业活动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是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A选项正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统治中国两千余年,商人也不排除在外,故B错;西周的宗法制对中国后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宗族观念和敬祖,商人也在其中,因此C是错误的。中国古代商人地位较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往往对商人课以重税,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A。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28、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一)思想:“百家争鸣” 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巨大的社会动荡与变革构成“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2)经济上,井田制瓦解。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产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3)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4)阶级关系上,“士”的活跃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5)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诸子各家针对各种社会问题争相发表见解,互

29、相驳难、互相论辩,又对各国诸侯游说,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形成“百家争鸣”。 2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重要学派及代表人物(1)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出生鲁国,少学礼乐。壮年创办私学、收徒讲学。五十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 政治学说: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学说,反对苛政,主张以德治民,认为血缘之爱是仁的起点和原动力;崇尚礼治,“克己复礼(周礼)”;主张恰当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过犹不及。 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人”、“君子”;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教育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认识:“仁”是

30、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以德治民”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礼”是“仁”的规范。“有教无类”是“仁”在教育上的身体力行。 地位和影响: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中国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日本、朝鲜、启蒙运动)。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仁政和“民贵君轻”论。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性恶论;礼乐教化;“仁义”和“王道”。(2)道家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物。“道”为万物之本原;“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辩证法思想因素。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31、人物。把世间万物都看作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可获得精神自由。(3)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法治、权术、威势,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注:列表比较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法家的治国思想治国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理论上提倡道德、仁政,强调人治、道德感化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实践上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轨道后,以儒家路线为宜动荡结束后,应实行道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动荡年代,国家分裂,法家路线最适用联系三者之间表现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其中,儒家思想,构筑了传统文

32、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科技 1指南设备:战国时期发明“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天文: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和哈雷彗星记录,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八百多恒星位置。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春秋时期采用19年7闰,战国已确定了一年主要节气,如立春、春分等。 3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三)文学 1诗经:春秋末年出现的中国第一部诗歌

33、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经孔子编订,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作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其代表作为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四)艺术 1绘画: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青铜铸造精美,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戏曲: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典型例题】1、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解析:在很多问题上,法家和儒家的观点是相反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治

34、国问题上,儒家主张德治、德政;法家强调严刑峻法。第二,历史观问题上,儒家是典型的厚古薄今,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是尧舜禹时代(圣人时代);法家是典型的厚今而薄古,他们认为过去不好,现在比过去好,将来比现在好,所以人不能拘泥于古代,受制于老祖宗定的规矩,而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政策的调整。由此可知题干“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说的就是儒家。答案:C。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 问题:材料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第一小问品德,根据材料一中连词“而且”可知分为两部分,前部分的中心句是“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后半部分的中心句是“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第二小问政治抱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抱负是改变天下大乱的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答案: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1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